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经济 资料_第1页
蓝色经济 资料_第2页
蓝色经济 资料_第3页
蓝色经济 资料_第4页
蓝色经济 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蓝色经济蓝色经济 蓝色经济 又称海洋经济 现代蓝色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 产活动 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 这样一些产业活 动而形成的经济集合均被视为现代蓝色经济范畴 相关介绍相关介绍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我国蓝色经济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 主要表现为 活 动范围多方向扩展 蓝色经济经济总量迅速增加 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国民经济增长及一直处 于领跑地位的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的增长 海洋产业发展速度快于行业整体产业的发展 这 样的趋势和特点是带有普遍性的 同期 世界蓝色经济发展步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在众多沿海国家和地区 蓝色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发展概况发展概况 我国海洋开发历史悠久 2006 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为 18408 亿元 蓝色经济在国民 经济中的地位日渐提高 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国 GDP 的比重上升很快 2006 年海洋产业 增加值为 8286 亿元 相当于全国 GDP 的 4 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1 海洋渔业 海洋渔业 1992 年以来 我国海洋渔获量一直居世界首位 当年海洋渔获量 934 万吨 其中海水 养殖产量 242 万吨 2005 年海洋渔获量已达 2838 万吨 其中海水养殖产量 l 385 万吨 海 洋渔获量提高了 3 倍 海水养殖产量提高了 5 7 倍 海水养殖产量占全国海洋渔获量的比 重已从 26 上升到 49 2005 年海洋渔业总产值达 3258 亿元 是 1992 年海洋渔业总产 值的 7 倍 2 海洋交通运输业 海洋交通运输业 我国沿海港口吞吐量已连续 3 年居世界首位 2005 年我国港口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 为 6989 万标箱 是 l994 年的 17 4 倍 继续保持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大国的地位 海洋主要 港口旅客吞吐量 7290 万人次 是 l994 年的 l 4 倍 3 海洋船舶工业 海洋船舶工业 我国造船量已连续 l2 年居世界第三位 新承接船舶订单占世界市场份额的 30 居世 界第二位 2006 年全国造船完工量 1452 万综合吨 是 1996 年的 7 2 倍 造船总产值 1 l45 亿元 是 1996 年的 5 9 倍 船舶出口达到 l l71 万载重吨 造船完工量已占世界市场份额 的 l9 4 海盐业 海盐业 2005 年我国海盐产量为 2829 万吨 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 海盐和海洋化工业总产值 433 亿元 是 1994 年的 9 5 倍 5 海洋油气业 海洋油气业 2005 年海洋原油产量 3175 万吨 是 l994 年的 4 4 倍 海洋天然气产量 62 7 亿 是 l994 年的 16 7 倍 海洋油气业总产值 866 9 亿元 是 1994 年的 l2 倍 6 滨海旅游业 滨海旅游业 2005 年滨海旅游收入 3942 亿元 其中国际旅游收入 ll47 亿元 而 l994 年国际旅游收 入只有 321 亿元 发展特点发展特点 新的可开发的海洋资源不断发现 新的可开发的海洋资源不断发现 近 10 年来 海洋科技突飞猛进 新的可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不断发现 海洋已成为巨 量财富源泉 为解决困扰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两大问题展现了新的曙光 一是以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为代表的海洋新能源储量巨大 二是 海洋新药物资源家族庞大 三是提取和开发利用深海基因资源前景广阔 据估计 深海基 因资源的市场潜力可达 30 亿美元 年 四是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前景乐观 随着海水淡化成 本的大幅下降 世界海水淡化市场一直以每年 10 的速度扩大 总之 20 世纪最后 10 年 多学科联动的海洋科学发展 使新的海洋资源不断被发现 由此 引发了世界范围的以全 面开发利用海洋 保护海洋为基本特征的 海洋世纪 的到来 蓝色经济产出快速增长 蓝色经济产出快速增长 近 10 年特别是 九五 以来 我国蓝色经济一直保持在年均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水平 九 五 期间海洋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年均 15 7 其中海洋渔业经济总量仍高居首位 占总 产值的 51 年均增长 18 海洋油气业异军突起 年均增长达到 32 3 产值位居第四 海洋交通货物运输量持续稳定增加 占蓝色经济总产值比重位居第二 为 18 另外 海 洋旅游业因统计口径问题 仅是国际旅游收入项 已经超过 600 多亿元 占蓝色经济总产 值的 15 位居第三 而尚未统计在内的国内滨海旅游收入至少还有约 1000 亿元 因此 滨海旅游业实际上已经位居第二 并正在展现其强劲的发展后劲 预计 滨海旅游业将迅 速成长为我国蓝色经济的支柱产业之首 海洋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 海洋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 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经过有意识的计划调整 产业内部结构呈不断优化趋势 从 八五 末期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的 48 14 38 到 九五 末的 50 17 33 最明显的变化是 第二产业得到发展 第三产业升中有降 但整体经济实力未减 海洋劳动就业队伍扩大 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海洋劳动就业结构的变化 九五 期间 海洋产业全职劳动就业增加了近 40 万人 在海洋三次产业中的分布也与 产业结构相一致 海洋第一产业吸纳了将近 70 的就业人口 以高新技术为主要支撑的海 洋第二产业 劳动就业率较低 但劳动生产率最高 尽管海洋直接劳动就业统计数字只有 400 多万人 但海洋产业还提供了约 1000 万人的季节性或非全职工作机会 而且 目前我 国的统计口径只统计直接的行业劳动就业 而国际组织和美国 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评价海 洋就业贡献的统计范围非常宽泛 美国把临海 与海洋开发利用相关联的生存人口都计入 海洋提供的生存机会之中 这样 海洋对其国家的劳动就业就显得极为重要 海洋高新技术培育新兴海洋产业 海洋高新技术培育新兴海洋产业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 与海洋高技术研究与开发同步发展起来的是高投入 高产出 高风险 高科技含量的海洋高技术产业 海洋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带动了海洋产业群的 扩展壮大 1996 年海洋高技术作为第八个领域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开发计划 863 计划 到 1998 年 我国海洋高技术产业的产值实现 500 多亿元 目前 我国的海洋高技术主要包 括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及其产业 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水养殖业 海洋监测技术及海洋仪 器制造业 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技术 海洋能开发技术 海洋信息技术等 海洋产业成为沿海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海洋产业成为沿海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90 年代兴起的海洋开发热潮 极大地推动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海洋开发已然成为 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跨世纪的地区发展战略 蓝色经济在沿海地区的经济地位越来 越重要 从 2000 年情况看 海洋产业增加值 3000 多亿元 占沿海省区市 GDP 总量 5 5 万 亿元的 6 88 蓝色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 海洋产业增加值总量 排列依次为广东 山东 福建 辽宁 上海 浙江 江苏 天津 海南 广西 河北 最高的广东省海洋产业增加 值超过 750 亿元 蓝色经济发展处于成长阶段 蓝色经济发展处于成长阶段 在世界范围内 我国算得上是海洋大国 但还远不是蓝色经济强国 我国海岸线总长 位居世界第四 海域面积与陆域面积之比小于 0 3 低于世界沿海国家的平均水平 0 96 海岸系数 单位陆地面积平均拥有的海岸线 0 00188 居世界第 94 位 我国海洋资源绝 对值位居世界前 10 位的有 海岸线长度 大陆架面积 200 海里水域面积 海港分布密度 海洋资源绝对量在世界范围内排位较前 是优势资源 但是 海洋资源的人均量很低 此 外 我国的海洋产业正处于成长期 产业结构正从传统海洋产业为主向海洋高新技术产业 逐步崛起与传统海洋产业改造相结合的状态发展 发展愿景发展愿景 21 世纪将是人类挑战海洋的新世纪世纪将是人类挑战海洋的新世纪 2001 年 联合国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了 21 世纪是海洋世纪 今后 10 年甚至 50 年内 国际海洋形势将发生较大的变化 海洋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 包括高新技术引导下 的经济竞争 发达国家的目光将从外太空转向海洋 人口趋海移动趋势将加速 蓝色经济 正在并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 海洋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最后资源空间海洋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最后资源空间 人类社会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向海洋进军 国际海洋竞争日趋激烈 美国指出 海洋是 地球上 最后的开辟疆域 未来 50 年要从外层空间转向海洋 加拿大提出 发展海洋产业 提高贡献 扩大就业 占领国际市场 日本利用科技加速海洋开发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英国把发展海洋科学作为迎接跨世纪的一次革命 澳大利亚在今后 10 年 15 年要强化海 洋基础知识普及 加强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 国际海洋竞争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发现 开发利用海洋新能源 勘探开发新的海洋矿产资源 获取更多 更广的海洋食品 加速海洋新药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实现更安全 更便捷的海上航线与运输方式 海洋是高新技术发展前沿领域海洋是高新技术发展前沿领域 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 美 日 英 法 德等国家分别制定了海洋科技发展规划 提 出优先发展海洋高技术的战略决策 希望在 21 世纪世界海洋政治 经济和军事等各方面的 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同时也期望在海洋领域找到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目前 国际上 海洋高技术发展有以下五个重点领域 海洋生物技术 海洋生态系统模拟技术 海洋油气 资源高效勘探开发技术 海洋环境观测和监测技术 海底勘测和深潜技术 总之 海洋科 学研究 海洋高技术开发已上升到各国最高层次的决策范畴 并进行了战略性规划安排 世界蓝色经济发展前景看好世界蓝色经济发展前景看好 目前 全球现代海洋产业总产值达 1 万亿美元 占世界 GDP 总值 23 万亿美元的 4 世界四大海洋支柱产业已经形成 发展前景看好 一是海洋石油工业 全球海上石油 的探明储量为 200 亿吨以上 天然气储量 80 万亿立方米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海上石 油勘探与开发 投入开发的经费每年达 850 亿美元 2000 年海上石油产量约 13 亿吨 占 世界油气总产量 40 产值约 3000 亿美元 21 世纪中叶海洋油气产量将超过陆地油气产 量 二是滨海旅游业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 滨海旅游业收入占全球旅游业总收入的 1 2 约为 2500 亿美元 比 10 年前增加了 3 倍 1998 年全世界 40 大旅游目的地中有 37 个是沿海国家或地区 沿海 37 个国家的旅游总收入达 3572 8 亿美元 占全球旅游总收入 的 81 三是现代海洋渔业 传统的海洋捕捞业已发展为捕 养 加并举的工业化渔业生 产 近 10 年来 全世界海洋渔获量每年达 8500 多万吨 产值约 2000 亿美元 四是海洋交 通运输业 全世界较大海港 2000 多个 国际货运的 90 以上通过海上运输完成 1998 年 世界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约为 1 5 亿标准箱 海运收入 1500 亿美元 总之 世界范围内的海 洋产业发展经历了从资源消耗型到技术 资金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升级 世界海洋产业结构 不久将可能出现三 二 一的排列顺序 从我国海洋产业发展趋势来看 可能要略滞后于 世界海洋产业结构的转变 首先可能过度到二 三 一结构 人口趋海移动趋势加速人口趋海移动趋势加速 目前 60 的世界人口居住在距海岸 100 公里的地区 有预测认为 到 2020 年 世界 3 4 的人口将居住在沿海地区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的城市密集区 这一地带占 14 2 的 国土面积 却分布有 44 74 的城市数和 51 44 的城市人口 是中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 带 东部沿海地带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人口分别占全国的 59 81 和 47 44 研究预测表 明到 2020 年或 21 世纪中叶 60 人口将居住在沿海地区 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兴起 我国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保持年均 0 63 个百分点的增幅 2002 年全国城市人口比例将达 到 34 而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现状水平已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47 预计未来 20 年 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或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还将有较大幅度 的提高 未来 50 年 世界性 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内容 我国已经具备 了大力发展蓝色经济的条件和基础 正在编制中的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将对我国 十 五 及以后 10 年的蓝色经济发展提出规划安排 提高认识 认准方向 扎实推进 争取用 10 年左右的时间 把我国建成世界级蓝色经济大国甚至强国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 贡献 蓝色经济区蓝色经济区 概念概念 蓝色经济区是一个基于经济 科技 社会和开放的陆海一体区域及系统创新体系 它 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新兴产业形成有着广泛的影响 蓝色经济区集陆海于一体 并与国内外创新资源 信息网络对接 缩短了区域经济社 会的空间距离 造就了新型的经济形态和集群带发展空间 同时 通过产业带 创新域和 生态链的整合互动 将区域内各个城市或经济实体有机地连接起来 形成蓝色经济区及其 产业布局 展现了一种区域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模式 蓝色经济区 不仅是一个涉海经济的空间概念 还是一个系统创新 可持续发展和陆 海一体化的发展战略 它通过制定陆海一体产业发展规划 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 实现海 洋产业持续发展的同时 使沿海和腹地经济优势互补 互为依托 实现共同发展 特征特征 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空间和创新域 蓝色经济区具有集聚性 关联性 独立性和辐射 性四大基本特征 而传统的陆海经济区域规划与发展战略忽略了其内在的基本特征 就使 得其在发展规划和产业空间设计方面被人为地分割了 意义意义 蓝色经济区实际上就是一个以系统创新为支撑 产业经济发展为基础 将更多的海洋 资源 通过陆上科技资源 创新平台 工业制造 物流运输 投资体系等鼎立支持和有效 开发利用 努力实现陆海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空间规模的最大化的泛海经济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蓝色经济区 是指依托海洋资源 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形成的 以海洋产业为主要支撑 的地理区域 它是涵盖了自然生态 社会经济 科技文化诸多因素的复合功能区 基本特 征是 依托海洋 海陆统筹 高端产业聚集 生态文明 科技先导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是全国海洋科技产业发展的先导区 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进步的示范区 海陆一体开 发和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区 引 国家战略国家战略 山东省政府 2011 年 1 月 6 日晚间通报 国务院已正式批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 规划 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山东省政府介绍 月 日 国务院以国函 号文件批复 山东半岛 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这是 十二五 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 也是我国第一 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山东省政府表示 规划 的批复实施 是我国区 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 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 标志着全国海洋 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依据 规划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 建设 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 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 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根据 规划 提出的目标 到 年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 立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 善 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 率先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 到 年 建成海洋经济发达 产业结构优化 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 率先基本 实现现代化 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 是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结合部 黄河流 域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 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 东营 烟台 潍坊 威海 日照 市及滨州市的无棣 沾化 个沿海县所属陆域 海域面积 万平方公里 陆域面积 万平方公里 山东省政府表示 在新形势下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加快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有利于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 维护国家战略安全 有利于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完 善我国沿海整体经济布局 有利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有 利于提高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水平 深化我国沿海开放战略 意义十分重大 山东省政府介 绍 国务院指出 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的重大举措 关系到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 各有关方面 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密切合作 开拓进取 扎实工作 共同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又好 又快发展 国务院要求 规划 实施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 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 优化海洋经济结构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提高海洋科教支撑能力 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海陆联动发展 推 进海洋综合管理 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 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1 提出背景提出背景 2009 年 4 月份 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 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科学开发 海洋资源 培育海洋优势产业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 国家已经在沿海地区确立了 5 个流域 的龙头地位 广东作为珠江三角洲的龙头 上海作为长江流域的龙头 广西作为大西南地区的龙头 天 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的龙头 辽宁作为东北三省的龙头 但随着流域经济的发展 黄河流域 也迫切需要一个便捷的出海通道 由此 我国首个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造也就确立了山东 在黄河流域的龙头地位 它也将改写中国区域经济版图的格局 2 发展优势发展优势 山东省是海洋大省 海岸线长 3000 多公里 占全国的 1 6 拥有海湾 200 余处 其中 优良港湾 70 余处 海岸 2 3 以上为基岩质港湾式海岸 是我国长江口以北具有深水大港预 选港址最多的岸段 此外 山东省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 是全国海洋科技力量的 富集区 拥有海洋科 研 教学机构 55 所 包括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海洋大学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一大批国内一流的科研 教学机构 1 万多名海洋 科技人员 占全国同类人员的 40 以上 而经过近 20 年 海上山东 的建设 山东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海洋产业隆起带 具备很强的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产业基础 3 战略定位战略定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 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经济引擎 环渤海经济圈南 部隆起带 贯通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枢纽 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 打造山 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要遵循海陆统筹 海洋开发与保护并重 集中集约用海和综合配套改革 的原则 争取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4 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的经济引擎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的经济引擎 黄河流域跨九省区 陆域总面积占全国 37 区域人口占全国 31 但在我国一系列 空间发展战略中 黄河流域尚无东中西一体化的发展战略 仍是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 空白地带 而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之所以滞后于长江 珠江流域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未能实行 海陆统筹 海洋带动 协调发展 致使流域内陆各省区对外经济 文化的交流合作不够活 跃 延缓了经济的增长 随着蓝色经济区的提出 西起伊宁 拉萨 东至青岛 日照的两条高速铁路干线将西 部大开发 中部崛起 东部率先发展三大战略贯穿一体 为黄河流域内陆各省区打开了东 出大海的门户 也为整个流域经济的开放架起桥梁并填补国家空间发展战略的空白 成为 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与增长轴 3 环渤海经济圈的南部隆起带环渤海经济圈的南部隆起带 环渤海经济圈 指以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 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 同时延 伸辐射到山西 辽宁 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 河北的曹妃甸工业区 天津滨海新区 辽东半岛的 五点一线 沿海经济带均已被纳入 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 而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山东半岛海岸线长度 占到整个环渤海经济圈海岸线总长 50 以上 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的提出 对加强与环渤海各省市区的合作 使山东半岛成为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新的增长极 拉动我国腹地的经济发展将发挥巨大作用 3 联贯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纽带联贯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纽带 在我国规划的铁路 五纵五横 中 山东处于东部沿海 一纵 的中枢地带 具有天然的 区位优势 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将有利于这两大区域经济板块之间的融合互动 一体发展 3 总体规划总体规划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包括 9 大核心区 分为主体区和核心区 其中主体区为沿海 36 个县市区的陆域及毗邻海域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 为 9 个集中集约用海区 分 别是 丁字湾海上新城 潍坊海上新城 海州湾重化工业集聚区 前岛机械制造业集聚区 龙口湾海洋装备制造业集聚区 滨州海洋化工业集聚区 董家口海洋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 莱州海洋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东营石油产业集聚区 每个集中集约用海区都是一个海洋或 临海具体特色产业集聚区 初步测算 到 2020 年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9 大核心区总投资 约 1 4 万亿元 集中集约利用海陆总面积约 1600 平方公里 9 大核心区可用海域面积约 2200 平方公里 其中近岸陆地 600 平方公里 填海造地 420 平方公里 高涂用海 180 平 方公里 相关联的开放式用海 400 平方公里 相当于在海上再造一个陆域大县 从而大大 扩展山东省的发展空间 搭建独具优势的海陆统筹新平台 承载人口和产业转移的新平台 对外开放的新平台 科技创新的新平台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除 1 个总体规划外 还有 15 个省直部门分别编制海洋能 源 现代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海洋生物产业发展 海洋装备制造业 临港重化工 业发展 盐化工及海洋化工产业发展 信息服务 现代海洋渔业发展 生态环保 对外开 放 园区发展 交通运输发展 海洋工程建筑业发展 海洋生态环保产业发展 现代农业 发展 水利发展 土地开发利用 海底矿产勘探开发开采输送加工等专项 城镇体系建设 教育事业发展 科技事业发展 卫生事业发展 人力资源和社会事业发展 海洋文化旅游 业发展等 25 个专项规划 5 城镇规划城镇规划 作为空间支撑基础 城镇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 2009 年 10 月 26 日 由山东 省建设厅组织的一个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是把脉新鲜出炉的山东半岛蓝 色经济区城镇体系规划 在这份跨度直到 2020 年的规划蓝图中 半岛蓝色经济区内青岛 烟台等七大核心城市依据各自区位优势 区域产业布局等因素 确定了各自未来的发展方 向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体系规划范围南起日照市 北至滨州市 包括青岛 烟台 威海 潍坊 日照 东营和滨州七市以及临沂市莒南 淄博市高青 德州市乐陵 庆云四 县市的全部行政范围 2008 年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共有城镇 467 个 城镇化水平 52 3 高出全省平均 水平 4 7 个百分点 城镇分布呈现胶东地区密集 两翼相对稀疏的空间特征 在这份规划中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的发展目标被明确为 面向日韩开拓国际市 场 拓展广大西部内陆腹地 其中 青岛将被培育成国家级中心城市 成为山东省和黄河 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 龙头 城市 烟台 威海 日照 潍坊 东营和滨州等区域中心城市 的地位和作用将被强化 成为蓝色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战略节点 在地域空间上将形成青岛 潍坊 日照 烟台 威海 东营 滨州三个城镇组群 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形成以三 个城镇组群为主体形态 大中小城镇相结合 空间布局合理 城镇职能协调的沿海城镇带 依据区域产业布局 城镇发展现状等因素 经济区域内七大中心城市各自确定了未来 主要发展方向和区域定位 到 2020 年作为龙头城市 青岛将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区域经济中 心 现代化服务中心 文化中心 国家海洋科研及海洋产业开发中心 国家重要的现代化 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港 国际滨海 旅游度假胜地 烟台将成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港口城市 区域性金融 贸易 服务中心 全国重要 的旅游度假胜地 威海将被打造成为中韩经济带的桥头堡 日照将借助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鲁南城市带出海门户 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 的临海产业基地 潍坊的城市职能将重点倾斜海洋化工以及现代制造业 东营以石油化工为基础 成为 我省重要的工业城市 以及具有生态特色的中心城市 滨州则要成为鲁北地区机械制造 纺织 印染为主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工商中心 6 经济规划经济规划 丁字湾海上新城丁字湾海上新城 发展重点是海岸整治 湿地修复 游艇产业 房地产产业 海洋高新科技产业 功能 定位是海上新城 7 潍坊海上新城潍坊海上新城 发展重点是海洋化工业 临港先进制造业 绿色能源产业 房地产业 海上机场等 功能定位是海上新城 海州湾重化工业集聚区海州湾重化工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巨大型港口 钢铁工业 石化工业 国际物流业 功能定位是黄河流域出 海大通道门户 临海重化工业集聚区 前岛机械制造业集聚区前岛机械制造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海岸整治 湿地修复 机械装备制造业 滨海旅游业 海洋高科技产业 功能定位是以机械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龙口湾海洋装备制造业集聚区龙口湾海洋装备制造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临港化工业 能源产业 物流业 功能定位是以海 洋装备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滨州海洋化工业集聚区滨州海洋化工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海洋化工业 海上风电产业 中小船舶制造业 物流业 功能定位是济南 都市圈出海口 渤海湾南岸海洋化工产业集聚区 董家口海洋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董家口海洋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海洋装备制造 海洋精密仪器 海洋药物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 功能定位 是海洋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 莱州海洋新能源产业集聚区莱州海洋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盐及盐化工业 海上风能产业 功能定位是海洋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东营石油产业集聚区东营石油产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我国最大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后方配套设施区 海洋石油产业 商务贸易 业 功能定位是将东营城区东展 建设临海石油产业集聚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1 01 07 07 20 45 来源 大众日报 新华网山东频道 月 日电 记者袁军宝 陈灏 山东省政府 日晚间通报 国务院已正 式批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 家战略 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山东省政府介绍 月 日 国务院以国函 号文件批复 山东半岛蓝 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这是 十二五 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 也是我国第一 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山东省政府表示 规划 的批复实施 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 积 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 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依据 规划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 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 聚区 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 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 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根据 规划 提出的目标 到 年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 建立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 改善 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 率先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 到 年 建成海洋经济发达 产业结构优化 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 率先基本 实现现代化 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 是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结合部 黄河流域 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区 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 东营 烟台 潍坊 威海 日照 市及滨州市的无棣 沾 化 个沿海县所属陆域 海域面积 万平方公里 陆域面积 万平方公里 山东省政府表示 在新形势下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加快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有 利于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 维护国家战略安全 有利于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完善 我国沿海整体经济布局 有利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有利 于提高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水平 深化我国沿海开放战略 意义十分重大 山东省政府介绍 国务院指出 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 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 关系到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 局 各有关方面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密切合作 开拓进取 扎实工作 共同推动山东半岛 蓝色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 国务院要求 规划 实施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 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突出科 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 优化海洋经济结构 加强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提高海洋科教支撑能力 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海陆联动发展 推进海 洋综合管理 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 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完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是面向 21 世纪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而提出的一项特大工程 它的基本构想是 利用渤海海峡的有利地理条件 从山东蓬莱经长岛至辽宁旅顺 以海底隧道或隧道和桥梁相结合的方式 建设公 路和铁路结合的跨越渤海的直达快捷通道 将有缺口的 C 形交通变成四通八达的 形交通 化天堑为通途 鲁东大学副校长 烟台市 蓝色经济区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柳新华教授介绍 在全国地图上的蓬莱和旅顺之间画上一条线路 一条贯通东北直到海南的东部沿海大通道就一气呵成 而东部沿海地区也是我国经 济活力最强 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 跨海通道从蓬莱到旅顺 直线最短距离为 106 公里 如果加上两端引导段 同时考虑到曲线设计等因素 估计实际长度还会适当 增大 不管怎么样 这段距离都可以让烟台和大连实现同城化效应 柳新华说 根据前期研究 渤海海峡跨海工程的投资乘数结果为 2 25 以该工程总投资 2000 亿元计 工程建设投资可创造 GDP4500 亿元 工 程主要在山东省及所辖海域进行 建设期间对机械 设备 建筑材料 劳动力等将产生巨大需求 这将加速山东省特别是半岛地区的发 展 提高经济总量 扩大就业 参照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 10 年到 15 年大概可收回成本 大大高于一般的大型工业投资项目 昂贵但 合算 长岛受益明显 大步迈向休闲度假岛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好几处提到长岛 明确提出要建设 休闲度假岛 这对长岛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刘良忠介 绍 长岛目前实行局部开放 全县 32 个岛屿中 其中仅有 4 个岛对外国人开放 作为全省唯一的海岛县 长岛一 二 三产业都将能 够借此机遇大力发展 而不仅仅是我们印象当中的旅游产业 比如说 一产有海洋养殖 二产有加工提炼制造 三产有研发销售 三次 产业将实现 齐步走 的协调景象 长岛方面也提出 四个百万 的发展思路 即加快建设 100 万亩海底森林和 100 万亩生态养殖基地 吸引 100 万进岛高端游客 大力 推进 100 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开发 另外 规划中还明确提出要建设长岛海洋科技综合开发产业化示范基地 这也给长岛发展海洋科技提 供了良好的平台 来源 水母网 解读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 烟威城镇组团浮出水面图 水母网 1 月 12 日讯 YMG 记者李少鹏 7 日 国家发改委印发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国家战 略中的烟台 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 1 月 7 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YMG 记者昨日采访时获悉 规划 共 9 章 约 3 万字 确定了优化海陆空间布局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深入实施科教兴海战略 统筹海陆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任务 在各项任务中 均能看 到烟台扮演的重要角色 跻身沿海三大城镇组团跻身沿海三大城镇组团 规划点击 提升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聚集集聚区核心地位 壮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聚集集 聚区和鲁南临港产业聚集集聚区两个增长极 优化海岸与海洋开发保护格局 构筑海岸 近海和远海三条开发 保护带 优化沿海城镇布局 培育青岛 潍坊 日照 烟台 威海 东营 滨州三个城镇组团 形成 一核 两极 三带 三组团 的总体开发框架 纵深解读 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聚集集聚区 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域 核心区 将以青岛为龙头 以烟台 潍坊 威海等沿海城市为骨干 而在三大城镇组团中 烟台与威海放在了一起 威海和烟台在历史上同属一个行政区域 文化 空间上接近 两市早在 2008 年便签署了烟威区域合作关系 框架协议 以推动两个城市一体化发展 并在产业协作 整合资源 优势互补 错位竞争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 展 此次 规划 明确提出 烟台 威海组团的打造 将进一步提升烟台 威海的中心城市地位 增强城市综合 服务功能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统筹组团内各层次城镇的发展 加强组团内产业分工与协作 推进一体化进程 充分发挥与日韩经贸联系密切的优势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促进海洋高端产业集聚发展 建设成为全国重要 的海洋产业基地 对外开放平台和我国北方富有魅力的滨海休闲度假区 将烟台威海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一个城镇组团 可依托现有的合作基础 充分发挥两市的产业整 体优势 迅速成长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一级 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李杰说 将成渤海湾客滚运输中心将成渤海湾客滚运输中心 规划点击 烟台港要进一步巩固提升区域性能源原材料进出口口岸 渤海海峡客货滚装运输中心 陆海 铁路大通道重要节点和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集装箱支线港地位 发展成为环渤海地区的现代化大型港口 纵深解读 目前 烟台已经成为全国第十个吞吐量过两亿吨的沿海港口城市 港口承载能力日益增强 并逐渐形成了 综合物流服务体系 据统计 2010 年 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预计达到 2 1 亿吨 增长 24 3 其中集装箱吞吐量 151 万标准箱 增长 7 8 截至目前 全市已拥有 10 个港区 生产性泊位 168 个 万吨以上泊位所占比例由 十五 末的 27 提高到 42 李杰表示 在现有基础上 烟台港西港区 20 万吨级航道工程 西港区油品码头工程 芝罘湾港区三突堤集 装箱码头工程等 23 个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2010 年共完成投资 25 亿元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 我市港口的承载能力 在集疏运体系建设中 烟台港西港区 莱州港 龙口港三条疏港公路在 2010 年已完成投资 2 7 亿元 蓝烟 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已经完工 累计完成投资 14 亿元 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工程征地拆迁工作已全线展开 即将 开始路基 桥涵 隧道工程施工 龙烟铁路工程可研报告 调整 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 以现代物流统领港口生产经营 以港口为节点 按照统筹陆 海 铁多种运输方式 烟台的综合物流服 务系统已经初步形成 李杰说 核电研发中心圈定烟台核电研发中心圈定烟台 规划点击 有序开发风能资源 重点建设沿海 7 市大型陆地风电基地和鲁北 莱州湾 长岛 山东半岛 北 山东半岛南 6 个海上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建设海阳 荣成核电项目 规划建设烟台核电研发中心 加强区内核电厂址资源的勘察 论证和保护工作 保护和储备好核电厂址资源 力争在 2020 年初步形成两个核电基地 纵深解读 蓝色经济区 离不开安全清洁新能源体系的支撑保障 烟台是全省第一个完成风电规划的城市 全市海洋 风电业发展已进入大规模扩张阶段 据统计 2010 年全市新增风电场 4 个 已全部完工的风电场总数已达到 17 个 预计风电总装机容量突破 60 万千瓦 占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的 14 39 居全省第一 而在打造核电及核电设备制造基地方面 海阳核电一期工程已全面开工 1 2 号机组主体工程进展顺利 实现投资 60 亿元 累计完成投资 151 亿元 二期 3 4 号机组准备工作基本结束 烟台电缆厂和山东核电装备 制造有限公司已获国家核级设备制造许可资质 中电投烟台培训基地正在基础施工 海阳 莱山核电装备制造 工业园已完成规划 入驻企业达到 16 家 莱州 招远两个核电厂址勘察保护工作正在加快论证 这些都将成为烟台打造核电研发中心 核电基地的重要保证 李杰说 打造海洋生物科技与产业基地打造海洋生物科技与产业基地 规划点击 把烟台 威海 日照 潍坊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海洋生物科技与产业基地 把青岛 烟台打 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 把青岛 日照 烟台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海洋工程建筑 业基地 培育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 加快建设青岛 烟台 潍坊 威海等海洋新材料产业基地 纵深解读 2010 年 预计烟台全市海洋生物制药业将完成产值 18 18 亿元 东诚生化 东方海洋 绿叶制药等企业正 不断加强保健型 功能性海洋食品 保健品和生态化妆品开发 其中 东方海洋胶原蛋白和陆海 1 号 2 号等系 列产品 将原来鱼类下脚料的价值提高了 10 多倍 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条 提升了发展层次 在造船及海洋装备制造业方面 2010 年全市船舶及海洋机械制造业产值预计达到 144 亿元 同比增长 17 1 世界第一条半潜式游艇专业运输船 第一艘圆筒形储油加工船等一系列技术含量高 附加值高的特种船舶和海 洋工程装备诞生在烟台 标志着烟台海洋装备制造业已挺进高端 根据规划 我市未来将把有广阔市场潜力的工程船 冷藏集装箱船 化学品船 豪华游艇 大型重型运 输船建造作为重点 扩大产品出口 使船舶及海洋机械制造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 李杰说 烟台烟台 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 2009 年蓝色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以来 烟台市致力于蓝色经济区建设大有作为 按照胡锦涛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 省政府的战略部署 提出 抢占先机 争取主动 先行一步 走在前面 的工作要求 将蓝色经济区建设作为抢占区域竞争制高点 重塑区域发展新格局 的重大机遇 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 迅速掀起了蓝色经济区建设热潮 使蓝色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