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学业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oc_第1页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学业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oc_第2页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学业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oc_第3页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学业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oc_第4页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学业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学业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第18卷第10期职业技术Vol18No102019年10月Vocational TechnologyOctober,2019DOI:1019552/jkiissn16720601201910004“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学业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林欣1,唐燕萍2,蒲骁旻1(1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长沙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410208)摘要: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是加快“双高计划”建设,落实“职教20条”,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中之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风险,较多地出现在学业领域,并以学业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 把控学业风险,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是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迫切要求。 文章在对高校学业预警机制发展现状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适合高职院校的学业预警评价指标体系,为高职院校进行学业管理和风险控制提供了一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学业预警;评价指标体系:G710:A文章编码:16720601 (2019)10001806esearch onthe EvaluationIndex Systemof AcademicEarly Warningin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 underthe Backgroundof“D oublehigh Plan”LIN Xin1,TANG Yanping2,PU Xiaomin1(1Hunan IndustryPolytechnic,Changsha410208,China;2Hunan Universityof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Changsha410208,China)Abstract:The highlevel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is themost importantthing tospeed upthe constructionof the“doublehighplan”,implement the“20articles ofvocational education”and realizethe connotativedevelopment ofvocational educationTherisks in the processof talentcultivation in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 aremostly inthe academicfield,and aremanifested intheform of academic crisisControlling academicrisk andhelping studentsplete theirstudies isan urgentrequirement forimplementingthe projectof moralityeducation andpromoting thequality oftalentcultivationinthenew eraBased ontheresearch andanalysis ofthe developmentof academic early warningmechanism in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this paperconstructsa set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ofacademicearly warningsuitable for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which providessome referenceandguidance for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 tocarry outacademic managementand riskcontrolKeywords:doublehigh plan;higher vocationalcollege;academicearlywarning;evaluationindexsystem:20190804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高职院校扩招背景下学业困难学生学业预警机制研究”(XJK19BZY041)。 作者简介:林欣(1983)。 硕士,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通讯作者:唐燕萍(1985),女。 硕士,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蒲骁旻(1982)。 本科,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大数据。 0引言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启动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提出要“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81“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学业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第10期2020)明确指出:要“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改进优异学生的培养方式”2。 2018年10月,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对xx2018学年经补考后学业成绩未达标的22名学生予以退学处理,另外40名学生进行留级处理3。 “学业预警”频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众多高职院校实施“严进严出”的大环境下,通过健全学业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学业预警机制,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学业帮扶,帮助学业有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是国家和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是推动职业教育向特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1国内外学业预警研究现状近年来,学术界对于学业预警的研究一直在深入,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学业困难学生特点研究:eis和McCoach (2000)将学业困难学生称为“有能力但未达标的学生”,并进一步提出并不是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导致未达标,而是由其他因素造成的4。 学业预警运行机制研究:Tinto (1993)认为任课老师、学业预警专任工作人员、教务处相关年级老师都是学业预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5。 陈钦华 (xx)认为学业预警机制作为学分制管理的一项必要的辅助措施,它的构建过程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原则6。 袁安府 (xx)等人运用德尔菲法确定了学业预警指标要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学业预警评价指标体系7。 学业预警信息化应用研究:赵雪梅等人 (2018)以农村留守儿童学业预警为例,将大数据应用于学业预警研究,设计了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学业预警系统8。 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学者们对学业预警的研究已经实现了从理论研究为主向以实证为主的转变,着重探讨学业预警模式的结构、特征以及运行机制。 但在高职院校生源构成日趋复杂,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逐年提高的背景下,如何选择合理的学业预警指标体系,整合学校、学生和家庭开展协同育人,实现多元化预警帮扶模式,却鲜有深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文章将在实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方因素,力求探索出一套具有操作性的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学业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及帮扶系统。 2“双高计划”背景下学业预警评价指标的选择与重构本研究是在“双高”建设背景下的学业预警评价指标,需要对“双高计划”进行详细梳理,明确“双高计划”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何种创新性要求,在此基础上对学业预警指标进行和提炼,进而有针对性地构建“双高”背景下的学业预警评价指标体系。 2.1“双高计划”的建设内容与任务解析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双高计划”的建设内容致力于引导和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的改革与发展。 “双高计划”的建设内容可以概括为:“1个加强”“4个打造”和“5个提升”,建设重点就是要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人才培养目标可进一步细化为六大实施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加强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加强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养成严谨专注、敬业专业、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品质;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率先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在全面提高质量的基础上,着力培养一批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大实施纲要,是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纵深推进,也是对以往人才培养标准进行全面的反思、完善和补充。 在“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构建高职院校学业预警指标体系,需要将“双高”的指导思想和具体举措融入到学业预警指标选取的过程中,做到评价指标指向明确、清晰直观、紧扣主题。 “双高计划”改革任务与人才培养目标如图1所示。 2.2“双高计划”关于人才培养标准及要素分析91第18卷职业技术图1“双高计划”改革任务与人才培养目标示意图目前,国内研究者对于学业预警的研究多从“学分制”出发,根据学生学分获得的情况回溯到学生的思想、就业、心理、实习等领域,从中寻找答案进而采取干预及帮扶措施,是一种事后究因的方法,存在滞后性。 国内高职院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是将学生学期末的学分作为学生一个学期学习表现情况的唯一考核标准,缺乏全面性。 在制度建设层面,学分已经成为学生考核、评优、毕业的唯一硬性条件,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在“学分制”环境下产生的学业预警机制,实施对象只能从学分不足的学生中产生,判定标准即根据实际学分获得情况生硬地划分为“黄、橙、红”或“ 一、 二、三级预警”,进而开展教育与帮扶。 根据学生学分获得情况依照分数来进行预警级别划分,此类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直观清晰、简便易行,却忽略了“文化自信”“思想政治教育”“工匠精神”“技术技能”“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等当下高职教育的核心要素,使得当下的学业预警机制很有可能沦为“唯分数论”在高职教育中的又一牺牲品。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构建学业预警评价指标体系,要从全过程出发,从入学前、学期中、放假后、实习期等进行全时段覆盖;要从学生、教师、家长、学生行政管理人员、工勤服务人员等进行多角度探究;要从思想、心理、学分、技能、就业、创业等多方面能力进行综合性考量,将学业预警指标扩充为一个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系统工程。 各大高职院校在实施过程中,在评价要素上将“加分项”转变成为“必选项”,在考察对象上将“部分群体”扩充为“全体学生”,在牵头部门上要从教务处扩大到各个职能部门,共同推进“大思政”工作格局,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服务于“双高计划”的落地实施,推进职业教育改革。 “学分制”环境下学业预警指标体系与“双高计划”背景下学业预警指标体系演进关系如图2所示。 3“双高计划”下学业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1“双高计划”下学业预警评价指标初步选取文章结合学界前期研究成果,基于“双高”文件精神和人才培养理念,突出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出评价指标7项,分别为:思想信念、行为操守、学习情况、生理心理、劳动教育、经济情况、职业技能。 思想信念反映的是学生精神层面的指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否有效贯彻实施,弘扬“工匠精神”的相关活动是否如期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是否已经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精神气质,追寻中华文化的气度神韵,02“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学业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第10期挖掘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极其重要,也是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的关键一环;行为操守、学习情况反映的是学生在校行为层面的指标,学生的考勤情况、违纪情况、学习成绩是学生在学校表现情况最直观的体现;劳动教育和职业技能反映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情况,让学生校内学习和顶岗实习期间掌握职业技能,考取社会企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是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就业创业的保障,也是培养我国产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基础。 在评价考核指标中加入劳动教育考核指标旨在增加实践体验,强化价值认同,系统性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素养;生理心理和经济状况是影响学生学业是否能继续的重要客观条件,将其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当指标出现异常或者预警,及时启动相应的疾控预案、心理干预预案和资助方案。 在初步确定了7项二级指标的基础之上,文章借鉴国内外学业警示评价指标量表,结合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咨询相关领域专家意见后,确定了83项三级指标。 图2“学分制”与“双高计划”下学业预警评价指标对应示意图3.2运用德尔菲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在评价指标初步确立后,文章通过两轮德尔菲法,用以建立“双高计划”背景下学业预警评价指标体系。 文章遴选了28名高职院校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等领域的专家对初步选取的指标进行评议。 通过初步评价指标,形成专家咨询问卷,采用函询形式,通过多次反馈,小组统计回答与专家间匿名交流进行综合评价。 在专家的问卷中以李克特五分量表对各指标进行赋值,根据专家对于指标的重要性程度(C a)和熟悉程度(C s),计算出该指标的权威系数(C r),(C r)=(C a)+(C s)2,专家权威系数大于0.7,表明专家权威系数较高,两轮专家权威系数测算见表1。 指标得分平均值、满分比的情况也是两轮指标筛选的重要参数,通常将平均值和满分比数据都低的指标进行剔除,指标得分区间见表2。 经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协调系数进行检验,通过P值判定专家意见一致性程度。 12第18卷职业技术一致性程度由KendallW协调系数反映,系数值越接近1说明专家意见一致性程度越高。 两轮德尔菲法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KendallW协调系数均大于0.3,两轮2检验的P值均小于0.05,说明28名专家评议的协调性程度较高,见表3。 表1专家咨询权威系数C r指标第一轮第二轮C aC sC rC aC sC r二级指标0.8060.8340.8200.8130.8370.825三级指标0.7830.8190.8010.7920.8320.812表2专家统计数据均值和满分比指标第一轮第二轮N平均值满分比N平均值满分比二级指标73.3024.863659574.1074.9867193三级指标833.2164.8121292784.3854.8742896表3专家评分KendallW协调系数指标第一轮第二轮N KendallW2P NKendallW2P二级指标70.44053.4570.0570.45345.3750.05三级指标830.336106.2380.05780.38388.4830.05结合两轮打分后各项指标的算数平均值、满分比、协调系数,专家权威系数等参数对指标进行重要性检验,剔除语义重复、可靠性程度低、重要性程度低、相关性不强的指标后,增加三级指标2个,剔除三级指标7个。 得到最终指标体系为一级指标1个,二级指标7个,三级指标78个,见表4。 表4“双高计划”背景下学业预警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学业预警评价指标体系思想信念1.政治立场和政治倾向;2.价值观、人生态度;3.对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满意度;4.参加政治、政策类讲座情况;5.学生入党推优情况;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著作、读物学习情况;7.“学习强国”“红星云”使用情况;8.对待学习的态度;9.择业心态;10.对校园文化的感受;11.对于时事政治了解的情况;12.学生的自我评价;13.对于红色文化的学习感悟情况;14.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掌握情况行为操守1.学生因违纪受到处分情况;2.考试缺考情况;3.考试请人代考、舞弊情况;4.学生晚不归情况;5.累计缺课情况;6.节假日未回家情况;7.学期初未按时报到情况;8.无故未按时交纳学费情况;9.学生降留级情况;10.学生宿舍卫生情况;11.曾受到过学业预警情况;12.学生参加班级、社团活动情况学习情况1.一学期获得学分未达到规定学分;2.学生报选修课情况;3.学生作业完成情况;4.上课考勤情况;5.学生请人代课情况;6.毕业设计完成情况;7.学生课堂表现情况;8.学生招录形式(普招、单招、补录、农民工、退伍军人、下岗工人、新型职业农民);9.学生上网游戏时长;10.图书馆借阅图书情况;11.学生晚自习表现情况;12.重修与补考情况;13.论文抄袭情况生理心理1.入学体检、传染病筛查情况;2.开学后心理普查情况;3.家庭出现重大变故情况(父母离婚,亲属过世等);4.学生家庭和谐程度;5.健康重点关注对象定期复查情况;6.心理重点关注对象定期回访情况;7.因病休学后复学情况;8.毕业生就业情况;9.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情况;10.学生失恋情况;11.学生网络词汇用语情感倾向性分析;12.学生因病缺课情况22“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学业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第10期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经济情况1.生源家庭地处深度贫困地区;2.学生属于“七大类”;3.学生助学金评定情况;4.学生助学贷款申请及发放情况;5.家庭出现重大变故(自然灾害、因病返贫等);6.学生消费出现异常(过多或过少);7.学生社会兼职情况;8.学生贷款情况(除助学贷款以外);9.学生办理信用卡情况;10.学生因特殊原因未按时交纳学费;11.贫困学生申请勤工助学岗位情况;12.购买大学生医保、社保情况劳动教育1.劳动教育课程学习情况;2.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情况;3.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情况;4.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情况;5.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情况;6.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劳动情况;7.学生参与食堂、宿舍事务管理情况;8.学生开展扶贫调研情况职业技能1.学生参加生产实训情况;2.学生顶岗实习情况;3.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情况;4.学生信息化技术运用程度;5.职业技能资格证考取情况;6.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等级证考取情况;7.学生参加“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情况;8.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情况4结语面向未来的职业世界,我国职业教育亟待进行价值导向的变革9,这种导向将会推动高职院校在学业预警评价标准方面加速变革。 文章从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切入,深入研究了当前国内外学业警示领域的评判标准和指标要素,结合“双高计划”关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要求,从国内高职院校学业警示的实际工作情况出发,从思想信念、行为操守、学习情况、生理心理、经济情况、劳动教育、职业技能七个维度,设计出了“双高计划”下学业预警评价指标体系。 文章仅从“双高计划”的角度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