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斯多亚学派的主张以及对人和人的价值的阐述。知道古希腊人文精神演变的历程,理解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视频,文字等展示,利用问题教学法,层层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通过对关键时间的强调,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时间背后的历史事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人文精神的内涵,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养成批判精神和怀疑意识,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通过地图的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历史的空间意识和时间意识以及变迁意识。二、教学重点: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三、教学难点:对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尺度”所孕育的人文精神的内涵的分析和理解;对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名言所体现的尊崇理性和追求思想自由的理解。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日本地震海啸师: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和华埠中学高一()班的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和探讨历史。我们今天来探讨的话题是人文精神,为了了解一下大家的思想中有没有一定的人文精神,我们先来做一个新闻调查。时间回到3月12日那天,我是华中卫视的新闻记者赵阳,受电视台的要求到同学中调查一下大家对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和海啸的看法。【活动过程(略)】师:好,通过刚才的调查,我归纳出了这样几种观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震惊,为日本人民感到悲伤;高兴,这是上天对日本人的惩罚;(展示网络上的几种观点)师:其实从刚才同学们的观点中我发现,不管是同情日本也好,诅咒日本也好,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即“人”的角度。同情者认为中国人和日本人都是人,每个人的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诅咒者之所以诅咒日本是因为历史上日本人对我们中国人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视我们中国人的生命如芥草一般。这种对人的生命的关怀的精神就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可是大家得出的结论却不尽相同。那么什么是人文精神呢?在书本p99页的专题导语中,对人文精神进行了解释。请大家阅读这段话,从中你能找到哪些关键词呢?【材料展示: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的高度重视,对人类各种精神文化遗产的无比珍惜,对人格与道德的不懈追求。它关注人的尘世生活,重视人的精神意义,是人的价值尺度在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中的历史积淀。】生:(略)师:(解释这一含义)首先是关注人本身,不是其他事物;其次高度重视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珍惜人类的精神文化遗产,并追求道德。这里的人,既指人类,也指个人。师:但是,人类并非一开始就拥有这一精神,它的产生是在古希腊时代。【教学过程】师:一谈到古希腊,大家肯定会想到古希腊的神话传说。和其他文明一样,早期的希腊文化也出现了宗教和对神的崇拜。在那原始时代,他们对自然现象,对人的生死,都感到神秘和难解,于是他们认为各种自然力和命运都掌握在神的手中,所以他们创造出来了以雷霆之神宙斯为首的的多神宗教,除宙斯外还有婚姻之神赫拉、海洋之神波塞冬以及智慧之神雅典娜等等,人,匍匐在神的脚下,按神的旨意生活着。但是他们后来发现,他们从来没有遇见过神,神又怎么可能主宰世界呢?于是,公元前6世纪时,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开始探讨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自然。泰勒斯认为“万物始于水”,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火,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哲学家认为万物始于气等主张。这些主张认为人和其他万物一样,本原都是水、火或其他东西,这个时候,人和其他万物一样,都是自然的产物,没有任何特殊之处。但他们之间相互争论,却无法取得统一的意见。于是,人们开始怀疑:人类是否有能力发现自然的真理?而这场新争论的主要参与者是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我们首先来看智者运动:【板书】一、智者运动 1、时间:公元前5世纪 2、智者概念: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3、出现原因:师:那么,什么是智者呢?生:智者指的是那些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师:很好!这里的修辞学指的是演讲的艺术。也就是说,学生缴纳一定的学费,教师则保证学生获得掌握雄辩术和拥有高超演讲艺术的能力。那么,是什么原因催生了智者的出现?这些智者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来阅读这段对话,并回答刚才的问题。(学生阅读材料,1分钟后老师找学生回答,并进行归纳和分析)1.结合教材,回答智者运动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希腊工商业发展(根本原因)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主要原因,需要找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平民地位的提高和个人主义的成长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参政议政、诉讼等)【此处解析: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进入了黄金时代伯利克里时代。(伯利克里时代民主政治的表现: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这个时候平民几乎取得了和贵族同等的权利,他们更加珍惜个人自由和个人利益,所以他们都希望能够在政治生活中一展才能,获得政治权力。同时,在雅典民主制下,无论是公民大会还是陪审团都实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只有那些能言善辩、巧于辞令的人,才能运用语言的说服力合煽动力控制民众的情绪,获得大多数与会者的支持。因此,掌握雄辩术和高超的演讲艺术就成为一个人想要爬到领导层所必须的技能。2.普罗塔戈拉有哪些观点? 你是如何理解这些话的? (1)人是万物的尺度(这里的“人”指的是“个人感觉”)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批判传统,敢于创新;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解析:在当时宗教和自然哲学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把人放到高于万物的地位。一反神是万物的尺度的神话传统和人是自然产物的自然哲学传统,把神、物、人的关系颠倒过来,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使人成为衡量存在的标准,主宰万物的力量,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的意义)具有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的色彩;(如果两个人观察同一个对象,比如衣服等,他们的感觉会各不相同,有人觉得好看,有人觉得不好看。由于“我”是做出所有判断的最终标准,而这些判断受到我作为“人”的能力的限制如个人经历、生理机能、教育程度等,因此也就不存在什么标准来检验是不是某个人的知觉是对的而另一个人的是错的。这样,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的结论便顺理成章地推导出来了。)师:那么根据这一观点,你认为普罗塔哥拉会怎样回答“人类是否有能力发现自然的真理”这一问题?为什么?生:不能发现;因为不存在什么标准来检验是非,即真理。师:很好,那么既然人类无法发现真理,那么这些智者们主张人类应该去做些什么呢?(2)把时间耗在争论上,不利于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忽视道德、追求功利;(既然无所谓对错,当然也就无所谓道德。所以他们觉得争论对与错是没有意义的。他们认为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也就不用考虑良心了。而智者们也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比如:智者们为他们的教学索取费用,而且刻意找那些付得起学费的有钱人来教学。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在智者门下学习,但是因为比较穷,所以只上得起他们提供的“短期课程”。)师:好,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当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时,思想家们就进一步突破神灵的束缚,转而从人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世界了,于是人被置于世界的中心,以人为本的西方人文精神由此滥觞。因此,我们称智者运动是一场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同时也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师:但是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过度的追求功利而忽视道德,则导致了雅典的社会风气和民主政治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故事:【公元前406年,雅典海军在阿吉牛西之役大败斯巴达人。政客却以阵亡将士尸首未能及时收回为由,对10名海军将领提出诉讼。由于政客摇唇鼓舌,结党营私,凭借极具煽动性的演讲影响了民众的判断力,最终公民大会判处其中9人死刑。】师:这一事件说明当时雅典的民主制存在怎样的问题?生:国家权力遭到滥用和误用;公民民主生活开始抛弃正义原则,沦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师:这固然与雅典民主制度的缺陷有关,但智者运动所鼓吹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也难辞其咎。因此一个人站了出来,他不仅投了反对票以表达了对这次审判的不满,更深入地批判了智者学派的观点。这个人就是苏格拉底。师:苏格拉底针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原则进行了反驳,他说,如果把这一相对主义的原则更加彻底地贯彻,那么将没有理由否认猪、狗、猴等动物也是万物的尺度,因为他们和人一样具有感觉,有什么理由说人的感觉优于动物的感觉呢?师:这段话指出了智者学派相对主义的悖论,同时也表明苏格拉底认为“人”之所以是人,不是猪、狗、猴等动物,肯定有优于这些动物的地方。那么“人”具有怎样的优势呢?这就需要首先研究人自身,于是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哲学主张。师:大家来阅读这段材料,从中发现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自己”的什么?这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生:人的内心(心灵);对理性的尊崇,对思想自由的追求。师:在这里,苏格拉底认为,每个人都有理性的本性,每个人都应该选择被自己的理性判断为正确的事情。现在请大家来看这样两张图片,然后告诉我,从这两张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的内心有何感受?生:失去家园和亲人的悲伤与无助。同情他们,希望他们能早日重建家园。师:你的这些感受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任何人胁迫你去这么想,这么做。这种基于正常思维所产生的恻隐之心、悲悯之心,是理性的表现,也体现了你内心善的原则。而这种内心善的原则,苏格拉底称之为“美德”。并且这种“美德”是存在于每个人内心之中的。师:但是,如果说每个人内心都有美德的话,那么我们在本节课开始的时候针对日本大地震的观点,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观点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先来认识一个希腊文真理(a-letheia)。我想请英语课代表来帮我回答一个问题。英语单词有一个前缀a一般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生:否定的意思师:那我现在告诉你后面的letheia是“被蒙蔽”的意思,那你来告诉我aletheia的原义是什么?生:不被蒙蔽。师: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心中都蕴涵着真理,但人们未加考察就加以接受的偏见和谬误蒙蔽了已有的真理。比如再来看这两张图片,其中左边这张是汶川地震灾民的图片,右边则是这次日本大地震灾民的图片。但是有些人由于未加辨别就接受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这种民族仇恨的偏见蒙蔽了他们的心灵,使他们产生了错误的判断。事实正如我们之前所辨别的那样,在我们不知道这两张图片分别是哪里的事件时,意见就一致了。师:所以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他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获得关于德性的知识。故他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结论。下面这段文字是对这句话的解释:正义和其他一切德性都是智慧。因为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而好的,凡认识这些事物的人绝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凡不认识这些事的人也绝不可能把它们付诸实施,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所以,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师:这段话简单地概括一下,就是“美德即知识”、“无人自愿作恶”。在苏格拉底看来,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没有人自愿追求恶或者他认为恶的东西,是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苏格拉底相信,一切恶行都是在不知道善的情况之下做出的。师: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苏格拉底所关注的人的道德,这也就是苏格拉底所认识到的真理。但苏格拉底并不仅仅止于发现真理,他还对自己认识到的真理身体力行,而他的死,则是他对“美德既是知识”的最好注释。【打开幻灯片:苏格拉底之死】师:根据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和“无人自愿作恶”的观点,分析苏格拉底为什么会最终选择死?生:(略)师:苏格拉底认为,这些逃避死的行为都是与法律相抵触的不正义的行为,他在知道什么事正义之后不能做不正义的事。他宁愿承受不正义的惩罚,也不愿意做不正义的事。因为人们对他不正义的惩罚乃是出于无知,而他若做不正义的事便是出于自愿。故他宁愿为自己认识到的这些真理付出生命的代价!师:这是法国画家大卫所绘的名画苏格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4课 漂亮的包装纸教案配套
-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反殖民斗争 第19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 川教版
- 2024中建港航局海洋工程研究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工程建设项目流程培训
- 车载充电机国内外研究现状培训
-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及反思
-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4《了解自己的情绪》 北师大版
- 单位新闻摄影培训大纲
- 妇产科新护士培训计划
- 计算机大一上期末复习测试附答案
- 期中模拟卷(新疆专用)-2024-2025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学期核心素养素质调研模拟练习试题(考试版)A4
- 2025年签订好的劳动合同模板
- 物理试题2025年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及答案
- 2025广东省深圳市中考数学复习分类汇编《函数综合题》含答案解析
-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 【9道一模】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九年级中考一模道法试卷(含答案)
- 金融工程重点总结
- 控烟知识培训课件
- 儿童故事绘本愚公移山课件模板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分享课件
- 基于PLC的生产线搬运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共25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