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教学中的月意象浅析_第1页
唐诗教学中的月意象浅析_第2页
唐诗教学中的月意象浅析_第3页
唐诗教学中的月意象浅析_第4页
唐诗教学中的月意象浅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诗教学中的月意象浅析唐诗教学中的月意象浅析 发布时间 2008 10 7 10 40 56 分类 科研论文 已经阅读42次 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对月情有独钟 与月结下不解之缘的民族 因此月在中国 历史文化艺术中有着显赫的地位 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而这种显赫地位和深厚内 涵又集中体现在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 唐代的诗歌中 据统计 李白作诗1059篇 其中341篇提到月 也就是说 李白每三首诗中就有一首笔触要融入月的意象 李 白对月的痴爱由此可见一斑 据传 李白之死就是为捉水中之月而死的 不只是李 白 杜甫 王昌龄 李商隐 孟浩然等等唐诗大家 诗作中都写到过月 有人说 在 唐代 诗之所以有盖世名声 实在离不开月的推动和烘托 那么唐诗中的月都有哪 些意象 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情绪呢 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 离别相思之愁 表现出月意象的离别相思的情感内涵 一 离别相思之愁 表现出月意象的离别相思的情感内涵 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 聚合而情欢 离散而心悲 在悲欢离合交织而 成的情感时空中 月 始终占据重要的一席 带有浓重的伤离色彩 有学者指出 柳酒月水是藉以表现离别主题最常见的意象 是别离诗创作的四大要素 不管 是双方的临歧送别 或是单方的相思怀人 月 都是一个重要的意象 唐代漫游成风 士人们常常游走于全国各地 也有赴边从戎 求取战功等原因 亲朋好友间的离别 相思成了唐人生活中常有的事情 离别相思也成为诗人创作时 最常表现的情感之一 月亮以其四方同照 深情绵渺的特征成为诗人们抒情寄意的 最佳选择 反映着抒情主体离别相思时的凄愁心绪 或离别虽苦 尚可 千里共蝉 娟 的乐观情怀 根据月意象与其他意象群的组合和抒发的情感的基调的不同 表现离别相思之 情的月意象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 清 月 清 取清冷忧愁之意 表达的感情 的基调主要是感伤和愁苦 这是唐诗中此类月意象的主调 青丝络骆马 去府望梁城 节下趋庭处 秋来怀橘情 别筵寒日晚 归路碧云生 千里相思夜 愁看新月明 钱起 送田仓曹归觐 深秋时节 诗人与朋友分别 想象着分别之后远隔千里 会期杳杳 只能在深 夜相思之时仰望空中一轮新月 以期安慰相思之苦 但想到月缺了可以定期再圆 人别了却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因此望月只能更增愁苦 千里相思夜 愁看新月明 月意象与诗人的相思之愁苦紧紧地联系起来 成为诗中表达离别相思情意的最重 要的意象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 此寄 这是李白怀念友人王昌龄之作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 杨花飘零 子规啼血 虽 不着一 愁字 而悲愁之意自现 后两句以摇曳之笔 突发奇想 希望能把自己对友人的真 挚情怀托付明月 打破时空阻隔 直接与友人倾心交流 凸显月意象 极写关怀之 切 情思缠绵 蕴涵深挚 另一类月意象是 明月 明 取明朗 旷达之意 这在表现离别相思的月 意象中占少数 比起 清月 所触引的伤感 诗人在运用此类 明月 意象时显然 采取了一种逆向思维如果说上一类 清 月意象重在表现凄凄别情 格调凄清萧条 那么这类 明 月意象则表现了诗人明朗旷达的态度 如 李娇 他乡有明月 千 里照相思 送崔主簿赴沧州 王维 相去千徐里 西园明月同 送 熊九赴任安阳 李白 暂就东山赊月色 酣歌一夜送泉明 送韩侍御之 广德 看君颖上去 新月到应圆 送别 王昌龄 龙溪只在龙标上 秋月孤山两相向 送崔参军往龙溪 等等 而最具代表性的 当数王 昌龄下面的几首 玉碗金酹倾送君 江西日入起黄云 扁舟乘月暂来去 谁道沧浪吴楚分 送李五 清江月色傍林秋 波上荧荧望一舟 鄂渚轻帆须早发 江边明月为君留 送窦七 虽是抒发送别之情 但是诗中看不见前人的 黯然消魂者 惟别而已矣 江淹 别赋 的悲伤情调 而以明朗 乐观 旷达态度出之 逆向生发出另外一种全 然不同的情绪来 表达一种对友情的自信与旷达 友人分离两地 但是可以乘明月 去来 月在 人在 情在 就像不曾分开 总之 不管是 清月 还是 明月 虽然表现的情感基调有很大差别 一则 忧愁凄伤 一则旷达乐观 但都表现出诗人对真情的珍重和对亲朋好友的深切思念 二 怀乡恋土之情 表现出月意象的怀乡恋土的情感内涵 二 怀乡恋土之情 表现出月意象的怀乡恋土的情感内涵 男子离家 闺中女子要忍受寂寞相思之苦 而对于去国离乡 抛妻别子的征人 游子 他们同样也要承受着怀归故园 思念亲人的痛苦 对故园亲人的相思眷念也 是月亮意象的一个重要的情感内涵 乡愁是中国人古老而又永恒的情愫 对古时的农业生产而言 安土重迁 落叶 归根 是宿命也是本性 人心向往安定团圆 视背井离乡为切肤之痛 视守土事亲 为最大幸事 一旦远离故土 必然会 悲故乡之壅隔兮 涕横坠而弗禁 王粲 登楼赋 吟诗作赋以表达怀乡之情 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 李白 蜀 道难 家里有父母双亲 有兄弟姊妹 有妻子儿女 即便是在外生活得风流快 意 即使唐人尤其是盛唐人志在四方 辞亲远游以求功业 但血浓于水的思亲之情 仍然让诗人希望能够早日还乡 与亲人团聚 唐代思乡怀人诗中选择入诗的意象是 是多种多样的 如杨柳 大雁 凉风 秋兰等 它们也都能触发离愁 融合离情 但是 这些意象都受限于此地此物 此时此景 惟有同印万川的月亮是 天下共此景 天涯共此时 即月亮具有惟一性 共享性 能够连接相隔千里万里的 人 沟通遥夜相思的离情 在人们的心理上缩短了地理上的距离 因此 当诗人们 离群托诗以怨 时 便很自然地选择月亮作为与故乡之间的情感中介 月亮也就 随之成为思乡恋土诗中诗人们运用最多的意象之一 不管是士人游宦 商贾奔波 战士征戍前方或战乱迫人流离 当空一轮明月总能牵扯出诗人浓重的乡愁来 当孤 臣浪子云游天涯之际总是把明月与故乡联系在一起 月亮成为激发思乡怀归之情的 神秘象征物 寄托着人们对故乡的思念 李白那首人人皆能颂的 静夜思 就简洁 明了地表明了这种关系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游子见到床前那片空明的月光 产生了一种审美错觉 仿佛是银霜白露铺洒在 地上 望明月在此异乡 思故乡在彼天涯 俯仰之间 由 明月 而 故乡 的联 想 写尽了思乡人共通的心理体验 对往事的追忆 对亲人的深沉思念 对故乡的 执着眷恋 全都融化在这明净的月色里了 整首诗由景及情 由实而虚 由现实再 到想象 忽离忽合 忽远忽近 把游子心头一种普遍的思乡情绪用一个明了的月亮 意象表现无遗 刹那传神 妙绝古今 被誉为 天籁之音 询为千古不磨之思乡名 篇 徐安琪 大唐文化的奇葩 唐诗三百首 云南 云南人民出版社 在有些表达思乡恋土情感的诗歌中 月亮意象不仅传达出诗人的思乡盼归怀亲 之情 还往往与仕途失意 羁旅困顿联系在一起 反映他们孤独寂寞的心态和寻求 慰藉 解脱 寻找精神寄托的心理 体现出一种复合的情感内涵来 从而使得怀乡 恋土的情感更为深沉执着 我们来看看的孟浩然的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绪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在日落黄昏之际 诗人站在烟水迷檬的江中小洲上 眺望寥廓空旷的天际 一 颗愁心却似乎要化入那一片空旷寂寞的暮色之中 云树低压 家山不见 一个 低 字 写出了诗人引颈眺望 目极天涯的神态 随着诗人的伫立徘徊 夜色渐临 明 月升起 倒映在江中的月影伸手可触 仿佛是月亮的有意亲近 在诗人愁情正炽 索寞悲凉的心灵里 洒一缕温情慰藉的光 让诗人感受到些许的温暖 月亮仿佛就 是一个知音 在诗人最落魄失意 满腔愁绪的时候走近 于此 诗人寂寞的愁心似 乎得到了一种安慰 但是 当我们换种角度再仔细品味 就会品出浓重的悲愁意味 来 与明月亲近 自然表明与人世疏远 因此 这轮与人亲近的月亮 实际上潜含 着诗人的隐痛和暗愁 远离故土的怀归念远之苦 长处羁旅为人弃置的失意苦闷 在这里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月亮意象既是诗人愁情的安慰者 又是揭示者 除了表现游子的怀乡恋土之情 月意象也寄托着征夫戍客对家和亲人的深刻的 思念 所不同的是 在表现征夫戍客的思乡情感时 月意象也同时负载着他们对战 争的厌倦 对生命缺乏保障的担忧 以及远在边关 白首沙场 还乡无望的深愁长 恨 戍边的将士在寥廓凄清的边关 生命缺乏保障 还乡遥遥无期 他们更加想念 自己的家乡和亲人 可 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一片思念之情无法让亲人知晓 于 是 萧条夜静边风吹 独倚营门望秋月 郎士元 塞下曲 他们只能把这段情 愫寄托于明月 边关本是寂寞苦寒之地 边关的月下相思往往更是充满悲凉凄苦之 情 这首先表现在大量的 关山月 诗中 乐府古题要解 云 关山月 伤 离别也 是说 关山月 这一乐府曲调大多写士兵久戍不归和家人互伤离别的题 材 关山月 作为乐府旧题 在汉乐府中己有不少寄情之作 唐人沿用此调 创 作出更多表现思乡伤别情境的佳作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 胡窥青 海湾 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 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 叹息未 应闲 李白 横吹曲辞 关山 月 融情于月 在映照万里的月色里宣寄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和虽明月与共却终不 能相见相亲的撼恨悲愁 三 宇宙人生之思 表现出月意象中蕴涵的诗人对宇宙 人生 历史的深沉浩叹和三 宇宙人生之思 表现出月意象中蕴涵的诗人对宇宙 人生 历史的深沉浩叹和 哲理思考 哲理思考 人生是有限的 生命是脆弱的 人必须面对寿命不永的现实 并且这有限的人 生又是那么容易流逝 当人们仰头望月的时候 那亘古的一轮月自然会引发诗人对 宇宙与人生 永恒与短暂的一番思考 而宇宙中的月亮是永恒的 缺而复圆 死则又育 而人却不能不在时光如驰中 渐渐老去 死却不能复生 这种强烈的对比必然会引起汲汲于生死久暂之思的人们 的特别关注和无限遐思 引导他们对于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思考和啃叹 月亮也就 成为宇宙永恒的象征 作为生命有限的对照物出现在诗人的创作构思中 并成为这 种思考和唱叹的载体 体现着诗人对于人生局限性的审美悲情 同时也寄托着他们 对 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语 的超越境界的向往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无疑是表现这种思考和喟叹的千古绝唱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舱触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霞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全诗以 月 为线索 以春 江 花 夜为陪衬 从月生开始写起 继而写月 下的江流 月下的芳甸 花林 沙汀 引出由空中孤月所引发的江月年年相似而人 生代代不同的问询和思索 又写月下的思妇和游子的悲情 最后以月落收束 月 是全诗的精髓所在 仿佛一条生命纽带 贯通上下 触处生神 把景与情 思妇与 游子 宇宙与人生 时间与空间巧妙地结合一处 使整个诗篇都仿佛笼罩在一片空 灵而迷茫的月色里 产生了高妙奇崛的艺术效果 春江花月夜 所以能够 以孤 篇压倒全唐诗 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一座里程碑 并为现代著名诗人兼学者闻 一多击节赞赏为 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 与月亮在诗中的中轴作用是分不开 的 其中最能表现出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的是下面几句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此数联虽不似前几联那样对月光进行具象的描绘 却以哲学式的沉思构成了全诗必 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全诗艺术魅力的重要所在 诗人面对月光下无限空朦的 宇宙展开了对人之初 月之初 宇宙之初的沉思和叩问 揭示了人生世代常改而江 月千古永恒的规律 提出一直困扰人类心灵的一个永恒的难题 如何度过有限 超 越无限 广袤无垠 纤尘不染的夜空 高悬着一轮皎洁的明月 诗人不由对此发出 了深长的问询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 是代代更替 江 月 却年年相似 月的永恒常在恰反衬出人生的有限无常 通过这永恒与短暂的 对照 诗人展开了江月与人生 永恒与短暂的哲理思辨 发出了对人生之痛苦与无 常的感伤与悲慨 并流露出对宇宙之浩瀚与无尽的向往与憧憬 这种强烈的宇宙生 命意识使诗歌显示出隽永深刻的内涵 这种对宇宙无限人生有限的思索也反映在李白的 把酒问月 诗里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彤阔 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 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 把酒问月 诗的标题便极具风神和哲理 生动地勾勒出主人公月下把酒 对月探询的超迈 风姿 诗人问月 主要以三条线索展开思绪 第一 时间线索 描述月亮的不可知 性 揭示月亮在时间上的久远和永恒 第二 生存线索 剖析月亮运行的空间轨迹 表现月亮由升而没 从秋复春 幽静孤寂的变化规则 揭示月亮所蕴含的生命启迪 第三 天人线索 通过对比人与月在时间上的差距 突出人生的悲剧性 并借助醉 饮中所悟的生命哲理 揭示人生的真趣和价值 概而言之 这三条线索都是围绕着 人类与宇宙这一深刻哲理向历史 自然 人类这三维空间展开的 屈原问月 是问 自然月的阴晴圆缺 李白问月 则是把月作为人类历史的永恒的参照物 有一个从 自然到人生的过程 着意于人类自身命运的关照 可见 月亮作为宇宙永恒的象征 作为人生有限的对照物 在诗歌之中形成了 一个流动的 高光点 往来于过去与现在之间 它一面来自于历史的深处 一面 又活在现实的背景中 成为诗人寄托宇宙 历史 人生之思的关键意象 四 超拔脱俗之志 表现出月意象中所寄寓的士大夫文人空明通脱的超旷情怀 四 超拔脱俗之志 表现出月意象中所寄寓的士大夫文人空明通脱的超旷情怀 儒家讲究积极用世 自强不息 但他们并不胶着于偏执 而是比较圆融变通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尽心上 道家和唐代兴盛的禅宗更看 重个体精神的自由和超越 这些思想对中国文人的影响极为深远 已成为后代读书 人系心立身的行为规范和心理模式 由出处行藏构成的心理矛盾是文人士大夫的一 个永恒的情结 当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无法实现时 他们就会转向内敛自省 追求个 体人格的超越 既然现实的苦难和失意无法避免 那么就在自然与精神世界里寻求 安慰和寄托 与清风往来 以明月为伴 在自然大化中寻求生命的本真 在精神王 国里保持人格的独立和清高 所以很多诗人虽然身在仕途 心却游于尘外 希望能 够摒弃尘世中的凡念俗想 进入无牵无累 空明通脱的逍遥游的自由精神世界 而 月亮高远清虚 有光采但是含蓄内蕴 光线刺激性小 是一种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的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