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赞美春天、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味春中优美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2、学习比喻、拟人等写作技巧。(三)思想教育目标:通过欣赏本文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赞美春天、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难点:揣摩词语,品味春这篇散文的优美语言。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春天在你们眼中是怎样的呢?(2-3学生回答)今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一起来感受朱自清笔下的春景。朱自清,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散文有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春大致写于1928年,朱自清写此文时,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春天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注意下面词语的读音。(老师纠正)(纠正读音: 润 水涨(zhng) 捉迷藏(cng) 酝酿(ynning) 应和(h) 薄(b)烟 黄晕(yn) 蓑(su)衣 巢(cho) 2、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用优美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的景色。(三)再读课文,欣赏春景。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春景?作者共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人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2、齐读课文第1、2节,思考:人们盼春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从“盼望着,盼望着”,两个“盼望”的反复使用可以看出人们以急切又喜悦的心情迎接春的到来;“近了”写出春天降至的喜悦心情。3、齐读课文第1、2节,注意语调的变化,读出盼春的喜悦之情。(老师指导:“盼望”要重读,“近了”要适当拉长音)4、研读春草图,感受春草带来的美。学生代表读,思考:春天的草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嫩,绿,多,软(2)春天来了,草从土地里生长出来,作者为什么要用“偷偷”“钻”来形容呢?“钻”字用得好,“钻”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而出的挤劲。“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3)结尾一句“风轻悄悄的”这是借风衬草。这句与上下文有什么联系?照应了开头“东风来了”,又为下文写春风伏笔。从这两处可以看出文章结构的严谨。(4)通过对春草的描写,作者描绘出春天怎样的景象?写出了春意盎然,充满活力的景象。(四)总结这节课,我们整体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学习了课文的前三节,感受了春草传达给我们的春意盎然,充满活力的景象。(五)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前三节;2、把 P54词语注音并解释写在作业本上;3、预习课文后面的内容。第二课时一、导入我们上节课初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背诵前三节,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后面的内容。二、品读课文,欣赏春景图。1、研读春花图,感受春花带来的美。(1)学生代表读第4节,思考:作者笔下的春花有哪些特征?通过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划出来,在旁边标出特征)多,艳,甜(2)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来描写“春花”?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排比写出了花颜色又多又艳;“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把散落在草丛里的花比喻成眼睛、星星,写出了春花的多。(3)“闹“字换成“叫”好不好?为什么?闹,有嗡嗡的声响,而且还呈现出一派繁忙劳动的热闹景象,而叫,只表达叫喊的意思,没有用闹字生动活泼。2、研读春风图,感受春风带来的美。(1)齐读第5节,思考:作者从哪些感官来描写春风的?找一找句子触觉:“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嗅觉:“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听觉:“唱出婉转的曲子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2)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找出句子)比喻:“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拟人:“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3)如何理解“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把风比喻成母亲的手,“抚摸”从人的触觉写出春风的柔和,温暖,给人亲切感。3、研读春雨图,感受春雨带来的美。(1)“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表现了春雨的哪些特点? 牛毛、花针、细丝都有细的共同特点,但又各有个性特点:牛毛多而细密,花针亮而闪烁,细丝柔而绵长。这三个比喻表现了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的特点。 (2) 为什么树叶儿会“绿得发亮”,小草儿会“青得逼你的眼”? 经雨一洗,灰尘没有了,又沾了迷蒙的细雨滴,色彩更艳。 (3)体会“静默”二字所表现的境界。 用拟人笔法传神地写出了春雨中“安静而和平”的景象,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美,把人引入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4、研读迎春图,感受人在初春时的心情。(1)前几幅是写景物,这幅写的什么?写人,勾勒出一幅人们迎春的图画。(2)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表达的意思? “城里乡下”说范围的广阔,“家家户户”表人数之多,“老老小小”表年龄之全。体现了人们迎春的心情。 (3)“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如果写成“舒活筋骨,抖擞精神”,读起来感觉上有什么不同? 前者读起来给人一种愉悦的动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后者读起来使人觉得呆板。5、男生读课文最后3节。(1)女生思考:这三个比喻句抓住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有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刚落地的娃娃”表现春天的“新”,像新生命的开始,给人以无限的希望;“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状写春天的美,令人喜爱;“健壮的青年”赞美春天充满活力,给人以信心和力量。三个比喻句,构成排比段,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这三个比喻句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这三个比喻句从“娃娃”写到“姑娘”再写到“青年”,形象地表现了春天成长的进程,排列有序,不能颠倒。三、总结归纳朱自清先生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通过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人” 的描写,生动地的地勾勒出了春天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赞美和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四、拓展作者朱自清还有许多优美的散文,课后自己欣赏,感受朱自清的散文特色。五、作业1、反复诵读课文,熟读成诵;2、抄写文中你认为优美的句子到摘抄本上。六、板书设计春盼春急切、喜悦春草图草报春 春花图花争春 赞美春天绘春 春风图风唱春 热爱生活 春雨图雨润春 迎春图人迎春颂春新、美、壮附:春原文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 春 ,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学生进入初中,语文学习往往出现不正常的突然“减速”,这的确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一,某些学生在小学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当是造成成绩滑坡的重要原因。小学生的直观性强,而抽象思维能力弱;死记硬背能力强,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弱,所以在小学靠突击和死抠硬记取得成绩的学生,如不注重改进学习方法,又缺乏独立钻研的学习精神,到中学自然跟不上。其二,升入初中,90以上的学生最大的感受是:在小学还有一些玩的时间,而到了初中,自主时间少了,课程增加到十几门,加之一开学,学校就对初一新生提出高要求,实行严格的管理,一时不适应的学生会感到压抑,产生了心理障碍,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其三,初一学生入学时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对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适应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升入初中后,语文成绩肯定也不一样,渐渐就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因此,指导初一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刻不容缓。一、要养成预习的习惯在小学,学生普遍不重视预习环节,对课文中字、词、句的掌握及课文内容的理解都是在老师教学过程中完成的。进入初中后,从学习第一篇课文起,就要养成预习的习惯。这一点非常重要。那么,怎样预习呢?第一步:阅读课文,弄清文章的体裁,了解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扫除字词障碍,对课文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词典弄清楚,难懂的句子划上特定的符号,在老师的讲解中理解或向教师请教。第二步:精读课文,弄清课文主要内容、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课后练习及一些语法知识等。二、有效利用课堂40分钟初一学生获取语文知识,提高分析能力,掌握答题技巧的重要途径还是在于每天的40分钟课堂学习。所以,提高40分钟课堂的听课效率对提高语文成绩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提高听课效率必须遵循“五到”的原则: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手到。老师要求背诵课文,只要课上有可以利用的时间,就应该见缝插针地争取在课内基本背会,尽量不要把问题留到课后去解决。上课时精力要高度集中,遇到分析题时,要积极动脑筋思考,积极参与发言,这样才能使能力大大地增强。“听”就是要听老师讲解知识点,听结论得出的方法。如果你能把课堂上的知识复述80%90%,你就是课堂的赢家。课堂笔记可以用笔记本记,也提倡在语文书上记,这样翻阅起来更方便。课堂记录什么呢?记四个内容:1、每节课中的新知识新见解。 2、语文术语及知识规律。3、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识。 4、 实用价值很大的方法类知识。三、积极参加各种语文活动要积极、主动、大胆地参加朗诵、背诵、语文基础知识竞赛、作文比赛等语文学科活动。说不定你还能成为一个不错的主持人呢!如果老师还没有打算举办这些活动,你一定要趁早向老师建议。在学习上就是要争先,这样做是正确的。四、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中学生的听、说、读、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完成大纲上的任务,不仅应当在学习上下功夫,还应运用一些适合你的好的学习方法。如抓重点做笔记方法(如何掌握时间、提高速度),如何背诵课文(先抓住重点字、词背诵每段,然后再串起来),如何写好作文等。具体说来,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首先是听。一是要认真听,二是要会听,这是听的关键。听课时,一定要抓住中心内容,也就是老师讲课的主要目的。所以,在听每一堂课之前,一定要弄明白这一堂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有意识地去听课,久而久之,听的能力提高了,你的语文成绩能不提高吗?其次是说。怎样训练说话能力呢?(1)主动找机会训练说话能力。上课时,要主动积极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经过多次训练,就不会胆怯了。平时,要多和同学、老师交谈,可以就你关心的所有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敢于争论。争论最能锻炼一个人的口才和思维能力。(2)多找一些优美的文章来朗诵,培养自己的语感。有条件的话,可以多找一些名篇朗诵的磁带来听一听。要是能参加一些朗诵会,听专家的朗诵,有意识地去模仿,日积月累,也会受益无穷的。很多同学往往重视“写”而忽略“读”。其实“读”在语文学习中是极其重要的。首先,对于精读课文和课外的好文章,不读不得,还要反复读。现代教学重视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包括:对词句的理解能力、对文中哲理的领悟能力、对文章主题的发掘能力、对文章艺术性的欣赏能力等等。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对于课本上的文章,学生不读或只读一遍就希望能学透,那是不可能的。比如说,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一课故乡,篇幅较长,有的同学略读一遍,只等上课老师讲解。但毕竟上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老师在一两节课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讲解,要想全面透彻地理解课文,明白文中的深刻哲理,体会人物的真实感受,是非多读而不能解决的。通过读疏通文句,通过读领悟主题,通过读产生问题,通过读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再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解,则茅塞顿开。记住,坚持下去,阅读能力就一定会大大提高。其次,大量阅读好的课外书有益于写作水平的提高。读书人便是写书人,写书人更是读书人。作家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大量的文学精品,是与他们博览群书分不开的。著名评剧艺术家新凤霞从六岁开始学戏,没有上过学,但她的文章却清新隽永(初中课本就选入了新凤霞的傻二哥一文),她完全是靠阅读名著而成为作家的。对于中学生来说,阅读更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多读,才能更多地接触不同文章的不同构思和写法,从而提高写作技巧,丰富写作内容,正如杜甫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三,朗读是培养学生演讲口才的关键。演讲需要声情并茂,需要口才。而演讲口才的培养,重在平日多练朗读。中学语文课本就有许多练朗读的好文章。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头一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只有用势如破竹的气势朗读出来,才能表达出作者对白杨树由衷的赞叹与崇敬之情;鲁彦的听潮中除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锡地铁钢支撑施工方案
- 上海杉达学院《现代食品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光谷职业学院《中医药文献检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科技学院《工程(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视觉艺术形式构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工商学院《药物合成反应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规范渔船用工方案范本
- 兰州工业学院《给排水施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中华射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农业大学《汉字文化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专利检索ppt课件(PPT 54页)
- 建筑立面十八式,你用过几个?
- 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
- (高清正版)T-CAGHP 031—2018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咨询评估预算标准(试行)
- 第九章 放射线对人体影响
- 屋面防水翻新改造工程施工方案(全面完整版)
- 教案(餐巾折花)
- 有限公司章程(AB股架构).docx
- 北京市中小学生天文知识竞赛复习题库
- GJB300797静电标准doc
- 《把课堂还给学生》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