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身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广西中医药大学,心身疾病概述,(一)定义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 , 又称心理生理疾患。狭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广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疾病。,1950年美国科学家亚历山大(F. Alexander)提出七类经典心身疾病:消化性溃疡 溃疡性结肠炎 甲状腺功能亢进 类风湿性关节炎 原发性高血压 支气管哮喘 神经性皮炎,心身疾病概念的变迁 DSM-:心身疾病 (1952年)DSM-:心理生理自主神经与内脏反应(1968年)DSM-:影响身体状况的心理因素 (1980年)DSM-:影响医学情况的心理因素 (1987年)ICD-10 :心理生理障碍-精神因素引起生理功能-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1994年),中医药防治心身疾病中的优势中医理论蕴涵大量的“心身相关”思想 历代医家在实践中积累丰富诊疗经验,(二)特征1943年美国科学家哈雷德提出心身疾病具有以.下特点:发病因素与情绪障碍有关。大多与某种特殊的性格类型有关。发病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同一患者可以有几种疾病同时存在或交替发生。常常有相同或类似的家族史。病程往往有缓解和复发的倾向。,(三)分类 近年来,人们开始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研究心与身的关系,发现心身疾病范围很广,涉及临床各科,几乎包括心血管、消化、内分泌等系统所有疾病,病变主要累及植物神经所支配的系统或器官。,有时肥胖也是一种心身疾病,(四)发病率WHO(1999)报道 欧美国家患病率为 10%60%。2005年上海综合性医院初诊病人中,心身疾病患病率为33.2%,其中:住院病人中1/3患有身心疾病内分泌:75.4% 心血管:60.3% 呼吸:55.6% 普通内科:30.8% 皮肤科:26.6%,(五)病因病机 目前,中医学关于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较为公认的认识为:心身疾病的主要由情志内伤所引起,七情太过或不及均会损及相应脏腑而出现躯体疾病,反之脏腑病变也可引起相应的情志异常。,正常情志,促进身心健康,异常情志(太过或不及),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生物因素,遗传基因,个体身体素质,疾病的基因基础和易感性,生理、生化、内分泌、解剖特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特征,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早期经历、依恋风格、后期生活经验,产前情况养育情况,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目前动机、态度,行为风格、应对方式人格特征,应激事件,(积累),发病,生物、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身疾病关系示意图,心身疾病的预防,“治未病”作为中医学预防疾病的重要理论之一, 至今仍在临床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该理论注重精神、情志调摄,强调保持情志调畅,以建立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减轻或消除心理冲突引起的不愉快情绪,从而预防心身疾病的发生,达到保持健康之目的。,预防原则及方法:保持心身愉悦 保持乐观心境、心胸宽大,减少负性情绪对健康的不利影响;健全人格正确认知各种生活事件饮食起居有节 养成健康饮食与生活方式,矫正各种不良行为劳逸张弛适度 不超负荷工作,学会心身放松技术,心身疾病的诊断,诊断要点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社会、心理刺激关系密切器质性病理过程明确及临床躯体症状、阳性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的特异性发现。排除躯体疾病和神经症的诊断,中医诊断方法传统四诊通过望、闻、问、切方法收集基本病史询问病人心理、社会等与心身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因素心理测量现代常用心理测评量表:SCL-90、SDS等中医特色问卷量表 :七情问卷、体质量表等,常见心身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在整体观指导下,中医药治疗心身疾病多以舒情解郁、调理脏腑为法则,采用“心身并治”的方法,调和脏腑,畅达气血,从而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目前,发病率较高的心身疾病依次为:失眠症10% 20%、抑郁症5%7%,焦虑症3%左右。现将上述三种病症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一)失眠症 失眠症是指由于思虑过度、紧张恐怖、过度疲劳、情境变迁或神经病理损害等引起的一种持续的睡眠质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状况,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早醒,多梦,醒后疲乏,或缺乏清醒感,白天思睡等。中医学称之为“不寐”、“不得卧”、“目不瞑”等。,中药治疗,辨证论治,专方治疗,单味中药,从五脏论治,从脑论治,从营卫论治,从气血阴阳论治,从虚火痰瘀论治,自拟方药,经典方药,首先调和营卫然后根据虚实虚者调补气血,实者祛痰化湿,十味安神饮、安神达寐汤、安寐汤等,应用较多的酸枣仁汤、温胆汤、丹栀逍遥散、归脾汤等,多选肉桂、山茱萸、生地、郁金、合欢皮、酸枣仁等具补益滋阴安神作用的药物,针灸推拿治疗,推拿治疗,体针,耳针,刺血法,梅花针,电针,艾条灸,艾炷灸,全身推拿,局部推拿,多取百会、神庭、神门、四神聪等。,主穴取神庭、印 堂,并随证配穴。,直接灸心俞、照海、百会、涌泉等穴为多,取鲜姜切薄片,用粗针刺孔,贴于心俞穴,行艾灸,多选取安眠、百会、肝俞、脾俞、足三里等穴位,施以不同手法加以按摩全身。,以三阴交、肾俞、涌泉为主 穴,用拇指罗纹面进行按摩。,主穴取神门,皮质下,结合症状辨证选穴。,叩刺背俞穴,针灸治疗,灸法,针法,取百会、大椎、神庭、印堂,三棱针刺破相应血络,以安神为治疗法则,心理治疗,放 松 治 疗,言 语 疏 导,认知或冥想放松法腹式呼吸放松法渐进性肌肉放松法。,探 寻 病 因言 语 宽 慰消 除 障 碍增 强 信 心重 建 模 式,音乐治疗,以放松为主的音乐,以治疗为主的音乐,此类音乐多轻缓低吟, 柔和优美,清幽和谐。 如:平沙落雁春 江花月夜江南好,以宫商角徵羽中某音为主音,其余各音围绕主音进行有序组合,构成五种音乐,辩证施乐调节脏腑,某女,学生,18岁,1994年4月16日初诊。平素自尊心较强,1年前高考落榜,惭愧难当,久思不解,整天不出门,闷闷不乐,继而彻夜不寐,神志混乱,视人呆滞,恶心欲吐。舌质淡,苔白,脉细弦。 辨证:心脾两虚型不寐,治以养心安神、健脾和胃。 处方:甘麦大枣汤加减。二诊:夜寐转安,惟多梦,续守原意治之。前方加柏子仁15g,7剂乃愈。(选自钟一棠治疗情志病验案选),医案举隅,(二)抑郁症 抑郁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因其临床高发病率及自杀率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属中医“郁证”范畴,多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临床表现主要以抑郁心境、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三大心理症状为主,同时兼具各种躯体症状。,中药治疗,辨证论治,专方治疗,单味中药,从五脏论治,从脑论治,从营卫论治,从气血论治,从虚实论治,自拟方药,经典方药,首调气机,后据虚实,虚者调补脏腑气血,实者疏肝理气解郁。,解郁汤、自拟抑虑汤等,应用较多的为柴胡疏肝散、温胆汤、逍遥散、甘麦大枣汤、滋水清肝饮等,多选罗布麻、柴胡皂甙、贯叶连翘提取物、石菖蒲等具疏肝解郁作用的药物,非药物治疗,针 灸 治 疗,心 理 干 预(移情易性),饮 食 疗 法,音 乐 疗 法,健 身 气 功,体针,电针,根据辨证,一般选内关、神门、后溪,三阴交等穴。根据具体症状加减。,探 寻 病 因 分 散 焦 点 解 除 负 担 稳 定 情 绪 充 实 生 活,选择节奏鲜明,优美动听的音乐。如春天来了、雨打芭蕉等。此外也要因人制宜,施以不同音乐,常用药膳食品有枸杞子、何首乌、茯苓、桑椹、芝麻、胡桃肉、莲子等,主要包括五禽戏、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气功以及武术运动等,调和百脉,运行气血,悦情怡性。,某女,39岁,2008年3月初诊。患者平素性格内向, 善抑郁,凡事与愿违, 即情怀不畅, 久郁在心。近一月因工作困难,不顺心意,郁证即发, 多次与家人吵闹, 同事不和外, 并感两胁胀满, 气窜作痛, 时欲太息, 纳呆, 以“两胁胀痛月余”为主诉就诊。诊见舌边尖红、舌苔白腻, 脉象弦数。 辨证:肝郁脾虚之郁证,治以疏肝健脾解郁。 处方:温胆汤加减。服 6剂后, 心胸豁明, 情志舒畅, 夜寐可, 太息除。继服 5剂, 诸症悉平。 (选自门诊病例),医案举隅,(三)焦虑症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紊乱现象,如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面色苍白或潮红、易出汗、四肢发麻、肌肉跳动、眩晕、心悸、胸部有紧压感或窒息感、食欲不振、口干、腹部发胀并有灼热感、便秘或腹泻、尿频、月经不调、性欲缺乏等症状,多见于青壮年,发病率女性较高。,中药治疗,疏 肝 理 气 法,养 心 安 神 法,补 肾 活 血 法,活 血 化 瘀 法,应用柴胡汤类方频率最高,包括小柴胡汤、四逆散、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加味柴胡疏肝散、疏肝煎等。,在逐瘀类方药中以血府逐瘀汤行气功效较强,使用较多,而制成丸剂的血府逐瘀丸则势缓而持久服用方便,依从性较高。,以地黄逐瘀汤、滋肾舒郁汤常见,本法旨在醒神通窍,宣通郁滞,治疗以滋肾宁心、疏肝解郁为总则,以甘麦大枣汤、归脾汤加减较为常见。,非药物治疗,针 灸 治 疗,心 理 干 预(情志相胜),音 乐 疗 法,一般选风府、百会、印堂、通里、神门、内关、四神聪等穴。随证配穴。,针 对 恐 惧 原 因 诱 导 开 启 其 思 促 使 神 智 清 醒 克 服 焦 虑 情 绪,多选取具有激昂情绪、振奋勇气功效的音乐,以减轻患者低沉消极、焦虑的情绪。如欢乐颂霹雳行等。,女,59岁,1997年12月22日因生气惊吓致心悸。自感悲观厌世,躁动不安,心跳动欲出,胸部常有窒息感,食欲不振,夜间汗出,五心烦热,多梦易醒,面赤头昏,舌红苔薄白干,脉弦细数。 辨证:肝火扰心之怔忡,施以疏肝养心,化痰安神之法。 处方:柴胡疏肝散加减。6剂后觉心中稍安,食欲渐增,但五心烦热及汗出如前,遂上方去半夏、陈皮,加入生龟板生地黄、五味子9g,加减调理1个月,烦躁基本消失,余症亦除。(选自张珍玉教授治疗情志病经验浅谈),医案举隅,思考及展望,就心身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现状分析,虽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轻“防”而重“治”;病机研究稍显薄弱,治疗手段较单一;疗效评估的量化研究不足,尚无客观标准。,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以下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重视预防工作的开展开展心身医学知识培训工作重视流行病学调查和群体研究加强病因病机研究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进一步探讨内在机制注重疗效标准的量化研究借鉴现代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对疗效指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品质营销咨询合同标准文本
- 关联方合同样本
- 保障性公寓出租合同标准文本
- 仓储补充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供餐餐具合同样本
- 交货违约合同样本
- 中国英文合同标准文本
- 专线运输合同标准文本标准文本
- 买钢筋合同标准文本
- 公司解聘员工补偿合同样本
- 华北电力大学丁肇豪:多主体数据中心算力-电力跨域协同优化
- 科技公司费用报销制度及流程比较
- 颅内出血护理操作
- 2024年绍兴诸暨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年新版供电营业规则考试题库
- 2025年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
- 2025年公务员遴选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考题库170题及答案(四)
- 2024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办公用品及设备采购产品手册
- 河道清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