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始得西山宴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 优质教案 两篇 优质教案 两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 优质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 是必修一教材第三专题中的 一篇课文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我重点考虑要处理好 以下四组关系 一 文言与文学 对于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 很多老师苦于在文言与文学之间找不到一个平衡点 有的纯粹当作文言文来教 有的纯粹从文学角度来讲 前者似买椟还珠 后者则囫囵吞枣 我的处理方式是 先扫除文言障碍 进行文言积累 再重点研读文学文 本 不让疏通文意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 二 工具与人文 人文性与工具性应该是紧密相 连不可分割的 语文教学正是通过语言文字修辞等手 段达到提升学生思想层次与精神境界的目的 基于这 样的理解 我在教学设计时一方面紧紧抓住本文教学 重点 通过文本研习领会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 关联 一方面也强调要引导学生品味作品在行文上的 特色 其实 有关作品行文特色的品味最终还是指向 了作品的人文主题 三 引导与开放 新课程强调对话与开放的理念 但一味的对话讨论容易造成教学时间的延缓 信马由 第 2 页 共 13 页 缰式的开放也容易 跑野马 而不可收拾 因此我在 设计教学流程时 既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给学生以开 放的思考空间 也注意到要体现教师的引导性 对于 学生的学习给以适当的点拨和调控 四 独立与整合 语文新教材中的课文 既相对 独立 又从属于板块与专题 所以 在进行单篇课文 教学时还要注意整合 就本课而言 板块内的整合主 要就是与 赤壁赋 的比较 对此 我找到了一个整 合的 抓手 贬谪文学与贬谪文化 对这个问题 的讨论可以适当延伸 不宜过分展开 稍做点拨即可 给学生打开一个认识文学现象的窗口 1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处境 理解作者的精神 世界 2 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独特的韵味 品味其语言 特色 3 通过文本研习领会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 关联 1 结合作者的身世处境和人格特色来理解文章 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 2 通过文本研习领会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 关联 3 由本篇作品延伸出去 认识中国文学中的贬 第 3 页 共 13 页 谪现象 课时安排 如学生有充分预习 可安排一课时 如学生预习 不到位 可安排课时 教学过程 1 略说写作背景 永贞革新 失败 贬逐蛮荒 故交断绝 贫病 交迫 老母病故 居处遭火 满怀忧惧之情 诗家不幸 往往却是文学和读者的幸事 和苏 轼一样 柳宗元在贬谪期间写下了大量精彩的诗文 成就了其文学创作的高峰 永州八记 2 解题 引导学生分析文题中 宴游 始得 等字在文 中的体现 题目中对于理解文意最关键的字眼应该是什么 为什么 二 文本研讨 就 始得 二字引出对文本的分析研读 分析时 围绕一个大问题 如何理解 游于是乎始 一句 重 在比较此前之游与西山之游的区别 让学生从一 二 段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做比较 在讨论比较的过程当 中 就学生发言的情况 随文分析一些小语段和子问 第 4 页 共 13 页 题 西山之游与此前之游的比较 始 前游 西山游 1 施施而行 漫漫而游 过 缘 斫 焚 攀援 2 觉而起 起而归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3 深林 回溪 幽泉怪石 雄奇特立 4 恒惴栗 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 随文分析一 品味文章语言句式与内容情调的结 合 始 前游用顶真句法 接字钩句 续续相生 传达 施施而行 漫漫而游 的神韵 而西山游 则 以短句排比 有急促之势 体现西山之吸引力及主动 迫切之情状 与前者迥然有异 随文分析二 围绕西山之 特立 1 西山的哪一点吸引了作者 以至于披荆斩棘 不顾劳顿 孜孜以求 2 作者是如何表现西山之高峻雄奇的 3 为什么西山的高峻雄奇如此吸引作者 随文分析三 从文中两种游览的情形来看人与自 然的关系 两种游览 其人和自然景物的关系是否相同 如 第 5 页 共 13 页 果不同 是怎样的不同 在 始 前游中 自然是排遣苦闷的对象 自然 外在于人 与人隔了一层 这样人当然就难以领悟到 自然的精神 因而只能获得短暂的快乐 暂时的解脱 恒惴栗 的 恒 字就是这种状态的体现 而西山 之游是人与自然的统一 此等 同是天涯沦落人 的 山水 远不只是观赏或排遣的对象 更是千载难逢的 知音 此种境界 使得柳文除了慨叹不遇 还有 体悟山水的幽怀 精神的契合 使得人认识了山的精 神 山也引发了人的胸襟 从而达到一种超越与解脱 的境界 在这里山与人 物与我 情与景 形与神达 到了统一 这也正是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超出于众人的 地方 将自然对象化 往往会把人与自然放在不平等的 立场上 或拜倒在自然脚下奉其若神灵 或居高临下 妄图操纵自然驾驭自然 或把自然看成包容一切情感 的容器 这样就难以进入自然 领略其内在精神 将 自然人格化 可以和自然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 用欣 赏的眼光去看自然 用澄澈的心怀去聆听自然的话语 这样可以发现自然的美 感受自然的精神 而如果能 与自然融为一体 则不但能发现自然的美 感受自然 的精神 更能超越小我的局限尘世的束缚 达到思想 第 6 页 共 13 页 与精神的解脱自由 柳宗元正是达到了这一境界 这一部分有一定深度 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做随机 性的处理 总结 至此 为什么说 游于是乎始 这 一大问题应该可以解决了 请学生归纳概括 三 整合迁移 1 比较苏轼 赤壁赋 与本文的异同 异 柳宗元文章重在刻画描摹 风格清新峭拔 其人与自然之同侧重在精神人格层面上 苏轼的文章 重在议论 风格潇洒飘逸 其人与自然之同侧重在哲 理层面上 就学生发言情况来处理 不过分追 求全面和深入 同 两文都写于贬谪期间 都写出了作者情怀的 变化 最后都陶醉于自然之中 乐而忘返 都在自然 山水中获得了解脱与超越 2 引申迁移 迁客骚人的山水文学的共性 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与生命体验 联系 赤壁赋 请同学们关注文学史上一个有 趣的现象 很多优秀的作品都产生于作者被贬谪期 间 思考 为什么这段时期容易产生优秀的作品 为 什么被贬谪的文人最容易和自然山水相交融 中国古代士大夫中 迁谪文人可谓是一个规模庞 第 7 页 共 13 页 大而又特殊的群体 他们都曾积极仕进 并取得了一 定功名 但或由于忤逆权贵 犯颜直谏 或由于无辜 蒙冤 遭受牵连 被谪远徙 颠沛流离 经历人生坎 坷 由于迁谪 文人们大多被削去官职 没有了公务 羁绊 因而更容易将精力集中于文学创作 同时 由 于迁谪 文人们深入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底层 更有 机会受到江山风物的激荡 以促进他们杰出艺术才华 的表现 于是 其文学创作便有可能进入一个前所未 有的高潮期 迁谪期间的文人 其生活与思想往往处 于激剧变动状态 由于政治理想破灭 生活条件恶劣 亲人生离死别 朋友疏远和政敌落井下石等 各种感 情激流般冲撞他们敏感的心灵 他们惊惧于前途的不 可知 怨愤于自己的不幸遭遇 极端怀恋失去的一切 并以异常陌生的眼光和复杂的情绪面对新环境 因而 他们更能与同样被冷落的自然山水产生 同是天涯沦 落人 的共鸣 更容易体察自然山水的美 更能进入 自然山水的怀抱以求得自我的解脱 情动于中而后形 之于口于手 从而比往日更具创作欲 所以 许多作 家最具价值 最富艺术魅力的诗文大多创作于迁谪期 间 这些作品也更能全面反映作家的精神情感世界和 思想轨迹 可联系屈原 离骚 范仲淹 岳阳楼记 等作品 始得西山宴游记 优质教案二 第 8 页 共 13 页 教学目标 根据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要求学生 能借助工 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具有独立阅读能力 能初步理 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 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自身特点 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 为 能够概括课文的段落大意 学习作者抓住特征 用侧面烘托写景的方法 学习本文前后对比的写法 学习作者寓情于景的写法 在学习中感受作者热爱西山的情感和卓然独立的 情怀 抓住景物特点和用侧面烘托的写法写景 理解作者寄寓在其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自学 质疑 讨论 合作探究 新授课 多媒体 1 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近一段时间我们相继学习了几篇写景 散文 其中哪些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语 第 9 页 共 13 页 句作者都抓住了景物特征 同时在对景物的描写中又 都融入了作者的思想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 溢于海 今天 我们再学习一篇同样的文章 它蕴 含着柳宗元的别样情怀板书课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释题 从题目切入 课文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 容 第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谪居永州 漫游山水 始得西山 发现西山 自学指导 1 用一分钟时间阅读课文第二段 从文中勾画出描 写西山所见之景的语句 攀援而登 四望如一 自学指导 2 用三分钟时间阅读文中作者西山所见的语句 思 考 作者写西山抓住了什么特点 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并继续体会作者是什么方法来写景的 设疑 作者目睹了西山的高峻 有什么样的感受 齐 声背诵出来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而不知其所穷 这些语句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热爱西山 赞美西山 板书 面对着如此壮美的西山 让作者倍感欣喜 能不 饮酒吗 能不酣畅淋漓吗 从文中找出宴饮的语句 齐 第 10 页 共 13 页 声读出来 引觞满酌 而犹不欲归 由此我想到了 始得西山之前的漫游 也写到了 游和宴 那么下面同学们讨论交流 作者始得西山 由游而宴 前文中作者得西山前 也写到了游和宴 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 有什么作用 之前漫游 施施而行 漫漫而游 说明游历时 是随意的 漫无目的的 也是消极被动的 其出游的 目的在于寄情山水 消忧解闷 恒惴栗 的心情就 是真实的写照 此处可结合背景简单介绍那么作者的 目的达到了吗 从他所到之地 深林 幽泉 结合学 过的 小石潭记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作者没有让 自己的抑郁之情得到排遣 文中也写到了饮酒 是 倾壶而醉 起而归 这些短促紧凑的语句反映了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 闷抑郁的内心感受 虽然他想在游览山水中得以解脱 但酒醉之后依然如故始得西山之前的漫游 并没有让 作者获得真正的心理愉悦 始得西山之游 与上文形成鲜明的对照西山之 异吸引作者 从四个短句 构成排比句式 形成一种 急促之势可以看得出来可见 西山之游是积极主动的 游之后的宴与前文完全不同 是倒满一杯 慢慢地喝 第 11 页 共 13 页 边喝边赏景 其醉与其说是酒醉而不如说是美景醉人 故而在日之入 至无所见的时候 犹不欲归在西山之 游中 作者的郁积在胸中的苦闷 终于得到了释放 得到了解脱 达到了超然忘我 物我交融 天人合一 的程度郁积在胸中的苦闷 终于找到了倾诉的对象 西山就是作者的知己 心心相映 无话不谈 同时 我们不妨可以这么理解 此时的西山与作者难以分得 清 西山就是自己 作者赞美西山就是在赞美自己 写西山的特立 不与培为类 就是在写作者不与世俗 同流合污想必同学们还记得在那个鸟飞绝 人踪灭的 冰雪之是 那个独钓的孤翁 那是个孤独的形象 他 不畏严寒 在无人垂钓季节和天气 独享江雪的美丽 不也正充分体现了他的超凡脱俗吗 从那个孤舟到西 山 柳宗元用他的文字 给我们诠释了他的精神世界 人就要西山那样巍然屹立作者正是对自己全部的情感 寄托于西山之上 这也正是本文所采用的寓情于景的 写法 三 主题归纳 赞美西山 表现作者不同流合污 卓然独立的品格 抓住特征 对比烘托寓情于景 五 拓展延伸 文学史上有一种贬官文学 他们在被贬之时却创 第 12 页 共 13 页 作卓著 从欧阳修的 醉翁亭记 感受了他 与民 同乐 的思想 从范仲淹的 岳阳楼记 感受他 先 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胸怀 从苏轼的 记承天寺夜游 中对 月光如水 的描写 中感觉 到苏轼乐观旷达的心境 柳宗元也被贬失意 他 寄情山水 你赞同柳宗元这种人生态度吗 欣赏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体会作者寄寓在其中 的思想感情 七 结语 柳宗元政治失意 寄情山水 抒写了自己不同流 合污 卓然独立的人格 他的人生态度可圈可点 但 他的西山却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 让我们感谢西山 感谢柳宗元 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 对于文言文的教学 很多语文教师只 注重文意的疏通 教师是一个传授者 学生只是被动 的接受 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始得西山宴游记 一文 语言优美 准确 传神 结合注释 文意相应比较浅 显易懂 学生相互间比较容易解决 但是当老师问及 作者在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时 学生却出现了分歧 这与我备课之初的设计是背道而驰的 原以为学生一 下子能得准确的结论 当时迫使我不得不及时调整过 第 13 页 共 13 页 来我想 既然学生能在文章的阅读中 找出两种不同 的情感 何不就此引导学生去分析发现呢 在这种想 法的支配下 积极的组织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滑板礼仪知识培训
- 顶棚清洗施工方案模板
- 烧伤患者的液体管理
- 盐碱地绿化施工方案
-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环境工程土建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纽约大学《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天然水源治理方案范本
- 《优化客户交流的艺术》课件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c级危房加固施工方案
- 订单延期交货的相关处理规定
- 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
- 汽车维修工(中级)技能理论考试核心题库(职校考试600题)
- 工商联各项规章制度
- 泸州老窖大学生入职培训试题三
- Piper疲乏修订量表附有答案
- 商洛市宝恒矿业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区东窑沟铅锌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委托采购合同模板 第三方委托采购合同模板(六篇)
- YS/T 1109-2016有机硅用硅粉
- GB/T 4744-2013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静水压法
- 第三讲 酒店组织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