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_第1页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_第2页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_第3页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_第4页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说明:1本卷共有2大题30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以下有关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间某片段移接,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没有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患遗传病C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D人工诱导多倍体唯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2、依据基因重组的概念,下列生物技术或生理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3、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高度不育,是单倍体B对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长成的植株中的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是三倍体C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不一定是纯合的二倍体D二倍体番茄和二倍体马铃薯的体细胞融合后形成的杂种植株含两个染色体组4、下图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C.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D.突变基因必将传递给子代个体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某种皮肤遗传病(属多基因遗传病)进行了调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调查该皮肤病的发病率时,选取的样本越少,误差越小B该病发病受环境影响较大C在调查该皮肤病的遗传方式时应注意随机取样D在调查该皮肤病的发病率时应选取患者家庭进行调查6、A、a和B、b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1号和2号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号染色体有部分片段来源于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a、B和b的遗传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可以通过显微镜来观察这种染色体移接现象C染色体片段移接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基因重组D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后可能产生4种配子7、科学家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一种“生物导弹”,可以携带DNA分子。把它注射入组织中,可以通过细胞的胞吞作用的方式进入细胞内,DNA被释放出来,进入到细胞核内,最终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成为细胞基因组的一部分,DNA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的过程,属于()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基因互换 D染色体变异8、某农科所通过如图所示的两种育种方法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b两过程运用的遗传学原理分别是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Bb过程需要通过杂交来提高纯合率Ca过程需要使用秋水仙素,只作用于萌发的种子Da过程提高了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9、将抗虫棉的基因导入到受体细胞后,发生了如下过程:此过程中用到的条件包括解旋酶 DNA聚合酶DNA连接酶 限制酶RNA聚合酶 4种核苷酸5种核苷酸 8种核苷酸A B C D10、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的下降而减小11、下列关于遗传、变异及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唯一原因B各种变异均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达到产生生殖隔离的程度才会形成新物种D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12、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13、下列有关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有几项正确特异性免疫主要通过淋巴细胞发挥作用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该激素由垂体分泌激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相对稳定有的神经细胞既可释放神经递质又可分泌激素,两者发挥作用后一般均失活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中枢A二项B.三项 C.四项D.五项14、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15、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对下图相关叙述,不准确的是( )A图中甲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信息分子可通过靶细胞上的受体影响细胞的生理活动C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来自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D若乙表示垂体,对其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16、下面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饮水过少时,激素d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B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acde属于体液调节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是通过abe来实现的,属于神经调节D体温调节过程中的内分泌腺c包括下丘脑、胸腺、肾上腺和甲状腺17、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的内容物释放到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C兴奋从F到E,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刺激C处,A处较D处先检测到膜电位变化18、下图1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图2是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1中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能引起乙的兴奋B图2丁区域发生K外流和Na内流C图2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只能由左到右D图1中共有5个突触,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发生缩手反射时,反射弧为ABCDE19、右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产生的某种物质会影响动物的性行为B乙的分泌物增多,会对甲、丙产生影响,这是一种反馈调节C丙不仅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而且有分泌功能D甲、乙、丙中,丙对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影响最小20、下图甲是测量单一神经纤维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实验模式图,R表示记录仪器,S是一个电刺激器;图乙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若将R放在2处,在4处用S给予一个足够强度的刺激,下列各组判断全部正确的是()R指针是否偏转效应器是否发生反应是否发生反射A是否否B否是否C否是是D是是否21、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传输信息的几种方式,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神经递质释放和性激素传输信息的方式依次是()A1、2、3 B4、2、3 C4、1、3 D4、2、122、下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血糖降低能直接刺激胰岛和肾上腺分泌相应激素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A为胰高血糖素,B为胰岛素C结构通过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D由图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23、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体内存在正常的B细胞,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24、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B.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25、下列坐标曲线中,能正确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a)和背光侧(b)生长素含量变化的是(虚线对应的浓度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胚芽鞘的生长,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生长素浓度)()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2分)右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 ,其中A代表 ,B代表 ,C代表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 ;E 。(3)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填字母),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填字母)。(4)空气中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穿过生物膜的层数为 、细胞代谢产生的尿素排到外界至少穿过生物膜的层数为 。(5)若血浆蛋白含量偏低会引起图中 增多(填字母)从而引起 。27、(10分)图甲所示的调节过程是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乙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在寒冷环境中,图甲中的分泌量增加的同时_(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请写出人在炎热环境中汗腺分泌汗液的反射弧_。(2)图甲中的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主要的靶器官是_,若胰岛B细胞受损人会得糖尿病,这主要是因为其分泌的 有降低血糖的作用。(3)若图乙中靶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信号”分子最可能是_,接受信号的物质基础是_。(4)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网络是_,其中免疫系统是通过它的_等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28、(9分)下图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人体运动导致大量出汗时,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_,刺激了图一中的_渗透压感受器,促进垂体释放_ ,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加强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当足量饮水1 h后,通过图一中a所示的_调节机制,尿量逐渐恢复正常。该调节机制是_相互协调的结果。(2)图二是免疫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是_;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填图中数字)。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侵入人体后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系统的功能瓦解。请写出艾滋病患者体内缺少抗体的原因:_ _。29、(8分)下面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骨骼肌和神经;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2)用b刺激骨骼肌,_(填“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如果_,表明传出神经受损。如果_,表明骨骼肌受损。如果_,表明部位d受损。30、(11分)请回答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一些问题。(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对茎促进作用最合适的生长素浓度,对根表现为_,说明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_。 (2)从图丙中可以读到以下信息:曲线中H点表示促进生长最适浓度为g,在OH段随生长素浓度增高,_,HC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升高,_。(3)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_。(4)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_。(5)若植物水平放置,图丙表示作用于根的生长素浓度,则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二生物学科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5、BDCBB 6-10、CBABC 11-15、CCBDD 16-20、DBDDB 21-25、DABDA以下除特别标注外其余均为每空1分26、(12分)(1)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2)消化系统排泄系统(3)ABAC(4)11 7(5)B 组织水肿27、(共10分)(1)b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分泌汗液(2分)(2)胰岛A 肝脏 胰岛素(3)促甲状腺激素糖蛋白(或蛋白质)(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防卫、监控和清除28、(9分)(1)升高下丘脑抗利尿激素负反馈(反馈)神经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