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docx_第1页
宝鸡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docx_第2页
宝鸡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docx_第3页
宝鸡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docx_第4页
宝鸡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宝鸡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来源: 宝鸡市政府网 作者:市政务公开办 阅读:121 发表时间:2018-05-09 一、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做好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省“两会”和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的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追赶超越”定位、“五个扎实”要求和省委“五新”战略任务,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加速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一带一路”上的国际化城市、装备制造业名城、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宜业美丽幸福城市,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力争主要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推动全面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迈出新步伐。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单位GDP能耗完成省定目标,CPI涨幅控制在3%左右。三、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一)努力构建宝鸡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实体经济发展。一是大力支持工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五大千亿产业集群,促进工业向中高端发展,加快建设装备制造业名城。实施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一城两区五基地”建设,打造百万辆新丝路汽车名城;实施宝钛设备改造及生产线迁建、高新区核级锆材等项目,促进钛及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支持西凤酒城、县区6个农产品加工重点园区等项目建设,促进烟酒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加快陕能麟游低热值煤综合利用发电、煤制甲醇二期等项目建设,促进高端能化产业集群发展;支持秦川机床机器人关节减速器、中铁电气化宝鸡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促进优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扶持发展电子通讯、航空装备、新材料等三个军民融合产业园,助推形成千亿军民融合产业带。二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航空航天、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及两化融合、生物医药与健康设备、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扶持壮大7107航天基地,推进凤翔、陈仓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支持渭滨互联网产业园、金台大数据产业园做大做强,扶持发展电子信息、光电科技、无人机、增材制造等新业态新产品及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加快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创意经济、总部经济发展。三是积极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围绕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实施西周文化景区、天台山大景区综合开发、长乐塬“十里荣耀”工业遗址公园、钓鱼台片区综合开发及太公湖水镇等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打响文化品牌,促进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95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15亿元。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信息咨询、健康养老等服务业。继续推进东岭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启动南客站吾悦广场和天下汇项目,打造代家湾地区商圈,建设宝鸡金融文化商务区,发展会展经济。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加快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步伐,抓好创新型园区、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平台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支持高新区、蔡家坡经开区、蟠龙新区、陈仓物流园建设改革创新先导区、高新产业聚集区和产城融合示范区。支持真空技术、轨道交通车辆技术、通信设备设计与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19个中省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能力建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高科技贡献率。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抢抓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全省打造汽车支柱产业、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推进社会领域21个专项建设等机遇,加强项目策划包装、申报争取,全年争取中省资金180亿元以上。落实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实施意见,推进PPP项目实施,抓好政府投资引导基金运营,促进民间投资持续增长。坚持招大选优引强,继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开展工业招商活动,全年招商到位资金增长15%以上。积极发展现代金融。支持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增加注册资本,提升融资担保机构服务能力。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加快培育上市后备企业,落实奖补支持政策,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积极争取开发性及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大力创新融资模式,全力保障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全市新增贷款150亿元以上,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到2000亿元以上。加速实施人才战略。继续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活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积极搭建创业平台,落实人才落户、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来宝干事创业。加快宝鸡大学建设,启动建设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培育“宝鸡工匠”,提升“宝鸡技工”品牌效应。(二)加快建设“一带一路”上的国际化城市着力构筑国际化开放通道。巩固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为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提供关键支撑。争取宝鸡机场年内开工建设,协调加快西安法门寺城际铁路建设,开展法门寺宝鸡城际铁路前期工作,争取宝汉巴南铁路、宝平中卫铁路复线和城市轻轨进入中省规划。加快宝汉、太凤、合凤等4个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力促关中环线宝鸡段、眉太、麟法高速公路开工,连霍高速宝鸡过境段、陇县至陕甘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积极打造国际化开放平台。加快建设电子口岸公共服务平台,争取综合保税区申报获批。推动宝鸡高新区、蔡家坡经开区用好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对接陕西自贸区,融入关中大协同。支持钛材、猕猴桃等10个省级外贸出口示范基地建设,力促石油装备、机床工具、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走出去”。推进综合物流枢纽建设。抓好阳平铁路物流基地、吉利泰华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力促宝鸡传化物流公路港项目分拨中心建成投运,谋划启动宝鸡国际港务区。开展国家现代物流示范园区创建,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在宝鸡设立分支机构。(三)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完善中心城区承载功能。落实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推进宜居宜业美丽幸福城市建设。加快植物园、阳平、联盟、团结、钛谷、清溪、陈仓、虢磻跨渭河大桥,虢磻路跨陇海铁路立交桥、清姜路雨虹桥、金陵河中山桥、宝十桥头立交桥建设进度,抓好经福路、玉涧东路等6条市区道路,大庆路、宝福路等排水工程,姜谭路综合管廊,联盟片区、大庆路片区等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完成城市“五拆”和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任务,抓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深入开展市容环境集中整治。打造县域特色城镇群。用好省级城镇建设专项资金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实施县城扩容提质改造工程,加快全国特色小镇、省级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街区建设,推进蔡家坡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打造特色城镇群。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积极争取省级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和发展基金,支持县区争先进位、追赶超越,打造特色产业名县。加速县域工业园产业集聚,突出抓好标准化厂房和众创空间“孵化器”建设,提升信息、金融、人才等保障水平。切实深化区域协作。推进苏陕扶贫协作,抓好协作项目建设和人才交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社会扶贫等工作。深化京陕、津陕战略合作。加快我市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四)持续发力打好三场攻坚战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切实加强经济社会领域风险防范。强化金融风险防控,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机构的监管力度,深化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严格控制政府债务增量、逐步化解存量,制止违法违规举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落实产业增收计划,推进贫困户就业技能培训全覆盖,持续深化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进一步细化教育、健康、就业、生态和兜底扶贫政策措施。加快农村气网建设和电网改造升级,完成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项目。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108户7819人。年内实现太白、麟游、千阳、扶风四县脱贫摘帽,340个贫困村退出、7.1万人脱贫。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铁腕治霾,抓好工业减排、散煤整治、扬尘管控、农村“五改”、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抓好渭河重点支流污染治理,加快科技新城、蟠龙新区和五丈原污水处理厂建设。抓好森林城镇创建、渭河北坡绿化提升,全面落实宝鸡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抓紧制定并实施各专项规划。(五)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发展苹果3万亩,猕猴桃2万亩,鲜杂果1万亩,新建设施蔬菜基地4000亩,建设粮食绿色高产创建示范方30个。加快千陇100万只奶山羊基地、全国羊乳工程研发中心建设,尽快形成百亿羊乳产业链。创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3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个。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推行土地入股、土地流转等多种经营方式,落实财政扶持、税费减免、设施用地、电价优惠等政策,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加快培育、引进一批加工型龙头企业,新认定市级农业园区10个,发展省市级职业农民实训基地15个以上,培育职业农民2000人以上。着力改善农村条件。实施农村城市化供水工程,改善68.92万群众饮水条件。打配机井376眼,新建修复小型泵站25处,新修改造基本农田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400平方公里,发展节水灌溉14.7万亩,建设湖泊水面10个、生态涝池100座。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六)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破除无效供给,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新旧动能转换。落实中省各项惠企政策,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增加直接交易电量,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切实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投融资体制改革,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现正常运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完成国企“三供一业”改革。持续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不断净化市场环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用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积极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培育陕西名牌产品5个。大力发展非公经济。鼓励民营企业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的领域,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取消股比、经营范围、资本实力等限制。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年内培育规上企业50户,新增小微企业5000户。(七)改善民生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持续开展技能培训全覆盖惠民工程,全年免费就业创业培训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体系,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宝鸡模式”,推行补充工伤保险,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积极推进社区服务、社会福利、未成年人保护、社会养老、公益性公墓等社会民生类项目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