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教案02_第1页
高一语文教案02_第2页
高一语文教案02_第3页
高一语文教案02_第4页
高一语文教案0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中国现代诗三首 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育目标 1 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简史 2 了解徐志摩 闻一多 穆旦的简历 3 体会三首诗在章法 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 4 把握诗的意象 领会诗的象征意义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训练学生美读的能力 2 着重体会现代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 德育渗透目标 1 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 保护生活中的美 2 了解历史 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3 热切的爱国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与热爱 重点 难点及解决办法 徐志摩 闻一多 穆旦都是为现代诗歌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的诗人 他们的生活道路各不相同 诗歌创作的追求也各自有别 诗歌的风格自然 迥异 这为学习四人的诗歌带来一定的困难 形象大于思想 这是诗的重要特征 诗是抒情的艺术 抒情又 是诗的独到之处 所以 本课教学重点放在组织学生吟诵 美诵上 帮助 学生把握诗中的意象 并在美诵基础上层开广泛的联想 充分调动他们的 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 并进行再造想象 这是必要的 如能结合现代技术 手段 结合直观教学 也有利于学生依据各自的努力创造出自己心目中的 意境 解决办法 1 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并翻阅课外书籍和上网查阅有关诗人的生 平 简历 2 利用 语文读本 中的知识说明文 了解中国现代诗的发展简史 3 教师必要的点拨讲解 4 学生反复吟诵 品味 开展课内外诵读比赛 组织诗歌诵读兴趣 小组 激发并带动学生多读诗 多欣赏 学生活动设计 1 让学生中的 诗歌创作与欣赏兴趣小组 成员在一定的时间内简 介 中国现代诗发展简史 2 诵读比赛 3 学生自己搜集文 图 音资料 在教师帮助下 制作成光碟或输 入磁盘 配合诵读 4 写赏析短文并相互口述 点评 课时安排 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明确目标 了解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简史 了解四位作者的简历及各自诗歌创作特 点 学会诵读 二 在预习基础上 充分利用注解 运用多媒体手段简介中国现代诗 歌发展简史 介绍四位作者的简历 学生为主 教师补充 梳理完成 1 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现代诗是随着 五四 新文化运动 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 时期而形成的 它以现代的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思潮为思想基础 诗人们 大胆张扬个性 有清醒的自我意识 广泛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以白 话为武器 以崭新的形式建立起新的传统 它广泛地吸取外来诗歌的影响 扬弃传统 推陈出新 胡适是新诗最早的开拓者 文学研究会中诸将严肃地实践着 文学为 人生 的主张 致力于否定旧诗 开创新诗风 刘半农 沈尹默 刘大白 朱自清 冰心等人 在形式与风格上进行各种有益的创作 1921 年以郭 沫若朋帜的创造社成员 异军突起 立志创造 郭沫若和他的 女神 奠定了以创造为宗旨的新诗传统的基础 战斗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基 础 此后 一大批忠实的时代之子 在时代风云的感召下 共同走上了战 斗的道路 并显示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戴望舒 汪静之 冯雪峰 蒋光慈 柔石等诗人如群星丽天 新诗在第一个十年间 以口语人诗 取 得了显著成绩 但形式上仍有种种问题 闻一多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 徐志摩 朱湘等人应和 迅速形成格律 诗派 亦即新月诗派 30 年代 中国诗歌会 聚集了一大批中青年诗人 新诗歌 也最 富时代生气 对诗歌的普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艾青 臧克家 田间等青 年才俊迅速成长 响应时代的召唤 卢沟桥一声炮响 各种流派的诗人汇聚到抗日救亡的大旗下 以各种 各样的方式唱响时代的战歌 吹起救亡的号角 向民族传统学习 向民歌 学习 向优秀外国诗歌传统学习 穆旦 胡风 李季 阮章竞 郑敏 辛 笛 袁可嘉以他们开阔的视野 敏锐的感受 丰富了新诗的表现力 到全国解放前夕 各种流派的诗歌创作都相当活跃 中国现代诗顺应 时代需要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 结合所选诗简介三位作者的经历 徐志摩 1896 1931 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浙江海宁人 1916 年秋 离沪赴津 京读大学 曾拜梁启超为师 1918 年赴美留学获文学硕士学 位 1920 年进英国剑桥大学 即诗题 康桥 皇家学院深造 1922 年回 国在北京 上海等地大学任教 开始文学创作生涯 1923 年发起成立新 月社 1931 年因飞机失事遇难 十年创作 成就很大 今有 徐志摩诗 全集 等行世 闻一多 1899 1946 湖北浠水人 我国优秀的诗人 学者 革命 民主主义战士 1913 年考入清华学校读书 1922 年赴美留学 1923 年出 版第一本诗集 红烛 1925 年回国 1928 年第二本诗集 死水 出版 同年 3 月加入 新月派 后转入古典文学研究 抗战后期 投身民主革 命斗争 1946 年 7 月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于昆明 穆旦 1918 1977 原名查良铮 浙江宁海人 1935 年考入清华大 学外文系 1949 年赴美留学 1953 年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 中学时代开始写诗 有诗集和译著多部 被誉为 20 世纪中国最成功的诗 歌翻译家之一 3 反复诵读 再别康桥 和 死水 布置作业 试分析 再别康桥 与 死水 形式上的特点 并任选两诗中的一首 为每一节标上节拍 附 板书设计 1 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简史 诞生 五四 新文化运动前后 初步发展 20 年代 郭沫若和他的 女神 奠基 30 年代 流派纷呈 群星璀璨 40 年代 为痛苦 战斗和对胜利的呼唤而歌唱 2 徐志摩 3 闻一多 4 穆旦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 明确目标 1 美读 再别康桥 完成课后练习一 2 把握 死水 的象征意义 领会作者在诗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二 诵读比赛 教师点评 三 提示学生注意诗的节拍与节奏 例 轻轻的 我走了 正如我 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 招手 作别 西天的云彩 四 多媒体辅助教学 播放蓝天白云 云彩变幻 岸边垂柳 水草柔婉 小溪潺潺的课件 伴以柔和的富有田园风情的欧式乐曲 美读全诗 让学生感受个人自由天 性和自然景色高度融洽而形成的特有的情韵 意境 五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一 解答思路及参考答案见人教社编的 教师教学用书 六 诵读 死水 个别学生朗读 教师范读 全班齐读 七 完成课后练习二 解答思路及参考答案见人教社 教师教学用书 八 再别康桥 与 死水 两诗的作者都是新月派的代表 在 格 律 诗 上有共同之处 1 节奏清纯 富于音韵美 2 节与节形式相近 内容互相关联 体现了格律诗的 建筑美 3 画面色彩鲜明 再 诗显得清新飘逸 死 诗语言的鲜明色彩 与对象的丑陋可恶构成强烈反差 有极好的艺术效果 布置作业 预习 赞美 试着完成课后有关 赞美 的练习题 附 板书设计 其一 云彩 星辉 金柳 作者 悄悄地 走 作别 青草 柔波 青荇 其二 风吹不动 凝滞腐烂 静 动 翡翠 桃花 静 美 动 丑 漂满白沫 死 水 小珠 笑声 罗绮 反讽 反讽 花蚊偷酒 云霞 蛙声作衬 死水沉寂 动 静 美国 死水 的三重象征 北洋政府 黑暗的中国现实 具体的物 形 读 神 者 象 具体的事 象 征 暗示 征 情 联 意 境况 意 想 义 第三课时 教学步骤 一 明确目标 准确理解 赞美 中的指代词及其指代对象 理解 体味诗歌独特结 构的意味 二 学生诵读 赞美 并理解诗意 1 全班齐读 2 教师范读 三 就练习题作点拨分析 分析思路及参考意见见人教社编 教师教学用书 补充 穆旦原先在清华园的时候 写雪莱式的抒情诗 但是已常用 野兽 旋转的白骨 紫色的血 之类的形象 基调是苦涩的 等到 抗战爆发 他的情绪高扬了 但由于他在流亡途中看到内地农民受苦的样 子 又是常有忧郁的反思的 一个农夫 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 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 许多孩子的父亲 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 也没有流泪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这是对战争的直接感应 然而没有叫喊 只有一种静静的叙述 着眼 的是落在农民头上的忧患 到未了才随着 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的断言而 变得高昂 这句话也是诗中几次重现的迭句 显示了穆旦对诗的形式的关 注 即便在惠特曼式的滔滔长句中他也是要保持完整的结构的 穆旦诗歌语言是他情思深化的化身 他忧患 多情 痛苦 迷惑 感 情的繁复和热烈形成诗的语言的扭结 部分诗几乎是喊出来的 他的诗扭 曲 多节 内涵突破文字 满载以至超载 他智力的意志又使得诗篇得到 艺术的和谐 在穆旦最好的诗句中 总有一种情理的交合 一种在概念间 抒情的完美 二种庄严 热烈得冷漠的赤诚 一种苦味 永恒和亲切的混 合 一种空前深刻的生活感 这些都使他的诗与别人的诗判然有别 附 1 赞美 板书设计 1 我坚忍地承受灾难 2 忧患着农民的忧患 我深情地拥抱人民 感应着战争的冷酷 一个民族已经站起来 3 为民族和人民的灾 4 历史在无声地推进 难而哀哭 博爱是诗 山河 人民在等待一 人的本能 个民族已经站起来 附 2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 新诗鉴赏辞典 2 余世存 穆旦现象的意义 3 王佐良 一个中国诗人 选自 中楼集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5 年 10 月版 有关材料 一 关于徐志摩 徐志摩 1896 1931 笔名云中鹤 南湖 浙江海宁人 1918 年到 1922 年 先后曾留学美国 英国 学习银行学 政治经济学 获硕士学 位 1921 年开始写诗 1922 年回国 历任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教授 1923 年新月社在北京成立 他是主要成员之一 徐志摩的诗 散文以及 艺术观 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 注重意境创造与音律和谐 1931 年 11 月 19 日 诗人从南京飞往北平 在山东济南开山遇难 年仅 35 岁 著有诗集 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 等 二 闻一多思想发展的轨迹 1 1931 年 闻一多在沉寂三年之后 写出 奇迹 一诗 我也不再去鞭挞着 丑 逼他要 那分背面的意义 实在我早厌恶了 这些勾当 这附会也委实是太费解了 我只要一个明白的字 舍利子似的闪着 宝光 我要的是整个的 正面的美 2 1944 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