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现场处置规范_第1页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现场处置规范_第2页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现场处置规范_第3页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现场处置规范_第4页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现场处置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现场处置规范,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背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下简称“人禽流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一种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是由禽流感病毒中某些亚型(目前报道有H5N1、H7N2、H7N3、H7N7、H9N2等亚型病毒中的一些毒株)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1997年以来,随着病例的不断出现以及病例发生的国家和地区的数目、范围不断增加,人禽流感已成为全球高度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我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人禽流感疫情发生后的应急现场处置,包括疫情的核实与确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标本的采集与检测、病例的管理、密切接触者的判定与管理、疫点消毒、院内感染控制、禽流感暴露人员防护、应急监测、疫情终止的判定标准、疫情现场处置总结等。,引用规范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2003年)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卫生部2006年)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标准(WS2842008)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卫生部2007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管理规范(卫生部2005年),引用规范性文件,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卫生部2005年)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WS285-2008)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颁布2006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424号令)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45号令)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3号)消毒技术规范(2006年版),术语定义,1. 医学观察病例 有流行病学接触史,1周内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者。对于被诊断为医学观察病例者,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 2. 疑似病例 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呼吸道分泌物或相关组织标本甲型流感病毒M1或NP抗原检测阳性或编码它们的核酸检测阳性者。 3. 临床诊断病例 被诊断为疑似病例,但无法进一步取得临床检验标本或实验室检查证据,而与其有共同接触史的人被诊断为确诊病例,并能够排除其它诊断者。,术语定义,4. 确诊病例 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或相关组织标本中分离出特定病毒,或采用其它方法,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抗原或核酸检查阳性,或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禽流感病毒亚型毒株抗体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者。 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相关组织标本中分离出特定病毒,或采用其它方法,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抗原或核酸检查阳性,或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禽流感病毒亚型毒株抗体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可以诊断确诊病例。,术语定义,5 . 禽流感病(死)禽的密切接触者5.1 在病(死)禽所在地(禽场、禽散养户、野禽栖息地、宠物市场和饲养户及有关屠宰、经营单位等)直接从事饲养、观察研究、捕捉、装运、贩卖、宰杀、加工病(死)禽的人员及在这些场所内生活、工作过的其他相关人员,在农贸市场内特指那些直接从事贩卖、宰杀活禽或病(死)禽的人员及在贩卖、宰杀场所生活或工作的其他相关人员。,术语定义,5.2 从事捕杀、处理(如处置禽尸体和环境清洁、消毒等)工作,但未按相应规范采取防护措施的人员。5.3 直接接触病(死)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等的相关人员。,术语定义,6. 人禽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6.1 与出现症状后的人禽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共同生活、居住、护理的人员或直接接触过病例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和体液的人员。6.2 现场流行病调查人员根据调查情况确定的其他密切接触者。6.3 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条件下,对可能被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进行采样、处理标本、检测等实验室操作或者违反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的工作人员。,现场处置,1. 现场处置工作原则:发生人禽流感疫情或疑似人禽流感疫情后,坚持“边调查、边处置”的原则,开展现场调查与应急处置工作。,现场处置,2. 现场调查前准备 2.1 组建现场应急处置队伍:接到人禽流感(疑似)疫情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迅速组建应急处置队伍,人员组成包括行政领导、流行病学、微生物检验、消毒专业人员以及临床医生等,并明确各成员分工。2.2 现场调查采样用品:调查表格(见附表)2.3 采血用品:10毫升外螺旋带密封垫圈螺口塑料管、医用5毫升或10毫升一次性注射器或5毫升真空针管、2毫升螺口血清管、带有冰排的冰壶或冰包、止血带、棉拭子、酒精、碘酒;,现场处置,2.4 采集鼻咽拭子用物品:鼻咽拭子保存管(套装)或15毫升螺口管、35毫升样本运送液(常用PH7.47.6的Hanks,Eagles或水解乳蛋白液或MEN)或等渗盐溶液或磷酸盐缓冲液、15毫升螺口管,棉拭子)。2.5 粪便、痰液、尸检组织保存管:50毫升螺旋带密封垫圈螺口塑料管;其他:油性记号笔;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纸漏斗、冰壶;污物袋;样品编号标签纸或条码纸。2.6 其他:工具书,下载有关文章,能上网的便携式电脑,消毒药品(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消毒器材(各种类型喷雾器)等。,现场处置,2.7 应急处理人员的防护 2.7.1 基本防护适用对象:医院诊疗工作中所有医务人员,可能接触病禽或病人的人员。防护用品:工作服、工作裤、工作鞋、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现场处置,2.7.2 加强防护防护对象:进入留观室、病区的人员,进入疫区的人员,其他接触病、死禽和病人等传染源及其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并包括其污染物品的人员。防护用品:隔离服、医用防护口罩、帽子、医用手套或橡胶手套、必要时使用防护镜或面罩、鞋套。2.7.3 严密防护防护对象:宰杀病禽的人员,对禽流感病人进行有创操作或尸体解剖的人员。防护用品: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增加使用正压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现场处置,3 现场调查3.1 核实疫情:到达现场后,通过以下工作核实疫情。3.1.1 访视病人、医生和能提供病人患病信息的其他人。3.1.2 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已有的临床检查结果进行初步判断。3.1.3 采集患者适宜样本(见后)。3.1.4 病例诊断与报告:每年本省首例病例报告省卫生厅组织专家组核实明确诊断。专家组根据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或排除。,现场处置,3.2流行病学调查3.2.1 基本资料:地理状况、气象资料、农林资料、人口、社会发展指标等资料)、其他相关资料。了解当地(以县为单位)一年内的流感样病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发生情况以及当地一年内的流感疫苗接种情况。3.2.2 禽类养殖及动物疫情调查:向农林部门了解当地禽类养殖情况、历史及当年的动物禽流感疫情、动物尤其是禽类异常死亡情况、候鸟迁徙情况及禽流感监测情况等;调查当地及周围的农贸市场尤其是活禽交易市场情况。,现场处置,3.2.3临床资料:通过查阅病历及化验记录、询问诊治医生等方法,详细了解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进展等情况。3.2.4病例家庭及家居环境情况:通过询问及现场调查了解病例家庭人员情况、家庭居住位置、家居环境、家禽及家畜饲养情况、病死家禽及家畜情况。,现场处置,3.2.5 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3.2.5.1 发病前7天内与人禽流感病例的接触情况:接触时间、接触方式、接触频率、接触地点、接触时采取防护措施情况等。3.2.5.2 发病前7天内与病死禽的接触及防护情况:饲养、贩卖、屠宰、捕杀、加工、处理病(死)禽,直接接触病(死)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等。3.2.5.3 发病前7天内有无其他接触可疑禽流感病毒污染物(如实验室污染)的情况。3.2.5.4 当病例无上述三项接触史时,重点调查其发病前7天内的活动情况,以了解其可能的环境暴露情况,如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或曾出现病(死)禽的地区旅行,是否到过农贸市场及动物养殖场所等。,现场处置,3.2.6 聚集性人禽流感病例:发生聚集性病例时,应对病例的可能暴露或接触地点、时间、方式等方面进行更深入调查,分析病例间是否存在人传人的可能性。,现场处置,3.3 标本的采集、保存、运送与检测3.3.1 住院病例的标本由所在医院医护人员在疾控机构专业人员指导下采集;密切接触者标本、相关环境标本由疾控机构负责采集。,现场处置,3.3.2 标本种类3.3.2.1 疑似禽流感患者的咽、鼻拭子或含漱液、粪便以及死亡病例的尸检肺组织、气管分泌物、其它脏器。3.3.2.2 血清标本:血清标本应包括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510ml。急性期血样应尽早采集,一般不晚于发病后7天。恢复期血样则在发病后2-4周采集。血液标本2000-2500rpm离心15min。收集血清,血清可在4存放一周,长期保存置-20。,现场处置,3.3.3 标本包装与保存:标本采集后在生物安全级实验室生物安全柜内分装成一式三份(分装标本的安全柜不能用于提取核酸)。一份送当地市级或省级检测,一份送其它有条件的实验室检测,一份保存以备复核。,现场处置,4疫情控制4.1病例的管理: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达到以下条件可出院4.1.1 13岁(含13岁)以上人员,原则上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并持续7天以上:体温正常。临床症状消失。胸部X线影像检查显示病灶明显吸收。4.1.2 12岁(含12岁)以下儿童,原则上同时具备以上条件,并持续7天以上。如自发病至出院不足21天的,应住满21天方可出院。,现场处置,4.2密切接触者管理4.21 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4.22 根据密切接触者数量、接触程度等可采取集中医学观察或自我医学观察的措施。4.23观察期为7天(自最后接触病死禽类及人禽流感患者计算起)。4.24 医学观察开始前,根据确定的观察期限判断实际观察时间。,预防服药,明确疫情后,必要时可对人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可选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开展预防性服药,7-10天。,消毒,1 发生疫情后,应及时有效地对污染物品进行消毒处理,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消毒工作应该由经过培训、有现场消毒经验的人员进行,针对不同的消毒对象采用相应的消毒方法。消毒工作应避免盲目性,如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可以使污染物品无害化时,可以不进行消毒处理。2 消毒方法各种污染场所和物品消毒方法可采用喷雾法、煮沸法、熏蒸法、浸泡法、焚烧法、涂擦法等。,消毒,3 消毒评价原则3.1 过程评价发现疫情后,是否及时对所有必须消毒的物体按规定的方法采取了有效的消毒措施。3.2 效果评价实验条件允许时,可以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效果评价,当消毒前后自然菌的杀灭率90%时可以认为消毒合格。,病人隔离原则,对人禽流感医学观察病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采取住院隔离,确诊病例可置同一房间,其余的应置单间隔离。限制病人只在病室内活动,原则上禁止探视、不设陪护,与病人相关的诊疗活动尽量在病区内进行。,健康教育,各级医疗卫生单位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人禽流感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不食用死禽死畜,解剖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应急监测,如只有动物间疫情,应加强所涉及区域人间疫情的监测。如发现人间疫情应按如下条款进行监测。1. 监测范围:在人禽流感疫情涉及的乡镇/街道范围内,以及经现场处理小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相关医疗机构。2. 病例收索: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相关医疗机构采用查看门诊日志和住院病例等方式主动收索病例发病前1个月至调查日的流感样病例、肺炎病例、不明原因死亡病例、聚集性肺炎病例等,对搜索出的病例进行筛查。,应急监测,3 监测对象:3.1 人禽流感疫情所涉及的密切接触者(如同时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则包括病死禽的暴露人群)。3.2 发热肺炎病例。3.3 流感样病例,应急监测,4 . 监测时限:只出现人间病例时,应急监测始于卫生部门发现疫情之日,止于该病例的最后一例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结束之日。如同时发生动物疫情,自人禽流感疫情、动物疫情二者最早发现时开始应急监测,止于农业部门解除封锁后7天或人间疫情涉及的最后一例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结束之日(以两者间较长的为准),应急监测,5. 监测方法5.1 被动监测 在应急监测期间,相关医疗机构对前来就诊的流感样病例、发热肺炎病例详细询问接触史(参考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并进行登记,每日汇总后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报告;发现流行病接触史的病例立即报告,并及时采样送疾控机构检测、排查。5.2 监测中发现的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与检测:参照“5.3.3”。5.3 报告与反馈:应急监测期间,监测范围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填写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监测报告卡,同时电话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疾控机构接到报告后,立即开展追踪排查工作,每日将结果以电子邮件或传真方式逐级上报。,疫情现场处置评估与总结,1评估:初步分析与最终结论逻辑关系正确;病原学病因或流行病学病因明确;看有无新发病例;密切接触者中有无病例出现,疫情现场处置评估与总结,2. 处置终止:达到以下条件后向相应级别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终止响应的建议:2.1 所有病例被隔离治疗,且最后1例病例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