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WebLogic Server 11g集群、Session复制(Windows).doc_第1页
配置WebLogic Server 11g集群、Session复制(Windows).doc_第2页
配置WebLogic Server 11g集群、Session复制(Windows).doc_第3页
配置WebLogic Server 11g集群、Session复制(Windows).doc_第4页
配置WebLogic Server 11g集群、Session复制(Windows).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配置WebLogic Server 11g集群、Session复制(Windows)目录1.预备知识32.本文环境33.配置说明33.1.集群定义33.2.集群的好处33.3.关键功能33.4.集群架构33.5.配置集群应用的必要条件33.6.配置前的准备工作34.配置WebLogic Server 集群34.1.主控服务器配置34.1.1.使用 Configuration Wizard 进行配置34.1.2.创建新的 Domain34.1.3.选择安装域源34.1.4.指定域的名称和位置34.1.5.配置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34.1.6.配置域启动模式和JDK34.1.7.选择可选配置34.1.8.配置管理服务器34.1.9.配置受管理服务器34.1.10.配置群集信息34.1.11.将“受管理服务器”添加到“集群”中34.1.12.创建HTTP 代理应用程序34.1.13.配置计算机34.1.14.配置向计算机分配服务器34.1.15.检查WebLogic 域配置34.1.16.正在创建域34.1.17.编辑WebLogic 服务启动文件34.2.受控服务器配置34.2.1.使用 Configuration Wizard 进行配置34.2.2.创建新的 Domain34.2.3.选择安装域源34.2.4.指定域的名称和位置34.2.5.配置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34.2.6.配置域启动模式和JDK34.2.7.选择可选配置34.2.8.配置管理服务器34.2.9.配置受管理服务器34.2.10.配置群集信息34.2.11.配置计算机34.2.12.检查WebLogic 域配置34.2.13.正在创建域34.2.14.编辑WebLogic 服务启动文件34.3.启动WebLogic 服务34.4.将应用部署到集群上34.4.1.点击“部署”菜单34.4.2.锁定并编辑34.4.3.开始安装34.4.4.部署成功验证34.4.5.负载均衡测试34.5.关闭WebLogic 服务34.5.1.在控制台中关闭服务34.5.2.在cmd命令行下关闭服务34.5.3.按下Ctrl+C强制关闭35.Session复制35.1.HTTP会话状态复制介绍35.1.1.对JSP和Servlet提供集群支持35.1.2.实现方式35.1.3.Session复制要求条件35.2.Weblogic配置要求35.2.1.机器35.2.2.复制组35.2.3.分级服务器35.2.4.weblogic.xml部署描述配置35.3.内存复制方式35.3.1.服务器和会话对象35.3.2.复制组故障接管35.3.3.内存复制的要求35.3.4.配置内存复制35.4.内存复制配置步骤35.4.1.复制组规划35.4.2.复制组配置35.4.3.Session复制验证31. 预备知识什么是 Domain,Server,Machine,Cluster图1DomainDomain 是WebLogic Server 实例的基本管理单元。所谓Domain 就是,由配置为Administrator Server 的WebLogic Server 实例管理的逻辑单元,这个单元是有所有相关资源的集合。为什么用域? 域管理的特征: 对应用来说是透明的 可以出于技术或业务的理由来配置、管理WLS(WebLogic Server)域可以用来分离: 开发/测试/上线的应用 管理和操作的任务 组织或业务分配ServerServer 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为实现某些特定功能而结合在一起的单元。服务器是执行在单一Java虚拟机(JVM)中weblogic.Server类的实例。 最多和一个WLS机器关联,占用一定数量的RAM,是多线程的。MachineMachine 是可以对应到服务器所在的物理硬件,可以是Unix 或non-Unix 类型,可以用来远程管理和监控,用于加强fail over 管理。ClusterCluster 也是一个逻辑概念,用来分组用途相同的服务器实例,一个域中可以有多个集群。集群用来实现负载均衡和容错。WebLogic集群技术指通过一组服务器协同工作,在多台机器间复制应用表示层和应用逻辑层的能力,实现关键业务系统的负载分布,消除个别故障点。 Domain and Server 的关系一个 Domain 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WebLogic Server 实例,甚至是Server 集群。一个Domain 中有一个且只能有一个Server 担任管理Server 的功能,其它的Server 具体实现一个特定的逻辑功能。2. 本文环境平台:Windows XP SP3, 4G RAM,Windows 2003 Enterprise,2GRAM软件:WebLogic Server 11gR13. 配置说明3.1. 集群定义一个集群就是一组协同工作的WebLogic服务器实例。集群提供:高可用性、负载均衡、扩展性。集群图示:图2、图3都是集群在应用环境中的示例。图2图33.2. 集群的好处 扩展性扩展性就是可以为应用提供更多容量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增加额外的服务器,而不必对主体架构进行修改。 高可用性高可用性确保了集群中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其他服务器可以接管工作,因此对客户端没有影响。3.3. 关键功能 应用故障接管当应用中一个执行任务的对象变得不可用时,另外对象可以接管并完成工作。 站点故障接管当单个站点上所有服务和应用都失败时,它们可以切换到其他站点,继续处理。 服务器迁移当一台服务器失败时,钉住的服务可以迁移到集群中其他服务器上。 负载均衡跨越多个服务器的平均任务分发与通讯。3.4. 集群架构 通常的,应用被分隔成多个层次,每层代表了不同的功能,WebLogic对Web层、展现层、业务或对象层都提供集群支持。 好架构某种程度上是主观的,但是有一些全局的考虑 性能 有效的状态持久性 最佳的负载均衡 有效的故障接管 可靠的通讯 有两种主要集群架构可以选择 基本集群架构基本集群架构将静态HTTP,展现逻辑,业务逻辑和对象组合在一个集群中。如图4所示。(本文配置采用的是该结构)图4 多层集群架构Web层和业务逻辑服务可以分布在两个集群中。如图5所示。图5 何时使用多层集群架构多层集群架构推荐给具有如下需求的Web应用: 对集群化EJB方法调用的负载均衡 在提供HTTP内容的服务器与提供集群对象的服务器之间实现负载均衡灵活性 高可用性(更少的单点故障) 更灵活的安全性 基本集群架构的优劣基本集群架构具有如下优势: 易于管理 灵活的负载均衡 强壮的安全性基本集群架构具有如下劣势: 不能负载均衡EJB方法调用 跨层的负载均衡可能变得不平衡 多层集群架构的优劣多层集群架构具有如下优势: 改进的负载均衡 EJB方法的负载均衡 更高可用性 改进的安全选项多层集群架构具有如下劣势: 当展现层频繁调用业务逻辑时会制造瓶颈 增加了防火墙配置复杂性3.5. 配置集群应用的必要条件 集群中的所有 Server 必须位于同一网段,并且必须是IP 广播(UDP)可到达的 集群中的所有 Server 必须使用相同的版本,包括Service Pack 集群中的 Server 必须使用永久的静态IP 地址。动态IP 地址分配不能用于集群环境。如果服务器位于防火墙后面,而客户机位于防火墙外面,那么服务器必须有公共的静态IP 地址,只有这样,客户端才能访问服务器3.6. 配置前的准备工作在配置集群应用前要对集群的配置信息有一个良好的设计,下面就是我们这次配置的集群信息:在两台台机器上配置集群(每台机上都要安装相同版本的WebLogic 11g 产品)。见表1。提示:建议您的测试服务器有4G 以上的内存,否则服务器启动过程将会很漫长。机器类型操作系统网络配置角色备注Lenovo PCWindows XP SP3IP: 6PORT:7001Administrator Server管理服务器Lenovo PCWindows XP SP3IP: 6PORT:8080Proxy Server代理服务器Lenovo PCWindows XP SP3IP: 6PORT:7003Managed Server受管理服务器Lenovo PCWindows XP SP3IP: 6PORT:7004Managed Server受管理服务器Lenovo PCWindows XP SP3IP: 6PORT:7005Managed Server受管理服务器Lenovo PCWindows 2003 EnterpriseIP: 81PORT:7006Managed Server受管理服务器Lenovo PCWindows 2003 EnterpriseIP: 81PORT:7007Managed Server受管理服务器表14. 配置WebLogic Server 集群4.1. 主控服务器配置主控服务器在安装Window Xp的PC机下配置。..1. 使用 Configuration Wizard 进行配置选择“开始菜单程序Oracle WebLogicWebLogic Server 11gR1ToolsConfiguration Wizard”图64.1.2. 创建新的 Domain选择“创建新的Weblogic域”,单击“下一步”按钮。图74.1.3. 选择安装域源默认选择安装“Basic WebLogic Server Domain”, 单击“下一步”按钮。图84.1.4. 指定域的名称和位置输入要创建的域名和位置,此处域名输入为 MyCluster_Domain,输入完成后单击“下一步”按钮。本文安装位置为E:studyWebLogic11guser_projectsdomains目录下。图94.1.5. 配置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输入 WebLogic 管理员管理服务器(AdminServer)用户名和密码,在此以“weblogic”作用登录管理服务器的用户名,密码为“weblogic1”,单击“下一步”按钮。图104.1.6. 配置域启动模式和JDK选择“生产模式”和“JRockit SDK”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图114.1.7. 选择可选配置选择“管理服务器”,“受管服务器、群集和计算机”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图124.1.8. 配置管理服务器输入 Administrator Server 名称,监听地址(可选所有IP或者指定IP),监听端口,如果需要SSL 支持的话可以在“SSL enabled”后面的复选取框上打勾,配置SSL 监听端口,单击“下一步”按钮。图134.1.9. 配置受管理服务器 注意:代理服务器实际上也是一个受管理服务器点击“添加”,输入 Managed Server 的名称,监听地址,监听端口,如果需要SSL 支持的话,可以在“SSL enabled”复选框上打勾,配置SSL 监听端口。可以配置多个Managed Server,名称和端口都不要相同,如果IP地址在选择的下拉框中没有,可以手动填写,完成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图144.1.10. 配置群集信息单击“添加”,输入Cluster 的名称My_Cluster_1,Multicast address 组播地址(用来进行集群间的状态通信)和端口7777,Cluster 的各个服务器地址和端口(Cluster 地址可输可不输,本文进行了输入,地址为:“6:7003,6:7004,6:7005,81:7006,81:7007”)。完成后单击“下一步”按钮。提示:当用Configuration Wizard 创建集群时,您只能选择multicast,虽然官方文档推荐新建集群时使用unicast 消息机制;若选择unicast,您只能在Administration Console 中修改集群的配置,参考Oracle Fusion Middleware Oracle WebLogic Server Administration Console 帮助文档中的:Create and configure clusters.提示: multicast address 的IP 范围必须位于 到 55 之间.WebLogic Server 使用的multicast 默认值为 . 您不能使用类似于x.0.0.1 的多播地址.图154.1.11. 将“受管理服务器”添加到“集群”中选择左面列表中的Managed Server,将其添加到右面的列表中,注意这里代理服务器Proxy_Server 不要添加到右边,之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图164.1.12. 创建HTTP 代理应用程序选中“创建HTTP 代理”复选框,My_Cluster_1 代理服务器选择Proxy_Server,单击“下一步”按钮。图174.1.13. 配置计算机点击“添加”,输入计算机的名称,监听地址,监听端口,单击“下一步”按钮。图184.1.14. 配置向计算机分配服务器选择左面列表中的Admin Server、Managed Servers、Proxy Server,将其添加到右面的计算机下,之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图194.1.15. 检查WebLogic 域配置在此检查前面所做的配置,如果没有问题单击“创建”按钮。图204.1.16. 正在创建域创建无误后,单击“完成”按钮图214.1.17. 编辑WebLogic 服务启动文件 编辑口令文件在刚才创建的域目录下建立 perties 文件,内容为:username=weblogicpassword=weblogic1在本文的机器上,该文件的存储位置是:E:studyWebLogic11guser_projectsdomainsMyCluster_Dperties。 编辑启动管理服务器的文件(可选,可直接运行startWebLogic.cmd 即可)在刚才创建的域目录下的bin 目录中创建startAdminServer.cmd,内容为:ECHO OFFREM 启动管理服务器.start .startWebLogic在本文的机器上,该文件的存储位置是:E:studyWebLogic11guser_projectsdomainsMyCluster_DomainbinstartAdminServer.cmd。 编辑启动代理服务器的文件在刚才创建的域目录下的 bin 目录中创建startProxyServer.cmd,内容为:ECHO OFFREM 启动代理服务器.REM 使用startManagedWeblogic 命令启动Managed Server,它的命令格式是:REM startManagedWeblogic.cmd Managed Server 的名称 Administrator Server 地址REM startManagedWeblogic 受管理服务器名称管理服务器 URLstart .startManagedWebLogic Proxy_Server 6:7001在本文的机器上,该文件的存储位置是:E:studyWebLogic11guser_projectsdomainsMyCluster_DomainbinstartProxyServer.cmd。 编辑启动受管理服务器(ManagedServer_1)的文件在刚才创建的域目录下的 bin 目录中创建startManagedServer_1.cmd,内容为:ECHO OFFREM 启动受管理服务 Cluster_ManagedServer_1.REM 使用startManagedWeblogic 命令启动Managed Server,它的命令格式是:REM startManagedWeblogic.cmd Managed Server 的名称 Administrator Server 地址REM startManagedWeblogic 受管理服务器名称管理服务器 URLstart .startManagedWebLogic Cluster_ManagedServer_1 6:7001在本文的机器上,该文件的存储位置是:E:studyWebLogic11guser_projectsdomainsMyCluster_DomainbinstartManagedServer_1.cmd。 编辑启动代理服务器(ManagedServer_2)的文件在刚才创建的域目录下的 bin 目录中创建startManagedServer_2.cmd,内容为:ECHO OFFREM 启动受管理服务 Cluster_ManagedServer_2.REM 使用startManagedWeblogic 命令启动Managed Server,它的命令格式是:REM startManagedWeblogic.cmd Managed Server 的名称 Administrator Server 地址REM startManagedWeblogic 受管理服务器名称管理服务器 URLstart .startManagedWebLogic Cluster_ManagedServer_2 6:7001在本文的机器上,该文件的存储位置是:E:studyWebLogic11guser_projectsdomainsMyCluster_DomainbinstartManagedServer_2.cmd。 编辑启动代理服务器(ManagedServer_3)的文件在刚才创建的域目录下的 bin 目录中创建startManagedServer_3.cmd,内容为:ECHO OFFREM 启动受管理服务 Cluster_ManagedServer_3.REM 使用startManagedWeblogic 命令启动Managed Server,它的命令格式是:REM startManagedWeblogic.cmd Managed Server 的名称 Administrator Server 地址REM startManagedWeblogic 受管理服务器名称管理服务器 URLstart .startManagedWebLogic Cluster_ManagedServer_3 6:7001在本文的机器上,该文件的存储位置是:E:studyWebLogic11guser_projectsdomainsMyCluster_DomainbinstartManagedServer_3.cmd。(注:若使用 startManagedWebLogic 命令启动Managed Server,它的命令格式是:startManagedWebLogic.cmd Managed Server 的名称Administrator Server 地址)附启动文件:4.2. 受控服务器配置受控服务器在安装Window 2003 Enterprise的PC机下配置。4.2.1. 使用 Configuration Wizard 进行配置选择“开始菜单程序Oracle WebLogicWebLogic Server 11gR1ToolsConfiguration Wizard”图224.2.2. 创建新的 Domain选择“创建新的Weblogic域”,单击“下一步”按钮。图234.2.3. 选择安装域源默认选择安装“Basic WebLogic Server Domain”, 单击“下一步”按钮。图244.2.4. 指定域的名称和位置输入要创建的域名和位置,此处域名可输入为 MyCluster_Domain,输入完成后单击“下一步”按钮。本文安装位置为D:weblogicweblogic11guser_projectsdomains目录下。图254.2.5. 配置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输入 WebLogic 管理员管理服务器(AdminServer)用户名和密码,在此以“weblogic”作用登录管理服务器的用户名,密码为“weblogic1”,单击“下一步”按钮。图264.2.6. 配置域启动模式和JDK选择“生产模式”和“JRockit SDK”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图274.2.7. 选择可选配置选择“管理服务器”,“受管服务器、群集和计算机”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图284.2.8. 配置管理服务器输入 Administrator Server 名称,监听地址(可选所有IP或者指定IP),监听端口,如果需要SSL 支持的话可以在“SSL enabled”后面的复选取框上打勾,配置SSL 监听端口,单击“下一步”按钮。图294.2.9. 配置受管理服务器 注意:受管理服务器配置的名称,监听地址,监听端口要和在主控服务器配置中的一致(参见4.1.9.配置受管理服务器)。点击“添加”,输入 Managed Server 的名称,监听地址,监听端口,如果需要SSL 支持的话,可以在“SSL enabled”复选框上打勾,配置SSL 监听端口。图304.2.10. 配置群集信息这里不做集群配置,单击“下一步”按钮。图314.2.11. 配置计算机这里不做计算机配置,单击“下一步”按钮。图324.2.12. 检查WebLogic 域配置在此检查前面所做的配置,如果没有问题单击“创建”按钮。图334.2.13. 正在创建域创建无误后,单击“完成”按钮图344.2.14. 编辑WebLogic 服务启动文件 编辑口令文件在刚才创建的域目录下建立 perties 文件,内容为:username=weblogicpassword=weblogic1在本文的机器上,该文件的存储位置是:D:weblogicweblogic11guser_projectsdomainsMyCluster_Dperties。 编辑启动管理服务器的文件(可选,可直接运行startWebLogic.cmd 即可)在刚才创建的域目录下的bin 目录中创建startAdminServer.cmd,内容为:ECHO OFFREM 启动管理服务器.start .startWebLogic在本文的机器上,该文件的存储位置是:D:weblogicweblogic11guser_projectsdomainsMyCluster_DomainbinstartAdminServer.cmd。 编辑启动受管理服务器(ManagedServer_4)的文件在刚才创建的域目录下的 bin 目录中创建startManagedServer_4.cmd,内容为:ECHO OFFREM 启动受管理服务 Cluster_ManagedServer_4.REM 使用startManagedWeblogic 命令启动Managed Server,它的命令格式是:REM startManagedWeblogic.cmd Managed Server 的名称 Administrator Server 地址REM startManagedWeblogic 受管理服务器名称管理服务器 URLstart .startManagedWebLogic Cluster_ManagedServer_4 6:7001在本文的机器上,该文件的存储位置是:D:weblogicweblogic11guser_projectsdomainsMyCluster_DomainbinstartManagedServer_4.cmd。 编辑启动代理服务器(ManagedServer_5)的文件在刚才创建的域目录下的 bin 目录中创建startManagedServer_5.cmd,内容为:ECHO OFFREM 启动受管理服务 Cluster_ManagedServer_5.REM 使用startManagedWeblogic 命令启动Managed Server,它的命令格式是:REM startManagedWeblogic.cmd Managed Server 的名称 Administrator Server 地址REM startManagedWeblogic 受管理服务器名称管理服务器 URLstart .startManagedWebLogic Cluster_ManagedServer_5 6:7001在本文的机器上,该文件的存储位置是:D:weblogicweblogic11guser_projectsdomainsMyCluster_DomainbinstartManagedServer_5.cmd。附启动文件:4.3. 启动WebLogic 服务建议您按照顺序启动服务器,只有当管理服务器首先启动完毕后,受管服务器再启动。启动的过程中,会让输入管理员用户名(weblogic)和密码(weblogic1),当所有服务器的控制台上出现Server started in RUNNING mode 字样时,整个集群启动完毕。 启动主控服务器: 双击“startAdminServer.cmd”或者“startWebLogic.cmd”启动管理服务器图35 双击“startProxyServer.cmd”启动代理服务器图36 双击“startManagedServer_1.cmd”启动受管理服务器1图37 双击“startManagedServer_2.cmd”启动受管理服务器2图38 双击“startManagedServer_3.cmd”启动受管理服务器3图39 启动受控服务器: 双击“startManagedServer_4.cmd”启动受管理服务器4图40 双击“startManagedServer_5.cmd”启动受管理服务器5图41 验证集群启动 在浏览器地址栏里输入6:7001/console 地址,输入用户名weblogic和密码weblogic1,进入 Weblogic服务器管理控制台页面。图42图43 点击左面的域结构中的MyCluster_Domain环境服务器,如下图,此时在界面主区域就能看到所有server的状态,如图45图44图454.4. 将应用部署到集群上...4.4.1. 点击“部署”菜单 登录进控制台后点击左边“域结构”中的“部署”菜单,如下图图46此时在界面主区域可以看到已部署的应用,如下图图474.4.2. 锁定并编辑点击更改中心里的“锁定并编辑”按钮,此时在界面主区域中的“安装”按钮会变成可用状态,如下图 图484.4.3. 开始安装点击“安装”按钮,进入部署步骤,选择要部署的文件,点击下一步按钮图49按照默认设置,点击下一步按钮图50选择集群的一部分进行安装,这里为被管理的服务器都进行了安装,点击下一步按钮图51按照默认设置,点击下一步按钮图52点击完成按钮图53点击保存按钮,界面主区域中上方显示“设置更新成功”字样图54点击左上角“更改中心”中的“激活更改”按钮,完成后,界面主区域中上方显示“已激活所有更改。不需要重新启动。”消息图55本文部署使用的例子:4.4.4. 部署成功验证点击左面“域结构”中的“部署链接”,在主界面中会显示刚刚部署成功的“ShoppingCart”工程,选择该工程左面的checkbox,点击“启动”按钮,选择“为所有请求提供服务”图56点击“是”按钮,进入下一页面,ShoppingCart工程的状态会显示“start running”字样,过一会,再点击左边“域结构”中的“部署”菜单,ShoppingCart工程的状态会显示“活动”字样,可以点击“活动”链接查看具体部署情况。图57在浏览器中输入6:8080/ShoppingCart/ClusterTest.jsp,页面上会显示“Cluster Test!”字样。图58本文在Windows 2003 Enterprise上的被管理服务器的控制台打出:Cluster Test! 在哪台被控服务器上打印,每次会不一样。图59ClusterTest.jsp文件内容:Cluster Test Page4.4.5. 负载均衡测试通过 Apache 中所带的ab包(只需要单个文件ab.exe 即可,本文安装了Apache2.2,ab.exe所在目录为C:Program Files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Apache2.2bin)来进行并发访问的模拟测试,使用如下的命令就可以完成压力测试。ab.exe -n 100 -c 10 6:8080/ShoppingCart/ClusterTest.jsp参数 n 代表请求的总数量参数 c 代表并发的请求数url 为要测试压力的地址图60压力测试完成后,我们从Managed Servers 的控制台上可以看到打印输出,ManagedServer_1,ManagedServer_2,ManagedServer_4 都打印出了“Cluster Test!”字样(这里ManagedServer_3,ManagedServer_5没有打出,不同的测试环境,哪个受管理服务器打印可能不同),这说明,在并发请求的情况下,集群能够将请求进行分发,以达到负载平衡的目的。4.5. 关闭WebLogic 服务.1. 在控制台中关闭服务进入控制台,在左侧“控制台”点击“服务器”链接,在界面主区域中点击“控制”tab按钮,选择要关闭的服务器,如下图。 图61点击“关闭”按钮,选择“当工作完成时”或者“立即强制关闭”,建议您按照顺序关闭服务器,当受管理服务器和代理服务器关闭后,再关闭管理服务器。图62下图是一个受管理服务器关闭后的控制台消息。图634.5.2. 在cmd命令行下关闭服务这里以关闭一个受管理服务器为例,关闭代理服务器和管理服务器一样,都要用到stopManagedWebLogic.cmd命令,格式为“stopManagedWebLogic.cmd 要关闭服务的名字”。打开windows的cmd命令行工具,进入6上的E:studyWebLogic11guser_projectsdomainsMyCluster_Domainbin路径,打以下命令回车:“stopManagedWebLogic.cmd Cluster_ManagedServer_3”,中间提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这里分别是weblogic,weblogic1。关闭后如下图:图644.5.3. 按下Ctrl+C强制关闭点击正在运行的服务器控制台,按下Ctrl+C组合键,输出几行文字后,控制台会打出“终止批处理操作吗(Y/N)? ”消息,输入“Y”,回车,该服务器将被强制关闭。图655. Session复制5.1. HTTP会话状态复制介绍.1.1. 对JSP和Servlet提供集群支持WebLogic服务器通过复制HTTP会话状态,对JSP和Servlet提供集群支持。5.1.2. 实现方式 内存复制 JDBC复制 文件系统复制本文只做了“内存复制”的配置。5.1.3. Session复制要求条件 Session必须序列化为了支持in-memory http session复制,所有的servlet和jsp会话数据必须可序列化,实现java.io.Serializable接口。 用setAttribute 修改 Session 状态在实现了javax.servlet.http.HttpSession的http servlet中,用HttpSession.setAttribute代替putValue方法去修改session 对象。putValue方法不建议用,同样用removeAttribute代替removeValue去删除session对象。 避免大的session对象 因为往session中存放的数据比较大时,系统的响应速度明显变慢,有时会出现内存溢出的情况。 框架的使用在特定的框架集(frameset)中,确保只有一个框架(frame)创建和修改会话数据;必须确保只在第一个框架集的一个框架中创建会话,其他框架集访问该session。5.2. Weblogic配置要求.1. 机器WebLogic服务器中,机器名用来指明一个受管服务器运行在一个特定的硬件上。机器定义是WebLogic选择另一个服务器作为它的会话信息备份时的一个考量因素。5.2.2. 复制组复制组是集群中相关服务器的逻辑组,WLS允许你使用复制组,决定在哪里放置备份对象。WLS尝试以下方式进行session复制: 如果配置过,发送备份对象给预定义次要复制组 发送备份对象给不同机器 避免发送备份对象给同一个复制组中的服务器5.2.3. 分级服务器WebLogic服务器对集群中的服务器分级,以决定哪个服务器作为备份:图665.2.4. weblogic.xml部署描述配置会话持久性通过weblogic.xml部署描述符文件中的元素配置的,每种持久性方法都有自己的配置参数集。5.3. 内存复制方式.1. 服务器和会话对象WLS可以复制HttpSession对象和有状态会话EJB,会话对象仅存在两台服务器上,称作主要服务器和次要服务器。次要服务器由复制组和机器定义决定,主要对象创建后,次要对象马上被创建。如右图所示 图67主要服务器失败,使得备份对象成为主要对象,如下图。图685.3.2. 复制组故障接管图695.3.3. 内存复制的要求 来自同一个客户端的后续请求必须访问同一个主要对象 为了使用HTTP会话状态内存复制,客户端必须使用下面方法之一访问集群: 负载均衡硬件(WLS知晓) Web服务器集合,或单个Web服务器,带有WebLogic代理插件(配置相同) 配置有HTTPClusterServlet的WebLogic服务器(本文采用方式)5.3.4. 配置内存复制 配置代理服务器(如果适用) 配置复制组和/或机器(可选) 在weblogic.xml部署描述符中指定持久类型 replicated_if_clustered 5.4. 内存复制配置步骤本文是在上面配置好集群的基础上做内存session复制,其中代理服务器和机器已经配置好了,下面主要做复制组的配置和weblogic.xml的配置。.1. 复制组规划复制组规划图:MyCluster_Domain My_Cluster_1My_Machine_2My_Machine_1MyGroupAManagedServer_1ManagedServer_4ManagedServer_2MyGroupBManagedServer_5ManagedServer_3图70复制组和服务器的分配:ServerReplication GroupsPreferred secondary replication groupManagedServer_1MyGroupAMyGroupBMa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