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20年九年级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C卷.doc_第1页
沪科版2020年九年级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C卷.doc_第2页
沪科版2020年九年级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C卷.doc_第3页
沪科版2020年九年级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C卷.doc_第4页
沪科版2020年九年级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科版2020年九年级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C卷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共6题;共12分)1. (2分)(2013苏州)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 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B . 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5mC .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D . 人的正常体温为382. (2分)直接测量消耗电能多少可以用( ) A . 电能表B . 电压表C . 电流表D . 电阻箱3. (2分)(2015南通)将复写纸夹在两张白纸之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分别取两个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相同铝质易拉罐压在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纸上留下痕迹的颜色深浅不同该现象说明( )A . 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 . 分子间存在引力C . 分子间存在斥力D . 分子间有空隙4. (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 . 山的“倒影”B . 日食C . 汽车观后镜D . 水中“折”笔5. (2分)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 )A . 手对弹簧的拉力B . 弹簧对手的拉力C . 墙对弹簧的拉力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6. (2分)如图所示,在电磁铁正上方用弹簧挂着一条形磁铁,开关闭合后,当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 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短B . 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长C . 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长D . 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短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共9题;共18分)7. (2分)小提琴悠扬的琴声是由_产生的,手指按压琴弦能改变琴声的_;用不同的小提琴演奏同一首乐曲,发出声音的主要差别是_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8. (2分)大量研究表明,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而自然界中能的总量是_的;但由于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具有_,因此人类可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仍然要注意节约能源。9. (2分)电影院的白色银幕比较粗糙,其作用是利用光的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使电影院里的每位观众都能看到画面;影院的墙壁也做得很粗糙,这是为了_回声(选填“增强”或“减弱”) 10. (2分)把下列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表示出来: (1)夏天湿衣服晾干:_ (2)用久了的灯丝变细:_ (3)吃冰棒解热:_ (4)钢水浇铸成火车轮:_ 11. (2分)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着陆.着陆前,速度从1700m/s逐渐减小为0,悬停在距月面100m高处.在减速过程中,“嫦娥三号”所载“月兔”号月球车质量_(增大/不变/减小),动能_(增大/不变/减小).“速度从1700m/s逐渐减小为0”所选参照物是_. 12. (2分)串联在电路中的两盏灯L1和L2 , 已知L1的电阻比L2的电阻大,则_灯两端电压大,相同时间内,_灯消耗的电能多,_灯更亮些;若将它们并联在电路中,通过_灯中的电流大些,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_灯做功多些,_灯更亮一些。13. (2分)如图是人抬独轮车车把时的简化示意图,此时独轮车相当于一个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物体和车总重G为1200N,抬起车把的力F为_N。14. (2分)一个“12V 6W”的小灯泡,如果接在36V电源上,为使其正常发光,需串联一个_的电阻,该电阻消耗的功率是_W. 15. (2分)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为7062米,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蛟龙号”所受水的压强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为估算“蛟龙号”下潜到6103m深度处所受海水的压强,可取海水的密度为1103kg/m3 , g10N/kg,则p为_Pa。 三、 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共2题;共10分)16. (5.0分) 2016年9月,世界上最大的“升船电梯”-三峡升船机试运行成功。实现了“小船坐电梯”过坝。某次试航时,总质量为3000t的游轮从大坝上由江面驶入升船机的承船厢,随后升船机历时8min将邮轮从海拔高度为156m的上游江面,沿竖直方向运送至海拔高度为60m的下游江面,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求游轮下降的平均速度大小; (2)若游轮驶入承船厢后,箱内水深为5m,求承船厢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3)求游轮下降过程中,油轮重力做的功及功率。 17. (5.0分)交警使用的某型号酒精测试仪的工作原理相当于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9V,传感器电阻R2的电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酒精气体的浓度为0时,R2的电阻为80。使用前要通过调零旋钮(即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对测试仪进行调零,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8V。求 (1)电压表的示数为8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 (2)电压表的示数为8V时,滑动变阻器R1的电阻值为多少? (3)调零后,R1的电阻保持不变。某驾驶员对着测试仪吹气10s,电流表的示数达到0.4A,该驾驶员醉驾了,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四、 简答题(每题2分,共6分) (共3题;共6分)18. (2分)小红同学认真观察了家里烧开水的过程,发现当水沸腾时,壶嘴口不断有“白气”出现时;但通过进一步的仔细观察却发现出现“白气”的位置总是与壶嘴口有一小段距离,在壶嘴位置却几乎看不见“白气”.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19. (2分)甲、乙两图分别是盲道和鞋底的图片,它们上面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些花纹的作用一样吗?请你说说这样做的道理。 20. (2分)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主要的通信工具,为避免手机爆炸,你认为应怎样做才安全?(写出两条即可) 五、 作图、实验与探究题(第21题每小题2分、第2226题每空1 (共6题;共24分)21. (6分)如图所示,F是透镜的焦点,a、b是烛焰发出的两条光线,a与两焦点连线平行,b经过透镜中心。请作出a、b两条光线通过透镜之后的光路图。 22. (3.0分)在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两根相同的铁钉制作了简易的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磁铁乙吸引大头针的个数_(选填“增加”或“减少”),说明对于同一电磁铁,通过电流越大,其磁性_。 (2)比较电磁铁甲与电磁铁乙可知,当_一定时,_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3)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甲下端是_(选填“N”或“S”)极。 (4)断开开关后,小明发现大头针没有完全掉落下来,原因是_。 23. (3.0分)利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中的ABCD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图甲中,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是为了使海波受热_。 (2)分析图乙中的图象ABCD,在67min时间内,试管内的海波处于_态。海波熔化时尽管不断吸热,但_不变;熔化的时间是_min;熔点是_。 24. (3分)文安同学进行了如下光学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华在检查视力时,发现视力表在自己头部的后上方,她识别的是对面镜子里视力表的像。检查后,小华对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是否相等产生了疑问,在老师帮助下,完了如下探究实验: 如图乙所示,小华在水平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把点燃的A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玻璃板后移动与A蜡烛外形相同但未点燃的B蜡烛,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多次改变A与玻璃板的距离,重复上述实验。由此可以得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选填“有关”或“无关”);小华进一步探究,得到了平面键成像的其它特点。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点P在平面镜里的像P,并画出小华看到点P的像的光路图。(2)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小科自主研制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的晶状体,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凸度大小。光屏和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后,调节水透镜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将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对水透镜_(填“注水”或“抽水”)。 25. (4.0分)小刚和小红在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源电压不变,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2.5V。 (1)请在图甲电路中分别填入字母A或V,使之成为正确的实验电路。 (2)连接完电路闭合开关后,小刚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_。 (3)重新正确连接电路后进行实验,小红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测得多组对应的电压、电流值,并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I-U图象。由图象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_A,电阻为_(结果保留1位小数)。 (4)通过图象发现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这是因为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_(选填“减小”或“增大”) 26. (5.0分)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研究,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_有关(2)分析图 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_N(4)小明还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一小团橡皮泥、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橡皮泥团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橡皮泥团下沉至杯底步骤二:将橡皮泥团捏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a)小明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由于第一次橡皮泥团受到的浮力小于第二次呈“碗状”时受到的浮力,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b)同组的小红不同意小明得出的结论,她指出小明的实验有一处错误,所以才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错误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橡皮泥形状的改变,没有控制物体都要_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共9题;共18分)7-1、8-1、9-1、10-1、10-2、10-3、10-4、11-1、12-1、13-1、14-1、15-1、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