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钩针疗法钩针因其针头带有一定弯曲度,而被称之为“钩针”。钩针的特点1造型特殊,手法新颖它的针体比较坚硬,针头有不同的弯曲度,造型特别;此外,还带有特殊的结构,可用作深部按摩,局部分离和松解粘连的组织等。由于它弥补了毫针的某些不足,使得它的结构更趋合理,更切合临床实用,加上它还有多种特别的操作方法,可用于不同疾病和不同部位,因而可取得更为满意的疗效。2见效快,疗效显著钩针对于痛证的治疗及运动系统疾病如软组织损伤、肱骨外上髁炎、腱鞘炎、副韧带损伤等,疗效显著,有的仅12次,症状即可消失,其疗效高于封闭、针灸、推拿等疗法。3适用病种多,范围广凡适应针灸治疗的疾病,几乎都适合钩针治疗,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4使用方便,安全稳妥没有弯针,折针的危险。钩针针具 一、 钩针的形状、制作和应用(一)钩针的形状及制作要求 钩针是由针柄、针头和针体3部分组成,一套有6套型号。针体呈圆柱形,有不同弯度的钩形针头,头部具有治疗需要的特殊造型。其制作材料以取优质不锈钢材为佳,制作要求是针体笔直,光滑,针尖尖而不锐,弯度合适,利于操作。 2不同型号钩针的应用 取决于治疗上的需要,应根据病人的年龄、胖瘦、病证的部位,病位的深浅,加以灵活运用。1号钩针:主要适用于形体较胖者,以及针刺肌肉比较丰满的部位。2号钩针:中等胖瘦,肌肉较丰满的部位。2号构针:一般形体患者的肘、膝关节以上部位及腰背部穴位。4号钩针:形体偏瘦者的,肘,膝关节部位。5号钩针:应用范围较广,如肩颈部、四肢部及腰背部输穴等。6号钩针:适用于头面部、督脉输穴、关节间隙、肌肉丰满之处及四肢之末端部位。(二)钩针的保管和维修钩针在被消毒、挪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碰撞而使针体和针尖损伤;或使用时间过长,导致针尖变秃变钝。可用下法修理:用细磨石轻轻地磨圆针尖,针尖应既不太尖锐又不太钝,以圆尖为好;针体有锈蚀、陈旧污染物沾染,可用左手拿细砂纸包住针体,右手平持针上下抽动并左右捻转,达到圆润光滑为止。针具要善保养,因为针具易坏,用时必然会增加患者地痛苦。保养地重点是避免针尖受损、变钝、及针体锈蚀。应注意以下几点。1消毒时应用纱布包裹待消毒的钩针,以避免针体和针尖被擦伤。2放针的盘内应垫衬纱布,针应放平。3暂不用的钩针,洗净后应用纱布或其他柔软纱布擦拭干净,然后放入有绒布衬垫的扁长形针盒内。放时针尖朝下,使针尖朝下,使针尖针体互不碰撞和摩擦。 二、指力和手法的练习1、指力练习(1)空手练指法手中无针,右手呈执笔状,作持针操作的姿势。拇指、食指合拢捏紧,并靠于中指桡侧面,手腕微伸,以肘关节为轴心,似前方为欲刺之穴位,要求全神贯注,以臂领腕,带动拇、食、中指。每天练习应不少于20分钟,练习中注意不采用全臂的力量如敲锤状。(2)纸垫练针法将卫生纸折叠成7*8cm大小,30cm厚,用线绕扎而成纸垫。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针尖抵触纸垫。针体与纸垫呈75度。左手挟住纸垫,随着加压,右手做提插等操作。如此反复练习。指力练习时用针不宜太长,一般以6号针为宜。随着指力的提高,可逐渐改用长针,纸的质地也应由软改成稍硬的纸。2手法练习(1)棉团练针法将棉花用布裹紧,再用线绕扎,使成内松外紧的棉团,直径约67cm。然后在棉团上练针。(2)乳胶练针法拿一块乳胶,约7*8cm大小,35cm厚,在其上练针,。(3)自身练针 钩针刺法一、点刺法就是以钩针刺激某一点作为施治部位,为其特有的一种刺法。1经穴在病变部位,采用循经取穴或相表里的经穴,或临近的穴位。2以痛为输3交经巨刺点即病灶相应的部位,如右肘疼痛取左肘相应点,或取同经相应穴。二、散刺法就是运用钩针散刺一个面,即呈片状的一个范围。刺时要求不出血,局部潮红即可。这属于浅刺的一种手法。主要以经络皮部理论为基础。其操作方法是运用腕部的弹力作一起一落的轻捷刺激。三、扣刺法进针较散刺法为深、刺点范围较小的一种刺法。扣刺后可使皮肤呈现明显的充血或轻微出血状。运用腕力,落针较重。运用于腰背、四肢肌肉较丰厚部。四、刺络法 即刺血法 钩针的进针法一、持针式钩针的持针呈执笔式。手半握拳状,以拇、食两指挟住针柄并紧靠中指的桡侧面。进针时,针尖朝下,针体与欲刺之部位的皮肤约呈75度。1指切进针法这是找准输穴后,利用切针并随之进针的方法。将左手拇指或食指指甲在欲刺的穴位紧切,右手持针柄,使钩针距指甲约1分寸许,快速刺入皮下。2舒张进针法用手将皮肤绷紧,配合刺手进针的方法。3提捏进针法用手指捏起皮肤进针的方法。适用于针刺皮肉较浅薄处的穴位。钩针的进针后手法一、提插法即将钩针快速进入皮肤后持针作上下纵向提插的方法。钩针对准欲刺部位垂直下针,当针尖刺入皮肤后,针体与皮肤呈75度,手似执笔状,右手拇、食指夹紧针体并紧靠中指,针尖朝下,作上提下插的有节律的小幅度上下动作,进行提插。本法主要应用腕力。适用于局部肌肉紧张、痉挛、拘急,能对皮肤起到松解作用;同时为针刺作进入深部创造条件。注意:提插幅度不宜太大,以免针头拔出体外;提插时着力应均匀,避免着力面产生疼痛。二、弹拨法 钩针进入肌肉层到达预定部位后,针头向左右弹拨的方法。施术者运用腕力的抖动,着力于针尖部,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进行弹拨,可视病情弹拨37下,本法适用于深部的肌肉,肌腱病变,如肌肉紧张挛缩、肌筋膜炎、肌肉劳损,对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炎等病变具有较好的解痉镇痛作用。注意:避免粗暴,以免出现疼痛;遇到骨膜时,应掌握弹拨的力度,不要划伤骨膜。三、钩拉法利用钩针针头部右弯钩的造型特点作钩拉的一种方法。钩针的针尖由上而下,由内至外作钩拉动作,但针不提出体外。病情可反复钩拉37次。本法适用于肌腱、关节、韧带、筋膜等疾病。对于肌肉肌腱的痉挛、疼痛,粘连的组织,均有较好的松解、剥离、镇静止痛的治疗作用。注意:不要暴力;避免损伤血管神经。四、推刮法利用针头的侧面,即针尖朝向左侧,使针头处于横位,将针头一侧之棱角面与骨膜或病灶紧贴,持针的右手着力于头部,并向前推或向下刮。根据病况可反复进行,并视治疗上的需要,可侧重在推法或刮法上,一般可推刮59次。本法适用于骨质增生、组织粘连、结缔组织肥厚及增生、骨刺形成、陈伤、肌筋膜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网球肘、腱鞘炎等,有较好的剥离粘连,刮除疤痕、破坏其陈旧病灶及解痉止痛的作用,还可使其转变成新鲜病灶而加速痊愈。注意:用力均匀,速度不宜过快,切忌暴力;体位合适。五、震颤法将钩针送入一定的深度后,持针之手利用腕力,在手指的配合下,进行上下小幅度的提插,使针体呈连续颤动,从而使其周围也随之抖动,同时针感得到放散,逐渐扩大波及范围。适用于肌肉比较丰厚的部位,深部病灶,软组织损伤,退行性病变,瘫痪性疾病等,此外,还可以增强针感,促使感觉传导。注意:不宜针刺太浅的部位;操作时用力宜均匀,震颤度不宜过大或过小。六、按摩法钩针进入肌肉深部后,用钩针头部与针体连接部分直接接触骨膜或深部肌肉组织,作轻柔的按摩动作,谓之按摩法。在病灶处局部或向四周作顺时针方向按摩,可呈圆圈状,亦可偏向一侧呈直线状,视病情的需要作轻重不同的按摩动作。适用于疼痛剧烈、肌肉痉挛、瘫痪、活动功能障碍等病症,或在其他手法之后,再施以按摩法,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新称代谢。患者对此常感轻松舒适,或有温热感。注意:动作不宜太快,范围不宜太大;手法应轻柔、均匀,以舒适为佳。钩针的出针法不能将针垂直提出体外,应在压手的配合下,首先确定针尖的朝向,持针之手顺着弯钩的方向,轻缓退出,并按补虚泻实的要求,决定是否紧扪针孔或者摇大其孔。注意:1。退针时首先要先顺着弯钩的方向退出,而不能以相反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聚焦2025年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专题研究试题及答案
- 激光技术在食品加工的创新应用试题及答案
- 编程挑战与解题思路试题及答案
- 营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系统规划与管理的创新案例试题及答案
- 积极探索2025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药剂药品监督管理相关知识题及答案
- 药剂考试回顾与前瞻试题及答案
- 医学教育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及实践案例探讨试题及答案
- 狼中考试题及答案
- 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年
- 《自行车发展史》课件
- 《为瓷杯子做包装盒》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北京版
- 9.3大气压强(课件)(共39张) 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设置及其相关职责
- 2025年熔化焊接与热切割考试1000题及答案
- 八年级劳动教育国家测试题及答案
- HJ25-4-2014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 房地产 -JGJT46-20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条文解读
- GB/T 44709-2024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防御技术规范
-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化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