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说课稿赵延军.doc_第1页
乙酸说课稿赵延军.doc_第2页
乙酸说课稿赵延军.doc_第3页
乙酸说课稿赵延军.doc_第4页
乙酸说课稿赵延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学高为师国家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 身正为范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乙酸学校:陕西师范大学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姓名:赵延军目录一、教学分析2(一)教材分析2(二)教学对象分析2(三)、化学课程标准要求3(四)、教学目标31、知识与技能32、过程与方法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五)、教学重难点3二、设计思路4三、教学方法4四、教学过程4第一环节创设情景,课堂导入(1-2分钟)4第二环节结构以及物理性质的学习(8分钟)5第三环节化学性质的探究(25分钟)5第四环节课堂小结(5分钟)7第五环节拓展练习,学以致用(5分钟)7五、板书设计8六、结束语8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各位老师好:我说课的课题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我将从教学分析、设计思路、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编排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二课时乙酸。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乙酸的物理性质以及用途,没有从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等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所以本课在初中知识以及前一节中学习了乙醇分子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乙酸的分子结构和酸性以及酯化反应,并学会用有机物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来分析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让学生逐步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在旧教材中乙酸和羧酸合并为一节内容,放在高中人教版化学第二册中,这样有利于理科生系统的学习有机酸的知识,但分科后的文科生无法学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乙酸方面的化学知识。所以在新课程中改变了以往的这种只让理科生学有机化学的模式,把本节课内容放在必修二中学习,目的是让高中分科以后成为文科生的学生接触更多的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同时对理科生在选修五中系统的学习羧酸以及有机物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新教材这样的编写,所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了一些生活中有代表性的有机物,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有利于他们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二)教学对象分析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出发,通过前几节课中对甲烷、乙烯、苯以及乙醇的学习,学生对有机物的学习方法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时明白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此时的学生处在高中一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思维较活跃,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和较强的表现欲,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有小组合作以及实验探究的经验,能积极参与讨论。从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方面考虑,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结合实际学习知识的能力较差,很难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所以本课将侧重锻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的思想,让学生真正明白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三)化学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编写的意图,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乙酸的物理性质,判断其分子结构,归纳羧基的结构特征;(2)结合生活经验和化学实验判断乙酸的化学性质(酸性和酯化反应);(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说明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乙酸性质的探究,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应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现象和常识的能力,学会对比、归纳和类推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加强自身的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同时形成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2)通过洗水垢的生活实例,学生进一步体验化学学科的实用性,同时让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五)教学重难点1.知识上的重点、难点:重点:乙酸的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弱酸性、酯化反应);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能描述酯化反应的现象,归纳酯化反应的本质。2.方法上的重点、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理性的探索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发现化学反应的规律,养成综合、全面分析问题的习惯;难点:学生在进行探究实验以及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科学探究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二、设计思路食醋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调味品,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学生对食醋已经很熟悉,从学生已有的与食醋相关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常见物质,学生易于接受,同时结合黑塔造醋的历史事例,讲述醋的来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兴趣。在九年级时学生已经对乙酸的物理性质有了简单的认识(科学教育出版社,化学九年级下,P100),本节课在九年级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将对乙酸的性质尤其是化学性质进行重点研究,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乙酸的弱酸性,描述乙酸与乙醇之间发生的酯化反应,同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来解释酯化反应的实质,让学生明白酯化反应生成物中的水是由醇提供氢原子和酸提供羟基形成的。三、教学方法(一)情境激学法。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从杜康酿酒的故事过渡到黑塔造醋的故事引出课题,再利用食醋可以清除水垢,厨师炒菜、烧鱼时喜欢往里面加点醋并加一些料酒,这样菜、鱼的味道就变得更香等情境的创设,促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探究乙酸的相关知识。(二)实验探究法。通过对乙酸酸性和酯化反应的学习,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探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参与、讨论以及提问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展示乙酸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使学生对乙酸的分子结构有直观的了解。播放动画展示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的脱水方式,让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有正确的认识。设计意图是通过模型以及动画模拟将微观现象宏观化,帮助学生在头脑中直观的建立物质的分子结构,从宏观上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课堂导入(1-2分钟)事例:醋的来历?传说古代有个酿酒高手叫杜康。他儿子黑塔跟父亲也学会了酿酒技术。后来,黑塔觉得酿酒后把酒糟扔掉可惜,于是把酒糟浸泡在水缸里。到了第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浓浓的酸气扑鼻而来。黑塔忍不住尝了一口,酸酸的,味道很美。烧菜时放了一些,饭菜味道特别鲜美,于是贮藏起来作为调味剂。这种“调味剂”就是现代食醋的原型。第二环节结构以及物理性质的学习(8分钟)现代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我先用多媒体展示乙酸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让学生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并分析其中含有的官能团。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符号与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乙酸的模型使教学直观化,学生易于认识和理解。同时对于乙酸中官能团的教学我采用学生自己观察、与乙醇对比、归纳、总结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我拿出一瓶乙酸给学生展示,并让学生总结其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等角度分析)。乙酸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 气 味: 沸 点: 熔 点: 溶解性: 设计意图:通过乙酸实物展示,让学生自己说出其物理性质,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对于自己通过观察而得出的答案非常相信而且没有疑问。第三环节化学性质的探究(25分钟)探究一:乙酸的酸性初中已经学过乙酸具有酸性,我们如何验证乙酸具有酸性呢?我让一位学生现场演示往乙酸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的实验(如果同学们发现溶液变红,则可以证明乙酸具有酸性)。复习初中学过的酸的通性,得出以下结论:(1)、酸 + 金属 盐 + 氢气 ;(2)、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3)、酸 + 碱 盐 + 水 ;(4)、酸 + 盐 新酸 + 新盐。 了解了乙酸酸性的情况下,我继续追问乙酸的酸性强弱如何呢?这时讲授用食醋浸泡有水垢(主要成分CaCO3)的暖瓶或水壶,可以清除其中的水垢。让学生比较醋酸与碳酸的酸性,并设计出验证方案。方案: 结论:酸性CH3COOH H2CO3通过我的提示学生可设计出如下方案:往Na2CO3粉未中加入乙酸溶液,发生如下反应:2CH3COOH + Na2CO3 = 2CH3COONa + H2O + CO2,可证明乙酸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练习:CH3COOH + K2CO3 =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设计意图:学生根据食醋可以除水垢的生活实例设计出实验方案,可进一步巩固酸的通性以及乙酸酸性的强弱,同时增强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开放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主动性和参与性,又体现了知识获取的过程和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探究二、乙酸的酯化反应厨师烧鱼或炒菜时常加些醋和料酒,这样鱼或菜的味道就变得可口、香醇。同学们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设计意图:以日常生活常识创设情境,提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设计中把学科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体会“知识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体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我设计了如下实验学习酯化反应。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乙酸,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收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在观察现象的同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装药品的顺序如何? 2.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3.得到的反应产物是否纯净?主要杂质有哪些? 4. 饱和Na2CO3溶液有什么作用? 5.加碎瓷片的目的是什么? 6.为什么导管不插入饱和Na2CO3溶液液面以下?7反应原理如何?我和学生共同讨论总结: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以闻到香味。这种有香味的油状液体叫乙酸乙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像这种酸和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对比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分子结构,引导学生推测乙酸、乙醇可能是以怎样的方式脱水形成乙酸乙酯的?我继续追问除了上述可能性之外有没有其他可能存在的情况?问:那一种判断是正确的呢?应该如何进行证明呢?我们可以用同位素标记法(示踪原子法)来研究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我展示酯化反应脱水方式的flash),并总结出如下断键方式以及酯化反应的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设计意图:本环节从探究实验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描述乙酸的重要性质,然后上升到从结构理论去认识酯化反应的原理,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在教学方法上通过精心设问,师生共同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同时养成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第四环节课堂小结(5分钟)乙酸的化学性质包括:1酸性 弱酸性: CH3COOH CH3COO- + H+ 酸性强弱:2CH3COOH + Na2CO3 = 2CH3COONa + H2O + CO2 CH3COOH H2CO32酯化反应:第五环节拓展练习,学以致用(5分钟)1俗话说:酒喝醉了,喝点醋可以解酒。这是为什么?2为什么酒存放的时间越久越香?3暖瓶、烧水壶使用的时间久了,其底部会出现一层水垢(其主要成分是CaCO3),往壶里放入少量醋可以除去水垢,请写出其原理。4关于乙酸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乙酸易溶于水,且是难挥发的物质B、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C、乙酸分子是由一个乙基和一个羧基组成D、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是四元酸5下列生活常识中不是利用醋的酸性的是( C )A、煮骨头汤时,加小匙醋,可增加汤的营养,味道也更加鲜美B、在刷牙时往牙膏上滴两滴醋再刷,这样持之以恒,就可除去牙垢,使牙齿洁白而有光泽C、烧鱼的时候,既加点酒又加点醋,使鱼更鲜美D、在煮面条时,适量加入醋,不仅可消除面条碱味,而且可以使面条变得白些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日常生活经验分析乙酸的性质,可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体会化学的开放性,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在练习中适时的肯定、赞许和鼓励可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其学习化学的热情。五、板书设计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酸 O一、乙酸的结构分子式:C2H4O2 结构式:CH3COH结构简式:CH3COOH 官能团:COOH(羧基)二、乙酸的物理性质乙酸又叫醋酸,溶点16.6 ,沸点117.9 ,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三、乙酸的化学性质(一)酸性1、与Na2CO3溶液反应 2CH3COOH + Na2CO3 = 2CH3COONa + CO2 +H2O2、酸性比较:CH3COOH H2CO3 电离方程式:CH3COOH CH3COO+ H+(二)酯化反应OO定义: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