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期末科学测试卷D卷.doc_第1页
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期末科学测试卷D卷.doc_第2页
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期末科学测试卷D卷.doc_第3页
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期末科学测试卷D卷.doc_第4页
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期末科学测试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期末科学测试卷D卷一、 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每小题2分,共4 (共20题;共40分)1. (2分)现有一组物质:海水、稀硫酸、酒精溶液。下列物质中,可以和这组物质归为同一类的是( ) A . 蒸馏水B . 稀饭C . 糖水D . 牛奶2. (2分)对下列四幅图情景描述错误的是( )A . 图甲中用电吹风向下吹漏斗中的乒兵球,球不掉落,表明气体压强与气体流速有关B . 图乙中纸片不掉落、杯中的水不流出,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C . 图丙中手提袋手柄宽大是为了减小对手的压强D . 图丁中鱼吐出的气泡在上升未露出水面前,水对气泡的压强不变,浮力不变3. (2分)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图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力相等B . 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C . 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D . 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两侧的压力相等4. (2分)小明将一只橘子放在水中后,发现橘子漂浮在水面上,取出后用毛巾擦干,然后剥去橘子皮,再放入水中,发现去皮的橘子沉在水底了关于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结论是( ) A . 橘子剥皮后密度变小B . 橘子皮的密度比橘子果肉的密度小C . 橘子剥皮后排开水的体积变小D . 橘子剥皮后受到的浮力变小5. (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主要利用“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原理工作的是( ) A . 飞行的飞艇 B . 飞行的飞机 C . 升空的热气球 D . 发射的火箭 6. (2分)某人因交通事故而导致动作协调性降低,难以站稳,他可能受伤的是图中的( ) A . 甲B . 乙C . 丙D . 丁7. (2分)小华想用空易拉罐验证大气压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A . 用手捏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B . 将空易拉罐密封后置于水中,易拉罐变瘪C . 让空易拉罐从高空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D . 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易拉罐变瘪8. (2分)锯子的锯齿都“东倒西歪”,不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猜想这是为了减小锯木头时的阻力,并没计实验检验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 )A . 用同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硬木头和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B . 用同一把锯子,分别在“东倒西歪”和拨正锯齿时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C . 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D . 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9. (2分)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 .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B . 该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根的总数量C . 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 D . 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10. (2分)同一物块分别静止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则物块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是( ) A . F甲F乙 , 甲乙 B . F甲F乙 , 甲乙C . F甲F乙 , 甲乙D . F甲F乙 , 甲乙11. (2分)通常情况下,关于一段粗细均匀的镍铬合金丝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合金丝的电阻跟该合金丝的长度有关B . 合金丝的电阻跟合金丝的横截面积无关C . 合金丝两端的电压越大,合金丝的电阻越小D . 通过合金丝的电流越小,合金丝的电阻越大12. (2分)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固体后,则( ) A . 固体质量不变B . 固体质量减少C . 氯化钠溶解度增大D . 溶质质量分数增大13. (2分)现代社会倡导文明出行,某班同学对十字路口人行横道的红、绿交通信号灯进行了观察,画出了如图所示的控制人行横道红、绿灯的电路图,你认为可行的是( )A . B . C . D . 14. (2分)标有“6V 6W”、“3V 3W”的灯L1和L2(假设灯丝电阻不变),若将它们并联接在某电源上,两灯都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灯L1比灯L2亮B . 灯L1、L2的实际功率之比为21C . 电源电压为3V时,灯L2正常发光D . 电源电压为9V时,灯L1 、L2都正常发光15. (2分)同学们在中考考试中,先要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然后书写作答完成审题、思考、作答等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 )A . 大脑B . 小脑C . 脑干D . 脊髓16. (2分)下列关于100g 5%NaOH溶液的配制和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 . 配制时,用50mL量筒分两次共量取95.0mL水B . 称量时,应将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C . 将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内,并贴上标签,标签上应写上“100g NaOH溶液”D . 50g 20%NaOH溶液中加入100mL水稀释可得到5%Na0H溶液17. (2分)生物兴趣小组为检验某品牌防晒霜的实际使用效果,四位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最合理的是( ) 实验人员实验方案赵龙一只手背上涂防晒霜,另一只手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的灼伤程度钱松第一天涂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这两天被灼伤的程度孙武在同学的手背涂防晒霜,自己不涂,比较自己和同学的手背灼伤程度李光手心上涂防晒霜,手背上不涂,一天后,比较手心与手背的灼伤程度A . 钱松B . 赵龙C . 孙武D . 李光18. (2分)暖流流经的海区,受其影响,沿岸地区( )A . 降温减湿B . 降温增湿C . 增温减湿D . 增温增湿19. (2分)已知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在该温度下,将20g 氯化钠固体加入到30g 水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 . 26.47%B . 37.5%C . 40%D . 50%20. (2分)(2017宁波)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当滑片从a点滑到b点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从Ia变为Ib。下列各图中,能表示这一过程中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之间关系的是( )A . B . C . D . 二、 简答题(本题有9小题,20空格,每空1分,共20分) (共9题;共32分)21. (5分)小宇同学利用身边的器材做了以下两个小实验:(1)小宇把口香糖包装铝纸剪成中间细两端宽的铝纸条,铝纸条两端的铝面直接接触电池的正负极,很快发现铝纸条中间处开始冒烟,起火苗,如图1所示。这是因为铝具有_性,铝纸条中间最细处的电阻较_,把它的两端直接接入电池正负极,造成短路,电流很_,迅速发热使温度达到纸的着火点而燃烧起来。 (2)小宇拿出两根塑料吸管A,B,把A放在瓶盖上,B用纸巾摩擦后靠近A,如图2所示,发现A被吸引而转动,这是由于B摩擦起电后_;若A也用纸巾摩擦过,则发现A被排斥而转动,这是由于_。 22. (3分)大熊猫属于_(选填“恒温”或“变温”)动物,其繁殖和哺育后代具有_、_的特征,因此属于哺乳动物 24. (3分)根据右面“水循环示意图”填空:(1)图中各数字在水循环中所表示的环节:_ _(2)上述环节构成的水循环是_的水循环。 25. (2分)将 200g硝酸钾溶液分成质量相等两份,其中一份加入8g硝酸钾,另一份蒸发掉25g水,都恰好形成15时的饱和溶液,则1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g,原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_26. (3分)小明将插在酒精中的温度计取出后,观察温度计发现:温度计的示数_(填“一直下降”、“下降至一定温度后保持不变”或“先下降后上升”)。这是因为温度计刚取出时,玻璃泡上沾有的酒精要_,此过程要_(填“吸热” 或“放热”)。27. (2分)小明自制了一种测定风速的装置,如图所示,探头和金属杆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可上、下移动当风吹过探头时,由于探头上、下表面空气流速不同,探头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_移动;当风速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8. (3分)2015年5月15日,中国移动、电信、联通同时宣布提速降费,手机流量费大降价手机是通过_来传递和接收信息的;小王新买了一部4G手机,质量为150g,长为12.5cm、宽为6cm、厚为1cm这部手机的平均密度是_g/cm3 , 如图把手机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是_Pa(g=10N/kg)29. (5分)下列数据是氯化钠和氯化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020 4060 80 100 溶解度/gNaCl35.736.0 36.6 37.3 38.4 39.8 KCl27.634.040.0 45.5 51.1 56.7(1)在020时,KCl的溶解度_(填“”或“”)NaCl的溶解度; (2)20时,向100g水中加入25g氯化钠,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为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 (3)20时,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AE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_;下列操作能使E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的是_(填字母序号)a加入2g KCl b加入100g 100的水 c降温至40三、 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10空格,每空2分,共20分) (共3题;共18分)30. (5分)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由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隧道由一节一节用钢筋混凝土做成的空心沉管连接而成建造隧道时,先将沉管两端密封,如同一个巨大的长方体空心箱子,然后让其漂浮在海面上,再用船将密封沉管拖到预定海面上,向其内部灌水使之沉入海底。宽.高分别是180m,35m,10m,总质量为6107kg(海水密度取1.0103kg/m3 , g取10N/kg)(1)漂浮在海面上的密封沉管,在灌水前受到的浮力F浮=_N(2)在对密封沉管灌水使其下沉过程中,其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强大小将_,当密封沉管上表面刚好水平浸没在海水中时,注入的海水至少为_kg,此时其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力等于_N.(3)当密封沉管灌水下沉到海底后,将其下半部分埋入海底的泥沙中,再将灌入其中的海水全部抽出,此时空心密封沉管不会再上浮,请用浮力的知识来解释其原因。答:_31. (8分)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15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50 2A”,阻值为10、20、30、40、50的定值电阻各1个,电流表量程00.6A、03A,电压表量程03V、015V。(1)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电压表量程选择应满足能测量5组数据。(2)小明将10的电阻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对应的几组电表示数此过程小明实际探究的问题是_。(3)如表为另一同学提交的实验数据,林老师指出有的数据不符合实际,你认为不符合实际的是实验次序_的数据,理由是_。实验次序R/I/A1100.592200.303300.204400.155500.1232. (5分)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实验序号衣服材质衣服布料层数长波紫外线透过率1天蚕丝(白色)112%225%3化纤(白色)128%4214%5全棉T恤(白色)17%6全棉T恤(黑色)14%(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_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2)比较实验 1、2 或 3、4 得到的结论是_。比较实验_得到的结论是天蚕丝材质的衣服比化纤材质的衣服的防晒效果好。比较实验 5、6 让我们知道,要防晒效果好应穿_色的全棉 T 恤。(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_。四、 分析计算题(本题有3小题,33题6分、34题6分,35题8分 (共3题;共21分)33. (3分)如图,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103m3的正方体木块,g取9.8N/kg:用一条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细绳系住,置于容器的水中,如图所示,已知圆柱体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 , 求:(1)当绳子系住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是_;细线的拉力大小是_(2)当细线剪断后,木块静止时,描述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变化情况_(进行定量计算)34. (6分)双氧水既是工业上重要的绿色氧化剂,又是常用的医用消毒剂。 (1)如图是某双氧水溶液的相关信息,小王用此溶液配制15%的双氧水,在用量筒量取双氧水时仰视了读了刻度,则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_(填“大”或“小”)。 (2)如图所示的100毫升双氧水含溶质多少克? 35. (12分)如图是同学们自己发明的电子握力器的模拟电路。电源电压6V不变,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值为50,b端固定在绝缘底座上,手柄A与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握力为零时,滑片处于a端,R0为定值电阻。力量计由一个电流表(量程为00.6A)改装而成。使用时,先闭合开关S,再用手握住手柄A向下运动压缩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