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D卷.doc_第1页
2020届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D卷.doc_第2页
2020届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D卷.doc_第3页
2020届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D卷.doc_第4页
2020届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届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D卷一、 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共25题;共50分)1. (2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科学课本的长度约为50cmB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mgC . 普通人的脉搏约为70次/秒D . 健康人的体温大约为372. (2分)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海水蒸发B . 钢铁生锈C . 冰雪熔化D . 食盐溶解3. (2分)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37.3,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炮就去测量小英和小刚的体温,如果小英和小刚的实际体温为37.1和38.4,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 ) A . 37.3和38.4B . 37.1和38.4C . 37.1和37.4D . 37.3和37.44. (2分)下列可以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 A . 人通过出汗排出废物B . 鲸呼气时会产生雾状水柱C . 西瓜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D . 含羞草的叶受到踫触时会合拢5. (2分)2019年北京世园会展出的活化石树种银缕梅(如图),花朵银丝缕缕,吸引了众多游客。银缕梅属于( )A . 藻类植物B . 苔藓植物C . 蕨类植物D . 种子植物6. (2分)下列那种现象不属于生物生长的特征( ) A . 一株幼苗长成一棵大树B . 秋冬季节大雁南飞C . 青春期的人身高突增D . 蝌蚪长出四肢7. (2分)下列选项中,1、2、3之间能构成如图所示的“包含”关系的是( ) 选项123A蜈蚣昆虫节肢动物B海带藻类植物无种子植物C娃娃鱼鱼类脊椎动物D细胞器官组织A . AB . BC . CD . D8. (2分)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但冰下面鱼儿仍在游动,为测出冰下水的温度,徐强同学在冰上打了个洞,拿来一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下列测水温方法中正确的做法是( ) A . 用线将温度计拴牢从洞中放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出示数B . 取一塑料饮水瓶,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取出,再用温度计测瓶中水温C . 取一塑料饮水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取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示数D . 手拿温度计,从洞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取出立即读出示数9. (2分)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 A . 生活在寒冷水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B . 荒漠生活的骆驼尿液极少C . 缺氮时植株矮小D . 蝗虫体色与环境相近10. (2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我们发现霉菌的生活环境是( )A . 高温潮湿B . 高温干燥C . 温暖湿润D . 阴暗干燥11. (2分)“龙眼、荔枝、枇杷、文旦柚”是莆田市的四大名果,驰名中外。按植物的类群来分,它们都属于( )A . 藻类植物B . 蕨类植物C . 裸子植物D . 被子植物12. (2分)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是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A . 人的卷发和直发B . 郁金香的不同花色C . 家兔的立耳和垂耳D . 桃子的果皮被毛,而李子的果皮光滑13. (2分)下面是用显徽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徽镜视野下的标本从下图中的A转为B,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移动载玻片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 转动转换器 转动细准焦螺旋 转动粗准焦螺旋A . B . C . D . 14. (2分)2018年5月,我国重大科研项目“全自动干细跑诱导培养没备”研制成功。干细胞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能再生成人体的其他种类细胞,这体现了细胞的( ) A . 分裂能力B . 分化能力C . 增殖能力D . 免疫能力15. (2分)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哪个细胞结构在起作用( ) A . 细胞质B . 细胞膜C . 液泡D . 细胞壁16. (2分)小乐按图示操作进行酸和碱反应的实验,下别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 中NaOH溶液易潮解和变质,需密封保存B . 中酚酞试液变红,其原因是溶液中存在Na+C . 中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台生成水D . 中浓硫酸的稀释中,甲物质是水17. (2分)“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葡萄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入口甘香的汁液来自( )A . 细胞膜B . 细胞质C . 细胞核D . 液泡18. (2分)对于书写纸,下列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白色B . 可燃C . 不溶于水D . 易撕碎19. (2分)2018年美国太空总署发现,太阳表面再度出现了无黑子现象,预示太阳表面活动正进入“极小期”,会导致地球对流层的温度下降,并将于2019年底进入“小冰河期”。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太阳活动进入“极小期”,则耀斑、日理等活动明显减弱B . 太阳活动进入“极小期”,预示着太阳对地球磁场的干扰将会减弱,磁暴减少C . 地球进入“小冰河期”,会导致全球气温下降,可能会对人类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D . “无黑子”现象是指色球层上几乎不见太阳黑子20. (2分)甘蔗的茎中有许多纤维状的结构,它应属于( )A . 基本组织B . 分生组织C . 输导组织D . 保护组织21. (2分)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震是地壳在地球内力作用下的震动现象B . 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准确预报地震C . 地震发生时应尽快乘坐电梯离开D . 所有地震都会对社会造成巨大损失22. (2分)如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圆圈表示纬线,直线表示经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点比点早看到日出B . 此时刻点的白昼比点长C . 从点沿经线不改变方向可以直接到达点D . 点的经纬度是(23.5S,90W)23. (2分)下列自然现象与其形成原因相对应的是( ) A . 火山喷发人类活动B . 溶洞形成流水作用C . 海陆变迁太阳活动D . 四季更替地球白转24. (2分)关于如图所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两大洲可能曾经是一个整体B . 南美洲东海岸陆地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陆地凹进部分轮廓比较吻合C . 海牛和鸵鸟可以在大西洋之间自由游动和飞翔D . 该发现促进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25. (2分)下列有关太阳高度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同一地点,一天中有无数个太阳高度角B . 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出现于正午C . 太阳直射赤道时,各地太阳高度角相同D . 处南北半球的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能相同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共8题;共30分)26. (3.0分)如图所示,图甲为普通温度计,图乙为体温计。图甲和图乙的读数分别为_, A甲:8、乙:378 B甲:-8、乙:383 C甲:-12、乙:378可以看出,体温计的最小刻度可达01,精确度比普通温度计更高。下列关于体温计的说法正确的是_。A体温计玻璃泡比较大,因此受热膨胀时内部液体体积的变化较大,液柱上升更显著B体温计的玻璃管径比较细,因此在内部液体受热膨胀时,液柱上升更显著;C体温计有一段特细的弯曲的玻璃管,叫缩口,可以使体温计离开被测物进行读数;D体温计在使用前需要用酒精消毒;E体温计在使用前需要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否则测量值就一定不准确了;F体温计的精度更高,可以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27. (3分)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1)实验步骤为: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游码调到横梁标尺的_;然后调节_使天平平衡。将待测物体轻放于已调好的天平的_盘内;估计待测物的质量,将适量的砝码放在天平的_盘内;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天平恢复平衡;读取被测物体的质量为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的质量。取下砝码放回砝码盒中,并使游码回零。 (2)在实验中测量物体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如图所示,则该被测物体的质量是_克。 28. (3.0分)某学校的周边有柑橘、水绵、葫芦藓、蕨和雪松等植物。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这些植物的特点,用下面的检索表进行分辨。其中和分别是上述六种植物中的_和_。29. (4分)现有H、C、N、O、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化学式最多含两种元素)。 (1)能供给呼吸的气体_; (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_; 30. (2分)2019 年 5 月 12 日是汶川地震 11 周年纪念日。 甲 乙(1)下列关于地震发生时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 在六楼的同学选择坐电梯尽快逃生B . 室外的同学跑到教室内躲避C .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可用书包、枕头、靠垫等保护头部D . 如果被埋压废墟下,不哭喊,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2)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四川省位于板块的_,容易发生地震。 (3)如图乙为地球内部三层结构示意图,A 处为汶川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 处位于_(填地层结构名称)。 31. (5.0分)下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今年春节为2019年2月5日,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大约是图1的_。 A . A点B点之间B . B点C点之间C . C点D点之间D . D点A点之间(2)图3中的甲、乙、丙、丁是全年不同季节的正午学校旗杆影子的图像,夏至日正午时分,图2中的学校旗杆影子与图3中的_所示最相似。 (3)图4所示现象在我们椒江可能出现的是_。 A . 大地一片葱绿B . 同学们穿着短袖衣衫上学C . 雷雨天气经常发生D . 昼短夜长32. (5分)小柯买来一个西红柿,用开水烫一下,剥皮,皮是_组织;吃果肉,果肉是_组织;西红柿流出的汁液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在生物的结构层次中,西红柿属于_。 33. (5.0分)阅读下面资料并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亚沿海自然环境优良,种类繁多的珊瑚虫在这里生长、然行,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了大片珊瑚礁。珊瑚礁生物群落是海洋环境中种类最丰富,多样性程度最高的生物群落,美丽的珊瑚礁、多种鱼、虾、贝、藻等海洋生物,共同构成了美丽的水下景观。 条料二:全球红树林树种约 40 多种,中国分布有 24 种,而东寨港就有 19 种,东寨港是我国红树森林资源最多、树种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这里天然食物丰富,是鱼、虾、青蟹等水生生物集聚繁衍和候鸟飞禽栖息越冬的好地方。 资料三:为了保护三亚的珊瑚礁和东寨港的红树林及其生态环境,海南省建立了三亚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和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如今三亚珊瑚礁保护区内的珊瑚礁覆盖率已逐步回升,昔日荒凉的“海底沙漠”又迎来一批批“新住客”;曾经因为村民挖塘养鱼、过度捕捞而被破坏的东寨港红树林也恢复了昔日生机,迁徙鸟的种类和数量及各类水生生物数量逐年增加。 (1)资料一中“珊瑚礁生物群落是海洋环境中种类最丰富,多样性程度最高的生物群落”这句话体现了_的多样性。若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将鱼、虾、贝、珊瑚虫分成两类,那么与珊瑚虫不是同一类的动物是_。 (2)红树具有发达的呼吸根和支柱根,种子可以在树上的果实中萌芽长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散落到海滩中,随着海水到处漂流,遇到合适的地方发育生长,这是红树对海滩生活环境的_。 (3)资料三告诉我们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_。 (4)生活在两个自然保护区中的水生动物“鱼、虾”的主要呼吸器官是_。 三、 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3 小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共3题;共20分)34. (6分)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铜离子对酶的催化作用的影响,按实验方案加入试剂,摇匀,迅速置于37的水浴中,10分钟取出后,冷却后分别加入碘液3滴,观察并记录于下表:编号0.25%淀粉溶液(ml)蒸馏水(ml)1%NaCl溶液(ml)1%CuSO4溶液(ml)唾液溶液(ml)加入碘液3滴后现象13?000变蓝色231001不变蓝330101不变蓝430011?(1)1号试管中的蒸馏水应取_mL。 (2)若酶遇到铜离子会失去活性,则4号试管加入碘液3滴后的现象是_。 (3)比较上述实验中的1号和2号试管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 (4)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一定是铜离子对酶的催化有影响,若要证明,可将1%的CuSO4溶液换为_溶液。 35. (8分)某研究小组为探究负氧离子对空气质量有何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在甲、乙两个相同的房间内,通过释放烟雾制造空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环境。在甲房间内释放定量的负氧离于,乙房可不做处理。每隔1小时对甲、乙房间内空气污染物中的PM2.5浓度进行检测,获得的数据经处理后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本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 (2)实验中设置乙房间的目的是_,该实验的变量是_。 (3)由图中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_(4)研究人员发现森林能释放大量的负氧离子,且这种自然负氧离子更有利于人体健康,从治理空气污染或健康生活的角度出发,这对你有什么启示?_。 36. (6分)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 (1)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部,会有凹凸不平的感觉。为更仔细地观察它,应借助以下哪种工具( )。 A . B . C . D . (2)在实验过程中,应该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是因为蚯蚓是靠_ 呼吸的。 (3)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 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B . 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C . 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D . 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实验后将蚯蚓放回适合它生存的自然环境。四、 解答题(本题共 3 小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共3题;共20分)37. (6分)过氧化钠(Na2O2)和过氧化氢都是供氧剂。请回答: (1)利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小明根据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氧气的质量,计算式是:生成氧气的质量=过氧化氢的质量 100%,老师指出小明的计算方法是错误的,你认为错误的原因是_。 (2)过氧化钢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将一定量的Na2O2加入到876g水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减少了32g(水的挥发忽略不计)。列式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38. (4分)某同学在观察变形虫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较大的变形虫,但在图像上有一小片污物影响了观察。请你在不调换目镜和物镜的情况下,判断污物在何处? 39. (10.0分)小红发现切开的苹果会很快变色,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氧气是否参与了苹果变色的过程。小红提出假设:氧气参与了苹果变色的过程。老师指导小红要进行对比实验,小红设计并完成了如下2个实验。 (1)实验1:探究使苹果变色的气体成分。 实验步骤: 准备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为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1瓶_气,B为1瓶空气,C瓶也为空气,3个集气瓶容积均为250mL; 在C瓶中做红磷燃烧的实验,待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至水不再进入集气瓶中,测量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50mL,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为 _; 将大小相同的苹果块依次迅速放入集气瓶A、B和C中,记录苹果的变色时间。ABC放入苹果起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