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设计_第1页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设计_第2页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设计_第3页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设计_第4页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整体把握 一 导读 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和理论知识 你还喜欢动手实 验吗 你喜欢通过实验来印证知识甚至获得知识吗 如 果是这样 那么恭喜你 你已具备当科学家的潜质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科学家丁肇中的 应有格物致知 的精神 一文 解释得很清楚 我们不妨来认真阅读 他的这篇文章 二 作者 丁肇中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祖籍山东日照 1976 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 1936 年 1 月 27 日出生在美国 由于当时 中国的境况 他在美国是一个难民 不断地从一个地 方逃向另一个地方 根本得不到任何正规教育 直到 12 岁 随全家迁往台湾 才进中学读书 他十分珍 惜上学的机会 刻苦钻研 成绩很好 中学毕业后 他只身赴美读大学 1962 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丁肇中选定实验物理作为他的主攻方向 1972 年他 第 2 页 共 15 页 主持实验去寻找新的重粒子 对于实验的艰巨性和复 杂性 他这样比喻 在雨季 一个像波士顿这样的 城市 一分钟之内也许要降落下千千万粒雨滴 如果 其中有一滴有着不同颜色 我们就必须找到那滴雨 经过艰苦的努力 1974 年 11 月 12 日 丁肇中向 全世界宣布 他的小组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的新的基 本粒子丁粒子 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组 的理论 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被称为是 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 1977 年秋 丁肇中访华并建议派遣中国物理学 家参加他的实验小组工作 如今已有上百人去到他的 身边 这些人员提高相当快 他非常满意 并寄予厚 望 他在一篇自传性的文章特别推崇这样一首诗 攻城不怕坚 攻书莫畏难 科学有险阻 苦战能过关 知识要点 一 语音 1 测量 li ng 不能念成 li ng 2 朱熹 x 不能念成 x 3 彷徨 pang hu ng 不能念成 f ng hu ng 4 埋没 m 不能念成 m i 第 3 页 共 15 页 5 肇 zh o 6 诺 nu 不能念成 ru 二 字形 1 一帆风顺 帆 不能写成 番 2 彷徨 彷 不能写成 傍 3 探察 察 不能写成 查 4 不知所措 措 不能写成 错 5 密切 密 不能写成 蜜 6 真相 相 不能写成 像 7 恐慌 慌 不能写成 荒 8 激变 激 不能写成 急 三 词语 1 格物 探究事物的道理 格 探究 2 致知 使心中已知之 理 推开拓展 使认 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致 推极 知 认识 3 彷徨 犹豫不决 不知该往何处去 4 袖手旁观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5 一帆风顺 比喻非常顺利 毫无挫折 6 修身 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7 齐家 即把自己的家庭整顿好 8 正心 心要端正 9 诚意 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思想纯正 第 4 页 共 15 页 三 常识 儒家经典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 是儒家的主要经典 四书 是指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五经 是指 诗经 尚书 礼记 易经 春秋 内容分析 一 理清文脉 本文是按照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 题 这个思路来行文的 开篇提出论题 学习自然科 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接着阐述格 物致知的科学含义 再论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 性 即格物致知的必要性 结尾再次强调格物致知精 神的重要性 二 辨析结构 三 探明意旨 本文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 结合传统的中国 教育状况 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并联 具体实例和自己的实际 提出中心论点 我们应有格 物致知的精神 即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不管研究自 然科学 研究人文科学 或者在个人行动上 我们都 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 真相 第 5 页 共 15 页 对于本文的意旨探讨可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 抓住本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要 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文章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中国学 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紧接援引 四书 中 格 物致知 来回答这个问题 进而用中国古代王阳明格 行与研究科学的人 格竹 着对比 说明什么是真正 的 格物致知 同时阐述 格物致知 的重要性 最后申进 格物致知 广泛意义 全文始终围绕中心 论点展开论述 2 分析文章论据 反例 王阳明缺乏真正的格物 致知 所谓 格竹 一无所获 阐述 格物致知 的 必要性 作者个人的经历的事实也说明 格物致知 的重要性 正例 科学的实验事实 论述了 格特致 知 的重要意义 这些典型的事例充分证明了 要有 格物致知的精神 这个中心论点 3 理解文章的针对性 本文是对中国学生学习自 然科学存在问题 即重理论 轻实践 重书本 轻实 验操作 同时也是针对中国传统教育和传统文化存在 弊端 基于此 作者强调 格物致知 的观点 要求 通过实验实践 探求客观事物 推动科学发展 丰富 中国文化 四 解答问题 第 6 页 共 15 页 1 大学 里 格物致知 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 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 大学 里 格物致知 的含义是从探察 物体而得到知识 作者读到的 格物致知 的真正意 义有两个方面 第一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 的客观的探索 第二 探索应该有想象力 有计划 不能消极的袖手旁观 2 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 格 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 格 是 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 而是适应一 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 视实验 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缺乏对实践能 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 格物致知 的精神的关 键是什么 明确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 格物致知 的精神 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 有想象力的 有计划 的 积极主动的探索 也就是要有努力探索的精神 能于实践 大胆创新的精神 4 为什么要提倡 格物致知 的精神 有何现实 意义 第 7 页 共 15 页 明确 之所以提倡 格物致知 的精神 是因为 这是同于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 的 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 这 是应付今天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 格物致知 精神 即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 保留一 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这对 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 践精神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 特色通览 本文思路清晰 说理充分 极雄辩地阐明了 格 物致知 精神的重要性 其写作特色可从下面几个方 面进行分析 1 思路清晰缜密 开头紧扣论题 由 格物致知 的出处 引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 格物致 知 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 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 接 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 中国学生存在问题和 作者自己的亲自经验三个方面分析真正 格物致知 精神的重要性 最后指出真正的 格物致知 精神的 两个意义 并发出号令 全文思路清晰 说理严密 2 论证说明充分 本文通过摆事实 讲道理的说 理方法 论证有力 充分 作者在课文中第 4 节举了 王阳明 格 竹子的事例 证明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并 第 8 页 共 15 页 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在第 11 节摆了中国学生大都 偏向理论轻视实验的事实 第 12 节又举了自己到美国 念物理时吃的苦头 这些事例记述格物致知精神的必 要性 在讲道理上 课文第 3 节结合 大学 中的理 论 分析了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 第 6 10 节从理论上记述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 13 节记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也是讲道理 作者 还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 使论证说理更加鲜明 中国 传统教育埋没了 格物致知 的真正意义 强调知识 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 与科学进展的历 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 比 王阳明 格 竹子 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终因头痛失败的事例 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的性 质的事例进行了对比 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践 所有这些都强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 六 能力训练 语言训练 1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孜孜不倦 一番风顺 模式 B 根深蒂固 不言而喻 修身 C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汲取 D 格物致知 实验精神 诚意 第 9 页 共 15 页 2 下列句子画横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 的发明 B 中国学生大部分都偏向于理论而歧视实验 C 因为这样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D 经验告诉我们 这种观点是不适应现在的世界 的 3 刺网的捕获率极高 所有比网孔稍大的东西 都无法脱逃 这句话是从下面文教中抽出的 将它 放回原文 恰当的位置是 刺网就是用刺来卡住鱼类的网 使用遍及全世界 甲 这种网长 2 公里 厚度有公里 有的被固定在海 底 有的被安置在特定的海流中漂浮 乙 1996 年 加利福尼亚在对刺网捕捞的研究中发现 每捕到 22 条旗鱼 就会有一条鲸或海豚成为误获物死掉 丙 由于廉价 使用广泛 刺网误获的鲸类比例高 丁 专家们认为 只要有刺网的地方 就会有无辜死亡物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第 10 页 共 15 页 4 给下列多重复句划分层次并标明分句之间的关 系 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 研究人文科学 还是在 个人行动上 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5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新闻的主要内容 新华书店北京 6 月 8 日电 8 日晨 6 时 23 分 机 身上绘着奔跑的火炬手黄色图案和雅典奥运会蓝色会 徽的 宙斯 号专机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将雅典 奥运会圣火火种送到北京 这是奥运会圣火首次飞抵 中国首都北京 6 时 40 分 官斯 号专机舱门打开 雅典奥 运会 奥运大使 斯皮罗斯 兰布利迪斯手提载有雅 典奥运会火种的 马灯 走下飞机 北京市副市长 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常务副主席刘敬民 组委会副主席 蒋效愚 秘书长顾耀铭等在停机坪迎接圣火 数百名 专程前来迎接圣火的北京各界人士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在隆重而简短的欢迎仪式后 雅典奥运圣火火种被送 往慕田峪长城举行展示活动 9 日 北京将举行大规模的奥运会圣火传递活动 届时将有 148 名火炬手参与 这是雅典奥运会圣火全 球传递活动中的第五站 6 月 4 日正式启动的这项活 第 11 页 共 15 页 动 经过了澳大利亚的悉尼 墨尔本 日本的东京和 韩国的汉城后飞抵北京 语段训练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不但研究学术不可 缺少 而且对应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我们 需要培养实验精神 就是说 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 研究人文科学 还是在个人行动上 我们都要保留一 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现在 世界和社会环境变化很快 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 越来越密切 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 也不能等待 学术权威 的指示 我们要自己有判断 力 在环境激变的今天 我们应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 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这意义有两个方面 第一 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 二 探索应该有想象力 有计划 不能消极地袖手旁 观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 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 这段话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 每层说了什么意 思 2 真正的格物致知 在研究学术和应付环境应 该如何落实 第 12 页 共 15 页 3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 和思考 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中的加点 新的 和 真正 应该如何理解 试结合 原文回答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 杨振宁 今天 大家在讲科技的时候都要讲创新 创 新 在中国已经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名词 在报上经常 可以看到 究竟怎样才能鼓励创新呢 这 甲 是一个 非常复杂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 我个人有深深的感 受 因为我是在中国出生 成长 念完了中学 大学 还拿到了一个硕士学位之后才到美国去的 博士学位 是在美国拿的 然后做研究 教书 到现在已经五十 多年 我觉得自己对中国 美国的教育哲学都有相当 深入的认识 这两个教育哲学是相当不一样的 这两 个不同的教育哲学在怎样鼓励创新这件事情上的差异 值得我们深思 到底这两种教育哲学哪个好 这 乙 又是一个 非常复杂的问题 要用辩证的方法来仔细了解 我认 为 这两种教育哲学都能够鼓励创新 不过它们各自 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产生的最大效应是不一样的 我觉 得 美国的教育哲学对排在前面 30 40 的学生明 第 13 页 共 15 页 益的 因为这些学生不需要按部就班地训练 他们可 以跳跃式学习 给了他自由 他可以自己发展出很多 东西 当然他的知识不可避免地会有很多漏洞 但如 果他真是很聪明的话 将来他自己可以弥补这些漏洞 所以这种学生受到美国式的教育训练 会比较快 比 较容易成功 可是亚洲的教育哲学对排在后面 30 40 的学生有益处 为什么 因为这些学生通过按部就 班的训练 可以成才 而且成才之后可以跟比他聪明 的学生竞争 因为他有扎扎实实的知识 可以了解很 多不是几天就可以学会的东西 这方面我有亲身的体 验 记得我刚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念研究院 两三天 后就看见很多同学都非常聪明 随便讲什么题目好像 都知道 当时我觉得美国的学生很厉害 可是过了两 个月之后 我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因为他们对名 词知道得很多 可是如果你连问他三个问题 他就回 答不上来了 所以到了考试的时候 我们的分数比他 们的高得多 回到刚才那个问题上 究竟哪一种教育哲学比 较好呢 或者说 对于学生来讲 应该着重哪一种教 育哲学 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如果你讨论的是一个 美国的学生 那就要鼓励他多进行一些有规则的训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