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中的案例研究方法、特点、方法设计与有效性(pdf 7页).pdf_第1页
管理学中的案例研究方法、特点、方法设计与有效性(pdf 7页).pdf_第2页
管理学中的案例研究方法、特点、方法设计与有效性(pdf 7页).pdf_第3页
管理学中的案例研究方法、特点、方法设计与有效性(pdf 7页).pdf_第4页
管理学中的案例研究方法、特点、方法设计与有效性(pdf 7页).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2卷 增刊 2004年12月 科 学 学 研 究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Vol 22 Supp Dec 2004 文章编号 1003 2053 2004 07 0105 07 浅议管理学中的案例研究方法 特点 方法设计与有效性讨论 吴金希 于永达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4 摘 要 对管理学中的案例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 首先简要介绍了管理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 然后对管理研 究的各种方法进行了梳理 并因此指出案例研究的适用前提和研究环境 在这个基础上 本文就案例研究方 法的实施过程 数据分析的策略 以及案例研究的有效性等问题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 管理学 案例研究 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 F208 文献标识码 A 李怀祖教授认为 科学 二字必须与 自然 科学研究方法紧密相联 因为科学研究是精确的 它与思辨研究相对应 而社会文化不能直 接测量和重复出现 不符合科学研究对象的条件 因此不能称之为科学 因此 李教授认为人文不能称之为 人文科学 只能称之为 人文学 科 李怀祖 1999 P11 收稿日期 2004 03 04 修回日期 2004 09 1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70302002 作者简介 吴金希 1969 男 山东莱芜人 博士后 公司战略 知识管理 区域科技创新体制 于永达 1952 男 山东龙口人 教授 国际经济摩擦 区域经济 通过案例方法进行教学和学术研究是现代工商 管理学科的一大特点 它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学 者所接受 但是 由于缺乏对它的全面认识 在不少 的研究实践中 人们仍然对案例研究的使用有很多 误解 例如 有些偏好数量研究方法的研究人员 往 往认为案例研究是在 讲故事 所以 不科学 同 时 有些研究人员在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进行教学和 研究时往往缺乏严谨性和客观性 等等 本文试图 借鉴国内外规范的案例研究方法论 对案例研究方 法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1 管理学的特点与案例研究方法的适用性 111 管理研究的科学性和思辩性 众所周知 现代管理学的起源是以20世纪初美 国管理学家泰勒 FrederickW inslow Taylor 的 科学 管理 的产生为标志的 管理学的研究旨在发现 辨 识和解决管理领域中发生的各种实际问题 它的产 生和发展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管理领 域中应用的结果 但是从方法论上讲 管理研究和 自然科学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又不是完全等同的 主 要的区别在于研究对象的不同 管理研究离不开人 而且管理学研究的 人 与其他领域研究的 人 的 概念不一样 作为管理学研究的对象的 人 主要是 指组织中的管理者和组织成员 管理学将他们作为 具有复杂情感 不同的价值观 不同偏好的具体的 人 他们都涉及到寻求人生意义的问题 1 由于对 人 以及由个人而组成的 组织 的特 点和行为趋向的研究是管理学的研究的主要特点 这使得它的研究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 不同 例如 自然科学的研究是以逻辑思维为主 研 究大多使本体和情景分离开来 采用严格的可重复 的试验方法和精确的观测手段 而社会科学是很难 像自然科学那样在严格控制外界环境变量和影响因 素的条件下加以重复研究的 也很难采用严格的实 验方法和精确的测量手段 因此 社会科学 尤其是 人文学科 往往纯粹用思辨方法而不是用科学方法 进行研究 而管理研究是介于自然科学研究和人文 学科研究的一门学问 因此管理学的研究既有逻辑 思维 又有思辨思维 对于管理领域的一些操作层 面的研究 例如 泰勒的动作研究和工时定额研究可 以采用自然科学研究用的精确 重复方法进行研究 而对于管理的战略层面 甚至职能层面的研究则离 不开思辨的研究方法 对于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 科 学 学 研 究第22卷 的研究方法的区别 李怀祖教授用一个学科频谱图进行了形象表示 如图1所示 图1 学科定位频谱 改编自文献 1 正因为管理学所具有的独特性 所以 管理研究 必须兼顾科学方法和思辨方法 科学研究方法永远 不可能完全代替管理研究中的思辨方法 管理研究 总有科学研究所无法替代的内容 关键的问题是要 分辨出那些管理学科的分枝 内容和研究阶段适应 于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 哪些研究适合运用思辨的 方法 112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分类 由于管理学的研究特性介于自然科学和人文学 科之间 学术界对于什么是恰当的管理研究方法一 直存在争论 尽管如此 客观性 规范性 实证性和 概括性一般成为管理研究者所追求的目标 人们也 因此发明了很多管理研究方法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 准 这些方法又有不同的类型 首先从方法论的角度 人们将管理研究方法论 分为两大主要范式 实证主义范式 Positivist Para2 digm 和解释主义范式 Interpretivists paradigm 实证主义范式认为社会科学问题能够被客观地测 量 它们独立于观察者的价值观和自我感觉 因 此 这种范式的主张者往往力图用自然科学的研究 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问题 相对应地 解释主义范 式认为 社会科学领域人们观察的结果永远不可能 独立于观察者的价值观和经验 表1是对这两种范 式的比较 表1 社会科学方法论两种范式的区别 实证主义范式解释主义范式 基本主张 世是客观的 观察者是独立 于问题 的 科学不含个人价 值判断 世界具有社会性和主观性 观察者是被观察对 象的一部分 科学是被人们的兴趣所推动的 研究应该 关注实事 寻找因果和基本规律 将现象简化成简单的因 素 形成假设 然后验证它们 关注事件的意义 试图理解现在正发生什么 观 察每种情势的总体状况 通过数据归纳意义 优先方法使用便于操作的概念 以便能够测量 往往采用大量样本 运用多种方法形成现象的不同观点 小样本 深 度的长时间调查 资料来源 Easterby2Smith et al 1991 P 27 其次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 管理研究方法可以 分为描述型 解释型和规范型三种 1 描述型 de 2 scription 研究是回答谁 who 什么 what 那里 where 如何 how 等问题的方法 旨在将现象和事 件描述和辨别清楚 例如全国工业普查 市场调查 民意测验等 解释型 explanation 研究是回答为什 么 why 的问题地研究 它试图在描述清楚现象和 事件之后 深入探索现象和事件之间的关联 因果研 究和相关分析都属于解释型研究 规范型研究 pre 2 scriptive studies 则是回答应该怎样 ought to 和 应 然 的问题 例如一些对策研究等 再次 从论证方法和途径的角度又可将管理研 究分成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类 如图2所示 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实际上分别反映了归纳法 和演绎法两种论证方法 归纳法以观察事实和归纳 逻辑为基础 透过现象的描述和解释概括出理论命 601 增刊吴金希 于永达 浅议管理学中的案例研究方法 特点 方法设计与有效性讨论 题 演绎法从已知的法则 理论和演绎逻辑推演出新 的知识 实证研究倾向于眼光向下 寻找事实根据 证明假设的真伪 而理论研究则眼光向上 寻找公理 原理 用已有的理论来证实假设的真伪 数学运算就 是典型的理论研究方法 理论和实证研究两者并行 不悖 可以独立运作 也可以相互配合 实证研究易 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 因此被大多数的研究者所采 用 图2 论证方法分类 资料来源 李怀祖 1999 P127 理论验证方法是验证从已有理论推导出的假设的真伪 经常用数量研究方法 Gill and Johnson 1991 此处 数据 data 指的是广义上的数据 它是有意义信息和新知的基础 管理学的研究和论证方法虽然很多 但是为了 寻找管理的 科学知识 实际的研究者往往倾向于 采取集成的方法 而不是受固有的教条的束缚 即走 中间道路 为了研究的实际效果 人们对一个问题往 往采用两种甚至多种方法加以结合 多方求证 顾名思义 案例研究方法就是通过对一个个案 例 case 进行调查 研究 分析 概括 总结而发现新 知的过程 从哲学范畴上说 人们通过对相对小的 样本进行深度调查 归纳 总结现象背后的意义和基 本规律 案例研究方法属于解释主义的范畴 如表1 所示 从论证方法角度看 案例研究又属于实地研 究方法 field research 是一种实证研究 113 案例研究方法的适用条件 人们在研究中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的原因往往有 如下几点 第一 研究问题的性质 如果所研究的问题是 一种理论空白 或者处于学科的幼稚期 已有的文献 不能够解释和回答所要研究的问题 需要从实践中 总结 归纳出理论框架和概念模型 这时往往采取理 论构建 Theory building 过程而不是理论验证 The 2 ory testing 的过程 因此 最佳的研究策略应该是 一种定性的归纳方法 而不是从已有的理论假设出 发进行演绎分析和推导 与其他的方法比较 案例研究就是通过深入的 案例调研和系统的资料分析 做到更加充分地贴近 现实 使得研究者能够对现实产生足够的敏感和全 方位的理解 能够将案例中生动的 故事 转化成理 论元素 这样 一个理性客观的观察者通过案例研 究能够打破现有的概念框架 建立一个有效的探索 性的理论框架 第二 问题的复杂性和时效性 很多研究问题 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因此需要系统地从整 体上把握问题的本质和全貌 以增强对问题的全方 位的理解 这个任务往往是定量研究方法所不能承 担的 例如 问卷调查法是管理学常用研究方法 但 是 这种方法往往预先将问题加以简单化和标准化 然后通过大量样本的数理统计分析得出结果 这种 方法无法应付复杂性和动态性的问题 它容易限制 观察的视角 使得研究者丧失对信息的敏感性 相对于问卷调查范围宽而深度和丰富性不够的 缺点 案例研究通过研究者与被访问对象的更加全 面和深入的接触 例如 通过与管理一线的 人 进 行面对面沟通 倾听他们经历的生动故事 理解反映 实际管理的经验和过程 使得研究者能够发现与实 际相关的知识 构建有普遍解释能力的理论框架 从 而能够更好地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更进一步地 案例研究本身不仅是一个获取数 据 的过程 而且是一个学习和认知的互动过程 这 也是一般的定量研究方法所不能达到的 第三 案例研究更有利于通过沟通获取丰富的 信息 面对面访问方式能够实现有效的沟通 而一 种简单的方式 例如 问卷调查 只有在问题没有歧 异和被访者彻底理解问题的情况下才能够有效 深 入企业现场的案例调研能够使得研究者有机会对被 访问者进行有关概念的解释和说明 并且在调研的 过程中 信息的沟通是双向的 通过多次反馈达到充 701 科 学 学 研 究第22卷 分的沟通 双方能够对讨论的问题的本质有共同的 认识 从而保证了研究者所获取数据的有效性 如 果没有有效的数据作基础 再高明的分析方法也得 不出科学的论断来 第四 理论框架和数学模型的区别 案例的研 究是要产生理论框架 Framework 的 而不是数学模 型 Model 这在工科院校往往是不合时宜的 李怀 祖教授说 1 工科背景的研究生 偏爱某种数学方 法 论文解决的问题还不明确 就先验性地选用某种 数学方法和模型 这是违反基本规则的 实际上 社科理论的越来越数学模型化在国际上也是一种风 潮 国际上1984年至1990年期间的管理文献只有 14 采用了定性的研究方法 3 而其余的大多采用 了定量的研究方法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美国学 术界的影响所致 因为 迄今为止 美国学术界主宰 了国际管理文献 而他们是倾向于定量研究方法的 在这种学术风潮的带动下 研究似乎只有采用了高 难的定量的数学工具才证明研究水平的高级 实际 上 与经济学比较 管理学更接近于经济生活 管理 实践的第一线 而管理的实践在日新月异地变化 用 非常强的假设条件限定的模型去掩盖对管理现实的 无知是十分荒谬的研究思维 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 中去 应该是管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本质上讲 方法的选择必须和想要得到的结果 产出相适应 理论框架和数学模型适用于不同类型 的研究 理论框架模式适合变量复杂 关系复杂的研 究 它易于找出变量之间的联系 变量之间作用的方 向 变量变换的模式和影响结果及其输出的方式 而 数学模型方式只适应于有限复杂的问题 它将很多 现象的鲜活的情景过滤掉了 它善于将复杂的问题 简化为几个关键的变量 因此 它只适宜于被小心定 义的边界里面 波特教授说过 数学模型和概念框 架各有优劣 数学模型方法对理论框架方法中的变 量及其变量产生的联系的精确性进行挑战 而理论 框架对数学模型忽略的变量和重要参数的动态特性 进行挑战 2 案例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总的方法确定以后 研究的设计和实施对于方 法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案例研究要求确定案例研究 中分析单元 样本选择策略 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方 法 211 分析单元 分析单元 Unit of Analysis 是指研究要聚焦的 主要对象 也就是指研究数据搜集的边界 分析单 元的确定是由研究的问题决定的 一个设计好的分 析单元能够为数据搜集确定边界 4 从而使得案例 研究更有针对性和更有效率 例如 对于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往往需要将整 个企业或者战略研究单元 SBU 作为研究的分析单 元 企业的战略不是空中楼阁 而是体现在具体的 战略决策和实施过程中 它是内容和过程的统一体 甚至体现在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中 因此 以企业整 体为研究对象意味着要深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去了 解战略管理的内容和过程 其中企业的决策层 研 究开发部门 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部门 市场营销部 门等都是要重点的采访对象 只有通过观察企业具 体业务发展战略等管理实践 才能将企业管理战略 认识清楚 212 样本选择策略和研究实施过程 样本选择策略就是决定案例研究要选择什么样 的公司 单位作为研究样本 以及选择多少样本的方 法 从样本的性质来看 显然 被选定的样本应该与 所研究的主题具有强的相关性 从数量方面讲 案例 研究的样本被称作 理论样本 theoretical sam2 pling 而不像用于问卷统计和其他数量研究方法 中的统计样本 因此案例研究样本的数量不遵从统 计意义上的样本数量规则 在实践过程中 研究者往往既需要通过多案例 研究方法进行比较 归纳和总结 又需要对某几个 案例采取深入的研究 有些研究者往往采用双重案 例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将数量少而深入的案例研究 与多案例研究相结合 克服了单独采用一种方法带 来的弊端 表2比较了少案例和多案例研究的优 劣 少且深的案例研究不在乎案例研究数量的多 少 而关键在于研究的深度 至于多案例研究的数 量多少是合适的 这个问题并不像统计学规定的那 么严格 巴顿教授在研究跨国公司纵向技术转移问 题时用了10个案例来说明问题 6 蔡嘉兴博士用了 11个案例来论证跨国公司知识共享问题 2 他们都 采用了双重研究方法 案例方法论专家认为 在采 用案例研究方法 从实际中产生理论时 4至10个 案例是比较合适的 当少于4个案例而情况又比较 复杂时 研究就很难产生出理论来 即使勉强产生出 801 增刊吴金希 于永达 浅议管理学中的案例研究方法 特点 方法设计与有效性讨论 来 好像也很难令人信服 7 但是反过来 案例数量 超过10个时 数据就会变得太多 这样会使得案例 之间的横向比较会变得不切实际 表3总结了一些 经典的案例研究所采用案例数量的情况 表2 两种案例研究方法的比较 研究活动 方 法 多个公司 一般研究单个公司 深入研究 数据搜集 效率 efficiency 相对高 关注于数据搜集 一般有标准化的 访谈提纲 相对低 存在数据过载危险 可能会产 生太多不能用的数据 客观性 objectivity 有可能被对方的偏见和态度所影响 而研究 者本身觉察不到 存在卷入太深的风险 没有意识到的 偏见可能会进一步蔓延 模式识别 pattern reco2 gnition 在过程中确认总体的模式 对过程细节 变量之间的关系能够像 显微镜一样分辨清楚 有效性保证 外部有效性 可推广性 相应的较高的一般性 能够适应不同情况和 维度 相对较低的一般性 内部有效性 可靠性 相对较低 对因果关系的分析可能存在潜在 的混乱 相对较高 有更多 更好的机会建立正 确的因果关系 构建的有效性有机会在不同情况下验证构建的稳定性 用时间来检验构建措施的敏感性 资料来源 改编自文献 5 表3 足够产生理论的案例数量 作者题目案例数 巴顿技术垂直转移过程研究10 可萊沃兰德等生产竞争力研究6 湃施专业化公司研究12 劳伦斯和劳斯组织与环境研究10 蔡嘉兴跨国公司知识共享问题研究11 沃斯在英国的日本制造业管理研究2 博格曼创业过程研究6 格兰特跨国公司生产转移研究10 闵谢尔 日本企业在英国购并高技术小 企业对其竞争力影响研究 3 资料来源 Eisenhardt 1989 Flynn et al 1990 Parkhe 1983 Leon2 ard2Barton 1988 E B Grant 1997 Kah2Hin Chai 2000 T H W Min2 shall 1997 多案例研究方法流程如图3所示 2 3 数据收集方法 如上所述 案例研究与数量研究方法相比较有 一个突出的优势 就是研究者可以从样本企业中获 取极为丰富的研究数据 案例研究的数据收集方法 一般有三种 访谈 观察和公司文档分析 其中访谈 是最重要的一种直接接触企业 获取第一手资料的 手段 1 访谈 访谈是与企业有关人员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 以获取该企业历史的 实时的定性数据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很多优点 第一 通过访谈 研究者易于获取真实鲜活的第 一手数据 虽然企业的信息可能通过各种媒介向外 传播 研究者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得有关数据 但 是 这些数据往往浩如烟海 真伪难辨 而深入到企 业 与有关人员直接面对面充分交流 可以有机会获 得更加贴近现实的丰富信息 第二 访谈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其互动 性 也就是说 访谈具有及时的辩明问题的特性和很 强的灵活性 3 研究者和被访问人员可以就一个问 题展开讨论 沟通是双向的 互动的 这样容易将某 个问题辨识清楚 尤其是对新的管理研究领域 很 多新概念说法不一 模棱两可 只有通过访谈 才有 可能使得双方在相同的边界下讨论问题 访谈的这 种互动性是其他研究方法 像问卷调查和二手数据 分析 所不具备的 这样就极大地保证了数据的真实 性和有效性 第三 访谈还具有启发性 众所周知 管理实践 的很多鲜活思想在很多方面是领先于理论研究的 在现实中 往往是企业自觉不自觉地创造着管理的 新方法 而往往不是先有理论后有实践 因此 访谈 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有机会发现实践中的新的思 901 科 学 学 研 究第22卷 想 新的做法 甚至连被访问者也没有意识到的思想 火花 并捕捉到这些知识 反复切磋 总结 加以显性 化 条理化 系统化 进而升华至理论的高度 从某 种程度上说 访谈重点在于发现已有问题之外的新 的启发性的信息 只有这样 才能够构建出新的理 论出来 图3 多案例研究方法 为了使访谈更加有效 访谈前的准备工作是非 常重要的 它使得问题更明确 更有针对性 当然 预制的访谈提纲并不能限制访谈的思想和内容 它 只起到一个提示大纲的作用 访谈双方完全有充分 发挥的自由 也就是所谓的半结构化访谈 semi2 structured interview 2 观察 除了和有关人员进行接触和沟通以外 案例调 研也非常重视现场的观察和亲身的体验 在研究 中 研究者往往要主动与组织员工进行非正式的交 流 有时尽可能列席公司有关会议等 观察到的定 性的数据可以与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 和验证 3 文档分析 文档分析是访谈和观察的重要补充 文档包括 企业的内部刊物 年度报告 历史总结 有关项目文 档 内部网上信息资料 以及企业公开发表信息 对 外网站资料 外部媒体的相关报道等 4 三角测量 三角测量法 Triangulation 是科学研究中的一 种精确测量距离和方向的方法 案例研究使用三角 测量法就是通过多种数据的汇聚和相互验证来确认 新的发现 避免由于访谈双方的偏见影响最终判断 这种方法提供了要形成的理论和假设的更强有力的 证据 麦尔等指出 当一个研究者有意识地用多种 资源和模式重复 验证发现时 他就是在用三角测量 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 三角测量的方法有多种 它可以通过数据资源 的多样性 人 事件 地点 等 方法的多样性 观察 和访谈等 观察者的多样性 理论和数据类型的多 样性 文本 数据等 等来实现 例如 多个访谈对 象和非正式座谈能够为同一个问题带来不同视角 文档分析可以作为无偏见的证据来验证访谈得到的 数据是否带有偏见 214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案例研究方法构建新理论的关键环 节 同时 数据分析又是最困难和最没有现成规范 的 一般地 数据分析主要包括三种相互配合的方 法和流程 数据提炼 Data reduction 数据展示 Da 2 ta display 和数据推导 确认 Conclusion drawing verification 数据提炼就是指将数据加以筛选 聚 焦 简化 抽取 以及将现场记录加以转化的过程 数 据展示是将数据加以适当组织 压缩 集成 以便归 纳的过程 数据推导是指确认数据具有的 规则 形 式 解释性 可能的结构 因果流程和性质 的过程 实际上 上述三种数据分析方法是相互交织 联 系在一起的 它们在数据搜集和数据分析中共同形 成一个循环 在实际中很难非常明确地区分这些活 动 因此 硬是简单将这些过程分开是不明智的 3 案例研究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任何研究都有相应的评价其有效性和相关性的 标准 案例研究方法不同于数理统计以及其他数量 011 增刊吴金希 于永达 浅议管理学中的案例研究方法 特点 方法设计与有效性讨论 研究方法 它有自己的一套评价标准 主要有四种测 试方法 第一种测试方法是构建的有效性 Construct va2 lidity 它是用来检验研究是否已经为要研究的概 念建立了正确的可操作的测量标准 第二种测试方 法是指内部有效性 Internal validity 测量 这种标准 要求研究者的推导符合逻辑和正确的因果关系 防 止产生不正确的结论 例如 假设有三个变量 X Y Z 如果研究者只发现X和Y之间有关系 而忽略了 真正起作用的Z 那么研究工作就没有实现内部有 效性 第三种测试方法是外部有效性 External valid2 ity 它是指研究结论是否能够推广 第四种测试方 法是可靠性 Reliability 它要求数据搜集过程能够 被重复 具有客观性 亦即不同的人通过案例研究得 出的结论是一样的 在实际研究中 前面三种测试 标准是最关键的 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及其实现形式如表4所示 表4 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及其实现形式 标准定义案例研究中实现的策略研究阶段 构建的有效性 获取和整理的数据是否充分地反 映了被访问者的意思和知识 通过不同数据源 证据链进行三角测量 用已有文献 加强证明 让关键的被访问者评价案例报告和结论 数据搜集 与整理 内部有效性 可 靠性 不同的研究者对于不同的偶然事 件是否得出类似的观察 分析与预计模式的差异性 及横向案例模式比较 组 建团队 共同分析数据 数据分析 外部有效性 概 念 理论的可推 广性 在一个地方产生的理论和概念能 否在另外一个地方适用 选取理论样本 而不是统计样本 一是从不同的行业 中选择样本企业 摒弃行业影响因素 二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