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大气环境质量监测_第1页
第二章-大气环境质量监测_第2页
第二章-大气环境质量监测_第3页
第二章-大气环境质量监测_第4页
第二章-大气环境质量监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 监测目的 监测目的 1 将监测数据与环境国家标准进行比对 对校园空气检测项目的情况作初步评 估 2 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分析空气环境影响因素 为校园空气污染治理提 供依据 3 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空气中 SO2含量的影响 通过在一天内不同时间段对 SO2的浓度进行测定 研究一天内 SO2的浓度的大概变化趋势 连续同一时间段 内测定两天 2 22 2 大气采样大气采样 短时间采样 用内装 10ml 吸收液的 U 形多孔玻板吸收管 以 0 5L min 流量 采样 45min 采样时吸收液温度应保持在 23 29 采样 运输和贮存过程中 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样品溶液 2 32 3 监测项目监测项目 二氧化硫的测定 2 42 4 实验数据实验数据 2 4 12 4 1 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2 4 1 12 4 1 1 监测点的布设监测点的布设 根据污染物的排放量 结合校园环境功能区的具体情况及地形地貌等影响因素 在校内选取 2 个采样点 地点为前校门以及六教 具体地点对应图 1 及表 1 中 各 点号具体地点 b1 珙桐 b2 中门 2 4 1 2 2 4 1 2 采样时间和频率的设定采样时间和频率的设定 SO2 于 9 月 12 13 每日各采样两次 每次上午 9 30 一次 下午 2 00 一次 每次 45min 采样 10L 采样时同时记录气温 气压 风向 风速 阴晴等气象 因素 并计算车流量 2 4 22 4 2 二氧化硫的标准曲线二氧化硫的标准曲线 0123456 浓度 g 00 51 02 05 08 010 0 吸光度0 0 0170 0420 0880 220 3350 435 回归方程式 y 0 0431x 0 0009 相关系数 R2 0 9991 y A A A A0 标准溶液吸光度 A A 与试剂空白液吸光度 A A0 之差 x 二 氧化硫含量 g 2 4 32 4 3 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处理 a t n s0 V V V B 二mg m3 SO2二 二二二二 b AA 式中 A 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A0 试剂空白溶液的吸光度 Bs 校正因子 1 b g SO2 吸光度 12ml b 回归方程式的斜率吸光度 g SO2 12ml V t 样品溶液总体积 ml Vn 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 L 吸光度车流量 辆 min SO2 g 9 3014 309 3014 309 3014 30 中 门 1 6460 86375 563 438 21120 044 9 12 珙 桐 1 3770 7031031 96616 342 中 门 1 5810 93870 660 536 70421 780 9 13 珙 桐 1 2700 6060029 48914 093 吸光度车流量 辆 min SO2 mg m3 9 3014 309 3014 309 3014 30 9 12 中 门 1 6460 86375 563 41 8770 98 珙 桐 1 3770 703101 570 8 9 13 中 门 1 5810 93870 660 51 81 07 6 16 1 评价因子评价因子 二氧化硫 6 2 26 2 2 成都理工大学大气环境成都理工大学大气环境 成都理工大学属于二类区 执行二级标准 二氧化硫日平均限额为 0 15mg m3 成都理工 大学二氧化硫日平均排放量处于限额以下 空气二氧化硫检测合格 第九章第九章 大气的测定大气的测定 9 2 19 2 1 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GB T15262GB T15262 9494 盐酸副玫瑰苯 盐酸副玫瑰苯 胺分光光度计法 胺分光光度计法 1 1 原理原理 本实验主要采用甲醛 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用甲醛缓冲溶液吸 收 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 SO2 避免了使用毒性大的四氯汞钾吸收液 在灵敏度 准确度诸方面均可与四氯汞钾溶液吸收法相媲美 且样品采集后相 当稳定 但操作条件要求较严格 该方法原理基于 气样中的 SO2被甲醛缓冲 溶液吸收后 生成稳定的羟基甲磺酸加成化合物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加成化 合物分解 释放出 SO2与盐酸副玫瑰苯胺反应 生成紫红色络合物 其最大吸 收波长为 577nm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该方法最低检出限为 0 20 g 10mL 当 用 10mL 吸收液采气 10L 时 最低检出浓度为 0 020mg m3 2 2 仪器仪器 1 多孔玻板吸收管 用于短时间采样 多孔玻板吸收瓶 用于 24h 采样 2 空气采样器 流量 0 1L min 或 24h 恒温 恒流 自动连续空气采 样器 流量 0 2 0 3L min 3 恒温水浴 广口冷藏瓶内装圆柱形比色架 内插长 150mm 0 40 酒精温度计一支 其误差应不大于 0 5 珙 桐 1 2700 606001 450 69 4 具塞比色管 10ml 5 分光光度计 3 3 试剂试剂 1 吸收液储备液 甲醛 邻苯二甲酸氢钾 称取 2 04g 邻苯二甲酸氢钾 和 0 364g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EDTA 2Na 溶于水中 加入 5 5ml 3 7g L 甲 醛溶液 用水稀释至 1000ml 混匀 2 吸收液使用液 吸取吸收液储备液 25ml 于 250ml 容量瓶中 用水 稀释至刻度 3 氢氧化钠溶液 CNaOH 2mol L 称取 4gNaOH 溶于 50ml 水中 4 氨基磺酸 0 6g 100ml 称取 0 3g 氨基磺酸 溶解于 50ml 水中 并加入 1 5ml 2mol L NaOH 溶液 pH 5 5 盐酸副玫瑰溶液 0 025g 100ml 4 4 采样采样 短时间采样 用内装 10ml 吸收液的 U 形多孔玻板吸收管 以 0 5L min 流量 采样 10 20L 采样时吸收液温度应保持在 23 29 采样 运输和贮存过程中 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样品溶液 5 5 步骤步骤 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 7 支 10ml 具塞比色管 按照下表 2 配制标准色列 表 2 SO2测定标准曲线 管号 0123456 标准使用溶液 ml 00 501 002 005 008 0010 00 吸收液 ml 10 009 509 008 005 002 000 二氧化硅含量 g 00 501 002 005 008 0010 00 A 组各管分别加入 0 60 氨碘酸钠溶液 0 50ml 和 1 50mol L 氢氧化钠溶液 0 50ml 混匀 快速将各管加入 0 05 盐酸副玫瑰苯胺使用溶液 1 00ml 立即混匀加入很温水浴中显色 于波长 577nm 处 用 1cm 比色皿 以水为参比 测定吸光度 以吸光度对二氧化硫含量 g 绘制标准曲线 或用最小二乘 法计算回归方程式 y bx ay bx a 式中 y A A A A0 标准溶液吸光度 A A 与试剂空白液吸光度 A A0 之差 x 二氧化硫含量 g b 回归方程式的斜率 吸光度 gSO2 12ml a 回归方程式的截距 相关系数应大于 0 999 2 样品测定 样品溶液中若含有浑浊物 应离心分离除去 采样后样品放置 20min 以使臭氧分解 短时间采样样品 将吸收管中样品溶液全部移入 10ml 比色管中 用 吸收液稀释至 10ml 标线 加 0 60 氨磺酸钠溶液 0 50ml 混匀 放置 10min 以除去氮氧化物的干扰 以下步骤同标准曲线的绘制 随每批样品应测定试剂空白液 标准控制样品或加标回收样品各 1 2 个 以检查试剂空白值和校正因子 6 6 计算计算 a t n s0 V V V B 二mg m3 SO2二 二二二二 b AA 式中 A 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A0 试剂空白溶液的吸光度 Bs 校正因子 1 b g SO2 吸光度 12ml b 回归方程式的斜率吸光度 g SO2 12ml V t 样品溶液总体积 ml Vn 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 L 7 7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 加入氨磺酸钠溶液可消除氮氧化物的干扰 采样后放置一段时间可 使臭氧进行分解 加入磷酸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可以消除或减小某些重金 属的干扰 2 空气中一般浓度水平的某些重金属和臭氧 氮氧化物不干扰本法测 定 当 10ml 样品溶液中含有 1 g Mn2 或 0 3 g 以上 Cr6 时 对本方法测定有 负干扰 加入环己二胺四乙酸二钠 简称 CDTA 可消除 0 2mg L 浓度的 Mn2 的 干扰 增大本方法中的加碱量 如加 2 0mol L 的氢氧化钠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