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物理和大气探测学笔记.doc_第1页
大气物理和大气探测学笔记.doc_第2页
大气物理和大气探测学笔记.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气物理学和大气探测学1593 意大利 伽利略 温度计1643 意大利 托里拆里 气压表1783 瑞士 德索修尔 毛发湿度计20世纪初,罗威学派 皮叶克尼斯 先后提出 锋面理论和气旋波理论我国近现代气象学家创始人:竺可桢大气总质量99.9%集中在48km以下。110km以上为大气非均质层(分子扩散为主),85km以下为均质层(湍流混合)。大气上层分子逃逸速度达到11.2km/s,才能飞向宇宙,不在回来(主要为氢和氦,重量轻的)。氮、氧、氩,占大气总体积的99.96%。臭氧:主要分布在10-50km,峰值在15-25km附近,纬度越高,峰值高度越低,冬季比夏季峰值高度稍低,但含量大。甲烷在大气中生命周期约为7年。气溶胶:直径小于10几微米的微粒。半径小于0.1为爱根核,0.1-1.0大核,大于1.0 巨核。云凝结核为小于1.0um。对流层:赤道17-18km 中纬度12km 极地8km,温度变化0.65每升高100米。行星边界层,地表到1-2km的大气层。平流层:对流层顶到50km高度的大气层。中间层,平流层顶到85km(高空对流层)根据大气电离特性,大气分为中性层(60km以下)和电离层。行星边界层,可分为贴地层(小于1m),近地面层(50-100m)和艾克曼层(大气边界层顶)。大气湍流:热力湍流和动力湍流(主要为白天和夜间)流体运行的基本形态:层流(平行流)和湍流湍流特征:不规则;大雷诺数下流动特征;级串漩涡特征,大大小小的漩涡;湍流耗散性,消耗能量,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和风切边。扩散性;间隙性。 轻雾和霭对应能见度大于1km的稀薄空气,霾起源于陆地,可以脱离陆地扩展到海上。当温度高于-18时,雾大多为水滴组成,-20时,冰晶雾占大多数。根据形成条件和特点,雾可以分为气团雾和锋面雾。平流雾:暖空气移动到冷的地面。海洋雾或河湖秋季雾:冷空气移动到暖的水面上,使冷空气凝结。降水强度:小雨(0.1-2.5mm每小时),中雨(2.6-8.0)大雨(8.1-15.9)暴雨(大于16.0)雨滴指半径大于100um的水滴,只有当80-100um的水滴才有足够的速度下降而不蒸发掉。,标准云滴半径10um,标准雨滴1000um。大云滴50-100um。降水质点生长:主要是碰并和凝结。人耳听到的震荡频率,15Hz到20KHz,(在范围外的为次声波和超声波)干空气和无风情况下声速度:V=20.1(T0.5),气温升高1,声速增加0.61米/秒。纵波。(此外还与水汽压和密度有关)虹:折射和反射。42,霓52。华:衍射,半径1-5晕:22,46。人眼最铭感的光偏向于绿光。550nm绿光能见度:消失距离,发现距离,消失距离大于发现距离。气象上常用消失距离。纯大气分子,能见度277km。夜间最不易辨别为黄光,最易辨别的为红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