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昌二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 图中是高一培优班同学建立的一个生物分类图表各代表一种生物下列哪组生物不能用该图表分类( )A. 大熊猫、蓝藻、埃布拉病毒、松B. 水稻、大肠杆菌、流感病毒、变形虫C. 根瘤菌、HIV、大豆、水绵D. 噬菌体、肺炎双球菌、水稻、蘑菇【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大熊猫属于动物,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埃博拉病毒属于病毒,松属于植物,与以上分析相符,A正确;B、水稻属于植物,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流感病毒属于病毒,变形虫属于动物,与以上分析相符,B正确;C、根瘤菌属于原核生物,HIV属于病毒,大豆和水绵都属于植物,还缺少不含叶绿体的真核生物,与以上分析不符,C错误;D、噬菌体属于病毒,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水稻属于植物,蘑菇属于真菌,与以上分析相符,D正确故选:C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2. 高倍显微镜下的视野与低倍下视野相比,高倍镜下的视野( )A. 大而亮B. 小而暗C. 小而亮D. 大而暗【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解: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的体积变大;此时进入视野的光线减少,视野就变暗因此,用高倍显微镜比用低倍镜观察到视野变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细胞的体积变大故选:D考点:细胞观察实验3. 具有细胞结构而没有核膜的一组生物是( )A. 噬菌体、蓝藻B. 细菌、发菜C. 变形虫、草履虫D. 乳酸菌、酵母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B、细菌和发菜均属于原核生物,它们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核膜,B正确;C、变形虫和草履虫均属于真核生物,它们有细胞结构,也有核膜,C错误;D、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它们有细胞结构,也有核膜,D错误故选:B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4.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 )西瓜血液神经元梨树核酸HIV某池塘中的所有的鱼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杨树一片杨树林被污染的培养基中所有生物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生命系统:从生物圈到各种生态系统,从大大小小的群体到每个独特的个体,个体水平以下是组成个体的器官、组织,直至细胞,简而言之,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详解】西瓜是植物的果实,属于生殖器官;血液是结缔组织;神经元是神经细胞;梨树是植物体;核酸是生命体内重要的有机大分子;HIV是艾滋病病毒;某池塘中的所有的鱼含多个种群;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杨树属于种群;一片杨树林是一个生态系统;被污染的培养基中所有生物属于群落;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应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故以上正确顺序为;故选A。【点睛】了解生命系统的各个结构层次是关键。5.下列不属于生命系统的是( )A. 池塘中的一条鲤鱼B. 鲤鱼的肌肉C. 肌肉细胞里的核酸D. 湖中的所有生物【答案】C【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详解】池塘中的一条鲤鱼属于个体层次,A错误;鲤鱼的肌肉属于组织层次,B错误;最小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水平,肌肉细胞里的核酸是分子水平,所以肌肉细胞里的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C正确;湖中的所有生物属于群落,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6.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正确的是()A. 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构成。B. 19世纪,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建立了细胞学说C.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 1858年耐格里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细胞的发现,涉及到英国的罗伯特虎克(1665年发现死亡的植物细胞)和荷兰的范列文胡克(1674年发现金鱼的红细胞和精子,活细胞的发现)。2、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3、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涉及德国的魏尔肖。魏尔肖提出“一切新细胞来自老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详解】A、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构成,A错误;B、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B正确;C、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未揭示多样性,C错误;D、1858年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D错误。故选:B。7.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德国科学家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B. 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C.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D. 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细胞的发现,涉及到英国的罗伯特虎克(1665年发现死亡的植物细胞)和荷兰的范列文胡克(1674年发现金鱼的红细胞和精子,活细胞的发现)。2、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3、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涉及德国的魏尔肖。魏尔肖提出“一切新细胞来自老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详解】A、魏尔肖提出“一切新细胞来自老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A正确;B、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构成,B正确;C、细胞学说没有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C错误;D、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D正确。故选:C。8.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是由蝎子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制成的,它可以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上,使癌症手术更加容易和有效。下列关于这种“染色剂”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蝎毒“染色剂”的化学成分中含有C、H、O、N等大量元素B. 氯代毒素水解可以得到氨基酸C. 患者能用口服的方法摄入这种“染色剂”D. 氯代毒素可用于治疗癌症【答案】C【解析】【分析】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是由一种蛋白质,含有C、H、O、N等大量元素,水解可以得到氨基酸等,根据蛋白质相关知识回答问题。【详解】A、蝎毒“染色剂”是一种蛋白质,含有C、H、O、N等大量元素,A正确;B、氯代毒素是一种蛋白质,水解可以得到氨基酸,B正确;C、蛋白质不能通过口服的方法摄入,会被消化分解为氨基酸,C错误;D、氯代毒素可以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上,用于治疗癌症,D正确。故选:C。9.下列关于生物学的推理不正确的是( )A. 某元素是构成某一生物的微量元素,但在另一生物体内可能是大量元素B. 细胞学说的提出,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打下了基础C. 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蓝藻细胞内含有叶绿体D. 原核生物的拟核内有DNA,DNA是它的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同时原核细胞也没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染色体等复杂的结构,但是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DNA等。【详解】A、某元素是构成某一生物的微量元素,但在另一生物体内可能是大量元素,A正确;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打下了基础,B正确;C、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C错误;D、原核生物的拟核内有DNA,DNA是它的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C。10.一场“毒黄瓜”引起的病疫曾在德国蔓延并不断扩散至各国,欧洲一时陷入恐慌。经科学家实验査明,这些黄瓜其实是受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污染”,食用后可引发致命性的溶血性尿毒症,可影响血液、肾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对这种可怕病原体的描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EHEC为原核细胞,有细胞壁B. EHEC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C. EHEC细胞的多种细胞器中可以进行各种反应D. EHEC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染色体【答案】A【解析】【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同时原核细胞也没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染色体等复杂的结构,但是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DNA等。【详解】A、大肠杆菌(EHEC)是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有细胞壁,A正确;B、大肠杆菌(EHEC)的遗传物质就是DNA,B错误;C、大肠杆菌(EHEC)是细菌,没有多种细胞器,只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C错误;D、大肠杆菌(EHEC)是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和染色体,D错误。故选:A。11.如图是对噬菌体、蓝藻、变形虫和衣藻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四组,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 甲组中的生物都没有细胞壁B. 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叶绿体C. 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D. 丁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具有核膜【答案】B【解析】【分析】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才能存活;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原核生物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无染色质,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前者的DNA主要存在于拟核中,后者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详解】A、甲组中的生物有噬菌体(病毒,无细胞结构)和变形虫(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均没有细胞壁,A正确;B、甲中生物和乙中的蓝藻均没有叶绿体,故甲与乙的分类依据不可以是有无叶绿体,B错误;C、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丙组无染色体,丁组有染色体,C正确;D、丁组中的生物细胞变形虫和衣藻均有细胞核,均具有核膜,D正确。故选B。【点睛】甲和乙的分类依据不可以是有无叶绿体,但可以是能否进行光合作用。甲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乙组可以进行光合作用。12.在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中,加入斐林试剂时必须()A. 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B. 先加入斐林试剂乙液,后加入甲液C. 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使用D. 以上A、B、C三项操作方法都正确【答案】C【解析】【分析】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2、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详解】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故选C。13.对于下列各结构在生物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叶绿体 染色体 核膜 核糖体 细胞壁 拟核A. 菠菜和发菜体内都含有B. 在绿藻体内都存在C. 除外其他都在颤藻的体内存在D. 大肠杆菌和蓝藻共有的是【答案】A【解析】【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但含有拟核;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详解】A、发菜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和核膜,A错误;B、绿藻是低等植物,含有结构,B正确;C、颤藻是原核生物,不含叶绿体、染色体和核膜,C正确;D、大肠杆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含有核糖体、细胞壁和拟核,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准确判断哪些生物属于真核生物,哪些生物属于原核生物,同时还要识记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细胞结构特点,注意将两者进行区分。1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信息:“近期检测出三株NDM1耐药基因阳性细菌。其中,疾控中心实验室检出两株来自宁夏的新生儿,一株来自福建某老年患者。”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NDM1超级细菌”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B. 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C. “NDM1超级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 “NDM1超级细菌”与人体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细胞壁【答案】D【解析】【分析】考点是原核细胞,涉及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与细胞核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统一性和差异性,属于基本知识识记水平的考查。【详解】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和细胞质,细胞膜的结构相似,细胞质都是透明的胶质状液体,A正确. “NDM1超级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B正确.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由一个细胞完成的,C正确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错误.【点睛】首先通过审题明确题目是关于细菌的考查,然后明确细菌是原核细胞,在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解答。15.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种组织颜色为白色的不知名野果,该小组把这些野果带回实验室欲鉴定其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对该野果进行脂肪鉴定不一定使用显微镜B. 若对该野果的组织样液检测后出现较深的砖红色沉淀,说明该野果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C. 进行蛋白质的鉴定时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先混合再使用D. 进行还原糖鉴定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备用【答案】A【解析】【详解】A、对该野果组织样液进行脂肪的鉴定实验不需使用显微镜,对野果的切片进行脂肪鉴定实验需要使用显微镜,A正确;B、对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出现较深的砖红色,只能说明该野果中含有大量的还原糖,不一定是葡萄糖,B错误;C、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C错误;D、斐林试剂应该现配现用,D错误。故选A。16.某处温泉有“圣水”之美誉,经常洗浴对治疗各种皮肤病、关节炎及神经衰弱等有特殊的功效。经专家鉴定泉水中含有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微量元素,它们可能是A. Fe、Mn、Zn、MgB. Zn、Cu、Mn、CaC. Zn、Cu、B、MnD. Mg、Mn、Cu、Mo【答案】C【解析】【分析】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2)微量元素有Fe、Mn、B、Zn、Cu、Mo等。2、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是人体的必需元素。【详解】A、Mg元素属于生物体中的大量元素,A错误;B、Ca元素属于生物体中的大量元素,B错误;C、Zn、Cu、B、Mn元素都属于微量元素,C正确;D、Mg元素属于生物体中的大量元素,D错误。【点睛】牢记: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种类。17.你注意到了吗?生活中,生物知识无处不在。下列几则广告语,你认为符合生物学道理的是A. 三分钟激光治疗,让你永远告别色盲B. 想远离禽流感吗?请服用超级抗生素C. 健康的体魄,来源于“碘碘”滴滴D. 绝对祖传秘方,彻底根治白化病(一种遗传病)【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利用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生物现象,主要考查学生学会应用知识的能力,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详解】A、色盲是由遗传物质改变或受致病基因控制引起的遗传病,不能彻底解除,该选项的说法是不符合生物学道理的,A错误;B、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特效药,而对病毒性的传染病不起疗效,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选项的说法是不符合生物学道理的,B错误;C、碘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符合生物学道理,C正确;D、白化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或受致病基因控制引起的遗传病,不能彻底解除,该选项的说法是不符合生物学道理的,D错误。故选C。18.一个肥胖者的脂肪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 蛋白质B. 脂肪C. 水D. 无机盐【答案】C【解析】【分析】元素与化合物的干重和鲜重。 在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占鲜重百分比:OCHN;占干重百分比: CONH。 在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占鲜重百分比:水蛋白质脂质糖类,但在占干重百分比中,蛋白质最多。【详解】A、活细胞中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错误;B、肥胖者的脂肪细胞中的化合物最多的是水,B错误;C、活细胞中最多的化合物是水,C正确;D、细胞中最多的化合物是水,D错误;故选:C。19.某人做酶的相关实验时,在试管中依次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2mL,放入适宜温度的热水中,保温5min。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1mL,摇匀,再加入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4滴,摇匀,试管中液体的颜色是( )A. 无色B. 砖红色C. 紫色D. 蓝色【答案】C【解析】【分析】双缩脲试剂A液为质量浓度0.1g/mL NaOH的溶液,双缩脲试剂B液为质量浓度0.01g/mLCuSO4的溶液,使用时先加入试剂A液1mL,再加入试剂B液4滴,摇匀。蛋白质中的肽键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详解】淀粉是由葡萄糖连接而成的多糖类物质。由题干可知,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则适宜温度保温5min后的试管中含有葡萄糖和淀粉酶等物质。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加入双缩脲试剂后试管中的液体显紫色,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20.图为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分布情况,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P、S、K、Ca、Zn属于大量元素B. 在非生物界中都能找到,体现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C. 和为生物体的必需元素,一旦缺乏就可能会导致相应的病症D. 含量虽少,却是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答案】A【解析】【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前者包括C、H、O、N、P、S、K、Ca、Mg等,后者包括Fe、Mn、Zn、Cu、B、Mo等,都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细胞所特有的,这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但是每种元素在细胞内和无机自然界里的含量相差很大,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详解】P、S、K、Ca属于大量元素,Zn 属于微量元素,A错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界特有的,体现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B正确;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均为必需元素,一旦缺乏可能会导致相应的病症,C正确;微量元素含量虽少,但却是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并理解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种类、含量及作用,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21.以下关于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胞膜的结构B. 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C. 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摇匀,可看到溶液变为紫色D. 在做脂肪的鉴定实验时,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质量分数为50%的盐酸洗去多余的染料【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A、利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胞膜的结构,A错误;B、西瓜汁中有颜色,不适合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B错误;C、蛋白质加入双缩脲试剂可使溶液变为紫色,C正确;D、在做脂肪的鉴定实验时,用质量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多余的染料,D错误。故选:C。22.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有机物及其相关知识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脂肪需要使用苏丹(苏丹)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多肽不需要水浴加热,A错误;B、麦芽糖属于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可生产砖红色沉淀,B正确;C、淀粉与碘液在常温下即可出现颜色反应,C错误;D、脂肪被苏丹染液染成红色,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大分子的检测以及实验材料的选择,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23.在生物组织的糖类、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下列关于材料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甘薯中富含淀粉,是用于淀粉鉴定的理想材料B. 甘蔗的汁含较多糖且近于无色,可用于鉴定还原性糖C. 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D. 花生种子是鉴定油脂的良好材料【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A、甘薯中富含淀粉,是用于淀粉鉴定的理想材料,A正确;B、甘蔗含的是蔗糖,不属于还原性糖,故不适合用于鉴定还原性糖,B错误;C、大豆种子富含蛋白质,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C正确;D、花生种子富含脂肪,是鉴定油脂的良好材料,D正确。故选:B。24.如图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过程简图,表示相关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一过程都叫做脱水缩合B. 过程不相同,合成的蛋白质也就不相同。C. 过程形成的化学键相同,过程一定没有新化学键形成D. 蛋白质独特的空间结构是不同蛋白质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示,过程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的过程,过程是多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独特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的过程。【详解】A、过程是多肽链盘曲折叠,不是脱水缩合过程,A错误;B、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不同,形成的蛋白质也就不同,B正确;C、过程也有新化学键形成,比如说二硫键等,C错误;D、蛋白质空间结构不同是蛋白质功能不同的直接原因,D错误。故选:B。25.现已知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20种,它们的平均分子量为128,由50个氨基酸形成的某蛋白质的一条多肽链的分子量是( )A. 6400B. 2560C. 5518D. 221【答案】C【解析】【分析】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是一个脱水缩合的过程,通过相邻的氨基酸脱去一分子水,形成肽键而连接起来,因此,在计算氨基酸一条多肽链的分子量时,仅仅算出氨基酸的总分子量是不够的,还要计算出脱去的水的分子量,两值相减才是多肽链的分子量根据题意,50个氨基酸形成一条多肽链,应失去49个水分子。【详解】根据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失去水分子数,由51个氨基酸形成的某蛋白质的一条多肽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850-1849=5518,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6.由2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分子中含有2条肽链、198个肽键B. 参与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200个氨基C. 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3个氨基D. 200个氨基酸缩合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582【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文的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由20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2条肽链,进而构成该蛋白质分子,而且2条肽链之间由1个肽键连接。每条肽链至少含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时,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脱去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详解】该分子由20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含有2条肽链,而且2条肽链之间由1个肽键连接,因此含有20021199个肽键,A错误;因2条肽链之间的肽键是由R基上的氨基和羧基脱水缩合形成,所以参与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201个氨基,B错误;该蛋白质含有2条肽链,至少含有2个氨基,C错误;200个氨基酸缩合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181993582,D正确。【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脱水缩合的内涵,把握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的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和肽链数的数量关系(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每条肽链中的肽键数氨基酸数1)。据此,从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来判断各选项。27.某五十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五十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五十肽增加了4个氧原子B. 若将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将脱去3个H2OC. 若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缩合成五肽,则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D. 若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总共有5个羧基,那么其中必有1个羧基在R基上【答案】A【解析】【分析】蛋白质的相关计算1、原子数:由m个氨基酸,n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n个COOH,至少含有n个NH2,肽键m-n个,O原子m+n个。2、分子质量: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ma-18(m-n)3、基因控制:基因中的6核苷酸信使RNA中的3核苷酸蛋白质中1氨基酸【详解】A、该五十肽水解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比原五十肽增加了8个氨基和8个羧基,即增加了8个氧原子,A错误;B、若将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将脱去3个H2O形成3个肽键,B正确;C、若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缩合成五肽,则除了丙氨酸外的另一种氨基酸可有五种不同排列方式,因此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C正确;D、若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的末端各有一个羧基,若总共有5个羧基,那么其中必有1个羧基在R基上,D正确。故选A。【点睛】理解蛋白质的形成过程并能进行蛋白质的相关计算是关键。28.有一条多肽链由1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式为CXHYOWNZS(Z12,W13),这条多肽链经过水解后的产物中有5种氨基酸:半胱氨酸(C3H7O2NS)、丙氨酸(C3H7O2N)、天冬氨酸(C4H7O4N)、赖氨酸(C6H14O2N2)、苯丙氨酸(C9H11O2N)。水解产物中天冬氨酸的数目是()A. (Y12)个B. (Z12)个C. (W13)个D. (W13)/2个【答案】D【解析】【分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详解】由题意知,天冬氨酸(C4H7O4N)中含有2个羧基,4个氧原子,设该化合物中天冬氨酸(C4H7O4N)的个数是x个,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脱去12111个水,根据氧原子守恒,该多肽中的氧原子有:R基羧基中的氧原子数+肽键中的氧原子数+末端羧基中的氧原子数=2x+11+2=W,解得x(W13)/2。综上所述,A、B、C均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要计算天冬氨酸的数目,需要考生注意到水解产物中只有天冬氨酸R基含有氧,故可以从多肽中氧原子的总数入手进行计算。29.如图为某胰岛素分子及其局部放大示意图,若该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下列有关此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若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都相同,则为相同的蛋白质B. 该胰岛素在合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比合成前减少了882,形成的肽键数为49C. 该胰岛素分子中游离的氨基、羧基数至少是2、2D. 在局部放大图中能标志不同氨基酸的标号是和【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胰岛素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局部放大示意图中,分别为R基、肽键、R基、肽键、R基。据此答题。【详解】A、多肽链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形成的蛋白质也不同,A错误;B、该胰岛素含两条链,由51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所以在合成过程中,形成的肽键数为49和3个二硫键,相对分子质量比合成前减少了1849+16=888,B错误;C、由于中也含有氨基、中也含有羧基,所以该胰岛素分子中游离的氨基、羧基数至少是3、3,C错误;D、R基是决定氨基酸种类的侧链基团,所以在局部放大图中能标志不同氨基酸的标号是、和,D正确。故选:D。30. 下列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是()氨基酸 C、H、O、N等元素 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多肽 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等化学元素,由C、H、O、N等化学元素组成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多肽链,一条或几条多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详解】蛋白质分子的组成顺序是:C、H、O、N等化学元素氨基酸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形成多肽肽链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故选:D。31.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某种氨基酸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B. 分子式为C63H105O45N17S2的环状多肽在形成过程中,产生水分子的数目最多16个C. 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H2O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D. 人红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功能完全不同是因为蛋白质结构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这些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不同。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的条数不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详解】A、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写出分子简式是C2H4O2NR,某种氨基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A正确;B、环状多肽的分子式为C63H105O45N17S2,根据N原子数目知,最多由17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因为形成的是环肽,所以在形成过程中,产生水分子的数目最多17个,B错误;C、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H2O中的氢一个来源于氨基,另一个来源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C正确;D、结构决定功能,人的红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功能完全不同是因为蛋白质结构不同,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酸的不同类型的划分依据,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形成的多肽链的氨基的个数相关计算,根据多肽链的分子式推断氨基酸的个数的综合应用,解题时要从最基本的原理入手,仔细分析解答,解题时不要漏掉形成的肽链有2种情况环状和非环状,结果不一样。32.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B.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催化作用、结构功能、运输功能、调节功能、免疫功能C. 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是由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所决定的D. 高温、过酸过碱或重金属离子等可以使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这属于蛋白质的盐析【答案】D【解析】【分析】1、蛋白质的结构层次:C、H、O、N等化学元素氨基酸(基本单位)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反应互相结合多肽盘曲折叠形成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2、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的条数不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3、蛋白质的功能:有些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催化作用,即酶;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详解】A、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 A正确;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主要承担者,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催化作用(如酶)、结构功能(结构蛋白)、运输功能(如血红蛋白)、调节功能(如胰岛素)、免疫功能(如抗体),B正确;C、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是由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所决定的,C正确;D、高温、过酸过碱或重金属离子等可以使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导致蛋白质变性,这不属于蛋白质的盐析,D错误。故选:D。33.下列关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B. 蛋白质的结构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C. 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就是指氨基酸顺序的多样性D.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结构物质和功能物质【答案】C【解析】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约有20种,A正确;蛋白质的结构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容易发生变性,B正确;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是指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C错误;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结构物质和功能物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D正确。【考点定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名师点睛】自然界中氨基酸的种类约100种,其中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8种必需氨基酸),但并非生物体内每一种蛋白质都一定含有20种氨基酸。 8种必需氨基酸可用谐音记忆“一(异亮氨酸)家(甲硫氨酸)人来(赖氨酸)写(缬氨酸)两(亮氨酸)三(色氨酸)本(苯丙氨酸)书(苏氨酸)”。34.瘦牛肉和瘦羊肉、胰岛素和促甲状腺素之间有差别,其原因不可能是()A. 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B.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C. 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D.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答案】A【解析】【分析】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1、直接原因:(1)氨基酸分子的种类不同;(2)氨基酸分子的数量不同;(3)氨基酸分子的排列顺序不同;(4)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2、根本原因:DNA分子的多样性。【详解】瘦牛肉和瘦羊肉、胰岛素和促甲状腺素均是由氨基酸形成的多肽类或蛋白质类,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肽键结构均为-CO-NH-,所以组成它们的肽键的化学元素相同,A错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可构成蛋白质的多样性,B正确;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可构成蛋白质的多样性,C正确;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可构成蛋白质的多样性,D正确。故选A。35.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4条多肽链,共由574个氨基酸构成,则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的肽键和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 )A. 574、574、574B. 570、570、570C. 570、4、4D. 574、4、4【答案】C【解析】【分析】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所以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来自氨基和羧基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2)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3)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详解】(1)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的肽键数目=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574-4=570个;(2)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血红蛋白分子含有4条肽链,则其至少含有4个氨基,至少含有4个羧基;故选C。【点睛】本题以血红蛋白为素材,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要求考生识记脱水缩合的概念,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能运用该过程中的延伸规律结合题干中数据进行计算,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6.某肽链由50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1个二肽、2个五肽、2个七肽、3个八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键总数依次是()A. 8、42B. 2、42C. 2、50D. 8、50【答案】A【解析】【分析】该50肽含有49个肽键,水解成短肽的过程中,需要消耗水分子。【详解】这些短肽共有8个肽链,氨基数目的最小值=肽链的数目,故氨基最少有8个; 肽键的数目为50-8=42个。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二、非选择题37.如图分别是草履虫和蓝藻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蓝藻和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是因为_。(2)从细胞结构看,蓝藻与草履虫的主要区别是_。蓝藻是_原核或真核)生物,蓝藻细胞内含有_,所以是能进行_的自养生物。草履虫生活在污水沟中,营腐生生活,所以是_生物。(3)草履虫和蓝藻细胞共同点:都有_、_和_物质。蓝藻细胞的拟核中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而草履虫细胞的核内DNA分子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_。【答案】 (1). 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 蓝藻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草履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 原核生物 (4). 藻蓝素和叶绿素 (5). 光合作用 (6). 异养 (7). 细胞质 (8). 细胞膜 (9). 核糖体 (10). DNA (11). 染色体(质)【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1) 蓝藻和草履虫均为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因此二者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 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草履虫细胞为真核细胞,因此从细胞结构看,蓝藻与草履虫的主要区别是:蓝藻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草履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蓝藻是原核生物,因其细胞内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所以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草履虫营腐生生活,以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为食,所以是异养生物。(3) 草履虫和蓝藻细胞共同点:都有细胞质、细胞膜、核糖体和DNA。草履虫细胞核内DNA分子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染色体(质)。【点睛】以图示信息为切入点,明辨蓝藻为单细胞的原核生物、草履虫为单细胞的真核生物,进而围绕“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相关知识对相关问题情境进行解答。38.每年的冬季,流感疫情都会进入一个流行期。但由于人们接种了甲流疫苗后,甲型H7N9病毒不再是最占上风的毒株了。请分析回答问题:(1)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它的主要生命活动必须在细胞内实现。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是人们很感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