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景观世界地质公园景观设计与施工策略.doc_第1页
景区景观世界地质公园景观设计与施工策略.doc_第2页
景区景观世界地质公园景观设计与施工策略.doc_第3页
景区景观世界地质公园景观设计与施工策略.doc_第4页
景区景观世界地质公园景观设计与施工策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5A风景区兼世界地质公园景观设计与施工策略-镜泊湖景区景观提升设计旅游与文化规划设计专家 旅游与文化导向的区域综合开发服务商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旅游运营网 旅游景观设计网 创意建筑设计网 旅游投融资网 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5A风景区兼世界地质公园景观设计与施工策略-镜泊湖景区景观提升设计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前言风景名胜区也称风景区。国家对风景区的定义是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50298-1999)。风景名胜区需要政府审定与命名,我国建立风景名胜区的目的是为国家保留一批珍贵的风景名胜资源(包括生物、生态资源)。截至2009年12月,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已达208处,其中22处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省级风景名胜区达698处,其中包括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武夷山、庐山、武陵源、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三江并流等闻名世界的风景名胜。风景区汇集着大自然的精华,渗透着我国悠久历史的影响,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风景区的旅游功能日益加强,开发建设项目随之增多。国务院1985年颁布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50298-1999)来约束与指导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风景区的景观包括景区自身景观资源与旅游开发建设期间的再造景观,其自身景观资源是景区的特色,是游客游览观赏的主要景观,亦是被保护的对象;开发建设期间的人造景观,是为了服务风景区、服务游客而由景观相关专业人员设计,由施工人员建设而成的。人造景观设计与建设“好”了,会成为景区人文景观组成部分,甚至可能被评为文化遗产;若设计与建设劣质了,则面临重复建设、废弃、破坏风景区生态等等不良后果。目前关于城市景观设计的研究较多,业内人士总结了不少城市景观设计的程式化思路;但由于风景区人造景观的特殊性与多变性,业内相关研究甚少。风景区人造景观不同于城市景观,其设计与建设需要遵从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的要求,还需满足旅游景观游赏、休闲、娱乐的特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观念的转变,带动了旅游市场的火爆,大规模新建风景区旅游的开发建设与已营业多年的成熟风景区的 “提升”问题,给风景区景观设计人员与从业公司了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借“黑龙江镜泊湖风景区景观提升设计”项目,总结了一些风景区景观设计的注意事项与设计思路,希望给类似项目提供一些方法性的指导。一、项目概况镜泊湖风景区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西南面,距离牡丹江市80公里,是五千年前历经五次火山喷发,熔岩阻塞牡丹江古河道而形成的世界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湖面海拔350米,湖长45公里,水域面积约80平方公里。镜泊湖景区总体规划面积为1726平方公里,由百里长湖景区、火山口原始森林景区、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景区三部分组成。以湖光山色为主,兼有火山口地下原始森林、地下熔岩隧道等地质奇观,及唐代渤海国遗址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景观,是可供科研、避暑、游览、观光、度假和文化交流活动的综合性景区。镜泊湖于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审定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2006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2008年被国际休闲产业协会、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中国国际名牌协会评为中国十佳休闲旅游胜地。镜泊湖的吊水楼瀑布名震中外,是国内流量最大的瀑布,汛期最大幅宽达300多米,每秒流量为4000立方米,从南西北三个方向以排山倒海之势从熔岩壁顶直灌黑龙潭。奔腾咆哮、气势磅礴、声如奔雷,可震十里之外。火山口地下森林神奇壮阔,奇峰险峻,怪岩迷离,古树参天,12个火山口千姿百态,国内罕见。2006年世界教科文组织的德国专家来镜泊湖景区验收地质公园,当他们登上火山口的齐天亭,俯瞰壮观的火山口原始森林,脱口说到:从来没见过这么美的景观。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渤海国遗址,透过它现存的残垣断壁,追溯它斑驳的兴衰史,便可深切地感受到镜泊湖景区厚重的历史文化。(一)项目来源1952年春,哈尔滨工业大学投资200 万元,在镜泊湖北端龙泉山半岛丛林中兴建干部休养所(简称哈工大休养所)。主要供校内教授、学者和外国专家等高级知识分子避暑度假用。60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朱德、董必武、叶剑英等前来视察,就住在这里。1964年秋,为接待外国贵宾,牡丹江市交通部门将镜泊山庄至吊水楼瀑布的林间小路铺设水泥路面。从此拉开了镜泊湖风景资源的旅游度假功能序幕,一些单位休疗养院相继建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旅游业兴起,镜泊湖风景区成为牡丹江境内重要游览胜地。1980年9月,黑龙江省镜泊湖管理局成立后,开始加强湖区保护、利用、规划和建设工作,统筹安排湖区服务网点、旅游基础设施和景观景物建设,加强湖区环境保护工作。60多年以来,镜泊湖国家级风景区与世界地质公园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大力支持下,在能力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的旅游产品日益丰富;但是,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60年代至90年代建造的一些基础设施与休闲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旅游服务业的需求,迫切需要修缮,而且早期风景区开发中仅进行基础设施配套的开发模式也不能满足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镜泊湖管委会与相关部门对风景区的旅游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非常重视,相关领域的提升工作一直在进行。绿维在这种形势下接到镜泊湖风景区的邀请,参与红罗女文化园、吊水楼瀑布区域、山庄广场区域三个节点的景观设计工作。(二)项目难点与意义项目组接到任务之后,对项目进行了深入分析,认识到了项目的难度。首先,镜泊湖风景区是国家5A级风景区,是世界地质公园,它的头衔反映了风景区资源的优势与开发建设的成熟度,同时也反映了“提升设计”工作的难度。给一个如此成熟的景区进行提升设计,其难度远远大于给一个初次开发的景区做规划设计。其次,国家颁布了专门的法律规范管理、保护风景区与地质公园的规划设计,这些规范也增加了设计难度。第三,自然景观资源是风景区与地质公园主要的旅游吸引物,以往景区的人造景观以使用功能为主,多是一些游步道、亭、廊等基础设施和休息功能设施,景观的娱乐功能甚少;而如今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景区景观除了要具备休息功能之外,还需要具备娱乐功能。如何将娱乐功能融入人造景观之中,是项目的第三个难点所在。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国内不少建于80年代的风景区现在存在提升的问题,地质公园也需要人造景观的建设;因此,这个项目可以给类似项目带来一些技术方面的借鉴,具有一定的意义。二、项目提升方案(一)地质遗迹保护区景观设计吊水楼瀑布区吊水楼瀑布位于园区的北湖头,该区为公园的核心区域,是镜泊湖泄入牡丹江的出口。吊水楼瀑布一般幅宽40m,落差12m,雨季或汛期最大总幅宽可达300m左右,水流量4000m3/s。吊水楼瀑布是我国六大名瀑之一,与贵州的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九寨沟诺日朗瀑布、台湾的文龙瀑布、庐山的三叠泉瀑布齐名。吊水楼瀑布是火山堰塞、构造抬升、熔岩塌陷、流水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其构造特殊、成因独特,中国唯一、世界罕见。吊水楼瀑布属世界地质遗迹,其保护级别也是公园内最高的,被划分为特级保护点。目前吊水楼瀑布已经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旅游胜地,是游客必到的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图一 吊水楼悬崖跳水表演吊水楼瀑布区域自然景观有吊水楼瀑布、古地质遗迹、深潭、溪流、岸边茂密植被。人造景观有80年代沿吊水楼瀑布岸边人工石径下至潭旁建全凉亭式混凝土结构观瀑水榭1 座,瀑布北岸大型凉亭俪人亭。演艺节目有悬崖跳水表演,从1983年以来,被誉为“瀑布跳水第一人”的狄焕然一直在吊水楼瀑布表演悬崖跳水,此举已被载入吉尼斯记录。1.发现问题综合考察分析,吊水楼瀑布区域的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旅游产品单调,二是服务设施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真人表演”频率不足。吊水楼瀑布区域的核心旅游产品是游览、观赏地质遗迹,但是地质奇观不足以引起所有游客的共鸣,这也是很多类似景区面临的现实问题。综合考虑了吊水楼瀑布的地势地貌,景区多年前在该区域增加了“真人跳水表演”项目。真人表演是目前很多景区的旅游产品之一,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眼球。在旅游旺季,狄焕然每天表演两次悬崖跳水,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而这种高危表演增加演出次数的可行性较低。需要增加其他演艺节目,弥补悬崖跳水表演次数的不足。(2)缺少夜间游赏项目。自然景观与现有人造景观都只能白天欣赏,在景区内住宿或者度假的游客夜间娱乐项目有限。而吊水楼区域山体与水体交相辉映,视线关系通透,适合做大型激光秀。(3)缺少亲水设施。区域溪流清澈见底,流淌于火焰喷发遗留的火山石之间,岸边植被郁郁葱葱。很多游客禁不住水的诱惑,踏石而行,把玩清凉的溪水。游客的这种自发行为对游客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也不利于核心区的保护。应该在浅水区适当增加亲水设施,满足游客的亲水需求。(4)休闲空间不足。区域内现只有一条游步道与两座亭子,供游客驻足观赏与休息的空间不够。2.解决方案经过上述分析之后,项目组认真对照了国家关于风景名胜区与地质公园规划设计的相关规范。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要求:“在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和史迹保护区内,可以配置必要的游览和安全防护措施,控制游人进入,不得安排与其无关的人为设施,严禁机动交通极其设施进入”。针对于以上问题与相关规范要求,项目组对吊水楼区域重新进行了功能分区与定位,分为表演区、休闲区与滨水区,弥补了区域现状旅游产品的单调。表演区以吊水楼瀑布为中心,进行悬崖跳水表演与其他真人演出;休闲区为观赏演出、游赏风景的游客提供休息之地,同时增加了区域集散空间;滨水区满足游客亲水的需求,让游客能够近距离的观赏地质遗留的真山真水。(1)表演区景观设计在现状地质遗迹的基础之上,设置一座演出舞台,为真人表演提供演出场地。舞台背景汲取中国传统木结构装饰品雕梁画栋的技术精华,采用屏风的形式,再现中国传统装饰艺术。舞台及舞台装饰采用木结构,亦是出于地质遗迹保护的需求。(2)休闲区景观设计休闲区位于地质变化形成的落差之处,区域地势较为平坦,有20余株大型乔木,植被基础良好。设计结合现状,保护现状地质遗迹与大型乔木,围绕现状乔木设置休闲座椅,为游客提供休闲设施。地面铺装材料选择地方火山岩石材切割,其形态、特性与区域环境相吻合。(3)滨水区景观设计尊重自然,尊重地质遗迹,保护现状地质景观原貌,不对该区域进行大拆大建,从满足游客亲水需求的角度出发,在火山岩石滩之上铺设木栈道、布置休闲座椅。首先,木栈道架于石滩之上,不需要钢筋混凝土基础,对石滩地基的影响几乎为零;其次,木栈道的透气、透水性较好,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休闲椅采用自然木材与圆润的火山石,摒弃不锈钢、铁艺、塑料等人造材料设施影响生态环境。 项目提升方案:红罗女文化园(二)文化娱乐性景观设计红罗女文化园红罗女的传说在牡丹江流域流传已久,久而久之就出现了不同的版本,有传说红罗女是仙女,亦有传说她是一位渔家女等等。但是不论在哪个版本里面,红罗女都是一位善良的姑娘,她勤劳、美丽、聪明、机智。红罗女文化广园位于公园北门入口100m处,占地面积14012m2,是进入吊水楼瀑布景区的必经之地,旅游旺季时该广场承担起了分流游客,减缓瀑布区游客容量压力的重要作用。因此,对红罗女广场进行改造工程,是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接待能力,保护吊水楼瀑布地质遗迹的重要举措。红罗女文化园以民间传说的主人公命名,围绕红罗女文化进行旅游景观设计。1.存在问题该区域原为景区直升飞机场,2006年建成以“红罗女”文化为主题的人文景观区域,是一个失败的案例。首先园区规划布局不合理,从而造成了文化脉络不清晰、功能弱化等问题;其次是景观设计过于城市化,没能体现景区特色。(1)文化景观散乱,文化脉络不清晰。现在的园区是一片充满城市化景观味道的中西结合式现代园林,用人物雕塑、大草坪等西方园林元素来展示景区传统文化。 “红罗女”、圆雕“七仙女月夜下镜泊”、铜雕“抢婚”、铜雕“平波宝镜”、石雕“鸳鸯石的故事”五组体现红罗女文化、镜泊湖文化的雕塑,散布于12400平方米园区的各个部位,各组雕塑之间无紧密的游览组织线路,游客穿插在红罗女文化雕塑与镜泊湖文化雕塑之间游览,接收紊乱的文化。其次,相对于12400平米的场景,雕塑的体量是微小的,游客进入园区的第一感觉是空旷的城市大草坪,只有走到近处才能体会到雕塑反映的景区文化。(2)拟定功能价值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红罗女文化园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分流吊水楼瀑布区的人流,减缓游客急增给吊水楼瀑布保护区带来的环境压力。而现状红罗女文化园景观以草坪和雕塑为主,600mm宽的园路穿插其中,游客驻足空间有限,分散人流作用不大。(3)景观吸引力不足。红罗女文化以静态景观(红罗女雕塑)展示,缺少互动景观与动态景观,对游客的吸引力有限。对于红罗女文化的简介以立碑的形式,用文字加以解释;这种方法虽然起到了介绍红罗女文化的目的,但缺少趣味性。如今游客已经摆脱了早期观光式游览的旅游阶段,升级为体验式、娱乐式、休闲式复合旅游阶段;游客到景区放松身心,希望在娱乐中了解景区文化,而不是借助于“阅读”这一种需要脑力思考的运动。(4)景观缺少特色。广场景观风格从景观材料、艺术形态方面没能体现出镜泊湖的历史文化特色,没能体现出旅游区景观的特色,城市化味道过重。2.解决方案经过对现场的分析以及与甲方的沟通交流,双方共同认为:如果要解决问题,必须对区域进行重新规划、分割空间,仅依靠局部改造不能彻底解决问题。(1)总体规划布局在保留红罗女文化园功能定位与文化主题定位不变的情况下,按照“一轴、三区、一心”的空间结构进行规划,分别为“红罗女文化主题展示轴、红罗女文化主题区、红罗女文化体验区、红罗女文化互动区、游客换乘中心”。改造后,功能分区清晰,形成了与文化脉络相吻合的游览线路。新的规划增加了集散面积4500平米,可直接为吊水楼瀑布保护区分流15007500人。(2)红罗女文化主题展示轴红罗女文化主题展示轴位于红罗女文化主题区中心,围绕红罗女主题文化,以静态景观的形式对红罗女文化进行展示。红罗女大型主题雕塑位于该区中心,镜泊仙子红罗女如仙女下凡尘,手握花篮、脚踏祥云,飘飘衣带卷起若一朵朵镜泊涟漪,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红罗女文化雕塑景墙位于主题轴终端,起到压轴的作用。镜泊湖是唐渤海国统治区,据史料记载渤海国的科技相当发达,尤其是冶铁技术,铁器得到广泛使用, 铁制工具被大量应用于农、渔及狩猎各业。红罗女文化景墙浮雕以红罗女传说为题材,采用铁艺雕刻技艺,做防锈、防腐、修旧如旧。景墙直接展示红罗女文化,间接反映渤海国科技的辉煌。(3)红罗女文化体验区景观设计以静态的景观给游客带来动态的感受,让游客感受红罗女的生活场景,体验红罗女的生活方式。景观设计以红罗女生活时代的地方建筑形式、生产劳作方式与生产工具、生活方式为题材,在镜泊湖景区内再现几千年前的红罗女人家。以茅草房、土胚房、渔网、鱼篓、耕犁、仿火山岩棚架等等与红罗女生活、生产场景相关的建筑、器物等为原型的景观小品形式,再现红罗女的生活、生产场景。让游客从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全方位立体感受红罗女文化,让游览不再乏味。图10 红罗女文化改造方案此外,提升方案为该区域增加了商业服务功能,茅草房内其实是一所体验式高端消费区,为游客提供茶歇等服务,在为游客提供更加周到服务的同时,为景区增加了收入。(4)红罗女文化互动区景观设计文化互动区以红罗女追求真爱的传说为题材,以“求爱台”、“真情锁”为景观载体,通过现场问答、游戏互动的形式调动游客的活跃度,从而达到游客与旅游产品的互动、静态景观与动态游览、体验式旅游的组合。 项目提升方案:山庄广场区(三)湖滨游览区景观设计山庄广场区山庄广场紧邻镜泊湖,为园区内最重要的景区之一,是游人必游之景点。广场不仅是游客的集散地,也是游览镜泊湖风光的起点和终点,游船码头就设置在广场之内。1、存在问题随着近些年来各种度假形式的兴起,镜泊湖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每年来湖观光的人数逐年增长,山庄广场现有的基础和服务设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游人需求,因此,对山庄码头广场的整体规划和改造势在必行。从旅游、景观设计角度而言,山庄广场区景观资源优美、功能清晰、人造景观缺少艺术感、服务设施承受力不足、景观设施老化严重。2、解决方案经过上述分析,规划设计对整个广场的空间进行了整合,依照“一轴、一带、两个功能区”的空间结构对区域进行景观提升设计。“一轴”为主景观轴线,为广场区域观赏湖区景观的最佳观赏轴线,轴线上设置反映镜泊湖来源的传说“平波宝镜”。传说王母娘娘的宝镜掉落凡间,化作风光旖旎的镜泊湖。宝镜仿照古渤海国遗址出土的铜镜制作,直径3.2米,可称天下第一镜;宝镜底座采用浪花造型,寓意宝镜掉落人间化作美丽的镜泊湖,激起层层涟漪。湖水波光粼粼,层层荡开,由近而远,由小变大,激起圈圈水花,化作山庄广场的特色铺装,绕宝镜跳动。景观轴延伸到镜泊湖中,压轴景观结合水上游览与现代科技设计成一艘“莲花船”造型激光音乐喷泉。激光音乐喷泉也是近年来景区比较受欢迎的项目,它色彩鲜艳、画面清晰、遥远可见,光束又能为景区夜空增色生辉。在形式上可动静结合、快慢相间、音响嘹亮、图方并茂,以新、特、奇的效果,给游客留下强烈的印象。当天色变黑时,激光音乐喷泉的水花就随着音乐和镭射光,曼妙起舞,舞动出充满生命力的姿态,给人以生命的激情,丰富了景区夜间游览项目。“一带”为滨水景观带,包含湖滨码头在内,为近距离接触镜泊湖水、观赏镜泊湖水的区域。提升思路围绕增加游人驻足、游览、观赏镜泊湖的空间与时间,增加人造景观的艺术性,保护生态环境进行。设计保留现状人造沙滩,装饰现状水泥护坡,沿滨湖道路增加一条滨湖木栈道,在湖滨木栈道局部摆放休闲茶桌、茶座。以此来增加滨湖游览面积、增加休闲设施、增加商业空间、延长游览时间、美化滨湖环境。 “广场开放观赏区”以集散和休憩为主,设计保留现状乔木,围绕现状乔木设置休闲座椅,增加硬质铺装面积,从而增加集散空间与休憩空间。在不减少生态绿量的同时,将空间价值发挥到极大化。“亲水、码头区”的提升亮点在于游船等候区休闲茶座的设置,使游客的等候不在枯燥,同时增加了商业空间。此外,码头实施大、中游艇及摩托艇分区设计,使码头水域的使用更合理化。 后期跟进及结论三、后期跟进设计与施工的紧密配合是保障设计落地效果的必要环节,项目组分别于施工初期、中期分两次安排主创设计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对施工工艺、施工材料等方面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与审查。避免施工方因误解设计方案造成的施工偏差,同时防备施工方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四、结论通过对镜泊湖景区提升设计项目的制作经过与分析,得出了一些对于风景区、地质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以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一)风景区景观设计原则与方法(1)风景区景观设计要结合其自身文化与自然现状进行,不可“反客为主”风景区的景观设计必须注重文化传承与基础自然条件,在人造景观设计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无论是工艺还是材质都力求精益求精,起到对风景区景观资源的陪衬与亮化作用。一方面为游客提供更多参观和游览内容,另一方面人造景观也增加创作了园林美,增加了景区的文化韵味。(2)保护景区原生态环境风景区自身的原生态环境是风景资源存在的基础,风景区的旅游开发势必对其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需要将不良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制定必要的保护措施。在规划设计时,以下五个方面是需要考虑:A、维护原生种群和区系,保护古树名木和现有大树,培育地带性树种和特有植物群落;B、因地制宜地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率,以适地适树的原则扩大林地,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优势,改善风景区的生态和环境;C、利用和创造多种类型的植物景观或景点,重视植物的科学意义,组织专题游览环境和活动;D、对各种植物景观的植被覆盖率、林木郁密度、植物结构、季相变化、主要树种、地被与攀援植物、特有植物群落、特殊意义植物等,应有明确的分区分级的控制性指标及要求;E、植物景观分布应同其他内容的规划分区相互协调;在旅游设施和居民社会用地范围内,应保持一定比例的高绿地率或高覆盖率控制区。(3)创造景区特色景观,避免城市化游客到风景区游览,是来感受错位的景观,体验独特的气候、地理等特征,体验与日常生活不同的活动,感受不同于日常活动区域的景观;因此,在对风景区进行景观设计时,不能套用城市景观设计的常用模式,设计需要结合风景区本身特性,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4)景观设计典型化风景区应依据其主体特征景观或有特殊价值的景观进行典型景观规划设计。典型景观规划必须保护景观本体及其环境,保持典型景观的永续利用;应充分挖掘与合理利用典型景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