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心系下一代_第1页
时刻心系下一代_第2页
时刻心系下一代_第3页
时刻心系下一代_第4页
时刻心系下一代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时刻心系下一代时刻心系下一代记马桥街道先锋村党委书记 张文奎马桥街道先锋村,如今在全市行政村当中,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社会事业发展,均走在了前列,成为闻名全市的富裕村,殊不知,先锋村也曾到过举步为艰的境地,面对困难,正是在村党委书记张文奎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村干部和群众冷静分析,开拓思路,终于走出困境,踏上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比翼齐飞的“康庄大道” 。先锋村多年以前就是一个“老先进” ,1988 年获得“市级文明单位”称号,1991 年被命名为“海宁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兵村” ,村办企业办得红红火火,不但解决了本村许多农民的就业问题,壮大了集体经济,而且为村民办了不少的实事,到了 90 年代初,为了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村里贷款兴办了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但是由于该项目可行性调研不够细致,外商资金不到位,加上管理不善,95 年企业宣布倒闭,由此,先锋村集体经济亏损 1100 多万元,户均负债 2 万元,短短几年时间,先锋村从一个有名的富裕村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穷村。1998 年 3 月,正值全村最为艰难的时期,张文奎走2 / 5马上任担任起先锋村党支部书记,如何摆脱困境,重铸“先锋”辉煌,成了张文奎面前的一项首要任务,为此,带领村班子人员冷静分析,深入调研,并结合实际,推出五大举措促进村级增收,并且不断致力于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通过向管理创新要收入,存量资产盘活,发展第三产业,建造标准厂房出租等方法,99 年集体经济收入就达 20 多万元。如今,在张文奎书记的带领下,依托经编园区不断发展的区位优势,现在已建造各类标准厂房万平方米,年租金达 350 万元,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张文奎书记时刻不忘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在张文奎书记的倡导下,从 99 年起实行党员分类管理,建立老年支部,企业支部和农业支部。此举还是嘉兴市行政村中第一个建立的老年党支部,通过经常性的支部活动,较好地利用了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发挥了老党员的作用,企业支部十分重视企业党建工作,还自己编印党建刊物,供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做好党员和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做好参谋和保驾护航。较好地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张文奎书记的不断创新管理下,村党组织连续三年被评为“海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 00 三年被评为嘉兴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二 00 四年被省委评为“五好村党组织” 。无论是在全村最为艰难的时期,还是在经济发展与3 / 5社会事业比翼齐飞的时候,张文奎书记始终不忘关心下一代工作,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经常深入群众,或是与村民交谈,征询他们的意见;或是访贫问苦,解决实际困难,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化解群众矛盾。他成为市十佳村干部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心人” ,张文奎同志从事村干部工作 10 余年,长期的农村工作使他深深的感受到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建设的重要性。日常工作中,他坚决把未成年人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以学习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弘扬民族精神为核心,以学纲见行动、争做诚信守法好青少年为内容,以学科技快致富奔小康和文化体育全民健身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全面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形成家庭、学校、村委三位一体的互动模式,从而使农村青少年辍学及在校中小学生犯罪案例指标均为零,连续多年被评为“三无村” 。作为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张文奎同志一贯强调基层党组织、村委会有责任有义务对下一代关心、爱护、帮助,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培养祖国明天的建设者打基础、建平台。为此,村委与学校、单位组成了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委员会,由张文奎同志亲自担任组长,单位、学校及农村的老党员、老战士、老教师、老工人、老领导共同参与,在办事处党委、团委的统一指导下开展工作。 上一篇:包装厂面对国际金融风暴加速发4 / 5展事迹材料 下一篇:药品监管局综合监管科干部先进个人事迹 为把未成年人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他把教育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上,与村务管理、农村建设、经济发展同研究、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针对特殊问题,召开专题会议共同研究,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教育新路子。XX 年以来,他本着“以未成年人成长为己任,以青少年成材为追求”的思想理念,加大硬件建设力度,先后投资 30 多万元,建设了科普图书室、棋牌室、健身娱乐站,并成立了全市第一家“新星网电脑室” ,配备了电脑,让青少年感受现代科技文化体育的正规化进程,也分享了农村家园文化的乐趣。图书室作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每月为青少年提供报刊、书籍等精神食粮。组建了一个高标准的科普协会,为农村未成年人的成长开辟了一个“绿色通道” ,使未成年人玩有去处,学有载体。“再苦不能苦孩子,砸锅卖铁要送孩子上学” ,这是张文奎同志一句常用的口头禅。为减轻特困家庭实际困难,村委与街道团委、街道妇联取得联系,组织开展“心连心”活动,共计结对 6 人次。5 / 5先锋村一班人在张文奎同志的带领下为农村未成年人教育建设开辟了新的思路,他用一个父亲的胸襟让孩子们在被爱中学会爱,在宽容中学会理解,在合作中学会分享,在努力中学会竞争,使未成年人在祖国的未来建设中承担起民族复兴的重任。春风化丝雨,润物细无声,张文奎同志通过不懈的努力,细致的思想工作,以博大的胸怀,像甘露渗入未成年人的心田,以上只是先锋村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