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1空气的成分和利用(第1课时)同步练习(I)卷.doc_第1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1空气的成分和利用(第1课时)同步练习(I)卷.doc_第2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1空气的成分和利用(第1课时)同步练习(I)卷.doc_第3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1空气的成分和利用(第1课时)同步练习(I)卷.doc_第4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1空气的成分和利用(第1课时)同步练习(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3.1 空气的成分和利用(第1课时)同步练习(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题 (共8题;共14分)1. (2分)下列科学家和相应贡献匹配不正确的是( ) A .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B . 安培最早指出地球是一个巨大磁体C . 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 . 汤姆生发现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2. (2分)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 . 氧气B . 氮气C . 二氧化碳D . 稀有气体3. (2分)6.2g的红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克,消耗标况下的空气( )升(标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3gL P=31 O=16) A . 14.2和26.00B . 16.2和27.00C . 16.2和27.62D . 14.2和26.624. (2分)小明在饭店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小明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试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根据探究试验的结果,小明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最合理的猜想是( ) A . 自动门“听”到来者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B . 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C . 自动门本身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当此种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D . 靠近门的物体通过空气能产生一种压力传给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5. (2分)生活中有许多物质会引起中毒,下列各项不属于环境毒物的是( ) A . 敌百虫B . 一氧化碳C . 氮气D . 工业用盐6. (2分)如图为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实验所用红磷的量要尽量少B . 用酒精灯点燃红磷,为安全起见可慢慢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C . 红磷燃烧一段时间,熄灭后立刻松开止水夹D . 正确操作将观察到消耗的气体与剩下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47. (1分)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1)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化学式为_。 (2)CH4在该流程中的作用表明: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也会伴随有_变化(选填“能量”或“原子个数”)。 (3)尿素属于氮肥,写出NH3合成尿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 8. (1分)空气的主要成分是_,人体中含量最多元素是_,地球中含量最多金属是铝,铝容易被氧缓慢_形成一层致密的Al2O3 , Al2O3中铝的化合价是_ 二、 中档题 (共6题;共14分)9. (2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通常使用的物质是( ) A . 硫B . 木炭C . 蜡烛D . 红磷10. (2分)下列现象不能证明空气存在的是( ) A . 风吹草动B . 月光通过窗户照在桌子上C . 向空瓶子中灌水有气泡逸出D . 空烧杯倒立在水中,水不能进入空烧杯中11. (2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 . 水生生物能依靠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C . 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D .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12. (2分)空气的成分体积计算,大约为21%的是( )A . 氮气B . 氧气C . 二氧化碳D . 稀有气体13. (2分)以下四幅图所描述的实验能测量土壤空气的体积分数的是( ) A . B . C . D . 14. (4分)镁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金属,能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反应。 (1)已知镁在高温条件下能与 。该反应需在 环境中进行(填字母)。 A . 稀有气体B . 空气C . 氮气D . CO2气体(2)镁能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一种碱,其化学方程式是_。 三、 拓展题 (共1题;共4分)15. (4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学习了书本中“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五氧化二磷不能随便排放到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 50 mL 空气,如图所示。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请你根据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_mL。 (2)在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3)上述实验只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准确的可能原因是(写出其中一种) _。 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8题;共14分)1-1、2-1、3-1、3-2、4-1、5-1、6-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