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级九年级生物中考复习资料北师大版.doc_第1页
2013级九年级生物中考复习资料北师大版.doc_第2页
2013级九年级生物中考复习资料北师大版.doc_第3页
2013级九年级生物中考复习资料北师大版.doc_第4页
2013级九年级生物中考复习资料北师大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级生物中考复习资料七年级上册内容第3章 细胞显微镜的构造。见书34-35页。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光3、放置玻片4观察5收放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大,细胞数量越少,视野越暗。光线过强时:小光圈,平面镜;光线过弱时:大光圈,凹面镜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的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生物根据细胞数量可分为: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衣藻)和多细胞生物3.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三个基本结构:(见课本42-43页)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和保护作用。 细胞质: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细胞核:储存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线粒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是细胞呼吸作用场所。 4.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叶绿体: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内有细胞液,储存糖分、色素等多种物质。5. 细胞分裂:细胞一分为二,产生新的细胞的过程。6、细胞分裂过程:(见书本53页图) 动物细胞:细胞核分裂 细胞膜凹陷2个新细胞 植物细胞:细胞核分裂细胞质分裂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2个新细胞7、细胞分裂特点: 细胞分裂前,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经过复制而加倍,分裂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保证了新细胞与原来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8、细胞分裂的意义: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多细胞生物与繁殖新个体有关,促使新个体由小长大,更新衰老死亡的细胞, 9、细胞分化形成组织10、人和动物的基本组织主要分布位置功 能举 例上皮组织体表或体内管腔的内表面 保护、分泌皮肤上皮、小肠上皮、气管内表面结缔组织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处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骨、韧带、脂肪、血液等肌肉组织附着在骨骼上,心脏及内脏器官收缩、舒张的功能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神经组织脑、脊髓以及神经中接受剌激,产生和传导兴奋脑、脊髓11.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1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化 器官 系统 人体或动物体 细胞 组织 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植物体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 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2、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淀粉和氧气;条件:光 ;场所 叶绿体。3、反应式: 光 二氧化碳 + 水 淀粉(储存能量)+ 氧气 叶绿体 4、光合作用中的两种变化:(1)物质转变:无机物(水和二氧化碳)变成有机物(淀粉);(2)能量转化:光能转化为化学能。5、光合作用的意义: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6、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提高光能利用的效率;方法:合理密植,立体高效种植。7、叶的结构: (1)表皮:保护组织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外壁还有角质层(透光不透水)气孔:由成对的保卫细胞组成,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 (2)叶肉:营养组织 栅栏组织,细胞呈圆柱形排列紧密和整齐,含叶绿体较多 海绵组织: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含叶绿体较少 (3)叶脉: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属于输导组织,有输导、支持作用 8、所有的活的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9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线粒体 10、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的去向:(1)各种生命活动;(2)转化为热量散失。11、呼吸作用的意义:为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动力)。12、吸收作用: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植物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含氮,磷,钾的无机盐)13、根吸水的原理: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14、蒸腾作用的定义:在温暖有阳光的环境下,植物体内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体外的过程。15、蒸腾作用的意义:降低叶面温度,促进水的吸收,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对环境的意义:增加大气的湿度,调节气候。16、植物气孔的分布: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但下表皮一般较多。17、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运输(由下往上);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韧皮部的筛管运输(由上往下)。18、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作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2)能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3)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八年级上册内容第19章 第3节 其他生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定义):由亲代产生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进而发育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2、无性生殖:(定义):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方式):出芽生殖、营养生殖、植物组织培养。3、出芽生殖:酵母菌、水螅4、营养生殖:(定义):依靠营养器官(植物的根、茎、叶)进行的无性生殖。 (优点):保留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方式):嫁接、扦插、压条。 枝接:将一株植物体带有芽的枝接到另外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 ( 接穗:带有芽的枝 砖木:被接的植物体) 嫁接 代表:(柑、橘)芽接:将一株植物体的芽接到另外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 ( 接穗:芽 砖木:被接的植物体) 代表:(桃、山楂、苹果)嫁接的注意点:使接穗和砖木的形成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成活率。 嫁接的优点:保留接穗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 扦插:菊,月季,杨柳5、植物组织培养:(定义):将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为完整的植物体。 (例子):胡萝卜根的细胞或组织 (优点):短期内生产出大批的植物;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培育出高产优良的新品种。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 生物体普遍存在两种生命现象:遗传和变异。2、 遗传:生物体亲代与子代子间,子代个体子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相似的现象。3、 遗传信息的中心:细胞核4、 细胞核中有一种物质能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染色体的特点:成对存在;每中生物体内染色体的数目一定。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DNA才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22对)染色体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1对。女性用XX表示,男性用XY表示)(性别决定图解):父亲:XY 母亲: XX 精子:XY 卵细胞 : X | 受精卵: XX XY (女孩) (男孩)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父亲,与母亲无关。生男生女的概率相等。与人类性别决定方式一样的生物还有:鱼类、两栖类、哺乳类5、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特点:双链;双螺旋6、 基因: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无数个基因。基因是成对存在的,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A、B、D)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a、b、d、)AA:表现显性性状 Aa :表现显性性状 aa:表现隐性性状7、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单眼皮和双眼皮,有耳 垂和无耳垂)8、遗传病: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色盲,血友病、白化病、先天性智力低下、并指、多指、先天性聋哑)一般不能根治,治愈率很低。 近亲结婚是导致遗传病患病率上升的重要途径。原因:近亲之间,许多基因来自共同的祖先,因此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比较大。国家明确规定了禁止近亲结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的人) 优生优育的措施: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产前诊断。9、变异:生物体亲代与子代子间,子代个体子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的现象。分类:可遗传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变异。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镰刀形变异细胞贫血症、小麦的抗倒伏、玉米的白化苗)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变异。这种变异是外界环境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其遗传物质并没发生改变。一般只表现在当代。(哥哥皮肤白皙,弟弟皮肤晒黑)有利变异:小麦的抗倒伏,抗锈病不利变异:玉米的白化苗,镰刀形细胞贫血症10、生物发生变异的目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11、没有可遗传的变异,生物就不可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1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意义:使生物界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进化发展。八年级下册内容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2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3生态系统的类型:水域:海洋、淡水、湿地;陆地:森林、草原、荒漠、农田、城市等。生态系统有大有小,一个池塘、一块农田、一条河流也是一个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4生态系统的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分解者(腐生性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并利用其中的有机物和能量注: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紧密联系,彼此作用,构成一个整体。其中生产者是消费者和分解者能量的源泉,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消费者的功能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要基本成分。5食物链: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形成了食物关系,这种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6食物网;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状联系,就称为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结构愈复杂,生态系统愈稳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7营养级的划分: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四级消费者8富集作用:生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富集作用常常随着食物链而发生。9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活活动的能量来源) 起点: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流向:沿着食物链传递(生产者流向分解者和消费者,消费者流向分解者) 流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吸收的部分 散失:呼吸作用、遗体和遗物等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循环,传递效率为10-20%。(愈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数量愈少,储存的能量愈少,有毒的物质积累得愈多。形成能量金字塔。10.物质循环(碳循环): CO2转变成为含碳有机物的过程光合作用; 含碳有机物在生物中的传递食物链; 含碳有机物转变成为CO2的过程呼吸作用、燃烧特点:物质循环,反复出现,循环流动,不会消失,反复利用。1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12为什么有些生态系统能维持一定的稳定性?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失去自动调节能力,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13.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调节能力的关系 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网越复杂,调节能力越强; 生物种类越少,食物链、网越简单,调节能力越弱14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因素:自然因素: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洪水泛滥等 人为因素: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过度开发、环境污染、过度放牧、破坏植被、修建大型工程等)15外来物种入侵为什么会破坏生态系统原有的稳定性:因为入侵种适应性强,引入新的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