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说明书_第1页
青霉素说明书_第2页
青霉素说明书_第3页
青霉素说明书_第4页
青霉素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9青霉素说明书注射用青霉素钠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注射用青霉素钠英文名称:Benzylpenicillin Sodium for lnjection汉语拼英:Zhusheyong Qingmeisuna【成 份】本品主要成份为青霉素钠。化学名称:-3,3-二甲基-6-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庚烷-2-加酸钠盐。【性 状】为白色结晶性粉末。【适 应 症】素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各种感染,如脓肿、菌血症、肺炎和心内膜炎等。青霉素为以下感染的首选药物:1.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蜂窝织炎和产褥热等。2. 肺炎链球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3. 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2 / 194. 炭疽。5. 破伤风、气性坏疽梭状芽孢杆菌感染。6. 梅毒。7. 钩端螺旋体病。8. 回归热。9. 白喉。10. 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素亦可用于治疗: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 放线菌病。3. 淋病。4. 奋森咽峡炎。5. 莱姆病。6. 鼠咬热。7. 李斯特菌感染。8. 除脆弱拟杆菌以外的许多厌氧菌感染。性心脏病或先天性患者进行口腔、牙科、胃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手术和操作前,可用青霉素预防感染性心膜炎发生。【用法用量】素由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1. 成人:肌内注射,一日 80 万200 万单位,分3 / 1934 次给药;静脉滴注,一日 200 万2000 万单位,分24 次给药。2. 小儿:肌内注射,按体重万单位/kg,每 12 小时给药 1 次;静脉滴注,每日按体重 5 万20 万/kg,分24 次给药。3. 新生儿:每次按体重 5 万单位/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出生第一周每 12 小时 1 次,一周以上者每 8 小时次,严重感染每 6 小时 1 次。4. 早产儿:每次按体重 3 万单位/kg,出生第一周每 12 小时 1 次,24 周者每 8 小时 1 次;以后每 6 小时 1次。5. 肾功能减退者:轻、中度肾功能损害者使用常规剂量不需减量,严重肾功能损害者应延长给药间隔或调整剂量。当内生肌酐清除率为 1050ml/分时,给药间期自8 小时延长至 812 小时或给药间期不变、剂量减少 25%;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 10ml/分时,给药间期延长至 1218小时或每次剂量减至正常剂量的 25%50%而给药间期不变。6. 肌内注射时,每 50 万单位青霉素钠溶解于 1ml灭菌注射用水,超过 50 万单位则需加灭菌注射用水 2ml,不应以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剂,静脉滴注时给药速度不能超4 / 19过每分钟 50 万单位,以免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不良反应】1. 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反应较常见,包括荨麻疹、白细胞减少、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等和合血清病型反应;过敏性休克偶见,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通畅、吸氧及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2. 毒性反应:少见,但静脉滴注大剂量本品时,可因脑脊液药物浓度过高导致抽搐、肌肉阵挛、昏迷及严重精神症状等。此种反应多见于婴儿、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患者。3. 赫氏反应和治疗矛盾:用青霉素治疗梅毒、端螺旋体病等疾病时可用病原体死亡致症状加剧,成为赫市反应;治疗矛盾也见于梅毒患者,系治疗后梅毒病灶消失过快,而组织修补相对较慢或病灶部位纤维组织收缩,妨碍器官功能所致。4. 二重感染:可出现耐青霉素金葡萄、革兰阴性杆菌或念珠菌等二重感染。5. 应用大剂量青霉素钠可因摄入大量钠盐而导致心力衰竭。【禁忌】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试阳性患者禁用。5 / 19【注意事项】1. 应用本品前需祥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皮试液为每 1ml 含 500 单位青霉素,皮内注射,经 20 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呈阳性反应者禁用。必须使用者脱敏后应用,应随时作好过敏反应的急救准备。2. 对一种青霉素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药物、青霉胺过敏,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疾病患者应慎用本品。3. 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不稳定,20 单位/ml 青霉素溶液百分之氏度放置 24 小时效价下降百分之 56 摄氏度,青霉烯酸含量增加 200 倍,因此应用本品须新鲜配制。4. 大剂量使用本品时应定期检测电解质。5. 对诊断的干扰应用青霉素期间,以硫酸铜法测定尿糖时可能出现假阳性,而用葡萄糖酶法则不受影响。静脉滴注本品可出现血钠测定值增高。本品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门冬氨酸基转移酶升高。【孕妇基哺乳期妇女用药】生殖试验未发现本品引起胎儿损害。但尚未在孕妇6 / 19进行严格对照试验以除外这类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所以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使用本品。少量本品从乳汁中分泌,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宜暂停哺乳。【儿童用药】尚不明确。【老年用药】尚不明确。【药物相互作用】1. 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类、磺胺类可干扰本品的活性,故本品不宜与这些药物合用。2. 丙磺舒、阿司匹林、蚓哚美辛、保泰松和磺胺药减少青霉素的肾小管分泌而延长本品的血清半衰期。青霉素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3. 本品与金属,特别是铜、锌、汞呈配伍禁忌。4. 青霉素静脉输液中加入林可霉素、四环素、万古霉素、琥乙红霉素、两性霉素 B、去甲肾上腺素、苯妥英钠、丙氯拉嗪、异丙嗪、维生素 B 族、维生素 C 族等后将出现混浊。5. 本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同瓶滴注可导致两者抗菌活性降低,因此不能置同一容器内给药。【药物过量】药物过量的主要表现是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应7 / 19及时停药并予对症、支持治疗。血液透析可清楚青霉素。【药物毒理】青霉素对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肺炎链球和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对肠球菌有中等度抗菌作用,淋病奈瑟菌、白喉棒状杆菌。牛型放线菌、念珠状链杆菌李斯特菌、钩端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对本品敏感。本品队流感嗜血血杆菌和百日咳鲍特氏菌亦具有一定抗菌活性,其他革兰阴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对本品敏感性差。本品队梭状芽孢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厌氧菌以及产黑色素拟杆菌等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对脆弱拟杆菌抗菌作用差。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药代动力学】肌内注射后,小时达到血药峰浓度,肌内注射 100万单位的峰浓度为 20000 单位/L。新生儿按体重肌注青霉素万单位/kg,经1 小时后平均血药浓度约为 22mg/L,12小时后即将至/L。成人每 2 小时静脉注射本品 200 万单位或每 3 小时注射 300 万单位,平均血药浓度约为/L。于5 分钟内静脉注射 500 万单位青霉素,给药后 5 分钟和 10分钟的平均血药浓度为 400mg/L 和 273mg/L,4 小时仅有/L。本品广泛分布于组织、体液中。胸、腹腔和关节腔8 / 19液中浓度约为血清浓度的 50%。本品不易透入眼、骨组织、无血供区域和脓腔中,易透入有炎症的组织。青霉素可通过胎盘,除在妊辰头 3 个月羊水中青霉素浓度较低外,一般在胎儿和羊水中皆可获得有效治疗浓度。本品难以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在无炎症脑脊液中的浓度仅为血药浓度的1%3%。在有炎症的脑脊液中浓度可达同期血药浓度的5%30%。乳汁中可含有少量青霉素,其浓度为血药浓度的5%20%。本品血浆蛋白结合率为 45%65%。血消除半衰期约为 30 钟,肾功能减退者可延长至10 小时,老年人和新生儿也可延长。本品约 19%在肝内代谢。肾功能正常情况下,约 75%的给药量于 6 小时内自肾脏排出。青霉素主要通过肾小管分泌排泄,在健康成年人经肾小球滤过排泄者仅占 10%左右;但在新生儿,青霉素则主要经肾小球滤过排泄。亦有少量青霉素经胆道排泄,肌内注射 600mg 青霉素后 24 小时胆汁中浓度达到峰值,为 1020mg/L。由于青霉素在被肠道细菌所产青霉素酶破坏,粪便中不含或仅含少量青霉素。血液透析可清除本品,而腹膜透析则不能。【贮 藏】密闭,在凉暗干燥处保存。【有 效 期】9 / 1924 个月【执行标准】2016 年版二部【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31020928国药准字 H31020929国药准字 H31020930国药准字 H31020578国药准字 H31020579国药准字 HXX3100【生产企业】企业名称: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地址:上海浦东新区张江路 92 号邮政编码:201603电话号码真号码 号:F248-7核准日期:XX 年 4 月 29 日修改日期:XX 年 10 月 6 日修改日期:2016 年 6 月 26 日注射用青霉素钠使用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10 / 19【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注射用青霉素钠英文名称:Benzylpenicillin Sodium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Qingmeisuna【成份】本品主要成分为青霉素钠化学名称:-3,3-二甲基-6-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庚烷-2-甲酸钠盐。【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适应症】青霉素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各种感染,如脓肿、菌血症、肺炎和心内膜炎等。其中青霉素为以下感染的首选药物:1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蜂窝织炎和产褥热等。2肺炎链球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3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4炭疽。5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梭状芽孢杆菌感染。6梅毒。7钩端螺旋体病。8回归热。9白喉。10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青霉素亦可用于治疗: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放线菌病。3淋病。4奋森咽峡炎。5莱姆病。6鼠咬热。7李斯特菌感染。 8除脆弱拟杆菌以外的许多厌氧菌感染。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患11 / 19者进行口腔、牙科、胃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手术和操作前,可用青霉素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规格】【用法用量】青霉素由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1成人:肌内注射,一日 80 万200 万单位,分 34 次给药;静脉滴注:一日 200 万2000 万单位,分 24 次给药。 2小儿:肌内注射,按体重万单位/kg,每 12 小时给药 1 次;静脉滴注:每日按体重 5 万20 万/kg,分24 次给药。3新生儿:每次按体重 5 万单位/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出生第一周每 12 小时 1 次,一周以上者每 8 小时 1 次,严重感染每 6 小时 1 次。4早产儿:每次按体重 3 万单位/kg,出生第一周每 12 小时 1 次,24 周者每 8 小时 1 次;以后每 6 小时 1 次。5肾功能减退者:轻、中度肾功能损害者使用常规剂量不需减量,严重肾功能损害者应延长给药间隔或调整剂量。当内生肌酐清除率为 1050ml/分时,给药间期自 8 小时延长至 812小时或给药间期不变、剂量减少 25%;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分时,给药间期延长至 1218 小时或每次剂量减至正常剂量的 25%50%而给药间期不变。6肌内注射时,每50 万单位青霉素钠溶解于 1ml 灭菌注射用水,超过 50 万单位则需加灭菌注射用水 2ml,不应以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剂;静脉滴注时给药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 50 万单位,以免发生12 / 19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反应较常见,包括荨麻疹等各类皮疹、白细胞减少、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等和血清病型反应;过敏性休克偶见,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2毒性反应:少见,但静脉滴注大剂量本品或鞘内给药时,可因脑脊液药物浓度过高导致抽搐、肌肉阵挛、昏迷及严重精神症状等。此种反应多见于婴儿、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患者。3赫氏反应和治疗矛盾:用青霉素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时可由于病原体死亡致症状加剧,称为赫氏反应;治疗矛盾也见于梅毒患者,系治疗后梅毒病灶消失过快,而组织修补相对较慢或病灶部位纤维组织收缩,妨碍器官功能所致。4二重感染:可出现耐青霉素金葡菌、革兰阴性杆菌或念珠菌等二重感染。5应用大剂量青霉素钠可因摄入大量钠盐而导致心力衰竭。【禁忌】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注意事项】1应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皮试液为每 1ml 含 500 单位青霉素,皮内注射,经 20 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呈阳性反应者禁用。必须使用者脱敏后应用,应随时作好过敏反13 / 19应的急救准备。2对一种青霉素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药物、青霉胺过敏,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患者应慎用本品。3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不稳定,20 单位/ml 青霉素溶液 30放置 24 小时效价下降56%,青霉烯酸含量增加 200 倍,因此应用本品须新鲜配制。4大剂量使用本品时应定期检测电解质;5对诊断的干扰:应用青霉素期间,以硫酸铜法测定尿糖时可能出现假阳性,而用葡萄糖酶法则不受影响。静脉滴注本品可出现血钠测定值增高。本品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动物生殖试验未发现本品引起胎儿损害。但尚未在孕妇进行严格对照试验以除外这类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所以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使用本品。少量本品从乳汁中分泌,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宜暂停哺乳。【儿童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老年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药物相互作用】1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类、磺胺类可干扰本品的活性,故本品不宜与这些药物合用。2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和磺胺药减少青霉素的肾小管分泌而延长本品的血清半衰期。青霉素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3本品与重金属,特别是铜、锌、14 / 19汞呈配伍禁忌。4青霉素静脉输液中加入林可霉素、四环素、万古霉素、琥乙红霉素、两性霉素 B、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苯妥英钠、盐酸羟嗪、丙氯拉嗪、异丙嗪、维生素 B 族、维生素 C 族等后将出现浑浊。5本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同瓶滴注可导致两者抗菌活性降低,因此不能置同一容器内给药。【药物过量】 药物过量的主要表现是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予对症、支持治疗。血液透析可清除青霉素。【药理毒理】 青霉素对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和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对肠球菌有中等度抗菌作用,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牛型放线菌、念珠状链杆菌、李斯特菌、钩端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对本品敏感。本品对流感嗜血杆菌和百日咳鲍特氏菌亦具一定抗菌活性,其他革兰阴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对本品敏感性差。本品对梭状芽孢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厌氧菌以及产黑色素拟杆菌等具良好抗菌作用,对脆弱拟杆菌的抗菌作用差。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药代动力学】 肌内注射后,小时达到血药峰浓度,肌内注射 100 万单位的峰浓度为 20000 单位/L。新生儿按体重肌注青霉素万单位kg,经1 小时后,平均血药15 / 19浓度约为 22mg/L,12 小时后即降至 mg/L。成人每 2 小时静脉注射本品 200 万单位或每 3 小时注射 300 万单位,平均血药浓度约为/L。于 5 分钟内静脉注射 500 万单位青霉素,给药后 5 分钟和 10 分钟的平均血药浓度为 400mg/L和 273mg/L,1 小时即降至 45mg/L,4 小时仅有/L。本品广泛分布于组织、体液中。胸、腹腔和关节腔液中浓度约为血清浓度的 50%。本品不易透入眼、骨组织、无血供区域和脓腔中,易透入有炎症的组织。青霉素可通过胎盘,除在妊娠头 3 个月羊水中青霉素浓度较低外,一般在胎儿和羊水中皆可获得有效治疗浓度。本品难以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在无炎症脑脊液中的浓度仅为血药浓度的 1%3%。在有炎症的脑脊液中浓度可达同期血药浓度的 5%30%。乳汁中可含有少量青霉素,其浓度为血药浓度的 5%20%。本品血浆蛋白结合率为 45%65%。血消除半衰期约为 30 分钟,肾功能减退者可延长至10 小时,老年人和新生儿也可延长。新生儿的 t1/2 与体重、日龄有关,体重低于 2 公斤者,7 日和 814 日龄新生儿的 t1/2 分别为和小时;体重高于 2 公斤者,7 日和 814 日龄的 t1/2 则分别为小时和小时。本品约 19%在肝内代谢。肾功能正常情况下,约 75%的给药量于 6 小时内自肾脏排出。青霉素主要通过肾小管分泌排泄,在健康成年人经肾小球滤过排泄者仅占 10%左右;16 / 19但在新生儿,青霉素则主要经肾小球滤过排泄。亦有少量青霉素经胆道排泄,肌内注射 600mg 青霉素后 24 小时胆汁中浓度达到峰值,为 1020mg/L。由于青霉素在被肠道细菌所产青霉素酶破坏,粪便中不含或仅含少量青霉素。血液透析可清除本品,而腹膜透析则不能。【贮藏】密闭,在避光并不超过 20干燥处保存。【包装】抗生素玻璃瓶,药用卤化丁基橡胶塞,每盒 50 瓶或每盒 30 瓶。【有效期】24 个月【执行标准】中国药典 XX 年版增补本【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13020657国药准字 H13020654国药准字 H13020655国药准字 H13020656【生产企业】企业名称: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地址:石家庄市和平东路 388 号销售电话户服务真号码政编码:050015网址:17 / 19青霉素快速检测试纸【检测原理】本品采用高度特异性的抗体抗原反应及免疫层析分析技术,应用单克隆抗体竞争结合青霉素偶联物和样品中可能含有的青霉素的原理。试剂含有被事先固定于膜上测试区的青霉素偶联物和被胶体金标记的抗青霉素单克隆抗体。测试时,样品滴入试纸卡孔内,如青霉素在样品中浓度低于 4ng/ml 时,胶体金不能与青霉素全部结合。这样,胶体金在层析过程中会与固定在膜上的青霉素偶联物结合,在测试区内会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如果青霉素在样品中浓度高于 4ng/ml 时,胶体金与青霉素全部结合,从而在测试区内因为竞争反应不与青霉素偶联物结合,从而不出现紫红色条带。阴性样品在检测过程中由于缺少抗体抗原竞争反应,将会在测试区内出现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