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课件.ppt_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课件.ppt_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课件.ppt_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课件.ppt_第4页
古代诗歌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 下列诗词中均有 愁 请分析每一首诗中 愁 的具体内容 1 思悠悠 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白居易 长相思 2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辛弃疾 1 闺中怀人之愁 2 国破家亡之愁 报国无门之愁 课堂示例 2 3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思友之愁 4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 许多愁 李清照 4 伤春之愁 家国之愁 5 自古帝王州 郁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 堪愁 往事悠悠君莫问 回头 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安石 5 昔胜今衰之愁 3 6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6 思念情人的孤独之愁 7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 7 羁旅之客愁8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8 亡国之愁 4 9 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9 人生失意之愁 10 战哭多新鬼 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 急雪舞回风 飘弃樽无绿 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 愁坐正书空 杜甫 10 战乱频仍 山河破碎 民不聊生之愁 5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 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分析评价要中肯 要就诗论诗 实事求是 具体分析 6 理解诗歌内容的方法 五 巧分类 一 看标题 序 注 二 析尾句 三 抓字词 明意象 四 知人论世 7 一 看标题 序 注 阅读下面宋诗 回答问题 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通过 源活水清 的生活现象 意在说明什么哲理 诗人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 肯定源头活水乃是方塘明净如镜的根本原因 据此 作者意在对读书之道作一个总结 只有源源不断地汲取新知识 新思想 才能够明白事理 才能心明如镜 8 二 析尾句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 表现了羁旅游子的思乡之情 9 10 四 知人论世 知人 就是要掌握作家的生平和诗歌风格 并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的其他作品 了解作家的生平 思想 创作风格 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11 如 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 南归之后又遭到降派的排挤和打击 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 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 风格豪放悲慨 12 论世 就是要了解作家生活的时代风貌 注意也要把握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 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 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13 如 唐代国力强盛 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 情感豪迈 在他们的诗作中 尤其是边塞诗 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 也有对故乡 亲人的深切思念 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 保家卫国的决心 因而格调高亢 情绪激荡 而宋代词人就不同 积贫积弱 国力衰微的大宋朝 已经没有了大唐的气象 在知识分子的笔下 豪迈之气少了 悲凉之气多了 雄伟气魄少了 家国之愁多了 14 1 写景抒情诗2 即事感怀诗3 咏物言志诗4 怀古咏史诗5 边塞征战诗6 赠友送别诗7 思乡怀远诗8 山水田园诗9 思妇闺情诗10 论道说理诗 五 巧分类古代诗歌内容分类 15 无限风光在险峰 写景抒情诗的鉴赏 16 写景抒情诗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1 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景物 月落 乌啼 霜 江边的枫树 渔火 寒山寺 客船等 特征 秋夜幽寂凄冷 2 通过景物的描写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写出羁旅者的孤独 愁绪满怀和落榜后孤孑清寥 愁绪满怀的情感 17 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景物特征 孤寂表达技巧 拟人作者情感 孤独 受冷落 寄情自然 人格的高洁清傲 读懂写景诗的方法1 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 2 写景常用的表达技巧 3 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18 欢聚离散皆是缘 赠友送别诗的鉴赏 19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 交通工具落后 一别动辄多年 再会难期 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士大夫们送别 不光是备酒饯行 折柳相送 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 送别 或留给居者 留别 所以 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唐代疆域辽阔 社会开放 唐人出游频繁 饯行赠诗风气盛行 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离别诗 送别诗的鉴赏要点 20 唐人送别的习俗1 折柳送别2 唱歌送别3 饮酒饯别 21 折柳送别 送别王之涣杨柳东风树 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 应为离别多 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 罟 g 师 船夫 临圻 q 地名 折柳送别习俗产生于汉代 产生原因大体有三 1 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 斩不断 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 2 柳 与 留 谐音 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 惜别 不舍之意 3 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 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 欣欣向荣之意 22 唱歌送别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 踏歌 是民间的一种歌调 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 正当今夕断肠处 骊歌愁绝不忍听 骊歌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 李白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 后遂成送别歌的代称 23 饮酒饯别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24 赠友送别诗 谢亭送别劳歌一去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 1 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 有人认为第二句 红叶青山 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红叶青山色彩艳丽 乍看似不协调 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 景色越美 越觉离别的难堪 这是典型的以 乐景写哀情 的手法 25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 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 青山万里一孤舟 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1 景物 猿啼 暮江 孤舟 情 客散 伤心 逐臣更远 2 反衬 人自伤心水自流 以流水的无情反衬人的伤心 青山万里一孤舟 以青山万里反衬孤舟 课堂示例 26 鉴赏离别诗的方法 积累离别诗常用意象 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离别诗常用的表达技巧 借景抒情 衬托 27 离别诗中常见的时空背景1 离别诗中多出现傍晚和月夜等时间意象 山中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离别诗中常出现 日暮 斜阳 暮雪 暮钟 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 并非唐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 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 情景交融 并且 傍晚时候会伴随着飞鸟归林 鱼翔潭底 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 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 反衬 28 送友人薛涛水国蒹葭夜有霜 月色山色共苍茫 谁言千里自今夕 离梦杳如关塞长 若见天涯思故人 浣溪石上窥明月 李白 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 迷离 苍凉的 这与深邃悠长 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 再则 月亮含有思乡 思亲的象征义 因而唐人常借月抒怀 通过月亮的烘托 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 29 2 离别诗中多出现长亭 渡口 南浦等空间意象 劳劳亭歌 李白天下伤心处 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 不遣柳条青 注释 劳劳亭又名新亭 距建康 南京 大约十五里左右 是沿长江顺流而下的必经之地 送别之人常在此驻足 目送行人渐行渐远 后来 劳劳亭便成了离别感伤的代名词 谢亭 李白谢亭离别后 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外 山空碧水流 注释 谢亭又称谢公亭 在宣城北面 是南齐诗人谢晀所建 后来谢亭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 也便成了离愁的代名词 30 灞陵行送别李白送君灞陵亭 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 下有伤心之春草 注释 长安东南三十里处有一条灞水 汉文帝葬于此 遂称灞陵 水边有灞陵亭 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友 常在这里分手 因此灞陵亭在唐诗里常和别离联系在一起 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 好云莫回头 注释 唐朝水运发达 大运河与众多的河湖构成四通八达的水网 行旅之人出门大多乘船 南浦 即南面的水滨 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 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 31 无限风光在险峰 论道说理诗的鉴赏 32 理解下面每首诗各自所蕴含的哲理 本诗借欣赏庐山感受告诉我们 无论看待人 事或生活 社会 都应多角度 多侧面甚至换一个角色去观察 去体会 这样才会得出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这首诗借游春的愉悦启示人们 生活是美好的 只是你没有留心而已 只要你关注生活 只要你有好的情致 何愁没有明媚的春光 2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 朱熹 1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苏轼 33 本诗揭示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以及新生事物刚一露头 就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这一生活哲理 本诗蕴含着这样的哲理 春色 是关锁不住的 红杏 必然要 出墙来 宣告春天的来临 同样 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 禁锢不了的 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 蓬勃发展 3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 杨万里 4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 叶绍翁 34 古代哲理诗 意境深远 启迪心扉 为人们所传诵 称引 这类诗有两种情况 一是诗人在创作时 便赋予了哲理的内涵 如朱熹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者以水为喻 意在说明知识能使人心澄如镜 心胸开阔 充满力量的道理 二是有不少诗 其哲理内涵是读者赋予的 是人们在欣赏诗歌过程中领悟到的 如杨万里的 小池 原意只写春末夏初的池塘小景 而现在人们常借 小荷才露尖尖角 来说明青少年的才华初露 35 哲理诗鉴赏要点 第一要注意形与神 哲理诗中形与神的关系 就是艺术形象与哲理的关系 哲理是艺术形象的灵魂 而艺术形象则是哲理的躯壳 哲理总是因形而生 借形以寓 因此 我们应由形悟神 探求诗中的意蕴 理解诗的哲理美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登鹳鹊楼 在描绘的祖国万里河山的壮丽景色同时 又要蕴含着向上进取的精神 高瞻远瞩的胸襟 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课堂示例 36 第二要注意情与理 哲理诗中的 情 与 理 是诗人的情感与理性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 不少古诗往往通过抒情而言志 情中有理 理中含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绅 锄禾 不仅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愤慨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 而且道出了一个不可移易的真理 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 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而创造的 课堂示例 37 第三要注意理与趣 理与趣的关系 是诗中的理性内容与审美特征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 优秀的哲理诗都具有 理趣 既富于哲理性 又富于艺术趣味性 因此 我们应在生动形象 理趣盎然的艺术趣味中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最后一联 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试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这两句是诗人由望山而想象登上顶峰以后 俯视众多的山峰 都会显得矮小 反映了诗人那种雄伟的气魄 远大的志向 崇高的理想 开阔的胸襟和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绝顶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至今仍阐明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道理 表现了不断进取 勇攀高峰的精神 课堂示例 38 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诗的鉴赏 39 闺怨诗有两类 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 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闺怨诗的鉴赏要点 40 解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 一个女子在漠漠春寒中走上自己的小阁楼 无边的晓阴浓厚似秋天 走进房间 看见 淡烟流水 图也很幽深 梦象自由自在漂浮的花絮 愁就像无边的丝丝细雨 夜已经很深了 月亮挂在窗帘上 她还没有睡觉 浣溪沙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 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课堂示例 41 念天地之悠悠 即事感怀诗鉴赏 42 即事感怀诗 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 第四句描写了 闲敲棋子 这一细节 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的心情 2 后两句提供了让读者自己想象的余地 请加以说明 期待 失望 无聊 惆怅相互交织的情绪 由对客人的等待让读者想象客人不来的种种原因 或者由作者 闲敲棋子 的细节描写想象作者内心的期望与失望交织的情感 43 古人常以 即事 为题写诗 因一点事由而生发 抒写心中的感慨 例如怀亲 送友 思乡 赠人 人生感悟 闲情逸趣等等 分析即事感怀诗要注意 事 作者写了什么事 或者说是什么事触发了作者的思绪 怀 要体味诗人抒的是什么 怀 注意 事 与 怀 结合点 所抒之 怀 是否深挚感人 重点和难点是第二点 即事 是为了 感怀 这一点一定要紧记 44 仔细体察物关情 咏物言志诗的鉴赏 45 咏物言志诗 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1 事物特征 孤独 失群 哀伤 无人理解 2 诗人情感 以孤雁自喻 体现了诗人孤独 失落 人生不得意 无人理解的哀伤之情 46 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题为 咏柳 实际上托物寓意 通过对柳树 倚得东风势便狂 飞花蒙日月 的描摹 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 并用 天地清霜 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 难逃灭亡的命运 课堂示例 47 读懂咏物诗的方法1 概括所咏事物的特征 2 体会作者所言之 志 思想 感情 志向 情趣 爱好 愿望 3 表达技巧 象征 托物言志 拟人 比喻等 48 古今多少兴亡事 咏史怀古诗鉴赏 49 怀古咏史诗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 越中览古 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 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 用对比手法以强烈的反差抒写姑苏台今日的荒凉 苏台览古 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 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反衬人事的变幻无常 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1 请从两个方面谈谈这两首诗共同的特点 要点 两首诗都是怀古咏史诗 主题相同 题材相似 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2 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 50 在怀古咏史诗赏析时 要注意下面几点 要弄清史实 作者 怀 什么 古 要体会意图 作者为什么怀古 要领悟感情 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 主要是凭吊历史遗迹 或为历史人物 或为历史事件 作者的胸襟怀抱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评价表现出来 这类作品多用典故 风格与感怀类似 1 借古讽今 抒发昔盛今衰 人事变化无常的感慨 如刘禹锡的 乌衣巷 姜夔 扬州慢 2 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 抒写怀才不遇之叹 壮志难酬 报国无门的悲伤 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 如苏轼的 念奴娇 赤壁怀古 3 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 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雄心 51 汴河 隋炀帝时 开掘了名为通济渠的大运河 运河主干在汴水一段 习惯上也呼之为汴河 隋炀帝开大运河的动机 不外乎满足一己的淫乐 大量耗费民脂民膏 成为他最著名的暴行 汴河怀古 其二 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第四句以 大禹治水的业绩 相比 甚至用反诘句式来强调 论起功绩来 炀帝开河不比大禹治水更多些吗 但这样的评论是以 若无水殿龙舟事 为前提的 共禹论功 一抬 不较多 再抬 高高抬起 把分量重重地反压在 水殿龙舟事 上面 对统治阶级奢侈糜烂的生活予以批评 52 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塞征战诗的鉴赏 53 边塞征战诗 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诗中有金河 玉关 青冢 黄河 黑山等边塞地名 标题以及 马策 刀环 等也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1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 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 诗题为 征人怨 通篇虽无 怨 字 但句句有 怨情 请作简要赏析 第一句怨战事频繁 朝朝 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 第3句怨气候酷寒 第4句怨环境艰苦景色单调 54 赏析边塞诗要注意 了解时代背景 分析诗歌内容 体会思想感情 感受艺术风格 豪放旷达 雄奇壮美 豪壮悲慨 A 赞颂将士英勇作战 保家卫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 B 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控诉战争痛苦 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C 思念故乡 亲人或家人思念戍边的亲友 D 反映独具风格的塞外风光和塞外的风土人情 大漠 烽烟 长城 落日 黄沙等景物 55 何人不起故园情 思乡怀人诗鉴赏 56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注 征铎 车行时发声的铃 杜陵 在长安城南 是诗人的安家之地 诗中除了 晨起 鸡声 表现了早行之外 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 凫雁满回塘 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凫雁满回塘 表现了春回故乡 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 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 课堂示例 还有 月 板桥霜 月尚未落 板桥结霜 可见其早 57 鹧鸪天室人降日 以此奉寄 元 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 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 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 水明霞 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 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 室人降日 妻子生日 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句中的 又 字用得好 好在哪里 满林残照见归鸦 一句 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请略加分析 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 请谈谈你的看法 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 又 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 饱含愁苦与无奈 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 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 共享天伦之乐 语言朴素平实 亲切动人 能唤起读者强烈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