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B卷_第1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B卷_第2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B卷_第3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B卷_第4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冀教版冀教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7 7 题 共题 共 1414 分分 1 2 分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 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瞭望 料想 角逐 角色 襁褓 强聒不舍 和颜悦色 曲高和寡 B 缜密 慎重 剽悍 肥膘 媲美 陟罚臧否 颓垣断壁 亘古不变 C 机械 亵渎 诅咒 咀嚼 烧灼 弄巧成拙 猝不及防 鞠躬尽瘁 D 陨落 吮吸 分歧 祈祷 对峙 脍炙人口 韬光养晦 滔滔不绝 2 2 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阳春三月 微风还带着寒意 西湖边的垂柳却花枝招展 嫩叶满枝 翩翩起舞 仿佛在迎候来自远方 的早春客人 B 面对记者们咄咄逼人的追问 北约发言人先是闪烁其辞 继而哑口无言 拂袖而去 C 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 一本重视溯源 一本例句丰富 特色都很鲜明 D 七十年来 我们美丽的祖国发生了翻来覆去的变化 3 2 分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 A 白洋淀纪事 收入的作品中 荷花淀 芦花荡 这对 姊妹篇 最负盛名 B 电影 摔跤吧 爸爸 根据印度摔跤手马哈维亚 辛格 珀尕的真实故事改编 讲述了曾经的摔跤冠军 辛格培养两个女儿成为女子摔跤冠军 打破印度传统的励志故事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 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 D 十九大 报告说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必须把教育事 业放在优先位置 加快教育现代化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4 2 分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第 2 页 共 14 页 A 热烈欢迎 良师益友 尊重师长 精力充沛解说 这几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 美丽 聪明 伟大 勇敢 优秀 鲁莽解说 这几个词都是形容词 C 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解说 远近横着荒村 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D 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 轻轻地漂浮在空中 解说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5 2 分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竹 柔韧清秀 刚健挺拔 最宜入诗入画 竹如谦谦君子 它有兰的优雅 松的高洁 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 那成片的竹林 风过如丝弦裂帛 雨来如琴瑟和鸣 那就是一首抒情诗 一幅水墨画 虚心有致 高风亮节 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 郑板桥一生爱画竹 自有个中缘由 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 A B C D 6 2 分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春望 塑造了一位稀疏白发的诗人 站在高高的台上 面对遍地草木 心想远方亲人和破败的长安城 老泪纵横 忧心忡忡 这怎不叫人怆然泪下 B 李白的诗善于从民歌 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 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 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 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 C 大约在魏末晋初 流传着一批五言抒情诗 大多抒写游子 思妇主题 它们没有题目 也不知作者是谁 因此就被笼统地称为 古诗 迢迢牵牛星 就属于其中之一 D 边塞诗是以边疆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唐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 代表诗人有杨炯 王昌龄 第 3 页 共 14 页 高适 岑参 李益等 7 2 分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沿着一条弯曲小道迤逦而行 不知不觉就走进了画中 山青青 水碧碧 雨蒙蒙 烟雨之中 谁能数 清楚山有几多重 青山绿水 别有洞天 远方 烟雾弥漫 山峰若隐若现 朦朦胧胧 仿佛是一幅晕染的山 水画一般 近处 青绿的溪水在我们的脚下喁喁私语 眼观之 耳听之 我们觉得仿佛要飘飘然飞起来了 A 第 句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描绘了小道两边山青水碧 烟雨蒙蒙的美景 B 第 句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 突出了烟雨朦胧 层峦叠嶂的特点 C 第 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形象地写出了山水画具有朦胧的美感 D 第 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生动地写出了溪水潺潺流动的特点 二 二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2626 分分 8 9 分 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 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 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 经济的 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 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 如 儒家倡 约之以礼 墨家倡 节用 法家倡 自然 反对修饰 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 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 最有名的竹林七贤 主张道家 的自然主义思想 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 以蔑视朝廷 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 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 披发跣足 以示不拘礼法 魏晋记 载 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 散首披发 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 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 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 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 那么 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 其服饰色彩之华 丽 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 即使是现代人也会惊叹不已 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 其石榴裙流行时间 最长 燕京五月歌 中 石榴花 发街欲焚 蟠枝屈条皆崩云 千门万户买不尽 剩将儿女染红裙 安乐公主 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 官家女子竟相效仿 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扫地无遗 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 力之大 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 唐朝前期经济繁荣 手工艺发达 对外交流频繁 博采众长 首都长安堪 称中国古代的 巴黎 第 4 页 共 14 页 到了唐代后期 人们社会意识和精神状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原来那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激情 渐渐被 忧患重重的顾虑取代 先前那种能动的对外在世界的探索渐渐地转变为被动的对内在精神世界的体验 服饰审美 中那种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的阴柔之韵 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 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 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 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 服饰以取纯朴淡雅之美 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 服饰华丽 异常 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 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 此外 明代中期南部出现 了资本主义萌芽 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 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追求艳丽 形成了奢华的风气 到了封建社会末期 西洋文化逐渐东渐 留学生脱长袍马褂 变西装革履 也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密切 联系 在中国古代 等级制度森严 为巩固自身地位 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 服装除能敝 体之外 还被当作分贵贱 别等级的工具 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 中国历代服饰 记载 秦汉巾帻色 庶民 为黑 车夫为红 丧服为白 轿夫为黄 厨人为绿 官奴 农人为青 唐贞观年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 带的规定 在清朝 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 如皇太子用杏黄色 皇子用金黄色 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 绝不能服黄色的 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 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 服装从最早的遮羞敝体功 能 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 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 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 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而审 美意识贯穿其中 今天 我们只有紧抓时尚脉搏 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 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 才能设计出中 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 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服饰表还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儒家倡 约之以礼 墨家倡 节用 法家倡 自然 等 体现了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渗透到服饰美学思 想中所产生了不同审美主张 B 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 其服饰色彩之华丽 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 C 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 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 因此明代成为中装发展史上最鼎 盛的朝代 服饰华丽异常 D 在清朝 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 如皇太子用杏黄色 皇子用金黄色 而下属各王等官职是绝不能用黄 色的 2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第 5 页 共 14 页 A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中国古代服饰 说明顺序是 逻辑顺序 B 文章第 段划线句子运用举例子 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说明唐代人追求时尚 追求服饰色彩华丽的审美 意识 C 第 段中引用 晋记 相关内容 意在说明竹林七贤服饰审美对后人的影响之深 突出魏晋时期服饰审 美追求自然 个性解放 D 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 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 句中划线后句意未发生明 显变化 3 结合文章内容说设材料中有关上元年文武官员官服颜色及佩带被限定的缘由 材料链接 新质书 车服志 中有记载 上元元年 高宗又 敕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 金玉带 四品深 绯 五品浅绯 并金带 六品深绿 七品浅绿 并银带 八品深青 九品浅青 石带 庶人服黄 铜铁带 9 17 分 阅读下面文章 完成小题 炸豆 阿慧 天上是金黄的太阳 地上是金黄的豆田 数千亩黄豆在豫东平原成熟 没有遮拦的那种黄 每一片豆叶都似 纯金的 露水一夜间打落金片似的豆叶 豆叶就在豆棵 下打了卷 褪了色 那叶面的金色被太阳光收了 凝固在豆 荚里 黄豆就黄得耀眼了 农人们在豆地南头儿占好自己的田垄 就像运动员占好自己的跑道 人和镰刀都酝酿着黏稠的梦 掉光了叶 子的豆棵 豆荚如紧密的鞭炮 从头坠到根 蓄意沉甸甸地炸裂 镰刀反射太阳的光芒 豆棵在农人的脚边齐齐 倒下 割掉豆棵的田地 灰秃秃一片平坦 两个女娃从村子走进田地 黄衣的是姐姐 红衣的是妹妹 慵懒的土地 就有了色彩和灵动 姐妹俩一进豆地就低头寻找 找到一粒黄豆就放进搪瓷茶缸 叮当响了一声 叮当又响一声 小姐俩在豆的 音乐里喜悦 黄豆吸饱了晨露和潮湿的地气 胖胖地躺在那里 乖得如睡着的小娃娃 小姐妹爱惜地把它们捡起 粒粒裹带女娃的牵挂 奶奶患了严重的眼疾 眼睛红肿成一条细缝 夜夜枕边有炸豆的声响 奶奶似闻到黄豆的 醇香 奶奶说 有碗豆芽汤喝 该多好啊 可是 豆还没有脱粒归仓 小姐俩就端起茶缸来到豆地 眼见各 第 6 页 共 14 页 自茶缸里的豆粒 像太阳一样越升越高 突然 小妹锐利地一声尖叫 茶缸咚地掉在地上 豆粒惊恐地蹦跳 纷纷逃入草叶 一条蛇盘成腐败豆叶的 颜色 小妹懵懂地扒醒它幽暗的梦 那蛇迅速伸展阴冷的身子 曲曲弯弯去追红衣小妹 小妹惊梦般逃向地头 那里有棵高大的苦楝树 小姐姐扭头发现小妹的危险 她大叫着追蛇 蛇昂起尖脑袋 麻花着身子 追逐妹妹 小妹惊叫得不成样子 田野的空气忍不住战栗 小姐姐举起茶缸砸向蛇头 蛇疼得一抽 辨不清方向 冲向路边 水沟 小姐妹背靠苦楝树 小脸儿如苦楝果般白白黄黄 镰刀割去粗硬的豆棵 留下钉子似的斜尖 斜尖穿透小姐 妹单薄的布鞋底 扎破她们白嫩的脚板 麻麻扎扎的细小伤口渗着丝丝鲜红的血 小姐姐把树下的尘土 拢起一 个温软的小丘 姐妹俩的伤脚埋进面粉似的细土 带着太阳温度的细土暖洋洋地抚慰了伤痛 小妹的泪水 在柔 嫩的小脸上 渐渐干成两道白印 小姐姐蹒跚地找到搪瓷茶缸 沿着蛇追赶的布满豆茬的路 她把散落的黄豆重新拾进茶缸 姐妹俩回家的脚 步歪歪扭扭 拾来的豆粒 被小姐俩放进黑瓦盆 倒上清水 蒙上毛巾 她们像大人一样端坐 等待豆粒长大 夜晚 小 姐俩坐在眼疾奶奶的床边 更像两个大人了 她们在黄豆成熟的季节里长大 瓦盆里的豆发了芽 一根根白嫩嫩的豆芽 顶着黄澄澄的大脑袋 咧嘴朝小姐俩憨笑 那天 奶奶喝了三碗 乳白 滚烫的豆芽汤 舒舒坦坦地睡了一天又一夜 醒来时 奶奶红肿的双眼消了不少肿 模糊的血丝消退了 眼清目明的奶奶 掀开盖着白毛巾的瓦盆 豆芽又长胖长高了 只是有些奇怪 有些豆芽 头上顶着透明的小白 帽 有些呢 却戴着油亮亮的小绿帽 小妹在黄豆芽瓦盆里 悄悄撒了一小把绿豆 那豆芽就黄黄绿绿的了 选自 2014 年 8 月 23 日 人民日报 有删改 注释 炸豆 指豆类作物成熟时 豆荚自行爆裂 豆棵 指豆类作物的秸秆 1 阅读全文 填写下面表格 小姐妹在拾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困难的方法 小妹妹被蛇追赶 用细土抚慰伤痛 2 结合上下文 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的短语或词语的含义 第 7 页 共 14 页 农人们在豆地南头儿占好自己的田垄 就像运动员占好自己的跑道 人和镰刀都酝酿着黏稠的梦 两个女娃从村子走进田地 黄衣的是姐姐 红衣的是妹妹 慵懒的土地就有了色彩和灵动 3 小姐妹 在黄豆成熟的季节里长大 联系全文 说说她们的 长大 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4 本文为什么以 炸豆 为标题 联系全文 谈谈你的理解 三 三 句子默写句子默写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6 6 分分 10 6 分 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 1 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 泊秦淮 2 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 约客 3 岑参 逢入京使 一诗中 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 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诗是 4 春夜洛城闻笛 一诗中写诗人因听到故乡的曲子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四 四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7 7 分分 11 7 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完成后面的题 山 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1 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思 A 恬淡超脱 B 壮志难酬 C 忧国忧民 D 旅思乡愁 第 8 页 共 14 页 2 有人评论最后一句 山山黄叶飞 含有 余不尽之意 请加以品析 五 五 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111 分分 12 11 分 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 读书可以使你狭窄的视野变得开阔 可以使你肤浅的思想变得深邃 可以使你平淡的人生变得精彩 在 全民阅读 的书香氛围中 九年级 4 班要举办以 与好书同行 塑精彩人 生 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 享读书妙趣 主持人要求每名同学选择一部自己最喜欢的书 请结合内容任选角度谈一谈这本书给你 带来的乐趣 2 荐读书方法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读书要学思结合 讲究方法 请你代表所在小组同学 为大家推荐一种读书方法并简要解释 学思结合法除外 3 写读书箴言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 文学家 科学家 写下了精彩的读书名言 请你根据平时积累 任选一则运用比喻修 辞手法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标明作者 各小组要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对此次活动的感悟 已经写出了上联 请你为其补出下联 上联 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 下联 六 六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111 分分 13 11 分 阅读文言文 回答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 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 忽啼求之 父异焉 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 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 收族为意 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 稍稍宾 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 从先人还家 于舅家见之 十二三矣 令作诗 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 还自扬州 复到舅家问焉 曰 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 仲永之通悟 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 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 之天也 如此其贤也 不受之人 且为众人 今夫不受之天 固众人 又不受之人 得为众人而已耶 1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第 9 页 共 14 页 或以钱币乞之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其诗以养父母 收族为意 不能称前时之闻 2 翻译下列句子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世隶耕 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对 未尝识书具 不使学 的必要铺垫和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 衬托 B 本文语言十分简练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仅一句话就刻画了方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 可悲可叹的愚 昧无知之态 C 文章采用借事说理 欲扬先抑 对比鲜明的写作手法 语言简练 说理深刻 启人心扉 D 文章以 伤仲永 为题 伤 是哀伤 叹息的意思 写的是可 伤 之事 说的是何以可 伤 的道理 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 泯然众人 的惋惜之情 七 七 命题作文命题作文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14 5 分 写作 1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 病情严重者可致残致死 为了给病人更好的治疗 也防止病原体的扩散传染 我国在五 六十年代曾于偏僻山村成立麻风康复村 集中救治麻风病人 由于交通不便 加之世俗对麻风病的偏 见 麻风村中孩子的教育异常困难 当台湾女记者张平宜来到四川凉山一个麻风康复村时 她看到村子里孩子读书的艰难 看到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