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四中2013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浙江省金华四中2013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浙江省金华四中2013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浙江省金华四中2013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浙江省金华四中2013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期中素质评估(语文)温馨提示: 全卷共四大题,27小题,满分为120分,其中卷面书写4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1、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2分)A、 妖娆(no) 蓑衣(su) 襁褓(qing) 润如油膏(rn) B、 喑哑(yng) 瓦楞(lng) 栖息(q) 怒不可遏() C、 田圃(p) 教诲(hu) 陨落(yn) 强聒不舍(qing)D、 佝偻(l) 枘凿(n) 诅咒(z) 恪尽职守(k) 2、 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A、 顿失滔滔 伫立 温声细语 秘诀B、 黎明百姓 遐想 自知之明 摇篮C、 舐犊之情 逻揖 廓然无累 余晖D、 一代天骄 亵渎 重蹈覆辙 真缔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2分) A、本来就是他做错了,他不但不认错,还名正言顺地为自己辩解。 B、妈妈列举了许多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C、学校将举行演讲比赛,同学们都当仁不让地推荐能说会道的小红同学代表班级参赛。D、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4、 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B、 成语之所以受到人们长期的喜爱,与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C、 学校开展的“感恩奋进”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D、 为了避免溺水伤亡事故发生,学校切实加大了安全教育力度,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5、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种种迹象都在警告人类,碳排放量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无法维持,更将继续恶化。遏止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从我们每个人做起,节能减排,适应低碳生活。这绝非危言耸听。人类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臭氧层受到严重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及温室效应等。科学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将导致地球两极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也将快于预期。A、 B、 C、 D、6、 古诗文填空。(6分)(1) 了却君王天下事,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 _,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3) 老夫聊发少年狂,_,_,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密州出猎)(4) 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5)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6) 亲贤臣,远小人,_。(诸葛亮出师表)7、 走进水浒 水浒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梁山英雄。下面的两个人物在被逼上梁山的过程中,都发生过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按情节的先后顺序依次填写在括号里。(4分) 林冲:误入白虎堂( )( )怒杀王伦。 鲁达:拳打镇关西( )( )大闹野猪林。8、 综合性学习。(6分) 阅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为了解中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某学校开展了以“读书 与交流”为主题的一系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一部分活动情况,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活动任务。(1)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活动小组就此对3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2分)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 (一)读书计划情况读书笔记情况有无计划百分比是否做读书笔记百分比有计划lO1每读必做O有时有计划313凭兴趣做246没有计划586从不做754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 ;二是 (2)为了积极倡导好读书,读好书,学校举行了“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启动仪式。会上,主持人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段话: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段话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大家都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读书的感受。现在请你以“阅读”为对象,就莎士比亚的这一段话中的画线部分进行仿写。(2分)答: (3)为了学生阅读的方便,学校提议在教室里增设“图书角”。面对这一提议,学生反应不一,展开了辩论。反方认为没有必要。理由是现在学生学习任务重,根本没有时间阅读;教室本身就比较狭小,设置“图书角”影响了活动的空间;另外,图书也容易遗失和损坏。假如你是正方,请你针对反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反驳。(2分) 2、 现代文阅读(25分) (一)、母亲的心 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9、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补全段的主要情节。(3分) “我”想吃螃蟹(1)(2)母亲捞起螃蟹(3) 10、阅读文章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3分)11、第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12、阅读第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4分) (1)“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 十几步路。”母亲为什么“咬咬牙”?又为什么“闭起双眼”? (2)“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 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母亲为什么“再一次跑回到溪边”?13、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2分) (二)我有诺言,尚待实现 李丹崖 朋友突然问我一个问题:“你觉得一个人最佳的生活状态是什么?”当朋友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正在读美国桂冠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就顺势借用了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句来回答朋友:“树林美丽、幽暗而深邃,但我有诺言,尚待实现。还要奔行百里方可沉睡。” 我一直觉得这样一段诗句像是一座矿藏,有着发掘不尽的瑰丽。因为它能让我们做一个“醒着的人”,能让我们时刻铭记自己处在怎样的坐标上,向往什么位置,该怎样抵达。 “我有诺言,尚待实现。”它是在告诉我们:为梦想而不懈努力的过程最美丽。 每个人都需要给自己装一个发条,拧紧了,就义无反顾地向前“冲”!“冲”是一股来自心灵的力量,这股力量的源泉就是我们的梦想,就是我们向着未来的天空许下的千金一诺。诺言说白了,也就是“奔头”,也就是在内心深处给自己立起一个“十字架”来。有了诺言的心,宛如一方田里播下了一粒种子,等待它的惟有动人的绽放,哪怕花开得不大。有了诺言的心就像一只充了气的皮球,一次拍打就能爆发惊人的弹跳力! 一颗奔跑的心是无旁骛的,就像一支离弦的箭,只有靶心才是它最向往的归宿。 若干年前,英国作家王尔德曾经无限感慨地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此语一出,引起一片欢呼,共鸣者众。但是,王尔德说的是悲剧,为悲剧叫好似乎不是我们的本意,所以,介于两种悲剧之间的“我有诺言,尚待实现”就成了喜剧,因为,它代表的是一种绝佳的精神状态:既没有永远“眼巴巴地观望”的无奈,也摈弃了“攥在手里捂出汗”的无聊。 每人心中都有一道填空题,生命为我们出好了题,并划上了线,就待我们去填。拿到题目证明我们拥有了“考试”的资格,但并不等于我们能做对;真正做对了,空白也就补上了,兴许还会致使很多人滋生骄矜的情绪,所以我们说,填空前思索的过程最美丽! 一只轮船,最优美的状态不在造船厂,也不在其停靠的港湾里,而在于起锚的那个瞬间,在在大海的胸膛里开足马力,在惊涛骇浪之中。因为,只有在那时候才能挥洒出它生命的意义!欣赏一场音乐会,恐怕没有人会喜欢开场前的焦急,也很少有人会喜欢落幕时的嘈杂,观众们兴致的高低是跟着艺术家的指挥棒而高低起伏的,开幕的灯光再绚丽,落幕的帷帘再华丽,都不是他们想要的。看一场电影,最抓人的情节多在主人公身陷囹圄的紧张,而不在于走出泥泞的释然。 朋友是刘翔的粉丝,我问她为什么喜欢刘翔,她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刘翔跨栏的姿势帅极了!我反问道,刘翔压线冲刺的姿势不帅吗?朋友回答:帅是帅,但那时候我的心已经落在肚里了! 看来,还是一颗悬着的心最美丽! 14、 找出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2分)15、 分析第段划线句子所采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2分)16、 试分析第段画线句子的含义。(3分)17、 英国作家王尔德认为“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也是人生的悲剧,对于这种说法你赞同吗?请联系实际生活谈谈。(3分)3、 古诗文阅读(20分) (一) 村晚(4分) 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8、 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的一字作简要评析。(2分)19、 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二)公输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2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1)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2)公输盘诎 (3)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4)虽杀臣2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2分)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22、 文段划线句中的两个“吾不言”各有什么隐含义?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态?(2分) (三)(8分) 小港渡者 清王文濡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 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 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注:小奚:小书童。牡下:关门。2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2分) A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B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 余因得遍观群书。C而前门已牡下矣。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D望城二里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24、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