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收入增长格局的变动趋势分析_第1页
农民收入增长格局的变动趋势分析_第2页
农民收入增长格局的变动趋势分析_第3页
农民收入增长格局的变动趋势分析_第4页
农民收入增长格局的变动趋势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农民收入增长格局的变动趋势分析改革开放 25 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基本的趋势是农业收入比重大幅度下降,非农收入比重大幅度提升,后者成为 1997 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然而,2016 年的情况有些特别:一方面,农业增产和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使农业收入大幅度反弹,重新成为当年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外出务工劳动力增速趋缓,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速出现下降趋势。这一变动能否改变农民收入增长结构的非农化趋势?如何根据农民收入增长格局的变动,调整和完善农民增收政策?这些问题值得研究。一、农民收入增长结构已发生根本变化我国农民收入的官方统计一直由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负责。在调查中由于采用科学的抽样调查方法并建立了垂直管理的调查组织体系,因此,比较好地避免了地方行政干扰,降低了调查误差,农民的收入数据比较真实可信。根据统计调查制度,农民收入在形态上可分为实物收入和现金收入;在来源上可分为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或按产业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收入;其中,农业收入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收入;非农业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第二、第三产业收入、2 / 12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又包括在乡村政府或学校等非企业组织就业得到的收入、在本地(主要是本乡范围以内)企业得到的收入、外出(本乡地域以外)打工的收入及其他工资性收入。改革开放初期,农民生产活动单一、收入来源单一,农民收入以农业收入为主体,以粮食收入为主体,实物收入占很大比重。但是,改革开放 25 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实物收入比重大幅度下降,现金收入比重显著提高1985 年,农民实物收入和现金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和;1997 年,这两项收入的比重分别为和;2016 年分别为和。从 1985 年到 1997 年,现金收入的比重提高较慢,12 年只提高了 4 个百分点;而 1997 年以后,农民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现金收入的比重每年提高 1 个百分点。(二)农业收入比重大幅度下降,非农业收入比重显著提高1985 年,农民的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和;从 1985 年到 1990 年,这一格局基本上没有变化;1990 年以后,农业收入的比重又开始缓慢下降,3 / 121997 年,农业收入的比重第一次下降到 60以下,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的比重变化为和;1997 年以后,随着粮食减产、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以及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加,农业收入的比重快速下降,2000 年,农业收入的比重第一次下降到 50以下,2016 年农业收入与非农业收入的格局进一步演变为和。近 7 年来,农业收入的比重下跌了 13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降低近 2 个百分点。(三)种植业收入比重下降,林牧渔业收入比重提高1985 年,农民种植业收入、牧业收入和林渔业收入占农业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和;1990 年,这一格局变化为、和,5 年间变化不大;1990 年以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接连两次提价,粮食连年丰收,农民从种植业得到的收入保持了较高的水平,1997 年,种植业收入占农业收入的比重达到,牧业和林渔业收入占农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下降到和;1997 年以后,农业结构调整加快,畜牧业发展较快,林业和渔业也成为农民争相发展的产业,因此,2016 年,三者的比重变化为、和。(四)粮食收入比重大幅度下降,经济作物收入比重显著提高1985 年,农民种植粮食的收入和种植经济作物的收入占种植业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和:1990 年,这一格4 / 12局变化为和;1997 年为和;2016 年为和。虽然 1990 年和 1997 年两个时间段由于粮食产量及价格波动,粮食收入和经济作物收入的比重有所反复,但粮食收入的比重下降、经济作物收入的比重上升的基本趋势没有变化,特别是 1997 年以后,这一趋势表现得更为明显,农民来自粮食收入的比重第一次下降到 60以下。2016 年年景特殊,粮食增产,价格也大幅度反弹,粮食收入占种植业纯收入的比重又回升到 60以上,但这不可能改变其比重下降的基本趋势,2016 年,农民粮食收入占种植业纯收入的比重很可能再次回到 60以下。(五)从乡镇企业得到的收入所占份额下降,外出务工收入比重提高2000 年,农民来自非企业组织的收入、在本地企业得到的收入、外出打工的收入和其他工资性收入占整个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分别为、和;2016 年,这一格局变化为、和。近 3 年比较明显的变化是农村居民从本地乡镇企业得到的收入的比重下降,而外出打工收入的比重显著增加。2001 年、2002 年和 2016 年,农民外出打工收入的增长速度分别为、和,增长速度逐年加快。可见,改革开放 25 年来,特别是 1997 年以来,虽然农业和农村市场经济形势并不是很好,但是,随着市场5 / 12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农民收入来源市场化、多元化和非农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农民收入结构已发生了根本变化。二、工资性收入增长是推动近年来农民增收的主要力量,但增速已呈下降的趋势(一)19972016 年 6 年间,由于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农业收入一直不好,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成为推动农民纯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的住户调查,19972016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共增加了 532 元,其中,有 404 元是由工资性收入增长贡献的,占 76;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长贡献了 60 元,占 11;家庭经营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增长总共才贡献了 68 元,占 12。分年度看,1998 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量占纯收入增量的82,1999 年和 2000 年提高到 117和 167(这两年农业收入呈负增长) ,20012016 年,工资性收入增量占纯收入增量的比重虽有下降,但仍在 50以上,分别为62、63和 53。可见,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快速增长推动了这期间农民收入的增长。(二)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主要是由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长推动的1997 年以来,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一直呈两位数增长,6 / 12在工资性收入中占有突出地位。2001 年,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占工资性收入的比重达到;2002 年达,比上年提高11 个百分点;2016 年进一步上升到,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2016 年,外出务工收入比上年增加 52 元,增长,对工资性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 70。(三)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长主要是因为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数量增加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全国 31 个省(区、市)万个农村住户和 7100 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16 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为 11390 万人,比上年增加 920 万人,增长幅度为。外出务工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常住户(居住在乡镇行政管辖区域内的住户)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为 8960 万人,比上年增加 840 万人,增长;举家在外务工(整户离开居住地到居住地所属乡镇行政管辖区域以外务工)的劳动力为 2430 万人,比上年增加 80 万人,增长。近年来,农民外出务工的形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由“离土不离乡”向“离土又离乡”转变。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到大中城市务工的劳动力的比重提高。2016 年,有的外出务工劳动力到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务工,约 6910万人,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二是举家外出的劳7 / 12动力增多。三是跨省流动的劳动力增多。2016 年,跨省流动的劳动力为 5620 万人,比上年增加 250 万人。四是长期在外务工的劳动力增多。2016 年,外出务工时间在 6 个月以上的劳动力为 6950 万人,比上年增加 340 万人。(四)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呈现出增势趋缓的态势19972016 年,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虽然是推动当年农民纯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但其增长速度却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1998 年,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速度为,2001 年下降到,2016 年进一步下降到,下降了个百分点。2016 年,工资性收入的增长速度继续下降到,一年下降了个百分点。2016 年,农民外出务工人数虽然在继续增加,但其增长趋势也呈现出减缓的势头。2016 年,农村常住人口中,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比重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据此推算,2016 年,新增外出务工劳动力不到 500 万人,明显少于上年增加 840 万人的数量。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荒” ,部分地区年轻劳动力供不应求,也许不是偶然的。因此,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外出务工人数这两个增势趋缓的苗头应该给予高度关注。这种趋势如果得不到扭转,不仅会影响非农收入增长和农民纯收入增长,而且对8 / 12农民收入增长格局的变动也将产生不利影响。三、新形势下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思路1997 年以后,农民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多元增长的格局已经形成。虽然 2016 年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受政策、市场和气候多种有利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大幅度回升,但是,支持当年农业收入增长的有利条件难以持续,2016 年,农民收入增长形势不容乐观,农业收入的比重下降和非农收入的比重上升的基本格局不会改变。因此,农民增收政策一定要顺应农民收入增长新格局,在保持农业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强化非农收入增长。(一)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制度环境,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和转移,拓展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长空间1997 年以后,农民收入增长主要依靠非农收入增长来推动,其中,农民外出打工或从业得到的收入的增长是主要的推动力量。这是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农民收入增长格局的新变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因此,要正视这种变化,积极主动地出台一些大的政策,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向城市拓展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从长期看,农民收入增长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和转移的快慢。因此,一定要想办法抑制当前出现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9 / 12数增速减缓的趋势,避免农民工大量回流;要想办法提高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稳定性,创造条件使农民工能稳定留居城市,并最终完成人口迁移过程。中国农村劳动力和流动转移走了一条与国际上一般迁移过程不一样的道路,即有流动、无转移或转移很少。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和长期形成的制度壁垒。因此,要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就必须从城乡统筹的高度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一方面,要加快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减少各种收费,破除阻碍劳动力流动和转移的障碍,降低农民进城的成本;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和环境,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家庭经营等非农产业,扩大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规模,增加本地非农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放慢,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乡镇企业就业不景气和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增长不快。1995 年,乡镇企业人均工资增长率为,此后逐年下降,1999 年下降到。近年来,乡镇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明显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1997 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比上年减少了 458 万人,1998 年又比上年减少 513 万人;1999 年,乡镇企业人员从止住了下降的势头,较上年增加了 167 万人,2000 年增加约 200 万人,但是,就业规模也10 / 12仅相当于 1995 年的水平。近年来,农民家庭多种经营也受市场疲软、消费需求不振等因素的影响,增速出现了滑坡。这些都制约了农民非农收入快速增长,进而也制约了农民纯收入快速增长。为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增加农村非农贷款,在减免农业税的同时,实行对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为非农产业发展创造条件。(三)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用 10 年时间造就一代新型农民许多有关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研究也证明,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其收入水平成正比,农民的文化素质越高,越容易发现致富的机会,收入水平也就越高。农民打工的情况也是这样,一个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相对容易找到就业机会,并得到相对高的报酬。因此,国家值得倾 10年之功,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培育和造就一代新型农民。这是保障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治本之策。然而,现实的情况并不乐观。目前,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和教育状况堪忧。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年,仅相当于初中二年级的水平;全国近 5 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 88;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不足 15。从“普九”情况看,全国农村715 岁儿童入学率仅为,有近一半的省该入学率在11 / 129095之间,其中,云南、西藏、青海在 90以下。一些地方中小学辍学率偏高,有的地方甚至高达 10以上。这意味着每年仍有上百万计的新文盲在出现,新一代的贫困人口在生产。为此,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减免农村适龄儿童学费,在农村强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在近期,应调整扶贫资金的使用方向,将扶贫资金重点用于减免中西部地区农村学龄儿童的学杂费支出,保障所有儿童都能享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争取享受高中教育。目前,中西部地区农村有 1 亿学龄儿童,扣除 40中高收入家庭的孩子,有 6000 万左右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需要助学,按小学生平均学费支出每人每年 200 元、中学生 400 元标准计算,这部分学生每年的学费支出总额是 180 亿元,而每年国家财政用于农村扶贫的拨款是 250 亿元左右。从扶贫效果看,这样做政策执行成本最低,最容易让穷人直接受益。另外,要坚持实施农民培训工程,特别要加大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