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护肤养颜.ppt_第1页
3.2.2护肤养颜.ppt_第2页
3.2.2护肤养颜.ppt_第3页
3.2.2护肤养颜.ppt_第4页
3.2.2护肤养颜.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 3 2 3桑葚 1 来源桑科植物桑MorusalbaL 的干燥果穗 4 6月果实变红时采收 晒干 或略蒸后晒干 别名 葚 桑实 乌椹 文武实 黑椹 桑枣 桑葚子 桑果 桑粒 3 早在两千多年前 桑葚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 因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长 无任何污染的特点 所以桑葚又被称为 民间圣果 桑葚的营养是苹果的5 6倍 是葡萄的4倍 具有多种功效 常吃桑葚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 具有延缓衰老 美容养颜的功效 4 颐和园印入你眼帘的是一幅绮丽的山水画卷 昆明湖绿波荡漾 西岸是稻田 桑树 蚕织一幅江南水乡秀丽的田园风光 5 2 性味归经甘 酸 寒 归心 肝 肾经 3 功能主治补血滋阴 生津润燥 用于眩晕耳鸣 心悸失眠 须发早白 津伤口渴 内热消渴 血虚便秘 6 4 炮制用水洗净 拣去杂质 摘除长柄 晒干 7 5 化学成分糖 葡萄糖 蔗糖 等 有机酸 琥珀酸 酒石酸 等 维生素 B1 B2 C 烟酸 色素等 8 6 用法用量内服 煎汤 9 15g 熬膏 生啖或浸酒 外用 浸水洗 9 风湿性关节疼痛 以及各种神经痛鲜黑桑葚30 60克 水煎服 或桑椹膏 每服一匙 以温开水和少量黄酒冲服 10 治贫血鲜桑葚子60克 桂圆肉30克 炖烂食 每日两次 治肠燥便秘桑葚子50克 肉苁蓉 黑芝麻各15克 枳实10克 水煎服 每日一剂 11 治血虚腹痛 神经痛鲜桑葚子60克 水煎服 或桑葚熬膏 每日10 15克 用温开水和少量米酒冲服 治自汗 盗汗桑葚子10克 五味子10克 水煎服 每日两次 12 治习惯性便秘鲜桑葚绞汁 每次15克 连服数日 治失眠桑葚15克 水煎常服 13 桑葚蜜膏 原料 桑椹1000克 蜂蜜400克 做法 桑椹洗净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取汁1次 加水再煎 共取煎液2次 合并两次煎液 再以小火煎熬浓缩至较粘稠时 加蜂蜜煮沸 起锅待冷装瓶 服用方法1 2调羹疗效 滋补肝肾 聪耳明日 适用于失眠 健忘 目暗 耳鸣 烦渴 便秘及须发早白等症 14 桑椹膏以桑椹 冰糖为原料熬制而成 具有养血润燥 止渴生津 滋补健身等作用 其生产过程如下 煎汁桑椹洗净 放入不锈钢锅中 添适量清水 加热煎煮2 3h 取出煎汁 余渣放入清水再煮 如此反复3 4次 煎汁合并 经过滤 静置待用 浓缩取煎汁清液放入不锈钢锅中 加热熬炼 当汁液变浓时 一方面减少锅下火力 另一方面用不锈钢勺轻入锅底不停搅动 以防止焦化 待炼成清膏 可取少许滴于能吸潮的纸上检视 不渗纸即可 收膏按桑椹浓缩汁与冰糖8 3 3的比例 取冰糖捣碎 加水溶化过滤 并下不锈钢炼稠 再与桑椹浓缩汁合并 搅和均匀 加热微炼 除去泡沫 最后 取出过滤 入缸冷却 装入瓶中密封 即为桑椹膏成品 15 7 禁忌桑葚有黑白两种鲜食以紫黑色为补益上品 未成熟的不能吃 熬桑葚膏时忌用铁器 因桑椹中含有溶血性过敏物质及透明质酸 过量食用后容易发生溶血性肠炎 少年儿童不宜多吃桑椹 因为桑椹内含有较多的胰蛋白酶抑制物 鞣酸 会影响人体对铁 钙 锌等物质的吸收 脾虚便溏者亦不宜吃桑葚 桑葚含糖量高 糖尿病人应忌食 16 3 2 4龙眼肉 1 来源无患子科植物龙眼Euphorialongan Lour Steud 的假种皮 别名益智 蜜脾 龙眼干 龙眼肉 桂圆肉 龙目 桂圆 17 桂圆原产我国南方 栽培历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汉代 因其成熟于桂树飘香时节 俗称桂元 古时列为重要贡品 魏文帝曾诏群臣 南方果之珍异者 有龙眼 荔枝 令岁贡焉 宋代 龙眼已在泉州普遍种植 18 现我国龙眼主要分布于广西 广东 福建和台湾等省 区 此外 海南 四川 云南和贵州省也有小规模栽培 桂圆 荔枝 香蕉 菠萝同为华南四大珍果 桂圆树高一二丈 叶长而略小 开白花 成实于初秋 其实累累而坠 外形圆滚 如弹丸却略小于荔枝 皮青褐色 去皮则剔透晶莹偏浆白 隐约可见内里红黑色果核 极似眼珠 故名 龙眼 19 2 性味归经性温 味甘 入心 肝 脾 肾经 3 功能主治补益心脾 养血安神 主治虚劳羸弱 心悸任忡 失眠健忘 脾虚腹泻 产后浮肿 精神不振 自汗盗汗等病症 20 4 采制夏 秋季采收成熟果实 干燥 除去壳 核 晒至干爽不粘 21 5 化学成分葡萄糖 蔗糖 酒石酸 维生素 B1 B2 P C 腺膘呤等 其中维生素P量多 对中老年人而言 有保护血管 防止血管硬化和脆性的作用 22 6 用法用量内服 煎汤 10 15g 熬膏 浸酒或入丸剂 大剂量30g 23 玉灵膏龙眼肉4至6枚和莲子 芡实等 加水炖汤于睡前服 以剥好龙眼肉 盛竹筒式瓷碗内 每次一两 加入白糖3克 素体多火者 再加入西洋参片3克 碗口罩以丝绵一层 日日于饭锅上蒸之 大补气血 24 龙眼酒龙眼肉不拘多少 上好烧酒内浸百日 常饮数杯 温补脾胃 助精神 25 脾虚泄泻龙眼干14粒 生姜3片 煎汤服 泉州本草 思虑过度 劳伤心脾 虚烦不眠龙眼干15克 粳米60克 莲子10克 芡实15克 加水煮粥 并加白糖少许 26 参枣龙眼汤原料 人参5克 大枣 龙眼各10克 制法 人参先以冷水浸泡 再加入大枣及龙眼 隔水蒸30分钟 取汁服用 每剂连用3日 每日1次 人参可用3次 红枣及龙眼应每次添加 功效 益气补血 健脾养胃 养心安神 抗癌 应用 适用于癌肿 贫血 体质虚弱 心神不宁 心悸 心中烦闷 失眠多梦 贫血 肝炎等 27 代参膏龙眼肉30g 放碗内 加白糖少许 一同蒸至稠膏状 分2次用沸水冲服 能 大补气血 力胜参芪 心脾双补汤龙眼肉15g 莲子30g 大枣10个 加水适量 煎烫服 本方主要以龙眼肉 莲子补脾养心以安神 大枣亦有类似功效 用于心脾两虚 食欲不振 心悸怔忡 自汗 28 7 注意若内有痰火及食滞停饮者忌服 以免引起淤痰堵塞在胸口而引起哮喘 29 3 2 5当归 1 来源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 Oliv Diels的干燥根 别名秦归 云归 西当归 岷当归 30 当归尤以甘肃定西市的岷县当归品质最佳 有 中国当归之乡 之称 主产甘肃 云南 四川 多栽培 当归名字由来陈承说 当归治疗妊娠妇女产后恶血上冲 其疗效显著 若发生气血逆乱 服用之后即可降逆定乱 使气血各有所归 因而当归之名也由此而来 31 2 性味归经性温 味甘辛 归心 肝 脾经 3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 调经止痛 润肠通便 用于血虚萎黄 眩晕心悸 月经不调 经闭痛经 虚寒腹痛 肠燥便秘 风湿痹痛 跌扑损伤 痈疽疮疡 32 4 炮制当归 除去杂质 洗净 润透 切薄片 晒干或低温干燥 酒当归 取净当归片 照酒炙法 附录 D 炒干 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薄片 切面有浅棕色环纹 质柔韧 深黄色 略有焦斑 味甘 微苦 香气浓厚 有酒香气 33 5 化学成分蒿本内脂 Ligustilide 正丁烯酰内酯 阿魏酸 多种氨基酸 倍半萜类化合物等 尿嘧啶 腺嘌呤等 VB2 VE 烟酸 挥发油中含藁本内酯 正丁烯基酰内酯 当归酮 香荆芥酚等40余种成分 34 6 用法用量内服 煎汤 6 12g 浸酒 熬膏或入丸 散 炒黑 共研细末 每用9克 水1杯 酒少许 煎服 35 四物汤当归10克 熟地黄12克 白芍10克 川芎6克 加水煎煮取汁 分2次服 用于妇女血虚而有淤滞 月经不调 脐腹疼痛 或产后恶露不尽 成药 四物合剂 每次10 15毫升 每日3次 36 当归补血汤黄芪30克 当归6克 加水煎煮取汁 分2次服 用于气血虚弱者 症见疲倦乏力 气短懒言 头晕眼花 舌淡苔白 脉虚细 或见阳浮外越 发热面赤 烦渴欲饮 脉洪大而虚 源于 内外伤辨惑论 本方重用黄芪 次为当归 意在补气而益血 用于失血后气血耗伤 或气虚血亏 体倦乏力 头昏 37 归芪蜜膏当归 黄芪各30g 陈皮10g 火麻仁100g 蜂蜜适量 火麻仁捣碎 同前三药加水煎取汁液 再煎至浓稠 入等量经煎炼的蜂蜜 搅匀 煎溶 每次食1 2匙 本方以黄芪补中益气 当归 蜂蜜 火麻仁润肠 兼用陈皮理气 用于老人气虚肠燥 大便秘结难通 少气自汗 38 当归羊肉汤当归 党参各15g 黄芪30g 生姜10g 羊肉500g 羊肉切片 各药用纱布包扎 加水一同煎煮至肉烂熟 饮汤吃肉 源于 济生方 本方以参 芪补气 羊肉补血 当归补血活血 止痛 生姜温中健胃 用于产后气血虚亏 发热自汗 肢体疼痛 39 当归烧羊肉当归 干地黄各15g 干姜10g 羊肉250g 羊肉 洗净 切块 入油中炒至发白 放入中药 加水 盐 酒等 以小火煨至羊肉烂熟即成 饮汤吃肉 源于 千金要方 本方以羊肉 当归 地黄补虚益血 以干姜温中健胃 用于血虚体弱 或虚寒腹痛 40 7 禁忌用量过大口服常规用量的当归煎剂 散剂偶有疲倦 嗜睡等反应 停药后可消失 临床使用当归不可过量 服药后也应注意有无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有报道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引起过敏性休克 用药不当当归辛香走窜 月经过多 有出血倾向 阴虚内热 大便溏泄者均不宜服用 用药不当会加重出血 腹泻等症状 热盛出血患者禁服 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 41 3 2 6熟地黄 1 来源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 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 的块根经加工炮制而成 42 2 性味归经味甘 性温 归肝 肾经 3 功效主治补血滋润 益精填髓 用于血虚萎黄 眩晕心悸 月经不调 肝肾阴亏 热盗汗 遗精阳痿 不育不孕 崩漏下血 腰膝酸软 耳鸣耳聋 头目昏花 须发早白 消渴 便秘 43 4 炮制酒熟地黄取净生地黄 用黄酒拌匀 置炖药罐内 密闭 隔水加热炖透 或蒸透至表面黑润 至黄酒完全被吸尽 取出 晒至外皮稍干时 切厚片 干燥 生地黄每100kg 用黄酒30 50kg 酒熟地黄用于滋阴补血 蒸熟地黄取净生地黄 置笼屉或其他适当容器内 加热蒸至内外黑润为度 取出 晒至八成干 切厚片 干燥 蒸熟地黄用于滋阴补血 益精填髓 44 砂仁制熟地黄取净生地黄 加入黄酒 砂仁粉拌匀 装铜罐或其他适当容器内 密闭 隔水炖约48h 至内外漆黑 发空为度 取出 晾至八成干 切厚片 干燥 生地黄100kg 黄酒30 50kg 砂仁粉1kg 熟地黄炭取熟地黄片置锅内 炒至发泡鼓起 表面焦黑色 内部焦褐色 喷淋清水少许 再炒至水气逸尽 置适宜容器内 密盖 灭尽火星 取出 晾干凉透 用于养血止血 45 经炮制后 药性由微寒转微温 补益性增强 熟地黄 假火力蒸晒 转苦为甘 为阴中之阳 故能补肾中元气 近代研究 熟地黄所含的地黄多糖具有明显的免疫抑瘤活性 还有显著的强心 利尿 保肝 降血糖 抗增生 抗渗出 抗炎 抗真菌 抗放射等作用 46 5 化学成分环烯醚萜类成分 地黄苷 地黄素等 单萜 焦地黄素 jioglutin 地黄苦苷元等 氨基酸 其组成与干地黄比较 不含赖氨酸 lysine 且含量均相应减少 糖类 其中单糖的含量比鲜地黄中多2倍以上 尿嘧啶 uracil 尿核苷 uridine 等 亚油酸 linoleicacid 等 47 6 用法用量内服 煎汤 10 30g 或入丸散 或熬膏 或浸酒 48 六味地黄丸 处方 熟地黄160g 山茱萸 制 80g 牡丹皮60g 山药80g 茯苓60g 泽泻60g 制法 以上六味 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每100g粉末加炼蜜35 50g与适量的水 泛丸 干燥 制成水蜜丸 或加炼蜜80 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 即得 性状 为棕黑色的水蜜丸 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 味甜而酸 功能与主治 滋阴补肾 用于肾阴亏损 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 骨蒸潮热 盗汗遗精 规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