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同步训练C卷.doc_第1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同步训练C卷.doc_第2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同步训练C卷.doc_第3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同步训练C卷.doc_第4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同步训练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同步训练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8题;共36分)1. (2分)红叶石楠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因其新梢和嫩叶鲜红而得名,常作为行道树。进入春季,道路两旁的红叶石楠长出红色的嫩叶,而到了夏天,这些红色的叶片变成了绿色。同学们猜想可能跟夏天的温度高或光照强度大有关。为了研究光照能否影响叶片变绿,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关于该实验方案的描述错误的是( )组别甲组乙组实验材料同种红叶石楠多株同种红叶石楠多株环境条件阴暗、低温光照充足、适宜温度处理方法将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实验环境中一段时间A . 实验选材应该为同一株红叶石楠叶片B . 甲组的环境条件应该设置为阴暗、适宜温度C . 该实验方案无法研究“光照能否影响叶片变绿”D . 该实验方案可以研究“温度能否影响叶片变绿”2. (2分)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叙述错误的是( )A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B . 生物永远适应环境C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现象D . 生物适应环境则生存,否则死亡3. (2分)我国南方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气候湿润,降雨量大,这种现象说明( ) A . 生物适应环境B . 生物影响环境C . 环境影响生物D . 生物依赖环境4. (2分)在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气候变暖”、“大气污染”、“酸雨”、“臭氧空洞”等环境问题也愈演愈烈这说明( ) A . 生物的生存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B . 生物的生存都能影响一定的环境C . 生物的生存都在破坏一定的环境D . 生物的生存与环境无关5. (2分)陆生动物对环境的变化有许多形式的适应,这是因为( )A . 陆地有较多生物B . 陆地有较多动物C . 陆地食物短缺D . 陆地环境因素经常变化6. (2分)“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对环境具有的作用是( )A . 制造氧气和净化空气B . 过滤尘土和净化空气C . 降低噪音和调节气候D . 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7. (2分)艾伦规律揭示,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在寒冷的地方有变短趋向,这有助于减少热量散失。例如:北极狐的外耳明显短于温带赤狐,赤狐的外耳又明显短于热带大耳狐,这说明( ) A . 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B . 温度能够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C .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D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8. (2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 鱼儿离不开水B . 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C . 沙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的很多D . 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向南方9. (2分)一种毛毛虫体表毛茸茸的,色彩鲜艳,这种警戒色令许多食虫鸟望而生畏但一只杜鹃一天可以吃掉上百条这种毛毛虫这种现象说明( ) A . 毛毛虫不能适应环境B . 其他食虫鸟不能适应环境C . 适应具有相对性D . 适应具有绝对性10. (2分)如图所示的是食肉目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B . 猫和虎的共同特征最多C . 猫和豹的亲缘关系比猫和狗的亲缘关系近D . 虎和豹的共同点比虎和猫的共同点多11. (2分)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与人类生活有关的生物学知识就是动物和植物的知识B . 地球上的生物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 . 把生物学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D . 只要有了生物学知识就一定能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难题12. (2分)到了寒冷的冬天,杨树落叶,而柏树却郁郁葱葱,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 A . 杨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B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 . 柏树比杨树更适应寒冷D . 杨树对低温更敏感13. (2分)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这体现在( ) A . 杨树的根非常发达,能够吸收土壤深处的水分B . 仙人掌肥厚的茎可以贮存大量的水C . 蚯蚓的取食活动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D . 鼠妇遇刺激缩成球状以逃避敌害14. (2分)草履虫的细胞结构与植物细胞不同的是没有( )A . 细胞膜B . 细胞质C . 细胞核D . 细胞壁15. (2分)下列描述的情境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 大树底下好乘凉D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6. (2分)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对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与水中生活相适应B . 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与陆地生活相适应C . 家鸽用肺和气囊进行气体交换,与飞行生活相适应D . 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与植食生活相适应17. (2分)植物从土壤中得到养分、水分和空气,是依靠它的( )A . 根B . 茎C . 叶D . 花18. (2分)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两侧的雪山,从山脚到山顶植被的分布情况一般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甸,对此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 A . 光照B . 温度C . 海拔高度D . 风力和土壤二、 探究题 (共2题;共5分)19. (2分)学习了无脊椎动物的知识后,小珂对环节动物蚯蚓产生了兴趣,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于是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甲、乙两个同规格的玻璃杯,甲杯中放入潮湿的肥沃土壤,乙杯中放入经烘干的同种土壤,然后在甲、乙两杯中同时各放入10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同种蚯蚓请回答下列问题:2(1)用10条蚯蚓而不是1条蚯蚓做实验,其目的是_; (2)一段时间后,发现乙杯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然后就不动了,而甲杯中蚯蚓活动正常,该实验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_;(3)用10条蚯蚓而不是1条蚯蚓做实验,其目的是_; (4)小珂向甲杯倒入清水至刚好覆盖土壤,发现蚯蚓都钻出了土壤,这与雨后大量蚯蚓钻出地面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你的猜想是:_。 (5)一段时间后,发现乙杯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然后就不动了,而甲杯中蚯蚓活动正常,该实验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_;(6)小珂向甲杯倒入清水至刚好覆盖土壤,发现蚯蚓都钻出了土壤,这与雨后大量蚯蚓钻出地面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你的猜想是:_。 20. (3分)周日张丽同学帮助妈妈去市场买菜,发现包心菜的叶子是绿色的,里面的叶子是白色的经仔细观察,她又发现大葱和韭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的,露出地面的部分却是绿色的张丽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吗?于是她用家里的蒜瓣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方案来减小研究(1)针对张丽同学提出的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_;(2)张丽将一些蒜瓣分别栽种在甲、乙两个花盆中,两个花盆的蒜瓣的数量应_,然后将甲花盆分子阳光下,乙花盆放在完全密闭的纸箱中,气体体积应_;(3)根据假设预测,甲盆中长出的蒜苗叶子是绿色的,乙盆中长出的蒜苗叶子是_的;(4)在设计这个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光照,设计两个装置的目的是进行_三、 填空题 (共4题;共10分)21. (2分)一位鸟类生态学家在某森林群落中,观察发现几种鸟类的生活习性如下表所示:鸟类活动空间主要食物雀鸟上层高大乔木的种子黄腰柳莺中层昆虫血雉和棕尾雉底层苔藓和昆虫从表中看出鸟类活动空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主要与各种鸟类的_有关;按照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解释,鸟类这种分层现象形成的原因是_的结果。22. (1分)(2013湖州)当今许多都市建筑出现“屋顶绿化”,它一般分为屋顶花园和植被屋面两大类。屋顶花园的植物种类丰富,能够形成一定层次的植物群落,观赏性和稳定性高,但对屋顶的承载能力和土壤的要求高。相比之下,植被屋面是屋顶绿化最简单的形式。植被屋面常选择一些地被植物种植,种类相对单一,对环境条件要求低,维护成本小。(1)整个植被屋面是一个生态系统,相对院顶花园,其成分简单所以_能力较弱(2)考虑屋顶环境特征,适合屋顶植被的杭物应具有的特征是_。A.耐干早 B.喜阴湿(3)下列不属于屋顶绿化的生态效益的是_ 。A.改善空气质量 B.预防火灾 C.缓解温室效应23. (4分)仙人掌具有粗大的茎,而叶呈_状这种结构有利于它_(填“增大”或“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从而能适应在_的自然条件并存活下来;比目鱼、孔鳐的身体扁平,眼长在身体头部的上方,是适应_环境的表现 24. (3分)将下列生活现象与其相关的生物学概念或原理搭配起来 合理密植_蚱蜢的体色呈绿色_移栽花木时根带土坨_螳螂捕蝉,黄雀在后_用鼻腔呼吸比口腔好 _.A.保护色 B.食物链 C.充分利用阳光D.鼻腔能温暖、湿润空气E.保护幼根,利于成活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8题;共36分)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