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专高桥墩控制测量方法_第1页
客专高桥墩控制测量方法_第2页
客专高桥墩控制测量方法_第3页
客专高桥墩控制测量方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客运专线高桥墩施工中主要控制测量方法客运专线高桥墩施工中主要控制测量方法 作者 作者 佚佚 名名 来源来源 中铁三局五公司中铁三局五公司 更新时间 更新时间 2009 10 232009 10 23 石太客运专线管段内桥梁多数位于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上 桥墩为薄壁空心双线圆端形 变截面空心墩 等截面空心墩及实体墩 高度多在30m 以上 最大高度50m 墩孔跨式样为 24 32m 双线简支箱梁 由于墩高 跨度较大 对施工测量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 平面控制测量 应对每座特大桥加密布设导线施工平面控制网 以保证桥梁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 为 放样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在曲线桥上 桥墩纵轴线位于曲线的切线方向上 横轴线垂直于 纵轴线 测设时 必须以线路左线为标准 按照左线坐标放出线路左线确定桥墩纵轴线后 以纵轴线为标准 分别顺时针 逆时针旋转90度 即为桥墩横轴线 高墩中心定位测量采 用三维坐标控制法 每墩施工前 先将全站仪架设于桥梁施工控制点上进行桥墩中心定位 采用直接测定四边外模中心坐标 比较其计算坐标以确定水平位置及轴线偏移 指导模板调 差 二 高程控制测量 桥梁施工需在桥梁两侧布设水准点 每侧至少布置两个 且尽量靠近施工现场 以便 高程传递与校核 自桥梁一端永久水准点开始 逐墩测量 最后闭合在另一端的永久水准 点上 其高差闭合差限差为 fh 限 4 n n 为测站点数 水准点可布设在不同的高 度 以便混凝土施工到不同的高度时使用 进行测量时 严格实行过程控制 定期联测各 墩施工面水准点和标高 当测设时因桥墩未完工而无法完成附和导线测量时 应按照闭合 水准路线要求进行高程控制 并保证闭合限差满足施工要求 严格禁止支水准测量 切记 水准点要随时进行复核 使用前后及每测回都要进行闭合 当地形平坦 无较高制高点时 可采用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 这种方法是用全站仪 在任意点架镜子调平后 追踪杆立于已知高程点 HB 后视对中杆棱镜 测出此时全站仪目 镜与对中杆棱镜的高差 V1值 再把对中杆立于待测点 测出待测点 V2值 用已知高程减后 视点 V1值在加上待测点 V2值 即为待测点高程 HA HA HB V1 V2 全站仪测量高程不用测 仪器高 棱镜高 避免测仪器高 棱镜高时误差的累积 减少了误差 而且操作方便 但 要注意对地球曲率 折光差及温差进行改正 且该法仅适用于仰角 俯角不大时的测设 当仰角 俯角较大时 可采用水准仪将水准点引到桥墩下 利用钢尺把标高引到施工 部位的方法 拉尺时要注意因拉力和温度差异引起的尺长改正 施工时可结合现场实际情 况采用水准仪 钢尺和全站仪对每个循环进行反复校核 确保无误 三 垂直度控制测量 作为高桥墩结构 垂直度是影响其结构稳定性 承载力以及外观质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 垂 直度的控制测量是施工控制的主要内容 垂直度控制亦是墩身纠偏工作的主要依据 垂直 度控制主要通过全站仪测放三维坐标法和激光铅直仪法进行控测 全站仪施放三维坐标法 在每次浇注混凝土前 必须根据所立墩身模板的高度 并利用墩身坡度 外模为 35 1 内模21 30m 时为70 1 31 40m 时为80 1 41m 50m 时为90 1 计算出墩身纵 横轴线坐标 再统一外放到墩身外模板上 利用钢板尺量出理论距离和实放距离的差值 即可反推出墩身的垂直度的变化 以便及时对墩身偏差进行调整 这样既可较好地控制墩 身的垂直度 又可较好地控制墩身的几何尺寸 同时定期采用全站仪在导线控制点上进行墩 身位置复核 作到控制无误 激光铅直仪法 在浇注混凝土第一模块之前 必须在承台上准确放出墩身纵 横轴线的位置 选择墩 身中心及距中心左 右 前 后各1m 的点位 作为垂直度观测点 见图 并增设四个点 作为护桩 以防控制点缺失 观测时把激光铅直仪安装在9个点上 并在工作平台上设激光 接受靶 以显示光斑并扑捉斑心 激光斑心连线即为桥墩纵 横轴线 采用轴线引点对中 进行墩身的竖直轴线传递 并且每隔2层要进行纠偏 这样就通过激光铅直仪将控制点准确 的引到工作平台上 简化了繁琐的测量工作 而且控制点设在墩身内部 受外界环境影响 小 控制准确 可靠 施工过程要配有专人对墩身的垂直度进行连续观测 并采用专用表 格对观测时间 记录人 偏移量进行记录 以便根据观测数据及时对墩身模板进行调整 以防止墩身出现大的偏差和偏差累积 锤球法 在墩身的四边外模中心位置采用钢丝 滑轮等吊挂垂球 释放锤球至与上次浇注墩身 的接缝相接触 测量锤球长度及探出墩身的水平距离 与根据上次所浇注墩身砼高度及墩 身坡度反算出的理论水平距离相比较 即可得知墩身垂直度的偏差情况 垂球的稳定与否 与垂线长度及垂球量重量很大关系 50 m 以下墩身宜采用 kg 垂球比较适合 观测时应该 注意尽量采用稳定观测或小幅摆动观测 四 模板偏移控制 加强立模过程控制 严格按照施工工序施工 勤量测 多观察 确保立模各部位净 空尺寸 位置准确 因为墩身施工中只有圆弧段发生变化 直板段并不发生变化 所以圆 弧段和直板段相交处尤其需要注意 严格控制模板拼装和支撑系统 在对内外模进行支撑时 对于倾斜的支撑杆和拉筋 应立即调正或更换 确保模板接缝严密 保证砼浇注时不漏浆 注意混凝土浇筑顺序 混凝土浇注时注意砼入模的顺序 均匀布料 所以浇筑顺序应 注意调整 确保砼浇注过程中模板不产生过大变形 严格控制拆模时间 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强度上升较慢 因此要严格控制拆模时间 加强养护力度 纠偏 模板出现偏差是必然的 高墩对垂直度要求非常严格 一旦产生偏差纠正非常困难 因此必须杜绝大的偏差出现 出现偏差要及时纠正 对于10mm 以下的偏移或扭转 可采用变换混凝土浇筑方向的方法进行逐步的纠正 即 先浇筑偏移反向一边的混凝土 后浇筑偏移方向一边的混凝土 对于模板的扭转 应采取反 方向浇筑混凝土的方法予以纠正 即依靠混凝土的自重对模板体系的压力逐渐消除偏差 对于10mm 以上的偏移或扭转 可利用倒链 撑杆 借助外力横拉纠偏等方法 但对 于高桥墩的垂直度要求而言 许多纠偏方法并不实用 纠偏应坚持有偏即纠的原则 杜绝 偏差的出现 总之 在施工中必须建立系统完善的技术复核制度 并在过程中严格执行 这是确保 结构物精度控制的关键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有专人采用全站仪 铅直仪 水准仪等仪器 坚持对墩身横 纵轴线和墩身各部位截面尺寸进行反复检测核对 并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测 校对 测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