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中医养生文化教育与保健.doc_第1页
青少年的中医养生文化教育与保健.doc_第2页
青少年的中医养生文化教育与保健.doc_第3页
青少年的中医养生文化教育与保健.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少年的中医养生文化教育与保健一 、青少年的健康现状近20年来,青少年平均身高虽然也提升了1.45cm,但身体综合素质明显下降。亚健康状态在青少年人群中已逐步显现。调查显示,无论是和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还是和邻国比,我国青少年平均运动时间、身体素质水平都处于严重落后状态,而且还在持续下降。与身体素质下降相对应的是青少年近视和居高不下肥胖率。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大中型城市中,每100个小学生中就有30多个人近视,初中生近视超过一半,高中生高达74.91%。同时,肥胖已成为城市青少年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与1999年相比,中国城市男生由6.21%的肥胖率上升到11.45%。由肥胖引起的心脏、肾脏的病变已经出现。青少年群体中的情绪不健康现象令人担忧。“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占儿童精神科门诊比例的第一位,达到60%以上。”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组主任委员郑毅称,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令人堪忧。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的调查显示,6-11岁的儿童中,心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该群体中各类行为障碍检出率为23.2%,远高于高中生的13.9%和初中生的9.1%。其中注意缺损障碍,又名儿童多动症的发生率在这一群体的各种心理问题中占第一位。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5月14报道世界卫生组织今天发表报告指出,抑郁已成为青少年第一大致病和致残原因。该报告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有关全世界10岁至19岁青少年健康状况的最新报告。抑郁是10岁至19岁青少年第一大致病和致残原因。该报告的作者简费格森指出:我们很担忧,因为此类疾病如果得不到正确治疗,很可能伴随这些青年一生。二 、亚健康的概念、表现与成因1、健康的概念: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2 、亚健康的表现:(1)心里症状:精神不振、情绪低落、郁抑寡欢或急躁易怒、焦虑紧张、猜忌嫉妒、睡眠不佳、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兴趣及精力减退等。(2)躯体症状:头晕头痛、沉闷、低热、胸闷气短、心悸乏力、脘腹胁肋胀满、食欲减退等。(3)社会表现: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人际关系不稳定,社会适应能力差,家庭关系部和谐,难以进行的社会交往。(4)理化检查:常无阳性结果。3 、 亚健康的成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激烈,学校的教学在无形中升学率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金标准,“应试教育”价值观更加明显。因此,。中小学生普遍存在课业负担沉重,学习压力大,身心失衡,起居无常,饮食不节等。常见的有:课时多,运动少;作业多,睡眠少;考试多,压力大;独子多,溺爱多;厚味多,偏食多。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心里应激增加,情绪失调,容易导致人体系统的精细调节作用失去控制,引起机体生理和心里失调,出现亚健康状态。三 、亚健康的防范1 、合理膳食。饮食是摄取营养,供给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的源泉。但饮食失宜又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应饥饱有度,荤素粗细搭配,才能营养均衡。黄帝内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合理的膳食,谷肉果菜搭配得当,营养丰富而全面,就能维持和增进健康,减少疾病。特别是这类营养是大脑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及时补充可有效改善人在承受巨大的学习、心理压力时的迅速消耗。现实生活中,饮食失宜常见有:1) 饮食无度,暴饮暴食。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积滞,伤及脾胃,常引起腹痛、呕吐、腹泻。治以消食导滞,和胃止呕,保和丸主之。2) 偏食少食,粗细不均。孩子的餐盘里,蛋、奶、肉等食物越来越多,而维生素、高纤维相对丰富的谷物、薯类等却越来越少。素问生气通天论“膏梁之变,足生大丁”。常食油腻食物,易致肥胖、便秘、痔疮等。灵枢五味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进食过少、将饮料、零食当主食者,易致气血不足,营养不良。3) 饮食不洁。则易致急性胃肠炎、痢疾等。各种饮食失宜,最终均伤及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金元时期的名医李东恒说:“脾胃内伤,百病由生。”因此,调节饮食,谨和五味,合理配膳,饮食定时,饥饱适中,膳食卫生等就成为维持健康的重要途径。2、适时运动“生命在于运动”是人们所共知的保健格言,这说明运动能锻炼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能疏通经络,气血流通,才能增强体质,防止疾病。庄周庄子刻意中指出:“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吕布韦吕氏春秋强调“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之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三国时期名医华佗主张:“动摇则谷气得消。”倡导用运动锻炼身体,养生保健,创编了“五禽戏。”以上理论一方面说明“动则不衰”的道理,另一方面强调运动锻炼要经常、适时、不间断地进行。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青少年们应经常户外活动。每周抽时间到郊外接受光照,呼吸负氧离子浓度较高的新鲜空气,可以调节神经系统,也可减少抑郁的发生。3、保证睡眠。由于学生用脑时间长,脑细胞始终处于疲劳状态,而良好的睡眠可给大脑补充养分,保证学习、生活时精力充沛。每天睡眠时间应保证89小时以上,最好保证午睡半小时。中医相关睡眠的理论:睡前准备:睡前不可饱食,亦不可饥饿。抱朴子极言曰:“饱食既卧,伤也”。陶真人卫生歌说:“晚食常宜申酉前,何夜徒劳滞胸隔”。都说明了饱食即卧,则脾胃不运,食滞胸脘,化湿成痰,大伤阳气.故养生延命录中说:“饱食即卧生百病”。饥饿状态则饥肠漉漉,难以入眠。俗话说:“早饭宜饱,午饭宜好,晚饭宜少”,是符合中医养生思想的。睡眠时间:1) 四季睡眠时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引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早卧晚起,以待阳光。”(早睡是为了养护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迟起是多养阴气,待日出而作。避严寒,求温暖,使人体阴平阳秘,以防外感,并发他病)。2) 一日睡眠时间:古人认为,早起不宜在鸡鸣前,晚起不宜在日出后。对一日睡眠的要求,老老恒言曰:“每日时至午,阳气渐消,少息以养阳,时至子,阳气渐长,熟睡所以养阴”。古人要求夜间读书不可超过子时。明代五杂俎曰:“读书不可过子时,盖人当是时,诸血归心,一不得睡,则耗血而生病也”。睡眠质量:睡眠不是越多越好,只睡真正需要的量,才最健康。东晋张湛养生要集神仙图中有“禁无久卧,精气斥”,“禁无多眠,神放逸”。认为“就卧伤气”,使阳气、精神懈怠。眠姿势、睡眠环境、睡眠卧向等。4、正视压力。要认识到生存中有压力是必然的,必须学会以积极的身心状态应对各种挑战。一方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调和七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人有五庄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人之七情,在正常情况下是人体对外界事物的现象作出反应。过度的情绪可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机失调,从而发生多种疾病。正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云:“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所以,对青少年的教育,应该给予更多的开导、鼓励。另一方面要加强挫折教育。孔子曰:“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要让他们认识到:“宝剑锋从磨砺出,从来纨绔少伟男。”四、简单穴位疗法1、 清热解毒,泄火。穴位:天河水位于前臂屈侧从腕横纹到肘横纹这一条正中线。操作:先用右手拇指指腹推左臂,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向心推),推36次,再换左拇指指腹同样方法推右臂36次。注意事项:1)用力要均匀2)向前推不能歪斜。3)一定要推到位。2、 安神助眠穴位:涌泉(足少阴肾经)足掌前1/3与后2/3交界处。太冲(足厥阴肝经)足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