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展社区妇联工作调研报告 *市 *区 *一社区有居民近 9000人,其中女性 5045人,约占 56%。近年来, *一社区围绕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要求,努力把社区妇联组织建设成为组织健全、覆盖广泛、充满活力、服务高效的 “坚强阵地 ”和 “温暖之家 ”。 一、社区妇联干部的工作现状 社区目前妇联执委共有 7人,其中社区工作人员 5名( 1名为社工),居民 2名。社区妇联干部均为兼职,每个妇联干部基本都要负责 2院资讯服务等额外加塞进来的繁杂工 作任务,按照常规 “三登门四清楚五必访 ”扁平化走访、拆迁、招商引资、协护税等工作要求,大量事务工作给妇联干部带来了较大的工作压力,工作中有时候存在疲于应付、顾此失彼现象。 社区妇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妇联干部培养,一是强学习。借助每周一例会学习分享机制,开展 “头脑风暴 我是 策划 人 ”-主题学习交流活动,同时组织妇联干部去朗诗社区、水秀社区等优秀妇儿之家示范 点参观学习,提高社区妇联干部服务妇女儿童的水平及改革创新能力(快乐大本营项目运作得心应手、成效很好);二是勤练兵。结合扁平化 “三登门四清楚五必访 ”工作要求,开展 “访妇情、办实事 ”活动,注重让妇联干部担任调解员,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努力建设一支真情奉献爱心、与妇女群众贴心、让党放心的妇女干部队伍;三是转作风。以 “三八节 ”、 “母亲节 ”、 “国际家庭日 ”等系列活动为契机,磨练妇联干部服务群众工作本领,要求大家做到 “三心 ”,即真心与妇女群众交朋友、用心感知妇女群众冷暖、贴心为妇女 群众服务,强化责任意识、能力意识、创新意识。 虽然社区妇联工作人员有的是社工、有的是普通工作人员,工资待遇都不一样,但是全体妇联工作人员始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社区妇联班子团结和谐、风清气正。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以内强素质为根本,引领妇女在推进社区发展中展现正能量。一是深化主题宣讲。积极探索社区、家庭、专业机构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模式,依托社区内市劳模、 “身边好人 ”候选人等资源,定期面向辖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接地气的宣讲活动,弘扬 “正能量 ”,在潜移默化间提高广大妇女的道德水平与奉献精神,并结合形势 政策、国情市情区情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社区妇女争做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新女性;二是挖掘最美家庭。家庭是社区的细胞,社区妇联以社区家庭为切入点,广泛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教培育好家庭好社区 ”、 “寻找最美家庭 ”、 “好婆媳 ”、 “女性讲坛 ”等活动,强化家庭教育,以优秀家风从个体行为打造社区新风尚,营造良好氛围。从后 *小学退休的 72岁的 *“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做人 ”的好家风,曾使她在工作岗位上每年都是先进;旬 *主张的 “独立自主 ”时尚家风,让他活出了独立、精彩的 晚年生活;退休教师 *在尊老、婆媳关系处理方面的独特家风,影响和带动着全家人爱老敬老、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小区里有的居民外出遛狗会带张纸拾狗便,有的孩子能主动给老人让座 这些典型家庭的优秀家风曾在 *晚报上刊登,也以 “小区面面观 ”为题被选登在运河人家好家风口袋书中,社区 *、 *、 *、 *等 4户家庭光荣被评为区 2015年度 “最美家庭 ” ,让广大妇女学有榜样、干有方向、赶有目标,实现一个优秀带动一批优秀,满园花香;三是争创星级楼道。去年以来社区实行了 “一长五员 ”楼道自治模式,涌现了 “风风火火的管事 大妈 ”钱建萍、 “爱心帮扶无界限 ”的 *等一批 “邻里同心,携手互助 ”优秀妇女典型, “巧手阿姨编织楼 ”、 “文明和谐楼 ”、 “党员先锋楼 ”等特色自治楼道在街道 “群星熠熠耀金匮 ”评选中当选为 “楼道之星 ”,在优秀妇女的引领下构建了新型和谐邻里关系,社区妇联也培育了一批巾帼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不断发挥女性在培育文明风尚、提高文明素质中的独特魅力。 (二)以促进和谐为目标,推动妇女儿童健康幸福指数实现新提升。一是 “巾帼志愿者 ”绽英姿。社区妇联启动 “铿锵玫瑰绽英姿 ”项目,包含 “花样年华、巾帼风采、姐妹聊吧、幸福课堂 ”四个子项目 ,引领妇女争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实践者和受益者。妇联注重加强指导、扶持和培育社区健身队伍、文化社团、特色服务队及巾帼志愿者服务组织等各种群众队伍, 2015年在原有的社区之光、金蘭姐妹、天天乐合唱团、 *书画组等 4个特色团队的基础上新组建了乐祺戏曲社和百余人的 *团队,针对社区大龄青年需求成立 “阿媛相亲工作室 ”。完善空巢老人关怀服务队、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红袖标义务治安巡逻队、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助残志愿服务队等巾帼志愿服务团队,常年活跃在街头巷尾、居民楼院,成为了妇联在社区开展工作的依靠力量,并结合重大节庆和 主题活动日组织开展 “欢天喜地闹元宵志愿服务献爱心 ”庆三八广场文艺表演及便民服务活动 、 “美丽半边天 绚丽妇女节 ”女性人物风采烟标展、 “幸福色彩串出美丽人生 ”女性达人秀、 “保护河道环境 共创美好家园 ”巾帼志愿活动、节日家宴制作等妇女和家庭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二是 “快乐大本营 ”伴成长。社区妇联聘请 “五老 ”老校长王仲贤、老书法家瞿浩基、老法官薛鸿、关工委老干部谈汉人、志愿者 *等,专门建立了一支由离退休老教师、老党员、老群干组成的青少年教育队伍,依托社区 “梦想 绿色网吧、少儿阅读站、道德讲堂、多功能活动室等载体,进行 “中国梦主题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文明礼仪教育 ”,并开展 “快乐学堂、七彩阳光心理辅导、三昧书屋、大手拉小手义工项目、艺展快乐营 ”等特色活动,今年暑假还特别 策划 首届青少年 “快乐大本营 ”项目,设有 “阳光护航站、成长体验园、快乐微影院、疯狂科学馆和梦想阅读屋 ”五个子项目,其中 “童心向党快乐暑假 ”识党徽、讲党史 、颂党恩教育课、 “今天我是小医生 ”、 “乐此居 ”里育新人、 “神秘的埃及之旅 ”、 “叶脉书签 ”等富有创意的活动,深受小朋友的喜欢和家长的称赞;三是 “金相邻 ”俱乐部促和谐。社区妇联依托党总支左邻右里 “一家亲 ”“金相邻 ”文化养老俱乐部项目,为广大老年妇女提供了电脑、摄影、舞蹈、歌咏、书法、绘画等兴趣班学习平台,让广大妇女学有阵地、玩有项目、乐有舞台,每周四社区 “幸福驿站 ”家庭微影院还播放电影大片等,大大丰富了社区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极大地提升了她们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三)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社区妇联在妇建服务党建中谱写新篇章。一是构建妇联组织网络。社区妇联依托党建带妇建,通过扁平化管理把组织网络建到了小区和楼栋,社区有 22个片区,其中女性片长占 有 159个小组长,其中女性小组长占 形成了社区妇联 片区妇女小组 楼栋妇女管理员的三级工作网络,将组织的触角延伸到了小区的每个角落,逐步实现区域内妇联组织的全覆盖,让社区妇女随时随地都可找到自己的 “家 ”。同时创新妇女组织模式,因地制宜地吸纳辖区女性较多的共建单位建立灵活多样的妇女组织,推进区域妇女组织共 融共建。如与共建单位市妇联、农行清扬支行、嘉仕恒信医院、虹桥医院、爱耳眼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合作,开展送温暖、献爱心行动,定期给广大妇女开通绿色通道免费检查身体,提供创业就业政策宣传、就业信息、开淘宝网店等技能培训、择业指导等服务,帮助下岗女工实现再就业,引领妇女创业就业等。加强与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和各界妇女联系,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通过妇联组织的广泛覆盖,全面推进多领域 “半边天家园 ”、 “妇女之家 ”载体建设;二是引领妇女维稳自治。为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社区党总支推行 “社情民意大家议 ”议事新机制 ,妇联借此鼓励妇女小组长在家中设立 “圆桌户 ”,结合 1+10党员联户制度,通过圆桌访谈、圆桌夜谈、圆桌恳谈等 “幸福圆桌会 ”形式,创新 “幸福敲门 ”巾帼志愿行动,重视发挥妇女骨干及党员妇女在家园绿化、环境卫生、市容整治等方面的作用,广泛营造 “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 ”的社区文明氛围。先后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防盗门铃更换、养狗纠纷调解、晾衣杆矛盾、毁绿种菜、乱停车、向市照明管理处申请 1套路灯设备、联合物业首次全面进行楼道粉刷、增添居民休闲凳 10多张、为 8户困难家庭安装节水马桶等大小问题 106个, 让女性参与民主自治之 “根 ”更加坚实;三是完善妇儿维权救助体系。社区妇联定期开展身体保健、心理咨询、婚姻关系、亲子教育、隔代教育等各类讲座和维权系列活动,健全完善妇女儿童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畅通妇女信访投诉、民情反馈渠道,增强她们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并结合 “三登门四清楚五必访 ”工作要求,开展 “访妇情、办实事 ”活动,努力建设一支真情奉献爱心、与妇女群众贴心、让党放心的妇女干部队伍,并注重让妇联干部担任调解员,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用足用好单亲困 难母亲及其家庭专项救助金,对符合条件的家庭提供生活救助、就业帮助等多样化的帮扶活动,竭诚为妇女儿童办好事办实事。 2014年来至今开展了 “情洒贫困生,爱育栋梁才 ”圆梦助学活动,通过联合市区妇联、市慈善总会、区残联、党员志愿者、物业、共建单位等帮困难学子圆梦助学共计 9万余元,定期走访慰问困难妇女和困难学生家庭,与她们进行互助结对、增进交流,并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生活、工作上存在的困难。 三、存在问题及不足 ( 1)社区妇联工作活动很多,不少活动也是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共享而来,成效很不错,但是社区妇联还是忽视了总结提 炼和整合提升,在打造特色鲜明的一家一品创新工作上,在推行项目化运作或组团式服务模式上还需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 2)社区内 159个小组长中 87%均为女性,还有 13%的楼道未能实现妇联组织网络的覆盖,且由于小组长均为自愿奉献,没有任何报酬,每年在募捐(今年楼道粉刷签字、垃圾桶集中转运点签字)等工作之后都会流失一批妇女骨干,在挖掘或重新去物色妇女骨干的过程中对妇联工作带来了影响; ( 3)社区巾帼社团组织,目前有社区之光、乐祺戏曲社等团队活动丰富、节目多样,富有特色外,其它几个团队节目相对比较陈旧,缺乏竞争力,急需 自行 “造血 ”或挖掘社会妇女人才充实到队伍中,不断跟进社会发展需求。 近年来,社区妇联在努力发挥好 “妇儿之家 ”宣传教育、维权服务、组织活动、帮扶救助 “四大 ”功能的同时,为创造良好舒适的活动阵地,更好地满足她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去年在街道党工委的大力支持下,对社区服务大厅进行了翻修,并新建了才艺展示厅,为妇女达人们提供了作品展示的平台。今年社区妇联也积极挖掘、整合多方资源,按照省级 “妇儿之家 ”创建标准制定改造方案,目前正在全面推进省级 “妇儿之家 ”创建活动,从软硬件上全面予以保障,不断增强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和吸 引力,使社区妇联真正成广大妇女儿童心中的港湾! 四、妇联工作改革创新的意见建议 社区妇联工作应该重视和深化 “妇女儿童之家 ”建设,通过增强引力、传递温暖、提升活力等举措,充分发挥 “妇女儿童之家 ”的功能作用。 一是增强 “家 ”的引力。以宣传来增强吸引力,努力做到家喻户晓;以活动来增强吸引力,在活动中增进邻里友谊、提升文明程度、提高综合素质;以内涵来增强吸引力。设施齐全、管理到位、活动深入人心,才是有内涵的 “妇女儿童之家 ”,为此我们一直在努力。 二是传递 “家 ”的温暖。以巾帼志愿服务、维权维稳服务、创业培训服务为抓手 传递家的温暖。 三是提升 “家 ”的活力。多元化参与,让社会资金多元化参与 “妇女儿童之家 ”建设,争取各方面的资金支持,既丰富了活动,又带来人气和新的信息;多样化活动。立足妇儿需求,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项目化运作。摸清本地家庭和妇女儿童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项目化开展各类服务。今年社区也在申报市区公益创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