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 高层建筑 生态建筑 地下建筑及大空间建筑等技 术的密集和复杂程度已今非昔比 而建筑中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现实生活 中由于在设计中轻视了建筑安全性问题而导致的建筑火灾事故频频发生 造成 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触目惊心 难以弥补 所以建筑中的安全问题应引起足 够的重视 因此 对建筑物防火知识的了解 建筑物疏散场所的安全设计的深 入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节建筑物防火第一节建筑物防火 建筑物起火的原因多种多样 主要可归纳为由于生活用火不慎引起火灾 生产 活动中违规操作引起火灾 化学或生物化学的作用可燃和易燃物自燃 以及因 为用电不当造成的电器火灾等 在生产生活中 因为使用明火不慎而引起的火灾也是较多的 例如在公共场所 乱丢烟头 在厂房内不顾周围环境随意动火焊接 烘烤物品过热 熬油溢锅等 等 这些火灾多数都是因为缺少消防知识或防火意识不够造成的 除明火以外 暗火引起火灾的情况也有很多 其中有的是有火源的 如炉灶 烟囱的表面过 热烤着附近的易燃结构 也有没有火源的 如大量堆积在库房里的油布雨衣 因为通风不好 雨衣内部发热 以至积热不散发生自燃 还有 几种化学物品 相遇发生反应 产生燃烧或爆炸 以及机械设备摩擦发热 使接触到的可燃物 自燃起火等等都属于暗火引发的火灾 一 关于燃烧和火灾一 关于燃烧和火灾 一 燃烧的条件 一 燃烧的条件 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放热和发光效应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放热 发光 生成新 物质是燃烧现象的三个特征 可燃物 氧化剂和点火源是构成燃烧的三个要素 缺一不可 1 可燃物 能在空气 氧气或其他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如钠 钾 铝等金属单质 碳 磷 硫等非金属单质 木材 煤 棉花 纸 汽油 塑料 等有机可燃物 2 氧化剂 能和可燃物发生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称为氧化剂 氧气是最常见的氧化剂 其他常见的氧化剂有氟 氯 溴 碘卤素元素 硝酸盐 氯酸盐 重铬酸盐 过氧化物等化合物 3 点火源 具有一定能量 能够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称为点火源 有时也称火源 如 明火 电火花 冲击与摩擦火花 高温表面等 要使可燃物发生燃烧 必须有氧化剂和点火源的参与 而且三者都要具备一定 的 量 才能发生燃烧现象 若可燃物的数量不够 氧化剂不足或点火源的能量不够大 燃烧就不能发生 二 燃烧的种类 二 燃烧的种类 1 闪燃和闪点 一些液态可燃物质表面会产生蒸汽 有些固态可燃物质也因蒸发 升华产生可 燃气体或蒸汽 这些可燃气体或蒸汽与空气混合而形成混合可燃气体 当遇明 火时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火苗或闪光 这种燃烧现象称为闪燃 能引起可燃物质 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闪点 2 着火与燃点 可燃物质在与空气共存的条件下 当达到某一温度时遇明火可引起燃烧 并在 火源移开后仍能继续燃烧 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称为着火 可燃物质开始持续 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 所有可燃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 3 自燃与自然点 自燃是可燃物质不用明火点燃就能够自发燃烧的现象 可燃物质能引起自动燃 烧和继续燃烧时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然点 自然点可作为衡量可燃物质受热升温 形成自燃危险性的数据 4 爆炸与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 可燃蒸汽和可燃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 火源即能发生爆炸 发生爆炸时此浓度界限的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能引起爆炸 的最低浓度界限称为爆炸下限 浓度最高的界限称为爆炸上限 二 建筑防火的基本概念二 建筑防火的基本概念 一 材料的燃烧性能 一 材料的燃烧性能 建筑材料一般可分为不燃烧体 难燃烧体和燃烧体三种 二 火灾荷载 二 火灾荷载 建筑物内的可燃物质种类很多 其燃烧发热量也因材而异 为了便于火灾研究 和采取防火措施 在实际中常根据燃烧热值把某种材料换算成等效发热量的木 材 用等效木材的重量表示可燃物的数量 称为等效可燃物量 把火灾范围内 单位地板面积的等效可燃物木材的数量称为火灾荷载 三 耐火极限和耐火等级 三 耐火极限和耐火等级 指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 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 从受到火的作用时 起 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 用小 时表示 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耐火程度的分级标准 是由组成建筑物的墙 柱 梁 楼 板 屋顶等承重构件和吊顶等主要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 按 照我国建筑设计 施工及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 并参考国外划分耐火等级的经 验 将普通建筑是耐火等级划为四级 高层建筑划分为两级 参见表 11 1 表 11 1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耐 火 等 级 高层民用建筑普通民用建筑 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h 构 件 名 称 一级二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防 火 墙 不燃烧体 3 00 不燃烧体 3 00 不燃烧体 3 00 不燃烧体 3 00 不燃烧体 3 00 不燃烧体 3 00 承 重 墙 不燃烧体 2 00 不燃烧体 2 00 不燃烧体 3 00 不燃烧体 2 50 不燃烧体 2 00 难燃烧体 0 50 楼梯间 电梯井 住宅单元 之间 住宅分户的墙 不燃烧体 2 00 不燃烧体 2 00 不燃烧体 2 00 不燃烧体 2 00 不燃烧体 1 50 难燃烧体 0 50 非承重外墙 不燃烧体 1 00 不燃烧体 1 00 不燃烧体 1 00 不燃烧体 1 00 不燃烧体 0 50 燃烧体 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 不燃烧体 1 00 不燃烧体 1 00 不燃烧体 1 00 不燃烧体 1 00 不燃烧体 0 50 难燃烧体 0 25 房 间 隔 墙 不燃烧体 0 75 不燃烧体 0 50 不燃烧体 0 75 不燃烧体 0 50 难燃烧体 0 50 难燃烧体 0 25 柱 不燃烧体 3 00 不燃烧体 2 50 不燃烧体 3 00 不燃烧体 2 50 不燃烧体 2 00 难燃烧体 0 50 梁 不燃烧体 2 00 不燃烧体 1 50 不燃烧体 2 00 不燃烧体 1 50 不燃烧体 1 00 难燃烧体 0 50 楼板 不燃烧体 1 50 不燃烧体 1 00 不燃烧体 1 50 不燃烧体 1 00 不燃烧体 0 50 燃烧体 屋顶承重构件 不燃烧体 1 50 不燃烧体 1 00 不燃烧体 1 50 不燃烧体 1 00 燃烧体燃烧体 疏 散 楼 梯 不燃烧体 1 50 不燃烧体 1 00 不燃烧体 1 50 不燃烧体 1 00 不燃烧体 0 50 燃烧体 吊顶 包括吊顶搁栅 不燃烧体 0 25 难燃烧体 0 25 不燃烧体 0 25 难燃烧体 0 25 不燃烧体 0 15 燃烧体 四 火灾的发展过程 四 火灾的发展过程 1 初起阶段 此时 火灾燃烧范围不大 火灾仅限于初始起火点附近 室内温度差别大 在 燃烧区域及其附近存在高温 室内平均温度低 火灾发展速度缓慢 在发展过 程中火势不稳定 火灾发展时间因点火源 可燃物质性质和分布 通风条件影 响 长短差别很大 从灭火角度看 火灾初期燃烧面积小 只用少量水或灭火设备就可以把火扑灭 所以 该阶段是灭火的最有利时机 也是人员安全疏散的最有利时机 2 全面发展阶段 火灾范围迅速扩大 当火灾房间温度达到一定值时聚集在房间内的可燃气体突 然起火 整个房间都充满火焰 燃烧猛烈 温度升高很快 房间内局部燃烧向 全室性燃烧过渡的现象通常称为轰燃 轰燃标志着火灾全面发展的开始 此时 室内所有可燃物都在燃烧 放热很大 最高可达 1100 左右 此时 人员很难逃生 为减少火灾损失 针对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特点 在建筑防火设计中应采取的 主要措施是 在建筑物内设置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防火分隔物 控制火灾蔓延 选用耐火程度较高的建筑结构作为建筑物的承重体系 确保建筑物不倒塌 为 人员疏散 消防队扑救 火灾后建筑物修复 继续使用创造条件 3 熄灭阶段 在火灾发展阶段后期 随着室内可燃物数量减少 燃烧速度递减 温度逐渐下 降 当室内平均温度降到温度最高值的 80 时 则认为火灾进入熄灭阶段 随 火势减弱 可燃物减少 室内外温度趋于一致 宣告火灾结束 五 火灾的蔓延方式 1 火焰蔓延随表面火焰使可燃物燃烧的同时 将火灾蔓延 2 热传导 火焰热量经过建筑构件或设备将火灾蔓延至相邻或上下层房间 3 热对流 建筑物内火灾蔓延的一种主要方式 火灾燃烧产生的烟气热而轻 容易上窜升腾 而燃烧又需要空气 这时 冷空气就会补充 形成对流 它可 以把高温燃烧产生的产物带到远处 造成火灾扩大 4 热辐射 相邻建筑之间火灾 蔓延的主要方式 应考虑建筑的防火间距 此外 如果建筑内未设防火分区或洞口分隔不完善 可造成火灾水平方向蔓延 火灾还 可通过楼梯间或电梯井等进行竖向蔓延 空调管道系统也可使火灾蔓延 六 灭火的基本方法 六 灭火的基本方法 1 隔离法 把火焰与氧气隔离起来 使可燃物停止燃烧 2 窒息法 用二氧化碳 氮气等灭火剂冲淡空气 使燃烧物获氧不足而熄灭 3 冷却法 将灭火剂直接喷到燃烧物上 使其温度降到燃点以下 燃烧停止 4 抑制法 用化学措施抑制游离基的产生 破坏游离基的连锁反应 使燃烧停 止 三 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措施三 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措施 一 防火间距 一 防火间距 1 多层民用建筑防火间距 建筑物着火后 火焰不仅会在建筑物内蔓延扩大 而且在建筑物外部还会因强 烈的热辐射作用 对相邻建筑物造成威胁 所以 建筑物之间应有一定的防火 间距 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 11 2 要求 表 11 2 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 m 耐 火 等 级一 二级三级四级 一 二级 679 三级 7810 四级 91012 在执行上表规定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 两座建筑物相邻 较高一面的外墙为防火墙或高出相邻的一座一 二级耐火 等级的建筑物屋面 15m 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墙且不开设门窗洞口时 其防火间 距可不限 相邻的两座建筑物 当较低的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屋顶不设天窗 屋顶承重构件及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 1 0h 且相邻的较低建筑的一面外墙 为防火墙时 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3 5m 相邻两座建筑物 当较低的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相邻较高一面外 墙的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防火分隔水幕和防火卷帘时 其防火间距不 应小于 3 5m 相邻两座建筑物 当相邻外墙为不燃烧体且无外露的燃烧体屋檐 每面外墙 上未设置防火保护措施的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 且面积之和小于等于该外墙面 积的 5 时 其防火间距可按上表的规定减少 25 2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间距 高层民用建筑的底层或周围 大多设置一些附属建筑 为了节约用地 使高层 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有所区别 高层建筑的防火间距如表 11 3 所示 表 11 3 高层建筑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 m 其他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建筑类别高层建筑裙房 一 二级三级四级 高层 13991114 裙房 96679 注 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 1 在设计中 当两座高层建筑或高层建筑与不低于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 多 层民用建筑相邻 当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比相邻较低的建筑屋面高 15m 及 以下范围内的墙为不开设门 窗洞口的防火墙时 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2 两座高层建筑或高层建筑与不低于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 多层民用建筑相 邻 当较低的建筑的屋顶不设天窗 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 1 0h 且 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 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 但不宜小于 4 0m 3 两座高层建筑或高层建筑与不低于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 多层民用建筑相 邻 当相邻较高一面外墙耐火极限不低于 2 0h 墙上开口部位设有甲级防火门 窗或防火卷帘时 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 但不宜小于 4 0m 二 消防车道消防车道 1 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 其道路中心线间距不宜超过 160m 当 建筑物的沿街部分长度超过 150m 或总长度超过 220m 时 均应设置穿过建筑物 的消防车道 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物的门洞时 其净高和净宽不应小于 4m 门垛 之间的净宽不应小于 3 5m 2 沿街建筑应设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 可利用楼梯间 其间距不宜超 过 80m 3 超过 3000 个座位的体育馆 超过 2000 个座位和占地面积超过 3000 平方米 的展览馆等公共建筑 宜设环形消防车道 4 建筑物的封闭内院 如其短边长度超过 24m 时 宜设有进入内院的消防车道 5 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 应设置消防车道 6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3 5m 道路上空遇有管架 栈桥等障碍物时 其净 高不应小于 4m 7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 面积不小于 12mx12m 的回车场 供大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 15mx15m 8 如高层建筑内有内院或天井 应设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 距离在 80m 内 三 消防水源 三 消防水源 消防水源是为灭火系统提供消防用水的储水设备 如天然水源 市政给水管网 和消防水池都可作为消防水源 四 建筑防火分区 四 建筑防火分区 建筑物内某空间发生火灾时 及时阻止火灾蔓延 把火势控制在着火区域内 最大程度的保证生命财产的安全 是极其重要的 控制火势蔓延最有效的办法 就是划分防火分区 即采用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分隔物对空间进行划分 在一 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建筑物的其他部分蔓延 为消防扑救 人员疏散提供有利 条件 1 水平防火分区 是指在同一水平面 同层 内 采用具有一定耐火能力的墙体 门 窗等水平 防火分隔物 将该层分隔为若干个防火区域 防止火灾在水平方向蔓延 划分 的原则应按照规定的建筑面积标准和建筑物内部的不同使用功能区域设置防火 分区 2 竖向防火分区 主要是防止多层或高层建筑层与层之间的竖向火灾蔓延 沿着建筑高度划分的 防火分区 其主要是用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钢筋混凝土楼板 上下楼层之间的 窗间墙等构件进行防火分区 3 防火分区的要求 从防火的角度看 防火分区划分的越小 越有利于保证建筑物的防火安全 但 划分得过小 势必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防火分区面积大小的确定应考虑 建筑物的使用性能 耐火等级 高度 火灾危险性以及消防扑救能力等因素 民用建筑防火分区面积是以建筑面积计算的 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 积应符合表 11 4 要求 表 11 4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 最多允许层数和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耐火等 级 最多允许层 数 防火分区的最大允 许建筑面积 备 注 一 二 级 按 建筑设 计防火规范 第 1 0 2 条 规定 2500 体育馆 剧院观众厅 展览建筑的展厅 其防火分区最大允 许建筑面积可适当放宽 托儿所 幼儿园儿童用房等儿童活动场所不应超过 3 层 或 四层及以上楼层和地下 半地下建筑 室 内 三级5 层 1200 托儿所 幼儿园儿童用房等儿童活动场所 医院的住院部分 不应超过 2 层或设置在三层及以上楼层或地下 半地下室内 商店 学校 电影院 剧院 礼堂 食堂 菜市场不应超过 2 层或设置在三层及以上楼层 四级2 层 600 学校 食堂 菜市场 托儿所 幼儿园 医院等不应设置在二 层 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 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上表增大一倍 建筑 物的地下室 半地下室 应采用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 其面积不应超过 500 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 如有困难时 可采用防火卷帘 耐火极限 3 0h 等防火分隔设施分隔 高层民用建筑内应采用防火墙等划分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 按表 11 5 的要求 表 11 5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 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 建 筑 类 别 无自动灭火系统有自动灭火系统 备 注 一类建筑 10002000 一类电信楼可增加 50 二类建筑 15003000 地下室 5001000 一般 建筑 裙房 25005000 裙房与主体必须有可靠防火分隔 地上部分 4000 大型 公共 建筑 商业营业厅 展览厅地下部分 2000 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设有自动灭火系统 2 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 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装饰 厂房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 11 6 要求 表 11 6 厂房的耐火等级 层数和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 生产类别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 单层厂房多层厂房高层厂房厂房的地下 半地下室 甲一级 二级 除生产必须采用多 层外 宜用单层 4000 3000 3000 2000 乙一级 二级 不限 6 5000 4000 4000 3000 2000 1500 丙一级 二级 三级 不限 不限 2 不限 8000 3000 6000 4000 2000 3000 2000 500 500 丁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不限 3 1 不限 4000 1000 不限 2000 4000 1000 戊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不限 3 1 不限 5000 1500 不限 3000 6000 1000 甲类厂房 除生产必须采用外 一般宜采用单层 甲 乙类生产厂房不应设在 地下室和半地下室内 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 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 建筑面积可按上表增加一倍 丁 戊类的地上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 每 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限 局部设置时 其防火分区增加面积可按 该局部面积的一倍计算 五 建筑防火构件设计 五 建筑防火构件设计 1 防火墙 防火墙是阻止火势蔓延 由不燃烧材料构成的分隔体 如砖体 钢筋混进混凝 土墙等 其耐火极限不低于 3 0h 输送燃气 氢气 汽油 柴油等可燃气体或甲 乙 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过 防火墙 其他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 当必须穿过时 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将墙 与管道之间的空隙紧密填实 当管道为难燃及可燃材质时 应在防火墙两侧的 管道上采用防火措施 如膨胀型阻火圈等 2 防火门窗 防火门窗按耐火等级可分为甲 乙 丙三个等级 甲级防火门窗的耐火极限不 低于 1 2h 主要用于防火墙和重要设备用房 乙级防火门窗的耐火极限不低于 0 9h 主要用于疏散楼梯间及消防电梯前室的门洞口 以及单元式高层住宅开 向楼梯间的户门等 丙级防火门窗的耐火极限不低于 0 6h 主要用于电缆井 管道井 排烟竖井等的检查门 3 防火卷帘 普通防火卷帘由单片金属板制成 用于防火墙的开口部位 其两侧应设自动喷 水系统 两侧喷头间距不小于 2m 复合型防火卷帘由两片金属板中间夹隔热材 料构成 当耐火极限满足防火墙的耐火极限 不低于 3h 要求时 可不设喷水 保护系统 4 楼面板和屋面板 一 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应分别采用耐火等级为 1 5h 和 1 0h 以上的不燃烧体 如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 以阻止火焰向上蔓延 5 窗间墙和防火挑檐 火灾时 火焰可通过外墙窗口向上层延烧 当采用具有耐火等级为 1 5h 或 1 0h 的楼板和窗间墙将上下层隔开 上 下窗之间的距离大于 1 2m 时 竖向 的隔火效果较好 6 管道竖井的隔火 竖向管道井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1 0h 的不燃烧体作为井壁 井壁上的检查门 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各竖向管道井应分别独立设置 电缆井 管道井与房间 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 其空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实 7 防烟楼梯和封闭楼梯 用于人员疏散 同时也是竖向隔火构件 六 地下建筑防火 六 地下建筑防火 1 地下建筑火灾特点 发烟量大 温度高 热烟很难排出 散热缓慢 房间内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浓度高 出入口少 疏散距离长 在未设排烟设备的情况下 出入口会成为喷烟口 高温浓烟与人的疏散方向一致 不利于人员疏散安全 室内无法自然采光 火灾时一旦停电 人员将很难逃离火场 扑救困难 出入口易成为 烟筒 消防人员很难接近着火点 2 防火设计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应设置在地下一层 且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 的高度差不应大于 10m 火灾危险性为甲 乙类的储存物品极易燃烧 不应设在地下室内 地下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应比地面建筑更严些 视建筑的功能 每个防火分 区的面积不应大于 500 当设有火灾自动灭火系统时 可以放宽 但不宜大 于 1000 对于商业营业厅 展览厅等地下建筑 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 自动灭火系统 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2000 七 汽车库防火 七 汽车库防火 1 1 汽车库的防火分类 根据汽车库的不同种类和停放的车辆数 汽车库的防火分类可分为 4 类 表 11 7 汽车库的防火分类 类别 种类 汽车库 辆 300151 30051 150 50 修车库 车位 156 153 5 2 停车场 辆 400251 400101 250 100 2 汽车库的耐火等级 汽车库的耐火等级可分为三级 地下汽车库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甲 乙物品 运输车的汽车库 修车库和 类汽车库 修车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 二级 类汽车库 修车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3 一般规定 汽车库不应与甲 乙类生产厂房 库房以及托儿所 幼儿园 养老院组合建 造 当病房楼与汽车库有完全的防火分隔时 病房楼的地下可设置汽车库 类修车库应单独建造 类修车库可设置在一 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物的首层或与其贴临建造 但不能与甲 乙类生产厂房或人员密集的公共活动 场所贴临建造 防火间距 表 11 8 车库之间以及车库与除甲类物品的库房外的其他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 距 汽车库 修车库 厂房 库房 民用建筑耐火等级防火间距 m 车库名称 和耐火等级 一 二级三级四级 一 二级 101214 汽车库 修车库 三级 121416 停车场 6810 防火分隔 表 11 9 汽车库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耐火等级单层汽车库多层汽车库地下或高层汽车库 一 二级 300025002000 三级 1000 注 汽车库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 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上表 增加一倍 甲 乙类物品运输车的汽车库 修车库 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 面积不应超过 500 修车库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超过 2000 设 有自动灭火系统的修车库 其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 1 倍 第四节第四节 安全疏散安全疏散 安全疏散设施的建立 可使人们当发生火灾时能从建筑内迅速撤离到安全部位 室外或避难层 避难间等 及时转移室内重要的物资和财产 减少火灾造 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消防人员提供有力的灭火条件 所以 完善的安 全疏散设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 安全疏散设施布置的原则一 安全疏散设施布置的原则 一 火灾时人的心理与行为 一 火灾时人的心理与行为 在布置安全疏散路线时 必须充分考虑火灾时人们在异常心理状态下的行为特 点 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 达到安全疏散的目的 1 在发生火灾时 人们习惯于从原出入口或走过的楼梯疏散 而很少使用不熟 悉的出入口或楼梯 2 习惯于向明亮的地方疏散 3 更容易奔向开阔的空间 4 对烟和火具有恐惧心理 人一旦被火包围 便不知所措了 5 因危险而陷入极度恐慌 逃向狭小角落 6 人在极度恐慌中 往往会失去正常判断能力 容易跟随他人 7 当遇见紧急情况时 会做出意想不到的举动 甚至敢从高楼上跳下去 二 疏散路线的布置原则 二 疏散路线的布置原则 建筑物内的安全疏散路线应尽量短捷 连续 畅通而无障碍地通向最安全出口 应避免出现袋形走道 1 线路设置 为了确保疏散路线的安全性 可将安全疏散路线完全独立的三个部分 1 上部住宅人群的疏散 2 一 二层商业用房人群的疏散 3 地下室人群的疏散 这样 既确保了疏散路线的明晰 又有效地防止了各 层面不同功能区的火灾的 串联 2 设计要求 1 靠近标准层 或防火分区 的两端设置疏散楼梯 便于进行双向疏散 2 将经常用的路线与火灾是紧急用的路线有机物结合起来 有利于尽快疏散 人员 故靠近电梯间布置疏散楼梯较为有利 3 靠近外墙设置安全性最大的带开敞前室的疏散楼梯间形式 同时 也便于 自然采光通风和消防人员进入高楼灭火救人 4 避免火灾时疏散人员与消防人员的流线交叉和相互干扰 有碍于安全疏散 与消防扑救 疏散楼梯不宜与消防电梯共用一个凹廊作前室 5 从水平疏散而言 走道是第一安全区域 它应该简捷顺畅并有事故照明 方向指示 排烟 灭火等措施 在布置疏散走道时 不要使走道平面呈 s 形 或 u 形 也不要有变宽度的部位 而且在行人高度即 1 8m 以上不设有防碍 安全疏散的突出物 以避紧急疏散时发生堵塞和造成人员伤亡 6 为有利于安全疏散 应该尽量布置环形走道 双向走道或无尽端房间的走 道 人形字走道 其安全出口的布置应构成双向疏散 二 疏散安全分区二 疏散安全分区 人员疏散的行为路线也基本上和咽气的流动路线相同 即房间 走廊 前室 楼梯间 因此咽气的蔓延扩散将对火灾层人员的安全疏散形成很大的威胁 疏 散安全分区简称安全分区 依次称为第一安全分区 第二安全分区等 走廊为 第一安全分区 前室为第二安全分区 楼梯间为第三安全分区 有时也将前室 和楼梯尖合称为第二安全分区 当进入第三安全分区 即疏散楼梯间 即可 认为达到了相当安全的空间 三 疏散楼梯三 疏散楼梯 每一幢公共建筑均应设两个楼梯 对于使用人数少或除幼儿园 托儿所 医院 以外二 三层建筑符合的要求时 也可以只设一个疏散楼梯 一 开敞式楼梯间 一 开敞式楼梯间 对标准不高 层数不多或公共建筑门厅的室楼梯常采用开敞形式 在建筑端部的 外墙上常采用设置简易的 全部开敞的室外楼梯 该类楼梯不受烟火的威胁 后者可供人员疏散使用 也能供消防人员使用 此外 侵入楼梯处的烟气能迅 速被风吹走 也不受风向的影响 因此 它的防烟效果和经济性都较好 结合 我国国情应尽量采用 当造型处理得当时 还可以为建筑立面增添风采 二 封闭式楼梯间 二 封闭式楼梯间 按照防火规范的要求 医院 疗养院 病房楼 影剧院 体育馆以及超过五层 的其他公共建筑 楼梯间均应为封闭式 1 不带封闭前室的封闭楼梯间 当建筑标准不高且层数不多时宜采用 设置防 火墙 防火门与走道分开 并保证楼梯间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 2 带前室的封闭楼梯间 高度超过 32m 的高层建筑 疏散楼梯应采用能防烟火 侵袭的封闭形式 这种形式常设有排烟前室 此时前室就起增强楼梯间的排烟 能力和缓冲人流的作用 封闭前室也可以用阳台廊代替 四 安全出口四 安全出口 安全出口 建筑火灾中能做疏散用的通道与出口 包含门 走道 楼梯 一 安全出口的数目 一 安全出口的数目 对于层数较低 三层及三层以下 建筑面积较小 使用人数较少且具有独立 疏散能力的建筑符合下列要求时也可以只设一个出口 1 一个房间的面积不超过 60m2 且人数不超过 50 人时 可设一个门 位于走 道尽端的房间 托儿所 幼儿园除外 内由最远一点到房门口的直接距离不超 过 14m 且人数不超过 80 人时 也可设一个向外开启的门 但门的净宽不应小 于 1 4m 2 二至三层的建筑 幼儿园 托儿所除外 符合要求时也可设一个疏散楼梯 3 单层公共建筑 托儿所 幼儿园除外 如面积不超过 200m2 且人数不超过 50 人时 可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4 设有两个以上疏散楼梯的一 二级耐火等级的公共建筑 如顶部局部升高时 其高出部分的层数不超过两层 每层面积不超过 200 m2 人数之和不超过 50 人时 可设一个楼梯 但应另设一个直通平屋面的安全出口 5 九层及九层以下 每层不超过 6 户 建筑面积不超过 400 m2 的塔式住宅 可设一个楼梯 6 超过六层的组合式单元住宅和宿舍 各单元楼梯间均应通向平屋顶 如户门 采用乙级防火门时 可不通至屋顶 7 地下室 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两个 面积不超过 50 m2 且人数不超过 10 人时可设一个 二 安全出口的宽度 二 安全出口的宽度 1 民用建筑底层疏散外门 疏散楼梯和走道的宽度指标 1 每层疏散楼梯的总宽度按百人宽度指标计算 当每层人数不等时 其总宽 度可分层计算 下层楼梯的总宽度按其上层人 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2 疏散楼梯和走道的宽度应为净宽 3 当使用人数少于 50 人时 楼梯 走道和门的最小宽度可适当减小 但门 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 800mm 4 每层疏散门和走道的总宽度应按规定计算 5 单 多层建筑底层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 不 供楼上员疏散的外门 可按本层人数计算 6 底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 不供楼上人 员疏散的外门 可按本层人数计算 2 观众厅疏散宽度指标 1 观众厅的疏散内门和观众厅外的疏散外门 楼梯和走道的宽度 厅内疏散 走道宽度应不小于 0 6m 100 人 且每一走道最小净宽不应小于 0 8m 2 观众厅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 20 排 纵走道之间每排座位不超 过 22 个 体育馆每排不应超过 26 个 当前后排座位间的 90cm 时 可增至 50 个 设建筑内的观众厅座位则可增至 44 个 仅一侧有纵走道时 座位数 减半 三 疏散距离 三 疏散距离 1 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可按规定增加 5m 2 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 安全疏散距离可按规定增加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新入行客户经理工作总结
- 实习生工作总结15篇
- 软程序员辞职报告汇编八篇
- 教师师德工作计划范文
- 买卖合同范文集锦9篇
- 新生必bei-大学生存法则(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 lesson 14 my body
- 《战略管理会计 》课件
- 《稿继续教育》课件
- 大班欢乐颂教案反思4篇
- 高性能计算云(HPC Clound)服务白皮书 2022
- 青岛科技大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复习题
- 高级教师职称面试讲课答辩题目及答案(分五类共60题)
- 宣传品制作售后服务
- 《皇帝的新装》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 LED洗墙灯CREE管工艺技术文件
-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 Python语言与经济大数据分析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上海财经大学
- 《九加几》的观评课
- 护理查房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护理查房
- 在实践中认识针刺麻醉原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