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邱庄镇中学导学案年级:八 学科:语文 主备:张凤颖 审核:张凤颖课题:21、与朱元思书课型:复习课 授课时间:【复习目标】1、积累相关文言文知识:2、查缺补漏;3、准确理解作者的情感。【复习重点】巩固基础知识,修补学生不足。【复习难点】准确理解作者的情感。【复习准备】1、练习小卷。2、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文言文学习是我们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他们承载着传统的中华文化,今天我们复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写景抒情的佳作21、与朱元思书。二、熟读课文,强化基础:1、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文章,要求:读准字音,关注注释,注意翻译。(5分钟)(师巡视,督促学生真读真看真说)2、检查交流,纠正强化。(1)本文的作者是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古代五大文体:序、铭、说、记、书、表:1、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用来抒发感情.有点像现代杂文的风格.(马说爱莲说)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陋室铭)3、序:是一种文体,有“赠序”和“书序”两种.语序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赠序用于临别赠言,内容多为勉励、称许之辞.本文是一篇赠序.(送东阳马生序)4、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人和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等,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属于散文的范畴.(小石潭记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5、表:臣写给君主的奏章,内容多表达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常用议论、记叙和抒情.(出师表)6、书:“书”,即信函。如手书、家书等。古人的信函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尺牍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形成别具特色的书牍文传统。(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缥(pio)碧 轩邈(mio)泠(lng)泠急湍(tun)嘤(yng)嘤 鸢(yun)飞戾(l)天 窥(ku)谷横柯(k)(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天下独绝 (绝妙 ) 从流飘荡 (顺,随)水皆缥碧 (青白色) 猛浪若奔 (飞奔的马) 互相轩邈 (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好鸟相鸣 (互相和鸣) 鸢飞戾天者 (至) 经纶世务者 (筹划)(4)翻译关键语句: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我乘着船)随着江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蝉儿一声接一声不停地鸣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断地啼叫。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热衷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 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三、体会方法,区别记忆:1、 通假字: (1)窥谷忘反 “反”通“返”,返回 (2)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 (zhun),鸟叫声。2、一词多义: (1)绝:猿则百叫无绝/哀转久绝(动词,断、停止。) 天下独绝(形容词,绝妙。) (2)直:直视无碍(副词,一直。) 争高直指(形容词,笔直。) (3)上:负势竞上(动词,向上。) 横柯上蔽(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4)负: 负势竞上(凭借)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背) 3、古今异义:(1)戾:鸢飞戾天(古义:至;今义:罪过,乖张)(2)经纶: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今义:比喻政治才能。)4、词类活用:(1)猛浪若奔 (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2)互相轩邈 ( 轩:高,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伸展。邈:远,形容词用作动词,往远处伸展。)(3)皆生寒树(寒:形容词作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人感到有寒意。)5、特殊句式省略句(1)(吾)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2)急湍甚(于)箭,猛浪若奔。省略介词“于”四、要点理解,深化主题:1、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情趣。五、拓展提高,举一反三:阅读下面选文,分析与课文在内容与情感上的异同点: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节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明确:相同点:1、都写出了山水之美 2、都有对大自然的爱慕之情: 不同点:课文从情感上说,除了有对大自然的爱慕之情外,还有一种避世退隐,鄙弃名利的情怀。而选文没有。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课文:2、识记课下注解及翻译;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pi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tun)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l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ng)成韵。蝉则千转(zhu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yun)飞戾(l)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n)世务者,窥(ku)谷忘反。横柯(k)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译文: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注释答:回复。谢中书:即谢微(一说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山川:山河。之:的。共谈:共同谈赏的。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青林:青葱的树林。翠竹:翠绿的竹子。 四时:四季。俱:都。歇:消。乱:此起彼伏。 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实:确实,的确。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文学家。复:又。与(y):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异。古代常见的四种文体,分别是记、表、书、志。一是“记”。“记”,古时公文的一种,如奏记。又是记载事物的书籍和文章,如醉翁亭记。上古时代的“记”,最开始是一种记录圣贤之言、记载学者对经书的解释的实用文章,“记”即“录成文”“载于册”。“记”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礼记学记。形式上,“记”是以散句而非骈句连缀成篇的书面作品的体裁。概览古代文献,人们发现,原本是据实载录的实用文的文体,后来变成了文学作品散文。“记”从实用文章的体裁演变为文学作品的体裁,始于唐,成于宋,与“古文运动”密切相关。散句结体的形式一直没有变,但是文章的内容不同了。让“录言载事”的“记”成为古代散文第一体裁并名重一时的,是唐宋八大家,他们创作了大量用“记”命名的散文,以“我”的眼界观物、察景、看事、论人,让“我”笔下的事、景、物皆“着我之色彩”,“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建筑、景物与事件,从远古“记”体文章的主体变成了承担记游记事者之目光、情感或思考的载体。正是“古文运动”,让“记”从“录言载事”的实用文进化到为抒我心迹、遣我情怀而“记游记事”的文艺文,演变为有一定的描述对象、有一定的表达方式、有一定的文体格局与风范的散文。这样的散文,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高中课文中,著名的记体文章有五人墓碑记(碑记,又叫碑志,刻在墓碑的背面,多有序而无铭。这里的“碑记”已经成了一种叙述兼议论的文体)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这些文章,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二是“表”。“表”,是采用表格形式编纂的著述,如史记中有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等。“表”还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等。表,在古代,主要指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乐毅报燕惠王书李斯谏逐客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还指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这种文章又叫“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文章又统称为“表”。三是“书”。“书”,即信函。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