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预约的雪》教案.doc_第1页
《可以预约的雪》教案.doc_第2页
《可以预约的雪》教案.doc_第3页
《可以预约的雪》教案.doc_第4页
《可以预约的雪》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以预约的雪教案 林清玄【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内容,了解作家思想。 2、体会本文构思精巧,由花及人,由事及理,联想丰富的写作特色。 3、明白生活的哲理,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人生态度。 2、体会本文由细小事件阐发人生哲理的写作特色。【教学方法】赏析法、讨论探究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三课时一、检查复习 5 指定2-3名学生回答春末闲谈的主题。二、新授 25(一)简介作者 林清玄,1953年生,笔名秦情、林淋、林大悲等。童年的贫困岁月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但他没有埋怨和责备,有的是对人生的开悟和省思,他学会了如何去善待苦难。他的散文就像名字一样,在清清朗朗、恬淡自然的文字下往往藏的是玄远的佛心禅意,被誉为是“世纪末最清明的文章,人世间最美妙的声音”。 林清玄在台湾被称为“宝岛十大才子”之一,“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三十岁前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每年出版五六本书并本本畅销。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等。 (2) 指导学生自由低声读课文,圈点难字生词,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文章分为哪四部分?分别写什么内容? 2、题目中的“雪”指什么? 3、你认为题目中用“花”好,还是“雪”好?(三)检查自读情况,完成下面作业: 1、给下面加线字注音: 菅芒花() 悯恕() 萧飒() 蜿蜒()() 2、解释下列词语 平步青云: 义薄云天: 3、理清文章结构: 投影示:第一部分( 节):写朋友约他去看菅芒花,并点题。第二部分( 节):由菅芒花写到看花的人,谈人世间的变化无常和不可预约性。第三部分( 节):谈人生的变与不变并阐发作者的观点和立场。第四部分( 节):作者从思绪中回过神来,起于菅芒花,终于菅芒花, 前后照应,形成一个整体。 (四)整体把握1、题目中的“雪”指什么?2、你认为题目中用“花”好,还是“雪”好?投影示: 好。 第一,因为这里用了一个 的修辞手法。花则太直白,难以激发人的联想。 第二,雪点明了颜色,而花的颜色比较含糊。 第三,雪的出现有一定的时间性,花则一年四季都有。“雪”与前边的“预约”更切合。因为,预约指的是事先约定,要求时间上的固定性、规律性。 三、课堂练习 15 1、阅读1-4节,思考:既然文章写的是人生,那么1-4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必做题) 2、秋天的菅芒花是可以预约的,那么什么是不可预约的?作者从自然景物中悟出了什么道理?(选做题)知识积累:散文阅读方法指导(续) 2、根据散文的记述特点,确立阅读理解的基本点 散文和小说、戏剧文学的区别,主要在于:散文写的大多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事、景、物,比较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感受。它可以叙事和描写,也可以抒情和议论,但在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上,比小说和戏剧文学更自由、更灵活、更随意。 如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内容很丰富:时间,前后二十年;地区,由国内到国外;人物,“我”和藤野先生及其他几群清国留学生、仙台医专教职工、日本的“爱国青年”等;事件,大小十多种,作者按时间顺序,以自己思想变化为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来选取和安排材料。从这一点上来说,与他的小说一件小事就有了很大不同,表现车夫的伟大品质,却是完全扣住情节的。 3、根据散文的风格差异,确立阅读赏析的入手点 从本质上来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外国散文与中国散文并没有什么不同。但由于各个国家,民族美学气质的不同,其散文在情趣上会有所差异。 日本散文多恬静、舒缓、倾吐随意,不太讲究章法,却浑然天成,赤诚之心可见,岛崎藤村的太阳的话,芥川龙之介的大川的水,东山魁夷的听泉都可以称作日本散文中的精品。 (待续)第四课时【教学要点】体会本文构思精巧,由花及人,由事及理,联想丰富的写作特色。【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人生态度。 2、体会本文由细小事件阐发人生哲理的写作特色。【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 51、既然文章写的是人生,那么1-4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秋天的菅芒花是可以预约的,那么什么是不可预约的?二、新授 25(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第二部分第511节,思考:从全文看,第五段起了什么作用?投影示:内容上,作者由看菅芒花联想到了看菅芒花的人,以及他们因缘的变迁离散。 结构上,起 作用,由花及人,由叙事转向议论,引出作者的思考及议论。 (二)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第三部分第1222节,思考:1、作者由身边的朋友又推及所有的人,那么作者围绕着人生的什么方面来写的?投影示:人生的 与 。 2、阅读第13、14段,理解林清玄所认识的“常”与“变”。投影示:“常”指的是 。“变”指的是 ,这些变化往往与人们的期望背道而驰。 3、根据这两段内容,作者对待“常”是怎样的态度? 投影示: 。4、当你遭遇人生中的“变”的时候,你起初的反应是什么?是不是和林清玄一样?请轻读16-19节,划出关键词,感受林清玄起初面对”变“时的心理。投影示:震惊、 、茫然跌落(逃避) 5、“转念”以后,林清玄认为应该怎样面对人生的“常”与“变”呢?作者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投影示:深深去认识生命里的“常”与“变”。(1)宽恕(宽:能够接受一切;恕:宽宥、原谅,推己及人,并以仁爱之心爱人。)(2)辨证看待“变”的事物,它们同样创造美丽。(3)永葆预约的希望,成就人生的美丽。思想情感由悲伤、消极转向乐观。(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第四部分第23节,思考:6、 最后一节中“我的心也随着山路而蜿蜒了”有什么含义?投影示: 。(4) 师生共同总结文章主题 这篇文章从友人相约去看菅芒花开始,由花到人,体悟到人生的变与常,并进一步展开思考,在理清了两者的关系之后,提倡要从容地面对生活,永远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这样,才能使生命具有意义。(5) 写作特色 投影示: 1、构思精巧,由花及人,联想丰富。 2、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充满哲理。 3、对比手法的运用 人与花、伤感与积极、“变”与“常”、现实境遇与原有理想等等。 三、课堂练习 15 1、“菅芒花与从前的美丽记忆相叠,我的心也随着山路而蜿蜒了。”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必做题) 2、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秋天的菅芒花是可以预约的雪”这句话的理解。(选做题)知识积累:散文阅读方法指导(续) (二)找准寓意物,抓住文中的理性特征 人类的精神活动,大体分之,也许就是感情和理智两大类或两个方面,而二者在人们的精神活动中,感情偏重某一面,或者是理智和感情合在一起。因此,在散文作品中,大体言之,有抒情为主或说理为主者,或一篇作品中,抒情、议论及记事并出者,这是很自然的事。 有人说,理性是散文中极为重要的因素,几乎是散文的灵魂,这是由散文一种与现实生活极为贴近的文学形成所决定的。因此,在阅读散文时,抓住作者在文章中想要极力展现出来的思想性,如果能在文章中准确地找出寓意物,就不难抓住作者的思想。 那么,怎样才能找出寓意物呢?其实不难。有些散文,尤其是哲理性散文,题目本身就是寓意物,即使不直接作题目,在文章中也比较容易把握,基本上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