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形态白加分意义_第1页
白细胞形态白加分意义_第2页
白细胞形态白加分意义_第3页
白细胞形态白加分意义_第4页
白细胞形态白加分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掌握外周血中常见白细胞的染色形态。2.掌握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值。3.了解白细胞的生理变化。4.掌握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与核象变化 的临床意义。5.掌握淋巴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 6.熟悉嗜碱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变化的 临床意义。,外周血正常白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eutrophilic segmented granulocyte,Nsg),圆形,直径1015um。浆粉红色,有许多细小均匀的紫红色中性颗粒。核分25叶,染色质粗糙不匀。,外周血正常白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eutrophilic stab granulocyte,Nst),核细长,呈马蹄形、S形、U形、V形或W形等。,外周血正常白细胞,(eosinophil,E),圆形,直径1116um。浆中充满粗大、圆而均匀的桔红色颗粒。核分2叶,染色质粗糙不匀。,嗜酸性粒细胞,外周血正常白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basophil,B ),圆形,直径1012um。浆中有少量大小和分布不均的蓝黑色颗粒,常覆盖核上。核结构不清,可着色较浅。,外周血正常白细胞,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lymphocyte, L ),圆形,直径615um。浆透明蓝色,可有少量粗大不均深紫红色颗粒。核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粗块状。,外周血正常白细胞,单核细胞,( monocyte,M ),圆形或不规则,直径1525um。浆淡灰蓝色毛玻璃样,有许多细小尘样紫红颗粒。核不规则形,可扭曲折叠,染色质细致疏松网状。,外周血正常白细胞,B,E,M,Nst,Nsg,L,单核细胞,小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外周血正常白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与单核细胞的区别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单核细胞 胞 体 圆形规则 较大可不规则 胞 浆 淡红色, 淡灰色或灰红, 有较多的中性颗粒 有较多的嗜天青颗粒 胞 核 大多无折叠, 常扭曲折叠, 染色质为块状排列 染色质呈网状,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与单核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与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对临床诊断和监测感染很有价值。在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的血片复检时,应特别注意观察。所谓“毒性”变化,它是指中性粒细胞在细菌的抗原和内毒素的刺激下,造成的一种形态学变化。,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细胞大小不等,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杜勒体,退行性变,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的细胞。在病毒性感染时或过敏原刺激下,会发生增殖并向浆细胞或幼稚细胞(母细胞)转化,从而导致多种多样的形态变化。如细胞体积增大;胞质量变多,蓝染加深,有的含有空泡;核呈不规则的形状,染色质变得疏松,偶尔隐约可见核仁或丝状分裂。归纳为“大”、“多”、“深”、“泡沫感”。,异型淋巴细胞,过去由于对这类淋巴细胞的本质了解不够,曾有很多命名。异常淋巴细胞、异形淋巴细胞、吐克氏细胞等;1923年Downey将其分为三型:I型:空泡型或浆细胞型 II型:不规则型或单核细胞型III型:幼稚型,异型淋巴细胞,我国统称其为异常淋巴细胞,显然欠妥。因为与白血病等出现的恶性(异常)淋巴细胞有根本性区别。目前国外一般称之为不典型淋巴细胞,NCCLS则建议称其为变形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 0.010.0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sg): 0.500.70嗜酸性粒细胞(E): 0.0050.05嗜碱性粒细胞(B): 00.01淋巴细胞(L): 0.200.40单核细胞(M): 0.030.08,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值,成人(相对值):,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生理变化,1.年龄,2.日间变化,3.运动、疼痛、情绪的影响,4.妊娠与分娩,晨低下午高;活动和进食后较高,使白细胞增高,以N增高为主,白细胞增高,白细胞的年龄变化曲线,新生儿白细胞较高,3个月后总数减低至成人水平,N与L变化曲线的第1次交叉在69d,第2次交叉在45y,两交叉点之间阶段:L高于N,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病理变化,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急性感染、,某些感染、,增多,减少,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慢性理化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病理变化,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5%),或(和)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常伴程度不同的中毒性改变。,概念:,分为再生性核左移和退行性核左移。,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病理变化,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再生性核左移: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增高。,见于: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分级:,轻度:Nst5,无幼稚细胞中度:Nst10并有少数晚幼粒、中幼粒重度:Nst25,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病理变化,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退行性核左移: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 不增高、甚至减低。,见于:1)再障、粒细胞减少症 2)严重感染而机体反应性低下,外周血中5叶核及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3%时,称核右移。,概念:,见于:1)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2)恶性贫血,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病理变化,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常伴白细胞总数减低。,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病理变化,淋巴细胞,增多:,减少:,N明显减少所致相对性增多某些传染病淋巴细胞白血病、白血性淋巴肉瘤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N明显增多所致相对性减少接触放射线,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病理变化,单核细胞,1.某些细菌感染 2.某些寄生虫病 3.某些血液病4.急性感染的恢复期,儿童、2周内的新生儿,病理性增多,生理性增多,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病理变化,嗜碱性粒细胞,增多,1.过敏性疾病2.溃疡性结肠炎3.骨髓增生性疾病:慢粒、真红增多症4.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1.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常见于哪些情况? 2.什么是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常见于哪些 情况? 3.核左移一定伴随着白细胞总数增加吗?4.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包括哪些?5.选择题(1)下列疾病中,中性粒细胞常减少的是 A.化脓性球菌引起的感染 B.伤寒 C.心肌梗死 D.尿毒症 E.铅中毒,复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