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绿色写人生.doc_第1页
甘为绿色写人生.doc_第2页
甘为绿色写人生.doc_第3页
甘为绿色写人生.doc_第4页
甘为绿色写人生.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为绿色写人生 记河南省劳动模范刘崇海人生的旅途是个变数,教师出身的刘崇海,在县委机关和乡镇工作十多年之后, 没想到与林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98年调任西华林场党委书记,2003年任西华县林业局长。参加工作至今,他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不管党把自己放到哪个位置上,都要尽心尽力去工作,不然的话既辜负了党和人民的期望,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从事林业工作十多年来,他以事业为重,致力于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为西华林业的发展倾注了心血,洒下了汗水,奉献了青春,书写了绿色的人生。他多次被评为省市级先进工作者,2002年荣获周口市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被省政府授予森林防火先进个人,2005年荣获河南省绿化奖章,2006年当选周口市二届党代会代表,2007年当选周口市二届人代会代表,2009年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他和局党组一班人,团结带领全局干部职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务实苦干,以争创林业生态县为目标,按照“建生态西华,创效益林业”的工作思路,先后实施完成了农田林网、生态廊道网络体系、村镇绿化和防沙治沙等一批林业重点工程,经过全县干群的共同努力,西华的林业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锁住了风沙,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初步形成了具有西华特色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基本建成了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优质经济林基地,苗木花卉基地和林产品加工贮藏基地,被誉为“豫东大林海,平原花果乡”。全县林木总株数达到2200多万株,林木覆盖率23.6%,农田林网控制率96%,林网建设已基本消灭了大的空档,经济林发展也由量的扩大向质的飞跃,林业育苗在波动中健康发展。2007年9月,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来我县视察,对西华林业给予了高度评价,明确指出,以西华为代表的周口林业是全国平原林业的榜样。同年,我县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绿色小康县”的荣誉称号,2009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林业生态县”,被市政府命名为“林业生态模范县”。一、身体力行,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多年的工作实践,他深刻的感到,一个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和一支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为此,他把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从自身做起,身体力行做表率。首先在班子建设上,他和班子成员,经常进行思想和工作上的交流和沟通,做到思想上互相信任,工作上互相配合,困难面前互相帮助,非原则问题互相谦让,协调一致做好工作,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其次在干部职工队伍建设上,他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就带不出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为加强干部职工管理,他主持制定了关于加强干部职工管理的若干规定,实行百分制量化管理和考核,调动了干部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局形成了一个“比学习,做表率,比工作,讲奉献”的良好氛围,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2008年,在创建林业生态县工作中,全局干部职工分包到乡镇,早出晚归,坚持做到一条路一条路的查,一棵树一棵树的数,认认真真,一丝不茍,有的同志带病坚持下乡,有的同志爱人在外地工作受伤,却顾不得请假,有的女同志把小孩交给邻居照顾。2008年7月的林业生态县规划编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又正值盛夏,全体规划队员起早贪黑,加班加点,连续作战,饿了吃方便面,火腿肠,渴了喝矿泉水,累了躺在沙发上休息一会儿,一位同志被累倒在办公桌旁,醒后没有叫一声苦。范庆云主席、郭继红县长在看望同志们时也深受感动。这充分反映了林业干部职工队伍的良好素质,体现了林业干部职工队伍的敬业精神和工作作风。市林业局领导多次称赞说,西华林业局领导班子是全市林业系统一流的班子,干部职工队伍也是全市林业系统一流的干部职工队伍。二、努力拼搏,谱写西华造林绿化的新篇章。近6年来,是西华实施林业工程项目最多,工作任务最繁重的6年。2003年,西华实施2万亩退耕还林工程,一次完成这么大的工程造林项目,这在西华历史上尚属首次。当年春季,由于雨水偏少,加之一些干部群众认识不到位,致使部分柿树发芽率偏低,如不及时进行补栽,将严重影响工程任务的完成和造林质量。为此他心急如焚,一方面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指导工程乡镇采取截干、覆膜等技术措施,一方面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当预测到6月份,将有一次较长的连续降雨过程时,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雨季造林试验,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他果断决策,抓住降雨的有利时机,实施雨季造林。他带领林业技术人员,深入到植树造林工地与群众一起挖坑植树,下雨的时候别人匆忙往屋内躲,他却和技术人员往植树工地跑,群众看到他满身雨水、汗水、泥水,动情地说“有小车,还是让这些人坐”。经过半个月的艰苦奋战,完成了近10万株柿树补植补造任务,新植树木成活率达85%以上,创造了西华大规模实施夏季造林的历史。2003年实际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万亩,面积核实率100%,平均造林成活率93%,各项技术标准均达到要求,并顺利通过了省及国家验收,多次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2008年,是我县创建林业生态县的关键一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作为林业局长,一名共产党员,他深感责任重大。对此,他思想上考虑最多的是,农田林网的薄弱环节如何突破,生态廊道网络建设的难点在哪,村镇绿化的关键是啥,对这些问题应采取那些针对性措施,如何抓住春季造林的黄金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确保林业生态县验收一次过关。在整个春季植树造林期间,他白天下乡督查指导造林,晚上听取所分包乡镇的同志工作汇报,然后汇总排名,第二天早上8点之前, 把情况及时汇报给县四大班子领导,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两个多月超负荷的工作,使他喉咙沙哑,说话困难,同时又患重感冒,医生劝他休声、休息,住院治疗,不然的话有可能落下后遗症。然而,植树造林工作正在关键时候,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促使他坚持工作,白天吃药,晚上打针。妻子含泪对他说“崇海,你不要命啦”。他安慰妻子说:没事,县委书记、县长将县里很多工作都推了,主要精力都用在植树造林上,我怎么能当逃兵呢! 2008年,在县委、县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通过全县广大干群和我局干部职工的艰苦奋战,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植树造林任务,仅林网新建林带2375条,植树913275株,新植树木的平均成活率达到90%以上,八月份复查时,保存率达80%以上;这是西华植树造林史上植树数量最多,标准最高,成活率、保存率最好,成效最显著的一年,实现了我县林业建设的新突破,一次性顺利通过了省政府林业生态县验收。三、开拓创新,推动西华林业全面发展。提高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发展林业的最终目的。在推动林业全面发展上,他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紧盯建设生态西华,增加农民收入这个目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一是着力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他认真抓好西华林场和奉母镇两个林权改革试点,形成了详细的调研报告,呈报县委、县政府,建议在全县进行推广。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充分调动了全县干群发展林业的积极性。他率先垂范,带头承包造林,2005年,他和局其他3名同志在鸡爪沟一次承包植树500多亩。目前,全县干部群众承包、股份合作造林蔚然成风,最多的一人承包造林10万余株,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林业发展。二是坚持走科技兴林之路。他在工作中坚持把科技兴林摆在了工作的重要位置,要求全局每一位技术人员,把科技兴林作为一项使命去完成,林业技术服务工作,面上要做到位,点上要做到家,不断拓展科技兴林的新途径。作为林业局长,一名共产党员,他以身作则,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求同志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他带头深入基层,就林业发展,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展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撰写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平原林茂粮丰的调研报告,被国家绿化委员会主办的国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