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须先立志_第1页
百学须先立志_第2页
百学须先立志_第3页
百学须先立志_第4页
百学须先立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 不塞不流 不止不行 韩愈 大德不官 大道不器 大信不约 大时不齐 礼记 学记 译 君子说 道行最高的人不限于担任一种官职 懂得大道理的人不局限于一定的用处 最讲诚信的人不必靠立约来约束 天有四时而不只有一季 能懂得这四种道理 就能立志 于根本 夏商周三代君王祭祀山河而后祭海 因为河是水的来源 海是河的汇集处 这就 叫做致力于根本 善学者 师逸而功倍 又从而庸之 不善学者 师勤而功半 又从 而怨之 礼记 学记 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 意诚而后心正 大学 放弃时间的人 时间也放弃他 莎士比亚 君子学以聚之 问以辩之 宽以居之 仁以行之 周易 文言 乾 君子终日乾乾 夕惕若 厉无咎 君子终日乾乾 夕惕若 厉无咎 这是说做人要勤奋努力 时时都不能松懈 能够做到这样的话 即使处境不利 也不会有 大灾祸 象象 曰 山下出泉 蒙 君子以果行育德 曰 山下出泉 蒙 君子以果行育德 这是说明做事态度的 想要做大事 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人品 还要懂得果断行事 知不足者好学 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 省心录 译 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 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2 人而不学 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译 人如果不学习 就像面对墙壁站着 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学之广在于不倦 不倦在于固志 晋 葛洪 译 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 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学而不知道 与不学同 知而不能行 与不知同 黄睎 译 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 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 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 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宋 苏轼 译 广泛阅读 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 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 积累了大量的知识 材料 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人之为学 不可自小 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译 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 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 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译 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 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 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 就虚心请教 认真学习 想办法赶上 他 和他达到同一水平 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 就要冷静反省 看自己是不是也有 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毋意 毋必 毋固 毋我 论语 译 讲事实 不凭空猜测 遇事不专断 不任性 可行则行 行事要灵活 不死板 凡事 不以 我 为中心 不自以为是 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 共同完成任务 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 勤奋好学就接近智 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 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 勇的一种表现 学者如登山焉 动而益高 如寤寐焉 久而益足 东汉徐干 善于掌握自己时间的人 是真正伟大的人 海德 少说空话 多做工作 扎扎实实 埋头苦干 邓小平 3 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就是速度 时间就是力量 郭沫若 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 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 才会做出更大的成 绩来 华罗庚 世界上的事没有绝对成功 只用不断地进取 斯威夫特 只有为了伟大的目标 才能产生伟大的力量 斯大林 知识乃一切美德之母 蒙田 知识是一切能力中最强的能力 柏拉图 一个人最伟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 A 安德列耶夫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 然后 能自强也 孔丘 少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 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 如炳 烛之明 刘向 多见者博 多闻者智 拒谏者塞 专己者孤 桓宽 不经巨大的困难 不会有伟大的事业 伏尔泰 不知道并不可怕和有害 任何人都不可能什么都知道 可怕的和有 害的是不知道而伪装知道 托尔斯泰 通向荣誉的路上 并不铺满鲜花 但丁 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但丁 最可怕的敌人 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 罗兰 只有满怀自信的人 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 并 实现自己的意志 高尔基 4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 而是知识的质量 有些人知道得很多 但 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托尔斯泰 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加难能可贵 爱因斯坦 生而知之者上也 学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 民斯为下矣 作者 论语 学者如登山焉 动而益高 如寤寐焉 久而益足 作者 汉 徐 干 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 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 马克思 不读书的人 思想就会停止 狄德罗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 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 日积月累 从少到多 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鲁迅 学业攻炉冶 炼尽三山铁 唐 寒山 大志非才不就 大才非学不成 明 郑心材 学必求其心得 业必贵其专精 清 章学诚 有坎 失于盛年 犹当晚学 不可自弃 南北朝 颜之推 士不厌学 故能成其圣 春秋 管仲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 意思是 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 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戚戚 q 忧惧貌 忧伤貌 汲汲 j 形容心情急切 努力追求 学者有自立之志 当拔出流俗 不可泛泛与世沉浮 汤斌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 意思 品德高尚的人好学并且每日都反省自己 那么就会有更加聪明智慧并且行为上不会出现 过错了 5 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 劝学 原文 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解释 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 斧锯加工 就直了 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 磨过 就锋利 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 就能智慧明达 行为没有过错了 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 意诚而后心正 大学 庄子名言名句录 庄子名言名句录 人皆知有用之用 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 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21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 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秋水 37 道隐于小成 言隐于荣华 齐物论 61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 此谓 诚忘 德充符 80 学者 学其所不能学也 行者 行其所不能行也 辩者 辩其所不能辩也 知止乎其所不能知 至矣 庄子 杂篇 庚桑 楚 82 去小知而大知明 去善而自善矣 庄子 杂篇 外物 大知闲闲 小知间间 大言炎炎 小言詹詹 庄子 齐物 论 译 最有智慧的人 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 小有才气的人 总爱为微小的是 非而斤斤计较 合乎大道的言论 其势如燎原烈火 既美好又盛大 让人听了心悦诚服 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 琐琐碎碎 废话连篇 解 立身处世 亦不妨从中借鉴 6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 逍遥游 译 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 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 解 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 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 求大学问 干大事业 必须打下坚实 深厚的基础 不以物挫志 庄子 天地 译 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 这样 德性就没有了 解 不可玩物丧志 孔子名言警句大全孔子名言警句大全 仁者不忧 知者不惑 勇者不惧 盖有不知而作者 我无是也 多闻 择其善者而从之 多见而识之 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 老子老子 道德经道德经 名句译解名句译解 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 道德经 下略 第二十三章 译解 诚信不足 就会失去信任 人无信不立 一个人不讲信用 就不 能在社会上立足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第八章 译解 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 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 给万物提供滋养 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水是生命的源泉 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 中写道 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 没有障碍 他向前流去 遇到堤坝 停下来 堤坝出了缺口 再向前流去 容器是方的 它成为方形 容器是圆的 它成为圆形 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 比一切都强 天长 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第七章 译解 天地长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久 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 所以能 够 长久生存 天地不自生 故能长生 老子以天地体现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类社会 7 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 第二十三章 译解 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 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老子主张 希言自然 即少施教令是合于自然的 飘风 骤雨不能持久 故尔 暴政是不会持久的 持而盈之 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 不可常保 金玉满堂 莫之 能守 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 第九章 译解 把持拥有得多多的 不如适可而止 锤尖了又从而磨得锋利无比 不可能保持长久 满堂都是金玉 却无法永久的守藏 身处富贵而又骄纵无度 只能自取灾殃 老子以盈满 锐利为譬喻 说明金玉满堂 富贵而骄者容易招来灾祸 主张 功 遂 身退 天之道 曲则全 枉则直 洼则盈 敝则新 少则得 多则惑 第 二十二章 译解 委曲反能求全 弯曲则能伸直 低洼反能充盈 破旧反能成新 少取 反能多得 贪多反而迷惑 以上六句是古代成语 老子主张用辩证的思想 来认识和把握社会生活的变化 致虚极 守静笃 万物并作 吾以观其复 第十六章 译解 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 坚守住静的妙境 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 大道的存在 只有符合于自然 才能体现主宰万物的道 只有符合于道 才能久远 不自见 故明 不自是 故彰 不自伐 故有功 不自矜 故 长 夫惟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二十二章 译解 不只看到自己 便能更明了世事 不自以为是 反而能更彰显自己 不自我夸耀 反而能成就功业 不自高自大 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 因为不争 所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不争 被道家视为一种天道自然准则 它实际上是一种以不争为争的君子之术 8 和处世之方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 行者有志 第三十三章 译解 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 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 能战胜别人只能 说明有力气 战胜自己才叫刚强 知道满足者 总感到 自己富有 身体力行 者 才说明 他有远大的志向 此为老子精神修养论 了解自己 反省自己 战胜自己 实为做人之至要 自 知者明 自胜者强 实为千古名言 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第二十四章 译解 踮起脚跟不能久立 跨步过大无法远行 自以为有见识的人反而不 明白 自以为是的人是非不分 自我炫耀的人不能见功 自高自大的人不会有 长进 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只有不违背自然 不去强以为意 才能达到目的 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 第四十四章 译解 过分爱惜名声必带来大的损伤 过多的积聚财物 必定给自己带来 不幸 知足的人就不会遭受耻辱 知道适可而止 就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这 样才可以长久平安 常人多轻身而徇名利 贪得而至危亡 知足 知止 应当成为人们在生活中奉 行的一个原则 大成若缺 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 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 大巧若 拙 大辩若讷 第四十五章 译解 最完善的 总让人感到有什么缺失的地方 但它的作用永不衰竭 9 最充盈的好像空虚 它的作用没有穷尽 最正直的好似弯曲 最灵巧的好似拙 笨 最善辩的却好像有理说不出 老子认为 事物达到最高的境界 其表现形式将归于自然 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 第六十三章 译解 天下的难事 必定发生于容易 天下的大事 必定起于细微 对天下大事难事 大处着眼 小处入手 没有办不成的 往往有为的人 从不 大而化之一做事 却成就了大事 小事不做 大事不成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 始于 足下 第六十四章 译解 合抱的大树 是从幼芽发起 九层的高台 是用一筐筐土积累的 千里远行 也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揭示了量变与质变的深刻道理 只有从实际出发 一点点积累 才能成就大事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 故能为百谷王 第六十六章 译解 江海永远处于 百川 最低处 能纳百川 故能为河谷之王 山海争水 水必归海 只有善于为下 善待他人 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戴和支持 科学发展观名言警句科学发展观名言警句 6 科学发展要高瞻远瞩 不要鼠目寸光 要实事求是 不要条条框 框 要脚踏实地 不要揠苗助长 7 擅长领导科学发展的人是推动力 不会领导科学发展的人是白费 力 违背科学发展的人是阻碍力 10 8 当清官 做好官 首先要有科学发展观 捧金杯 拿银杯 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