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中学高三历史周练二十五(纠错练习1)_第1页
开明中学高三历史周练二十五(纠错练习1)_第2页
开明中学高三历史周练二十五(纠错练习1)_第3页
开明中学高三历史周练二十五(纠错练习1)_第4页
开明中学高三历史周练二十五(纠错练习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开明中学高三历史周练二十五 纠错练习开明中学高三历史周练二十五 纠错练习 1 1 1 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发展步调一致的 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 放的物质条件 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 社会规律 以便创造这些条件 社会的活动 要由他们个人的发明活动来代替 解放的历史条件要由幻想的条件来代替 共产党宣 言 文中提到的发明家是指 A 人文主义者 B 自由主义者 C 空想社会主义者 D 科学社会主义者 2 共产党宣言 中写道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 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作者在这里主要强调的 是 A 阶级斗争学说 B 谋求人类解放的目标 C 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D 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 3 无产阶级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 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 把一切生产工具集 中到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 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 宣言 中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 夺取国家政权 B 发展社会生产力 C 无产阶级掌握政权 D 夺取生产资料 4 在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内 既不应有闲职 也不应有高薪 为此 规定各公社机关职员最 高年薪为六千法郎 这一 限薪 令的主要动机是 A 解决财政困难 B 防止官员腐败 C 提高执政能力 D 创建理想社会 5 在革命高潮中 各种政治力量都很活跃 布尔什维克力图领导并直接参加了两个群众的革 命斗争 但尚无足够力量使自发的革命洪流完全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 这次革命的结果超出了 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 这一 革命 指 A 二月革命 B 彼得格勒起义 C 七月流血事件 D 八一九事件 6 苏俄革命早期领导人加米涅夫说 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 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 经结束 我认为它还没有结束 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 早 这番言论主要针对列宁 A 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 B 退出一战的要求 C 四月提纲 中的主张 D 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 7 美国学者 R R 帕尔默在其著作 世界现代史 中说 如果列宁没有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生 并且传播到俄国去的话 那么马克思的思想就可能变成欧洲的普通思想 列宁使 马克思主 义获得新生 的最主要贡献是 A 领导创建了布尔什维克党 B 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 C 提出并实践了 一国胜利论 D 主张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 8 1940 年 毛泽东在 新民主主义论 中指出 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 只能是 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 国 也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 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 因而是 过渡的形式 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 以下各项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A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B 抗日根据地的 三三制 政权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1954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9 某绅士说 当我把选举和旧日国民党统治之下的选举比较之后 我发现我们的选举绝对 诚实 自由 平等 绝没有旧日的贿赂 强迫 暴行等现象 材料反映的史实产生的直接影 响是 A 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政治 B 团结起一切抗日的民主进步力量 C 壮大了中华苏维埃人民民主政权 D 有利于抗战后的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 10 北约组织与华约组织本质上的共同之处是 A 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B 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军事集团 2 C 由两大阵营分别组成的军事政治集团 D 由一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11 下列有关对 两极格局 的评述 其中揭示其本质特征的是 A 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B 成立了国际协调机构 联合国 C 重新划分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D 意识形态不同的超级大国在全球的对抗和争霸 12 明朝后期 太湖地区出现了大量 以机为田 以梭为耒 的家庭 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 居民 尽逐丝绸之利 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纺织为业 景德镇有制瓷窑 1000 多座 综合 分析这些现象 可以直接说明 A 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 B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 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D 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13 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找到下列一组图片 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立的主题中 最恰当的是 A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B 中国工业化的曲折发展历程 C 民族资产阶级探索强国之路 D 中国军事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14 苏联变脸快 美国封锁严 领袖压力大 百姓生活苦 此情况应发生在中国 A 20 世纪 40 年代末 50 年代初 B 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 C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 D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 15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 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 中国文明的特点是 统一和连续 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 性 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A 君主专制 B 中央集权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16 六部之上 更无领袖 而天子总其成 的中枢体系 最早始于 A 唐代设立政事堂 B 北宋的文官体制 C 明代废除中书省 D 清代设立军处 17 朱熹说 若是饥而欲食 渴而欲饮 则此欲亦岂能无 非礼勿视听言动 便是天理 非礼而视听言动 便是人欲 在这里朱熹强调的是 A 天理和人欲并无任何区别 B 拒绝人的任何欲望 C 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欲望 D 理是万物万事之本 18 右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 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A 农民与市 场的联系 不断加强 B 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 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19 陕北民歌 移民歌 唱道 山川秀 天地平 毛主席领导陕甘宁 迎接移民开山林 咱 省区 嘉靖至万历 州县数 集市数 顺治至雍正 州县数 集市数 乾隆至道光 州县数 集市数 直隶 山东 14 132 42 104 82 527 64 1126 43 537 74 1583 陕西 关中 16 14321 23828 264 江西 福建 不含台湾 45 459 19 131 51 545 15 205 43 976 39 511 广东 72 127071 1959 3 们边区满地红 该民歌所反映的内容最早可能发生于 A 国民大革命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三大改造时期 20 下面是 18 世纪下半叶到 19 世纪初英国工人生活费和工资指数 1850 年 100 1769 1778 年1779 1788 年 1789 1798 年 1799 1808 年1809 1818 年 名义工资818694114114 生活费728597137159 实际工资112101988372 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不可能的是 A 阶级矛盾尖锐 工人运动兴起 B 社会购买力下降 制约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C 推动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 D 工人的创造性遭到打击 造成英国被美 德赶超 21 民主政治一直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追求 制定宪法或颁布法律文件是实施和保障民主政 治的一个重要途径 下列有关近代以来的宪法或法律文件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临时约法 是中国近代史上首部资产阶级宪法 B 共同纲领 是中国现代史上首部社会主义宪法 C 1954 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D 1954 年宪法是对 共同纲领 的否定 22 新中国成立后 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 我们把他们当做普通侨民来看 不当做外 交 代表来看 这体现的外交原则是 A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 一边倒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另起炉灶 23 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 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 成果 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 就像工厂发货一样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 A 18 世纪中后期B 19 世纪前期 C 19 世纪中后期D 20 世纪前期 24 1900 年的世界石油产量与 1870 年相比 大大增加 以下选项中能影响 1900 年前后世界 石油产量的是 A 汽车工业大发展 B 飞机制造业大发展 C 斯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 D 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25 1900 年的世界石油产量与 1870 年相比 大大增加 以下选项中能影响 1900 年前后世界 石油产量的是 A 汽车工业大发展 B 飞机制造业大发展 C 斯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 D 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26 下图 欧美四国在世界工业总量中的比重 的相关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四国工业总量之和在当时世界上占绝对优势 B 各国工业比重的变化与其资本输出量成正比 C 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D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 4 27 表 1 1885 1892 年田赋 厘金 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 年份 总额 千两 田赋 厘金 关税617 918 8419 624 3517 425 7417 125 1217 226 0 表 1 反映了这一时期 A 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 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 C 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 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 28 表 2 为 1870 年 1910 年中国一些进口货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 年份棉布金属和矿物机械 187028 05 8 188024 95 5 189020 25 70 3 190021 54 70 7 191014 74 31 5 表 2 反映出 A 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 B 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C 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 D 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 29 洋务运动时期 有一类企业是 由官总其大纲 察其利病 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 悦服 众商 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 轮船招商局 C 发昌机器厂 D 耶松船厂 30 中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史 一书记载 1912 年日本输华商品总值只有 9000 多万两白 银 1919 年增至 2 4 亿两 美国从 1913 年的 3500 多万两 增至 1919 年的 1 1 亿两 日本由原来 在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中占第六位上升到与首位的英国势均力敌 美国在华的地位也举足轻重 以下对这段材料反映的情况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美 日有效地遏制了英 法的对华侵略 B 日本 美国乘一战之机扩大了对华侵略 C 欧洲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和商品有所减少 D 列强在华的侵略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31 1861 年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 成为中国第一个近代意义上的外交机构 总理衙门设 立 之初 其职掌按所办事务的国别和性质分为五股 最有可能的是哪五股 英国股 法国股 俄国股 美国股 日本股 意大利股 陆军股 海防股 A B C D 32 洋务运动中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 中国减少外流之白银当在数千万 两之巨 中国之航权 唯贵局是赖 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 A 扭转了中外贸易的入超局面 B 垄断了中国航运权 C 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 D 实现了自强与求富 33 表 3 为 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