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一、积累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大自然的声音,就连抱负最远大的音乐演奏也无法比拟。我们的耳朵早已完美地演化出 (1ng)听这些声音的能力,像是瞬间吹拂而过的微风暗示着天气即将发生变化,春天的第一声鸟啭预告着大地即将再度转绿、蓬勃繁衍,迫近的暴风雨承诺会驱走干旱,变换的潮汐提醒我们天体的运行。“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五年前的欧洲之旅,习近平主席以“茶”“酒”为喻,倡导连接不同文明。茶香隽永,寓意东方的含蓄内效;酒香四(y),暗含西方的热烈奔放。五年后他再次踏足欧洲大陆,中欧关系历久弥坚,一如茶与酒各美其关、相得益彰,不断(hun)发出新的生机。(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1ng)听 四 (y) (hun)发(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拂 (Af Bf ) 隽 (Ajun Bjn )(3)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拟”在句中是“比较”的意思。B相得益彰: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C蓬勃:繁荣,旺盛。D“隽永”在句中是“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的意思。2(5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走在逆境,亦可仰望。面对“左迁”的困境,诗人韩愈借“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坦陈心志,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弥坚;面对“赐金放还”的失意,诗人李白摆脱歧路彷徨的苦闷,坚定了“ , ”(行路难)的信心,发出展望未来、梦想启航的最强音;面对政治的冷遇和亲人的分离,诗人苏轼乘着酒兴正酣,挥笔写下“ ,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的千古佳句,旷达之怀凸显。3(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江畔放流鱼苗活动,同学们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激发了参与治水、保护环境。B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C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D在2019年苏迪曼杯锦标赛上,中国队和日本队进行了争夺冠亚军的决赛,最终中国队夺冠。4(3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谥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等按其生平事迹给予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B“滕子京谪守巴陵君”中的“谪”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左迁”都是指封建王朝官吏辞职或远调。C余光中在乡愁中表达了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古时称家乡为“桑梓”。D弱冠”是指古代男子十六岁行成年加冠之礼,因未成壮年,故称“弱冠”。5(2分)请仿照例句,解说图中所示的会意字。图字解说杳由木、日二字合成,木是树木,日是太阳,太阳落到了树的根部,表示天已经昏黑了。故“杳”本义为“幽暗”。 二、阅读6(7分)名著阅读 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请你根据对爱情诗选的探究和发现,完成下列题目:(1)对艾青“其人其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艾青之所以写下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长诗,是因为他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活动,被捕入狱,失去了绘画的条件,于是开始借诗“控诉、抗议”,抒发对大堰河的深深挚爱和无尽怀念。B艾青前期创作的诗歌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C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歌到达了另一个高峰。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D我爱这土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悲怆、深沉、坚定,多用修饰语来呈现诗人的情感,如通过“悲愤”“激怒”等表现沉重,用“永远汹涌”“无止息地吹刮”等表达坚定。(2)阅读艾青的诗,完成表格。读诗方法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例句阅读思考和收获方法一:品味诗歌语言艾青的诗歌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刈草的孩子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结合画线句子赏析艾青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明确: 方法二:把握诗歌意象艾青的诗歌具有强烈鲜明的意象。黎明(节选)黎明,/为了你的到来/我愿站在山坡上,/像欢迎/从田野那边疾奔而来的少女,/向你张开双臂/因为你,/你有她的纯真的微笑,/和那使我迷恋的草野的清芬。理解诗中意象“黎明”的含义。明确: 7(17分)文学作品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下列各题雪夜的老人叶骑雪花平平仄仄落下来,散在我的脸上,像针,刺入肌肤告诉我,自己还在这个城市活着。寒冷,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三年了,一千多个日夜,我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最终,三次创业换来的结局,是最初的壮志雄心成了今晚口袋里仅剩的十五块钱。我淡淡发笑,索性把这十五块钱,再换成三罐啤酒。一无所有,大概,不过如此吧。我拿出手机,突然有倾诉的欲望。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这城市的灯火,突然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捂住嘴巴,它们就会从眼睛里跑出来。夜越来越深,气温几乎跌至冰点,整个公园除了自己这个失意人,已经找不到其他行人。独自对着这茫茫夜色,雪花漫天飞舞。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来了一个老人。老实说,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到来。兴许,他恰巧从这里路过,或是心里也藏着一点儿事,而看到我,一个年轻人在这里坐着,他干脆也坐上片刻。这么冷的天,他不会待得太久。沉浸在三年创业的岁月里,分不清哪是雪,哪是泪。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偶尔用目光打量一下我,像问候,像关怀,似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我渐渐对这个老人有些好奇,不知道他这样跟我面对面坐着,是巧合,还是另有用意。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附近的一个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服务队,专门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莫非,他是这个服务队的成员,怕我一时做出什么傻事?或者,是我长得像他的孩子,而他也曾在深夜里,看见自己的子女在生活面前声泪俱下、遍体鳞伤,眼前的这一幕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回忆?抑或,他是自己一个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不认得他,而他记得我。在这个孤独的夜晚,有他无声的陪伴?我黑色幽默般地放飞想象,希望求得一丝慰藉。但最终,悲伤如雪花般向我袭来,生活的痛楚,再次将我包围。终于,夜色已深,是离开的时候了。眼前这个老人到底是谁,又何必在意。我站起身,朝自己的出租房走去。没走几步,我隐隐察觉到,身后的老人也站起了身子。我转过头,恍惚中,看见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长椅旁,弯腰,捡起地上的三个空啤酒罐,微微向我致意,然后,安静地离开了公园。我怔怔地站在原地,突然明白过来,却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我望着老人远去的方向,蓦地记起他坐在公园长椅上,任由雪花飘落的那份倔强。或许,在他的一生中,还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的夜晚,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风雪愈紧了。我拨通母亲的电话,告诉她,今年生意没做好,但自己所在的城市下了一场大雪,家乡有句老话,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 (选自201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1)根据小说内容,请将表格补充完整。情节内容情感变化创业失败,雪夜独自喝酒 疑惑起身离开,老人捡走易拉罐 释然(2)请联系上下文,回答下列各题。寒冷,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理解句子含义)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分析人物心理)(3)误会是小说在情节设置中常用的手法。找出文中设置的误会,简要分析其作用。(4)研读第段中“我”打给母亲的电话内容,说说揭示了哪些人生道理。8(11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新闻快报】巴黎圣母院遭遇严重火灾 2019年4月15日傍晚,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其标志性尖顶在烈焰下倒塌。数百名消防员赶到现场抢救,最终成功控制火势,保住圣母院的主体结构。16日早上,在大火燃烧了近15个小时后,巴黎消防员宣布火势已全部扑灭。虽然主体建筑骨架和两座钟楼在大火中幸免于难,但圣母院的塔尖坍塌,三分之二的屋顶被毁,消防人员称,一些内部结构仍有倒塌风险。火灾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但有一名消防员受重伤,法国文化部长表示,巴黎圣母院的艺术品将被转移到卢浮宫保管。【新闻聚焦】全世界在为巴黎圣母院哭泣 它为出生而鸣,它为死亡而鸣。日日夜夜,时时刻刻。歌剧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烧了。 2019年4月15日,全世界为巴黎圣母院悲伤,为法兰西流泪。 巴黎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下午6:30(北京时间16日00:30),巴黎圣母院起火了,滚滚浓烟遮蔽了塞纳河畔的天空,也笼罩了整个巴黎。 当时,最后一批游客正在门口排队等待进入巴黎圣母院参观,圣母院的大门突然关闭,没有任何工作员出来解释原因。不一会儿,在大教堂的最高部分。呛人的白色烟雾开始上升。不一会儿法国警察开始冲进教堂内部,吹口哨并大声呼唤,提醒游客撤离。此时火焰已高耸入云,从大教堂的多个门窗部分溢出。游客和居民都陷入了呆滞,拨出手机给亲人打电话报平安。成千上万的旁观者聚集在塞纳河畔,并挤进了附近的广场,喘着粗气,手捂着嘴巴惊恐万分,并在擦抹眼泪。 此时东半球的我们绝大多数人还在睡梦里。一觉醒来,各种关于巴黎圣母院大火的新闻铺天盖地,塞满了我们的手机屏幕,当看到93米塔尖的上半截像散了架的椅子一样掉下来的时候,相信很多人心中充满哀伤。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称,现场的法国人民目睹如此惨状,忍不住痛哭流涕,甚至有人唱起了祈祷歌曲,为巴黎圣母院祷告。 法国当地电视主持人在现场直播中表示,预计圣母院重修至少需要810年时间,在此期间不会对外开放。也就是说,在今后十年内去巴黎的游客,将无缘感受这座教堂辉煌的艺术。起火原因,很多人猜测是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翻新工程施工导致的。在现场的照片和视频中能明显看到耸立在屋顶的方形脚手架。 纽约约翰杰伊学院消防科学副教授格伦科贝特推测,施工明火可能是造成火灾的危险因素之一。他认为,火炬上的明火、焊工产生的火花以及其他脚手架上的易燃材料都是潜在的灾难。【网友热议】 小绵羊:就让法国人去哭泣吧!一百多年前,他们可曾听到羸弱的中国人的哭泣! 梵高:圆明园被烧、被抢是人为的,是侵略,圣母院失火是事故,而且文化就是有国界的。还有,因果报应的道理是深入中国人民的骨髓的,不是一句大爱天下就能改变的!说一句因果报应就不是好人了? 兔子先森:要烧也是法国人的文物,跟中国人有什么关系?(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A消防人员熄灭了火灾,巴黎圣母院的主体结构就此转危为安。B虽然火灾造成了标志性塔尖坍塌,但巴黎圣母院的损毁并不严重。C今后十年内,游客将因为巴黎圣母院重修无法进入院内参观。D据消防专家推断,巴黎圣母院火灾是施工明火引起的。(2)比较阅读【新闻快报】和【新闻聚焦】,完成下面的表格。标题巴黎圣母院遭遇严重火灾全世界在为巴黎圣母院哭泣内容特点介绍火灾发生的时间、灭火的经过、相关损失等情况,简要集中。 态度倾向 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蕴含着对巴黎圣母院被火灾破坏的惋惜之情。新闻价值帮助读者快速获得巴黎圣母院火灾相关的重要信息。 (3)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后,网上出现了一些非理性言论,值得国人警觉和反省。请根据材料,在【网友热议】中跟帖,表达自己的观点。9(14分)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楚王急召太子。楚国之法,车不得至于茆门。天雨,廷中有潦,太子遂驱车至于茆门。廷理曰:“车不得至茆门。至茆门,非法也。”太子曰:“王召急,不得须无潦。”遂驱之。廷理举殳而击其马,败其驾。 太子入为王泣曰:“廷中多潦,驱车至茆门,廷理曰非法也,举殳击臣马,败臣驾。王必诛之。”王曰:“前有老主而不逾,后有储主而不属,矜矣!是真吾守法之牙也。”乃益爵二级而开后门出太子勿复过。(节选自韩非子)【注释】廷:通“庭”,院子。潦(lio):路上流水或沟中积水,文中指庭院积水。殳(sh):古兵器名,用竹木为之,一端有棱。驾:帝王车乘总称,文中指太子所乘之车。属:归属。文中指迎合,依附。矜:自负,贤能。文中是贤能的意思。(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太子遂驱车至于茆门于是B击其马,败其驾失败C前有老主而不逾超越,违反(法令)D是真吾守法之牙也这(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两处)乃 益 爵 二 级 而 开 后 门 出 太 子 勿 复 过。(3)下列各项对文中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楚王急着召见太子,但天下雨,庭院中有积水。B按照楚国的法令,车不能到茆门,所以被廷理劝告离开。C太子向楚王哭诉自己的车驾被拦,要求楚王诛杀廷理。D文中“不逾”、“不属”等词,说明楚王是赞赏廷理的做法的。(4)根据文中“太子”的行为推断,他是怎样的一个人?(5)韩非子明确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文中“楚王”对待“太子”投诉的做法,是否体现了这种思想?结合内容,说明理由。10(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题。宿牛群头胡 助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拙蘑菇。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供晚厨。(选自元明清诗歌鉴赏辞典)【注】牛群头:地名。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1)诗中“拙”“满”二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三、写作11(5分)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不久前,一部电影宣传片啥是佩奇刷爆了网络。短片讲述的是居住在大山中的爷爷想要送城里的孙子一份新年礼物,却不知道孙子最爱的佩奇是啥,于是全村打听,最后用鼓风机焊了一个粉红色的“钢铁佩奇”送给孙子。有统计显示,这个视频一天播放量超3100万,微博“啥是佩奇”话题阅读量超过3亿。 一条爷爷给孙子准备春节礼物的视频,为什么可以成为“流量明星”、形成一道温暖网络的“文化热流”?请试着分析原因,写一则微评论。小贴士:(1)想一想原因,让观点放在最开头,鲜明醒目;(2)按照主次,条理清晰地表达;(3)100字左右,不要透露个人信息。12(40分)生活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我们常常会得到这样的鼓励:“别急,多想想。”遇到简单容易的事情时,我们也常常能听到这样的提醒:“别急,多想想。”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你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可以阐述道理要求: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少于600字。有真情实感。答案一、积累1【解答】答案:(1)聆;溢;焕(2)B;A(3)D。2【解答】答案: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注意“弊”“衰”的写法)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注意“沧”的写法)人有悲欢离合3【解答】A有误,句子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上“的热情”;B有误,前后不一致,“国力的强弱”包含两个方面,“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仅包含一个方面;C正确;D有误,语意重复,去掉“争夺冠亚军”。故选:C。4【解答】ABC正确;D有误,“弱冠”是指古代男子二十岁。“十六岁行成年加冠之礼”说法错误;故选:D。5【解答】答案:休由人、木二字合成,人走得累了,于是靠在了树下。故“休”的本义是“停歇、休息”。二、阅读6【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及作者的基本知识。ABD表述正确。C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歌到达了另一个高峰。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故选:C。(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赏析。要求从诗歌语言和意象两方面分别赏析艾青的两首诗。主要是景物描写,通过自然和人物的对比,阔大的天地间,几乎看不到割草的孩子,表明这不是孩子所从事的劳动,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愤慨。要求分析“黎明”的象征意义,“黎明”象征着光明,诗人欢迎黎明,意即对光明的期待与渴望。答案:(1)C(2)运用鲜明的色调,营造了一种阔大、凄美的气氛,反衬出割草孩子的渺小,从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愤慨。黎明象征着光明,诗人借助“黎明”表现当时处于黑暗之中的民众对于光明的期待与渴望。7【解答】(1)本题考查对筛选信息和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细读文本可知,“我”在这个城市打拼三年,却只剩下了十五块钱,此时“我”的内心是痛苦的,所以第一空应填“痛苦”。然后“我”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一直在“我”身边坐着不离开。所以第二空应填“偶遇老人,始终不离开”。当“我”起身离开后,老人把易拉罐拿走,此时“我”明白了老人的身份,所以第三空应填“明白”。老人的经历让“我”顿悟,给母亲打了一个电话,相信明年一定会有起色。所以第四空应填“给母亲打电话,相信明年会更好”。(2)本题考查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第一句中的关键词语是“寒冷”,联系文本可知,这里说的寒冷并不只是指的身体上的寒冷,而更多的侧重于心灵的寒冷,“我”在这个城市打拼了三年,却一事无成,只剩下了十五块钱,这让“我”内心痛苦,觉得寒冷。本题考查揣摩人物心理。“我”之所以不给父母打电话,是因为怕父母担心,不给朋友打电话,是因为在这个城市里没有朋友,一是因为这是一个陌生的城市,二是因为“我”在这里一事无成,自然朋友很少,即使有几个,也可能给自己提供帮助。既然没有人可说,只能自己默默承受了。以此来揣摩“我”的心理活动即可。(3)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和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误会的巧妙安排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根据文本内容可知,老人在“我”身边坐着,一直不离开,“我”对他的身份有了多种猜测,直到老人拾起“我”扔的易拉罐,“我”才明白了他的真实身份,这个误会让文章波澜起伏。(4)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理解语句要与对全文内容的理解相结合,既要理解表面含义,又要分析深层含义。文中的拾荒老人“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这表现出他的坚强和不惧任何困难的品质。句中的“雪花”与“大雪”有象征意义,象征着人生中的磨难与痛苦,这些磨难与痛苦可以折磨人的身体,但不能让一个人失去斗志与生活的希望。答案:(1)痛苦 偶遇老人,始终不离开 明白 给母亲打电话,相信明年会更好。(2)我在这个城市里拼搏奋斗,最终却是一事无成,内心非常的痛苦与失落。打给父母,又怕父母担心。打给朋友,但是真心的朋友却没有几个。既然没有人诉说,那就给自己说,给面前的纷飞的雪花说吧。(3)我一开始对老人的身份有多种猜测,直到老人拾起了易拉罐,我才知道他是一个城市拾荒者。这个误会让文章的情节起伏有波澜。(4)生活的不如意与困苦让这位老人日渐苍老,但却没有击跨他的斗志与对生活的希望。8【解答】(1)A有误,此项内容与“消防人员称,一些内部结构仍有倒塌风险”不相符。B有误,此项内容与“虽然主体建筑骨架和两座钟楼在大火中幸免于难,但圣母院的塔尖坍塌,三分之二的屋顶被毁”不相符。C正确。D有误,此项内容与“施工明火可能是造成火灾的危险因素之一。他认为,火炬上的明火、焊工产生的火花以及其他脚手架上的易燃材料都是潜在的灾难”不相符。故选:C。(2)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新闻快报和新闻聚焦。根据对新闻聚焦的阅读,概括主要内容即可。结合“巴黎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下午6:30呛人的白色烟雾开始上升”介绍了火灾发生的过程;结合“不一会儿法国警察开始冲进教堂内部相信很多人心中充满哀伤”概括得出:各种人的反应;结合“法国当地电视主持人在现场直播中表示将无缘感受这座教堂辉煌的艺术”概括得出:火灾的影响等情况。要求学生注意考查的是态度倾向。新闻快报用比较客观的态度报道火灾的经过和相关情况,基本不带感情色彩。结合“法国当地电视主持人在现场直播中表示,预计圣母院重修至少需要810年时间,在此期间不会对外开放。也就是说,在今后十年内去巴黎的游客,将无缘感受这座教堂辉煌的艺术”分析:让读者更具体地了解了火灾的过程与相关细节,认识到火灾产生的影响。(3)这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注意自己的观点不能偏执,具有正能量。如文化是有国界的,但文明没有。巴黎圣母院的损失,是曾经的文明的逝去,它代表的不仅仅是法国,更是全人类。为巴黎圣母院痛心,也为那段历史痛心。当年雨果曾经为圆明园仗义执言,展现了伟大的人文情怀,今天我们也要珍惜巴黎圣母院这个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答案:(1)C。(2)介绍了火灾发生的过程、各种人的反应、火灾的影响等情况,比较全面具体。基本不带感情色彩,用比较客观的态度报道火灾的经过和相关情况。让读者更具体地了解了火灾的过程与相关细节,认识到火灾产生的影响。(3)示例1:不管圆明园还是巴黎圣母院,都是人类文明史上极其宝贵的财富。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国耻永不能忘!但我们应理性爱国,巴黎圣母院着火实属意外,世事无常,我们要珍惜当下。示例2:文化是有国界的,但文明没有。巴黎圣母院的损失,是曾经的文明的逝去,它代表的不仅仅是法国,更是全人类。为巴黎圣母院痛心,也为那段历史痛心。当年雨果曾经为圆明园仗义执言,展现了伟大的人文情怀,今天我们也要珍惜巴黎圣母院这个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9【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ACD正确;B有误,句意为:廷理官举起长枪刺击他的马,破坏了他的车驾。败:破坏;故选:B。(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于是就给他增加爵位两级,而开了后门让太子出去。并告诫:“不要再犯错误了。”故可断句为:乃 益 爵 二 级/而 开 后 门 出 太 子/勿 复 过。(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ACD正确;B有误,阅读全文可知,当太子驾车至茆门,“廷理举殳而击其马,败其驾”,不是劝太子离开,而是认为太子触犯了法律,应受惩罚。故选:B。(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根据太子的行为来分析,他视法律而不顾,在不顾廷理劝阻的情况下,一意孤行,还向大王哭诉要求处理廷理。可见他是一个目无法纪的人。(5)本题考查文中人物行为的评价。从文中的描述可见,楚王听了太子的哭诉后,不仅没有怪罪廷理,还夸奖他,认为他是“守法之牙”,并批评了太子行为的错误性,韩非子明确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文中“楚王”对待“太子”投诉的做法,正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的体现。答案:(1)乃 益 爵 二 级/而 开 后 门 出 太 子/勿 复 过(2)于是 破坏 超越,违反 这(3)B(4)他是一个一意孤行,目无法纪的人。(5)韩非子明确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文中“楚王”对待“太子”的投诉,不仅没有怪罪廷理,还夸奖他,认为他是“守法之牙”,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10【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语言的赏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作答时,先解释词语的意思,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最后再指明作者的情感。这里首先要注意“拙”应该是通假字,同“茁”,“茁壮”的意思,用来修饰“蘑菇”,写出蘑菇长得旺盛;“满”则写出蘑菇的多。由此可以看出,描写的对象主要是“蘑菇”,写出它的旺盛与多,从而表现出大自然的生机,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茁”是旺盛的意思,“满”是装满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雨过之后,蘑菇长得十分旺盛,数量很多,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2)本题考查分析诗人情感的能力。作答时注意诗歌中的景的特点以及诗人的言行。从诗歌的一二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这里描写的是大自然的美丽之景,而三四两句则是写诗人从牧童那里买来蘑菇做晚饭,表现出诗人的安逸闲适之情。答案:(1)“茁”是旺盛的意思,“满”是装满的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张家口货运资格证考试有哪些项目
- 加工衣服合同范本
- 2025年重庆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保过版
- 买方解除合同范本
- 个人服装采购合同范本
- 个人庭院出租合同范本
- 基槽土夹石换填施工方案
- 临沂制砂机采购合同范本
- 免责任劳务合同范本
- 买卖农村房屋合同范本
- 2023中职27 婴幼儿保育 赛题 模块三 婴幼儿早期学习支持(赛项赛题)
- 教师师德和专业发展课件
- 服务器巡检报告模版
- 2023年中国煤化工行业全景图谱
- 2023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2023年)必修二全册教案
- 小学美术 四年级 人教版《造型•表现-色彩表现与创作》“色彩”单元美术作业设计《色彩的明与暗》《色彩的渐变》《色彩的情感》
- 中国心脏重症镇静镇痛专家共识专家讲座
- 川教版七年级生命生态安全下册第1课《森林草原火灾的危害》教案
-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
- 安全技术说明书粗苯
- 单招面试技巧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