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GO2010IBD诊断指南.doc_第1页
WGO2010IBD诊断指南.doc_第2页
WGO2010IBD诊断指南.doc_第3页
WGO2010IBD诊断指南.doc_第4页
WGO2010IBD诊断指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读 WGO 2010 炎症性肠病诊疗指南摘要: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两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既有相同性,又有差异性。IBD过去主要见于西方发达国家,但近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逐渐升高,这就对IBD的诊断与治疗提出了新的挑战。正因为IBD本身的这些因素,各种对其分型及对疾病活动度评估的调查结果也将各不相同,并会受到世界各地各种类似疾病的影响。同样,治疗方法也因疾病表型不同及治疗条件的限制而有所不同。因此,WGO采用级联法(cascade approach)为IBD的诊断及治疗制定此指南,以便于全世界各国都可根据自己的治疗条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Inflamm Bowel Dis 2010;16:112124)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实用指南;级联引言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两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既有相同性,又有差异性。IB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各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如肠道菌群的改变、肠道通透性的增加均会引起肠道免疫失调,导致胃肠道损伤的发生。全球发病率和东西方差异 UC发病率西方国家二战后上升,现开始下降;东欧、亚洲及发展中国家等原低发病率地区开始上升。 CD发病率亚洲和南美10mm阳性;美国5cm阳性);血清PPD抗体检测;干扰素法(Quantiferon,T-SPOT,TB检查)。影像学及内镜检查 腹部平片在一些病例中可判断是否存在结肠炎症及炎症范围;怀疑肠梗阻及肠穿孔时选用;排除中毒性巨结肠。 钡剂灌肠/小肠钡剂造影严重病例不推荐选用;小肠钡剂造影目前仍被普遍用于评定上消化道(GI)至远端小肠病变;钡剂灌肠在无内镜检查条件的情况下或结肠镜不能完全通过狭窄段的情况下可能有助于病变观察。 乙状结肠镜、结肠镜检查溃疡、炎症、出血及狭窄;结肠及末端回肠多点活检;重症及暴发型病例为结肠镜检查相对禁忌症,以防肠穿孔的发生;普通治疗无效的病例行乙状结肠镜或结肠镜前,若为长期行免疫抑制治疗的病例,需考虑CMV感染;若便检无法排除艰难梭菌感染,亦需考虑此可能;UC及Crohns结肠炎病程8年以上患者需定期行结肠镜随访筛查不典型增生。 上消化道内镜有上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及上腹部疼痛)需行此项检查(注意:因上消化道病变更多见于儿童CD,故此项为儿童CD患者常规检查)。 断层影像: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声(US),MRI(包括CT和MRI肠道成像)。有助于判断病变范围、严重程度及CD肠穿孔的并发症。超声和MRI为首选,因患者多较年轻,可能需长期反复检查。 胶囊內镜在怀疑CD诊断但其它检查阴性时有帮助。 推进式小肠镜、双气囊小肠镜其它检查均阴性时明确小肠病变;可能为达到小肠狭窄部位行球囊扩张的有效方法。 有胆汁淤积迹象时,需行MRCP或ERCP检查。 有需要的病例可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检查评定骨密度。 胸片检查用于排除肺结核,同时也用于判断是否有膈下游离气体存在,排除穿孔。注:应尽量减少常规放射检查,以降低放射性恶变的发生率。级联化流程:IBD诊断级联1:诊断的选择级联1:根据可利用的资源选择诊断方式。可利用资源时:1 体格检查;2 粪便检查,排除感染,行隐血实验、便白细胞检查;3 CBC,血清白蛋白;4 HIV和TB高发地区需行相关检测;5 有条件者行乙状结肠镜或结肠镜检查;6 无条件行内镜检查但可行钡剂检查者,则需同时行小肠钡剂造影及钡剂灌肠检查。可利用资源充足时:1. 体格检查;2. 粪便检查,排除感染;3. 便隐血实验、便白细胞检查(若有条件行内镜检查则无需行此2项检查);4. CBC,血清白蛋白,血清铁蛋白,C反应蛋白(CRP);5. HIV和TB高发地区需行相关检测;6. 有条件者行乙状结肠镜或结肠镜检查;7. 无条件行内镜检查但可行钡剂检查者,则需同时行小肠造影及钡剂灌肠检查;8. 腹部超声;9. 腹部CT。有更多可利用资源时:1. 体格检查;2. 粪便检查,排除感染;3. CBC,血清白蛋白,血清铁蛋白,CRP;4. HIV和TB高发地区需行相关检测;5. 结肠镜检查;6. 腹部超声;7. 腹部影像学检查首选MRI,因其无放射性,其次为CT;8. TB高发病率地区,行下消化道内镜检查时必须送检TB培养,此点至关重要;9. 若无法明确是否为小肠病变,行小肠钡剂造影;10. 怀疑有结肠瘘时,若断层影像学扫描不能明确病变且结肠镜检查不能完成,需行钡剂灌肠检查;11. 疑诊CD但通过上述检查仍不能确诊时,行胶囊內镜检查。评估诊断标准:见表1-5。UC和CD鉴别诊断:见表6。诊断原则: 首发病例若缺乏典型临床、影像学、内镜或组织病理学表现,需随访3-6月。 无法鉴别CD与TB时,需行试验性抗结核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肠镜检查发现弥漫性炎症且便培养阴性并不足以确诊UC,UC的诊断要求长期慢性炎症改变(若一直未能确诊,需观察6个月),并同时需组织学慢性炎症征象。 长期UC及CD结肠炎需行结肠癌筛查。鉴别诊断:见表7。IBD和肠结核 作出IBD诊断前,必须排除肠结核; 尚未证实副结核分枝杆菌及IBD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TB高发人群或地区,若不能排除TB诊断,需先行试验性抗结核治疗,不可用激素治疗; TB症状出现的顺序为:发热、腹痛、腹泻,而CD症状出现的顺序为:腹痛、腹泻、发热(常不出现); TB病程呈连续性,CD病程呈缓解、复发交替,有助于TB和CD的鉴别; TB可能有腹水及肝脾肿大表现,CD罕见。见表8。IBD治疗引言IBD治疗的关键是能够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所患的疾病,了解自己的病情。医师应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各项决策,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IBD的治疗是一个以药物为基础的长期综合的控制疾病的过程。医师在用药的过程中,应注意可能出现的药物相互作用及副作用。因有不少患者需手术治疗,内外科医师之间应密切协作,使患者能够得到最优化、最有效的治疗。IBD的治疗应基于: 是UC还是CD(尽管在早期治疗中,是否明确并不重要); 病变部位及表型; 严重程度; 并发症; 患者对症状的反应; 患者对药物治疗的耐受性; 患者目前所能得到的诊治条件; 病程及持续时间,包括过去一年复发的次数。治疗目标为: 改善并维持患者的一般状况(病人自觉生活质量提高); 治疗急性病变消除症状,尽量减小副作用及长期的不良反应;减轻肠道炎症,尽量达到粘膜愈合。 维持无激素缓解(减少复发的频率及严重程度,减少激素依赖); 预防并发症及手术; 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饮食及生活方式需注意: 饮食对UC/CD炎症活动的影响尚不清楚,但饮食结构的调整有助于减轻症状:病情活动期应减少纤维摄入。若可以耐受,则可维持乳制品的摄入;低渣饮食可减少排便次数;溃疡性直肠炎时可进高渣饮食(病变局限于直肠时便秘比腹泻更常见);少数数据表明减少可酵解寡糖、双糖、单糖及多元醇的摄入可减轻IBD的症状。 CD饮食及生活方式改变的可减轻炎症:流质、配方饮食及禁食(NPO状态)可减轻梗阻症状。全肠内营养可减轻炎症性病变,特别是在儿童患者;戒烟有助于缓解CD病程,从整体健康角度讲,对UC患者亦有益(戒烟与UC发作有关)。 减压及适当的处理压力可改善症状。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工作者的帮助,需谨防同时患精神疾病的可能性。IBD药物治疗 氨基水杨酸:抗炎药物包括: 5-氨基水杨酸(5-ASA),美沙拉嗪; 在美国及西欧上市的口服制剂:柳氮磺胺吡啶,美沙拉嗪,奥沙拉嗪,巴柳氮;直肠局部给药制剂:美沙拉秦灌肠剂(液体或泡沫)和栓剂。可用于治疗结肠炎的发作及维持缓解。氨基水杨酸类用于UC缓解期治疗包括: 5-ASA口服或直肠局部给药; 5-ASA口服 + 局部联合治疗; 直肠局部给药5-ASA比激素更有效。柳氮磺胺吡啶主要用于治疗累及结肠的CD病变。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者需同时补充叶酸。必须达到有效治疗剂量:活动期2-4.8g/d,维持期2g/d。 糖皮质激素:通常可迅速抑制炎症、缓解症状;IBD急性发作期且足量5-ASA治疗无效时有使用指征;不可用于维持缓解;副作用限制其(长期)使用;给药途径取决于病变部位及病变程度: 静脉给药(甲强龙、氢化可的松); 口服给药(泼尼松、泼尼松龙、布地奈德、地塞米松); 直肠局部给药(灌肠剂、泡沫剂、栓剂)。 免疫调节剂:包括: 硫代嘌呤:6-巯基嘌呤(6-MP)及硫唑嘌呤(AZA),用于UC或CD; 钙依赖磷酸酶抑制剂:环孢素A(CsA)用于UC,他克莫司用于CD; 甲氨蝶呤(MTX),用于CD和UC(虽无确切证据表明可用于UC,但因此药价格低廉,在尚无抗TNF药物的国家仍值得一试)。硫代嘌呤及MTX起效较慢,初次给药后需2-3月见效,但CsA一周内即可见效不作为急性发作期治疗用药(急性重症UC时CsA除外)。以下情况适用: 减轻或消除IBD的激素依赖; 氨基水杨酸类及激素类药物治疗均无效或效果不佳; UC和CD氨基水杨酸类难以维持缓解; 瘘管治疗首选; CD复发激素治疗后替代用药; 在激素依赖病例,用于维持缓解及激素撤药; 开始AZA或6-MP治疗之前,行硫代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水平表型或基因型测定有利于指导用药剂量。若酶水平很低,则用药风险可能很高。若无条件性此项检查,需在用药后第2周、第4周以及之后每隔4周复查CBC。即使有条件行此项检查,也应每月复查CBC。钙依赖磷酸酶抑制剂:特殊情况方可使用。 CsA仅限用于急性重症结肠炎; 他克莫司仅限用于其它治疗方案均无效的CD; 用药时间不可超过6个月,以限制肾毒性。若仍需继续用药,则需调整为其它免疫抑制剂,如AZA,6-MP或MTX; 接受CsA治疗的患者12个月内行结肠切除术的几率相当高; 静脉CsA取得预期治疗效果后需改为口服用药,或加用6-MP,AZA或MTX。 抗TNF药物(非“一线”治疗方案)英夫利昔单抗(infleximab)、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赛妥珠单抗(certolizumab)为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药,用于中度-重度 + 标准治疗效果不佳的CD; 英夫利昔(IFX)用于激素难治性重症UC的挽救治疗; 在TB及HBV较流行的发展中国家,IFX的使用会导致此两种疾病复发,需谨慎用药; 静脉IFX的药效可维持8周左右,规律而有计划性的给药比不规律间断给药效果好。若治疗效果不佳,可将剂量加至5mg/kg-10mg/kg,或缩短给药间隔。阿达木单抗2周皮下注射一次,若效果不佳,可调整为每周给药。赛妥珠单抗4周皮下注射一次; 同时使用免疫抑制剂是否可获更加效果仍有争议,SONIC与COMMIT两项研究结果相互矛盾。在医疗资源缺乏的机构,规律且有计划的维持治疗尚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而间断治疗是目前唯一的选择(不可避免免疫原性的问题)。根据SONIC研究结果,若有条件应同时使用AZA治疗,以降低免疫原性,增强疗效;infliximab是已通过随机试验证实可用于瘘管治疗的唯一用药;诱发淋巴瘤的几率很低,但仍为目前关注的问题。其它肿瘤的发生率也可能增高;轻微感染及重症感染的风险亦为目前关注的问题;若患者对一种抗TNF药物不耐受或治疗失败,换用其它抗TNF药物依然有效。 抗生素甲硝唑和环丙沙星为CD治疗中最常用的抗生素; 用于各种CD并发症的治疗,如肛周病变、瘘管、炎性包块及狭窄部位细菌过度繁殖; 虽尚无随机对照试验证实,甲硝唑及环丙沙星仍为会阴瘘管的一线用药; 尚无数据表明抗生素对UC有效,但常规作为暴发性结肠炎的经验用药。 益生菌肠道菌群的改变可诱发或加重IBD; 尽管目前益生菌已作为很多IBD患者的常规用药,仍无确切证据表明益生菌对UC或CD的有治疗效果;少数研究表明E. coli Nissle 1917对IBD的治疗不劣于5-ASA,但这些研究支持率不高。2项意大利研究及1项意大利/英国研究均发现由8种益生菌组成的VSL#3可以减少结肠袋炎的发作。 实验中的药物(举例)UC:抗粘附分子,抗细胞因子治疗,抗炎蛋白;CD:抗粘附分子,抗细胞因子,T细胞标记治疗,间质干细胞。 对症支持治疗,如非暴发型UC用易蒙停止泻;回肠切除术后用考来烯胺。对乙酰氨基酚镇痛治疗,若效果不佳可用可待因镇痛;VB12不足应予以补充;阳光照射不足的地方需常规补充VD;所有患者常规补充多种维生素;慢性缺铁性贫血若不能耐受口服铁剂,需行肠外补铁(每周肌注或静脉给药)。病变程度及用药选择 见表9。手术治疗IBD患者因手术或药物控制效果不佳而入院治疗的费用占总费用的一半以上。CD的手术治疗 70%-75%的CD患者在病程发展的过程中,因药物治疗失败或并发症的发生需行手术治疗; 手术对CD并无根治作用,手术后CD仍可复发; 部分患者手术后可达到CD的长期缓解; CD可行的手术方式包括: 脓肿引流;节段切除;肠道旷置狭窄成形;回结肠或回直肠吻合;严重的肛周瘘管形成时,回肠或结肠造瘘。 UC的手术治疗 25%-30%的UC因治疗无效或出现不典型增生而需行手术治疗; 目前认为全结肠切除对UC有治愈效果; UC可行的手术方式包括: 短期回肠造口; 全结直肠切除术 + 永久回肠造瘘; 回肠袋-肛门状吻合。 手术相关的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逐渐减量,以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用药时间6月:术后每周1mg缓慢减量至10mg/d;目标为逐渐减至手术前用量。术前泼尼松用量大于30mg/d术后预后不佳。 硫唑嘌呤:可以围手术期使用,不增加风险; 围手术期抗TNF治疗(infliximab,adalimumab,certolizumab):对急性重症结肠炎行急诊结肠切除术的风险可疑增加;在CD中风险无增加。 CD术后维持治疗可选用口服5-ASA或6-MP/AZA,以降低复发频率及复发严重程度。研究显示,维持治疗效果最好的药物为甲硝唑,其价格低廉,在医疗资源缺乏的机构亦可选用(尽管其使用受到味觉障碍及神经病等副作用的限制)。相反,5-ASA相关研究却显示其治疗效果不佳,且价格相对昂贵。 强调戒烟的重要性CD患者减少复发最有效的方法。级联化流程:IBD治疗原则级联2:UC治疗原则1级:可利用资源有限时:1. 阿米巴痢疾流行地区不能明确诊断时,先行抗阿米巴治疗一个疗程;2. TB高发地区需先行试验性抗结核治疗1月,观察治疗效果;3. 柳氮磺胺吡啶(最便宜)作为轻-中度结肠炎治疗及维持缓解首选用药。可供选用的美沙拉嗪制剂有:Asacol 800mg,Mezavant 1200mg片剂及Pentasa 2g胶囊制剂。这些较大剂量的制剂有助于粘膜附着,且无磺胺类副作用。4. 激素灌肠剂用于远端结肠病变$;5. 口服泼尼松治疗中-重度病变(急性重症病变需要静脉适用糖皮质激素);6. 对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无反应的急性重症结肠炎或长期激素抵抗及激素依赖的结肠炎,可考虑行结肠切除术。在急性重症UC,需及时作出手术的决定。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可在第三天用托福或瑞典评估方法进行预后评估;7. 难治性病变应考虑CMV感染可能;8. 维持缓解治疗效果不佳时选用5-ASA。激素依赖选用硫唑嘌呤,若无硫唑嘌呤或患者不耐受,则选用甲氨蝶呤。2级:可利用资源充足时:1. 若确诊前已先诊断出TB或寄生虫感染,需先行治疗;2. 轻-中度结肠炎可选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3. 可选用Asacol 800mg,Mezavant 1200mg片剂及Pentasa 2g胶囊制剂以有助于粘膜附着,且无磺胺类副作用;4. 5-ASA灌肠剂及栓剂可用于远端病变,可替代口服5-ASA用于远端病变维持缓解治疗。亦可选择激素灌肠剂,但不能用于维持缓解治疗;5. 活动期远端病变甚至活动期全结肠病变联合使用口服及直肠5-ASA效果更佳;6. 若5-ASA维持缓解治疗失败,可考虑选择硫唑嘌呤或6-MP/AZA;若硫唑嘌呤治疗失败,则可选用甲氨蝶呤。3级:有更多可利用的资源时:1. 急性重症结肠炎可考虑环孢素;2. 急性重症结肠炎及普通重度激素依赖或抵抗的结肠炎可考虑选用infliximab;3. 硫唑嘌呤或6-MP。级联3:CD治疗原则 $1级:可利用资源有限时:1. 阿米巴痢疾流行地区不能明确诊断时,先行抗阿米巴治疗一个疗程;2. TB高发地区需先行试验性抗结核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效果;3. 轻-中度结肠炎可选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及维持缓解;4. 激素灌肠剂用于远端结肠病变$;5. 可尝试用甲硝唑治疗回结肠或结肠病变;6. 中-重度病变选用口服泼尼松;7. 若病变为仅累及一小段小肠,可考虑手术治疗;8. 硫唑嘌呤或甲氨蝶呤;9. 术后维持缓解选用甲硝唑。2级:可利用资源充足时:1. 若确诊前已诊断出TB或寄生虫感染,需先行治疗;2. 轻-中度活动期UC结肠炎可选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3. 轻度回肠或回结肠病变(右半结肠)可选用布地奈德;4. 激素治疗缓解但维持缓解失败时可考虑选用硫唑嘌呤(或6-MP/AZA),若亦失败,选用甲氨蝶呤。3级:有更多可利用资源时:1. 中-重度激素依赖或抵抗可考虑选用infliximab或adalimumab或certolizumab;2. 免疫抑制剂如6-MP及AZA用于CD瘘管形成的治疗很有效;3. 若抗TNF治疗失败,可考虑他克莫司。级联4:会阴瘘管1级:可利用资源有限时:1. 甲硝唑;1a. 有脓肿形成需行手术治疗;2. 环丙沙星;3. 甲硝唑 + 环丙沙星。若患者可耐受此治疗,可长期使用维持瘘管闭合;4. 手术若需长期应用抗生素,则可尽早选择手术治疗。2级:可利用资源充足时:1. 甲硝唑;1a. 有脓肿形成需行手术治疗;2. 环丙沙星;3. 甲硝唑 + 环丙沙星。若患者可耐受此治疗,可长期使用维持瘘管闭合;4. 若需长期应用抗生素,则可尽早选择手术治疗;5. AZA/6-MP用于维持瘘管闭合。3级:有更多可利用资源时:1. 甲硝唑;1a. 有脓肿形成需行手术治疗;2. 环丙沙星;3. 甲硝唑 + 环丙沙星。若患者可耐受此治疗,可长期使用维持瘘管闭合;4. 手术若需长期应用抗生素,特别是仅为单纯性瘘管病变时,可尽早选择手术治疗;5. AZA/6-MP用于维持瘘管闭合;6. Infliximab;7. 可用adalimumab作为infliximab的备选药物,或在infliximab治疗失败时用adalimumab替代infliximab;8. 复杂性瘘管病变需行手术治疗。注:这些检查在发展中国家不太可能有条件进行,但在肠镜检查受限的发达国家可选用。可用于筛查不太可能有肠道炎症的患者,亦可作为已确诊患者病情复发的预警检查。之所以将其列出,是希望其能够成为一项鉴别手段,而非诊断手段。$注:1. 激素灌肠剂可自制,降低成本;2. 一些传统中药灌肠亦可取得良好效果,但在西方国家尚未被采用。这些中药包括天然靛蓝(锡类散)、云南白药或口服制剂如白头翁煎剂,还有一些中药的单个组分,如白头翁根、黄连根、黄柏树皮、黄芩及姜黄。表1. UC和CD的诊断诊断UCCD1. 疑似2. 拟诊3. 排除典型临床表现,需进一步完善诊断临床特征 + 影像学或内镜检查所见 慢性血吸虫病 阿米巴痢疾 小肠结核 缺血性结肠炎 放射性肠炎 结肠CD 慢性肠道感染(小肠结核、阿米巴痢疾、耶尔森氏菌肠炎) 性病淋巴肉芽肿 放线菌病 小肠淋巴瘤 慢性憩室炎 缺血性结肠炎 白塞氏病 UC NSAID肠病4. 确诊拟诊 + 排除其它原因 + 典型组织病理学特征在TB高发地区:TB培养阴性(活检或切除肠段)表2. WHO CD诊断标准标准临床影像内镜活检手术标本1.非连续性或节段性病变+2.铺路石样表现或纵行溃疡+3.透壁炎症+4.非干酪样肉芽肿+5.裂隙和瘘管形成+6.肛周病变+诊断标准:A. 具有1,2,3者为疑诊;B. 再加上4,5,6三者之一可确诊;C.具备4者,只要加上1,2,3三者之二亦可确诊。表3. UC病情活动度Truelove和Witts分级: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 2008;2:1-23轻度中度重度1. 血便(次数/天)2. 脉搏(次/分)3. 体温()4. 血红蛋白(g/dL)5. ESR(mm/h)6. 或CRP(mg/L)49037.511.59037.83030CRP: C反应蛋白;ESR:红细胞沉降率表4. Sutherland UC疾病活动度指数:Sutherland et al. Gastroenterology 1987;92:1894-1898(需行乙状结肠镜或结肠镜检查)评分01231. 腹泻2. 便血3. 粘膜表现4. 临床分级正常无正常正常1-2次/日正常少许轻度易脆轻度3-4次/日正常明显中度易脆中度5次/日正常以血为主渗出、自发出血重度总分为各项之和: 2 分为症状缓解; 3 5 分为轻度活动; 6 10 分为中度活动; 11 12 分为重度活动。表5. Harvey-Bradshaw. 简化CD活动指数评分012341. 一般情况良好无轻中重2. 腹痛稍差差很差极差3. 腹泻稀便每日记1分4. 腹部包块无可以确定确定并伴触痛5. 并发症每项1分:关节痛、虹膜炎、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阿弗他溃疡、肛周裂隙、新瘘管或脓肿总分:4为临床缓解期;5-8为中度活动期;9为重度活动期。表6. UC与CD鉴别要点典型特征UCCD1. 临床2. 内镜及影像3. 组织病理4. 血清标志物频繁、少量腹泻,伴排便急迫血便为主结肠表面弥漫性病变累及直肠灶可表现为斑驳样浅溃疡及糜烂自发性出血粘膜及粘膜下层弥漫性炎症隐窝结构改变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腹泻,伴腹痛、营养不良口腔炎腹部包块肛周病变非连续性透壁性不规则损害主要累及回肠及右半结肠铺路石样表现纵行溃疡深裂隙肉芽肿性炎可见裂隙及阿弗他溃疡;常可见全层炎抗酿酒酵母抗体表7. UC和CD鉴别诊断UCCD主要鉴别诊断其它鉴别诊断急性自限性结肠炎(ASLC)阿米巴结肠炎血吸虫病CD结肠癌肠易激综合征(IBS)(若有炎性改变则无需考虑IBS)小肠结核NSAID肠病感染性肠炎、缺血性肠炎、放射性肠炎、过敏性紫癜、胶原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