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孔子《论语》心得体会_第1页
学习孔子《论语》心得体会_第2页
学习孔子《论语》心得体会_第3页
学习孔子《论语》心得体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学习孔子论语心得体会论语中就说,要修己以敬 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 。古人所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 ”论语中孔子与弟子子路关于“君子”的一段对话。原文是:“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这里的“修己”是讲修养自己, “敬”是持敬、恭敬之意,“安”是使人平安, “百姓”并非今天的“老百姓”之意,而是指“所有的人” 。 “安人” “安百姓”的意思是“使人平安快乐” , “使所有人平安快乐” 。孔子在这里回答了作为“君子”的两大目标,也可以说是两大标准,即修养自己与治国安民。他认为,作为君子的首要目标是修养自己,成就高尚人格,具有崇高道德,这是君子立身处世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做,才能安定周围的人,进而使所有人都得到平安快乐。换言之,在孔子看来, “修身立德”与“治国安民”的关系是确立根本之道与在政治实践中应用、践行根本之道的关系。这就是儒家一贯倡导的“内圣外王” “修己治人”之道。那么,这个根本之道是什么?是“仁”道。孔子说2 / 4“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孟子也说:“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这是对君子所修之道与所行之道的很好解释。简言之,君子的内圣成德之道是“仁”道,外王“安百姓”之政就是“仁政” 。与孔子“修己以安百姓”思想相呼应的,还有大学首章的“三纲领八条目” 。所谓“三纲领” ,就是大学首句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所谓“八条目” ,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首章的结语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大学一书,历代儒家都认为是“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 ,尤其是首章最重要,被朱子判定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的“经”文。其三纲领、八条目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所有人都必须“以修身为本” 。这从根本上揭示了儒家思想的道德理性特质。综上所述,孔子“修己以安百姓”的根本点在于“修己” ,即“修身为本” 。这是这个命题所蕴含的根本要义,但君子之道不止于“修身” ,而“止于至善” ,这个“至善”是什么?就是通过修身立德而达到“安百姓”的治理目标,即达到使所有人都平安快乐的政治目标。孔子认为, “修己以安百姓”是政治的终极目标,是儒家的最高理想,这一点,连尧舜那样的古代圣王都担心做不到。孔3 / 4子的言下之意,是要求为政者以尧舜为榜样,时时警策自己去做“安百姓”的工作,必使所有人都平安快乐而后心安,倘有一事未定,一人未安,则 12 下一页以此为病也。这种以“安百姓”为最高政治理想的精神,正是儒家人文精神的生动体现。历代儒家都继承了孔子“修己以安百姓”命题所体现的道德人文精神。如孟子劝说梁惠王施仁政、行王道的一番大道理,荀子主张“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治国方略,董仲舒所谓“任德不任刑”的王道理论,都继承了孔子“修己以安百姓”的道德人文精神。程颐曰:“君子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唯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而四灵毕至矣。 ”王阳明在解说大学“三纲领”与孔子“修己以安百姓”的思想联系时说:“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 , 修己便是明明德 , 安百姓便是亲民 。 ”又说:“明德亲民一也。古之人明明德以亲其民,亲民所以明其明德也。是故明明德 ,体也;亲民 ,用也;而止至善其要矣。 ”这个体、用、要的解说,是对孔子核心思想的精辟论断。孔子“修己以安百姓”的思想,在当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其一,为政者的自身修养最为重要,必须严于律己,自我修炼,做4 / 4个品德高尚的君子;其二,对于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而言,修身立德首先是立“廉洁自律”的官德。做官应该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在廉洁自律上作表率,才不至于掉入贪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