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齐 齐 哈 尔 大 学 普 通 高 等 教 育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题目题号: 搅拌机 学 院: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成 绩: 2011 年 09 月 20 日 1 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成绩评阅表 注: 1、 评价等级分为 A、 B、 C、 D 四级,低于 A 高于 C 为 B,低于 C 为 D。 2、每项得分分值等级系数(等级系数: A 为 1.0, B 为 0.8, C 为 0.6, D 为 0.4) 3、总体评价栏填写“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之一。 题 目 评分项目 分值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得分 A 级(系数 1.0) C 级(系数为 0.6) 选题合理性 题目新颖性 20 课题符合本专业的培养要求,新颖、有创新 基本符合,新颖性一般 内容和方案技术先进性 20 设计内容符合本学科理论与实践发展趋势,科学性强。方案确定合理,技术方法正确 有一定的科学性。方案及技术一般 文字与 图纸质量 30 设计说明书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语言流畅。 设计图纸质量高,错误较少。 设计说明书 结构一般,层次较清楚,无重大语法错误。 图纸质量一般,有较多错误 独立工作 及创造性 10 完全独立工作,有一定创造性 独立工作及创造性一般 工作态度 10 遵守纪律,工作认真,勤奋好学。 工作态度一般。 答辩情况 10 介绍、发言准确、清晰,回答问题正确, 介绍、发言情况一般,回答问题有较多错误。 评价总分 总体评价 2 2 齐齐哈尔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 专业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任务书 学生姓名:宋进宇 班级:机电 092 学号: 2009113037 一 设计题目: 设计一用单相电动机作动力源的搅拌机 给定数据要求 ( 1)机构运动简图设计数据 设计内容 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符号 n2 LAB LBC LCD LDE DO AO 单位 /min mm mm mm mm mm mm 数据 81 238 595 410 1350 520 410 3 3 ( 2)机构动态静力分析设计数据 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符号 S3 S4 Js3 Js4 G3 G4 单位 位于BE 中点 位于CD 中点 N N 数据 19 0.5 1100 420 二 应完成的工作 1 速度、加速度和机构受力分析图 1 张(画在 A0 图纸上) 2 设计说明书 1 份。 指导教师:包丽 发题日期 2011 年 9 月 10 日 完成日期 2011 年 9 月 20 日 4 4 目 录 摘要 .5 第一章 机构实体模型 .6 第二章 搅拌机多用途和设计要求 .7 2.1 机械简介 .7 2.2 机构用途 .7 2.3 技术方法 .7 第三章 机构简介与设计 .8 3.1 机构简介 .8 3.2 机构简图 .8 3.3 设计数据 .9 3.4 速度、加速度析 .10 第四章 静力分析 .12 结论 .17 心得体会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5 5 摘要 老式搅拌机体积庞大,结构复杂,成本高,效率低。先进的搅拌技术设备,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成品质量做了很大的改进。该机采用单相电动机做动力源,可在光大的农村使用,不用担心需要较高的的动力电压的问题。文中较详细的介绍了搅拌机的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并对曲柄摇杆进行了详细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本机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同时,改变了以往的复杂设计模式,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成本价格,提高了效率。 关键词: 搅拌机 曲柄摇杆机构 6 6 第一章 机构实体模型 搅拌机机构 7 7 第二章 搅拌机的用途和设计要求 2.1 机构设计目的 1)改进现有的搅拌机模式,使搅拌机更加容易生产使用; 2)使机构的结构更加简单,更容易拆卸安装; 3)使用简单,使用者更容易掌握操作流程; 4)更好的使同学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 2.2 机构用途 搅拌机是一种对物料进行混合均匀的机器,该机可代替人工在不方 便或完成不了时使用,具有生产效率高,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容易操作等特点。 搅拌机是用于对物料进行混合所用。它能使物料在进行加热或在其他行业中能足够的进行混合,达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料在搅拌下混合的非常均匀。达到人们满意的程度。该机构也可用在进行农药的混合 。 2.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拟采取的技术、方法 本课题是对搅拌机的成型机的设计。设计主要针对执行机构的运动展开。该机构应用了机械原理中的曲柄摇杆机构,我们所要研究的画出该机构的运动简图并且对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动态静力分析。绘出机构上拌勺的运动轨迹,和 各个点上的速度与加速度。 8 8 第三章 机构简介与设计 3.1 机构简介 搅拌机常应用于化学工业和食品工业中对拌料进行搅拌工作如图所示,电动机经过齿轮减速,通过联轴节(电动机与联轴节图中未画)带动曲柄顺时针旋转,驱使曲柄摇杆机构运动,同时通过蜗轮蜗杆带动容器绕垂直轴缓慢旋转。当连杆运动时,固联在其上的拌勺即沿图中虚线所示轨迹运动而将容器中的拌料均匀拨动。 工作时,假定拌料对拌勺的压力与深度成正比,即产生的阻力按直线变化,如图所示。 3.2 搅拌机机构简图 9 9 3.3 设计数据 设计内容 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符号 n 2 LAB LBC LCD 单位 r/min mm mm mm 数据 81 238 595 410 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符号 Js3 Js4 G3 G4 单位 N N 数据 11 0.5 1100 420 10 10 3.4 做构件处于位置 3的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边形 1 速度分析 2=2n/60=281/60=8.41rad/s VB=2LAB=8.410.240=2.08m/s VC = VB + VCB 大小 : ? 2 LAB ? 方向: C D A B B C 选取速度比例尺 v=0.05m/s/mm 做速度多边形求出 2 和3,再用速度影像求出 E3 点的速度。 c=VC/LCD= v pc/LCD =0.05 28.3/0.410 =3.45rad/s 3 =VCB/LBC= v bc/LBC =0.05 10.8/0.5 =1.08rad/s VEf= v pe =0.05 24.5 =1.23m/s 11 11 2 加速度分析 aC = aCt + aCn = aB + aCBt + aCBn 大小: ? c LCD 2 LAB ? 3 LBC 方向: C D C D B A C B CB aCBn= 3 LBC = 0.9489 0.5 = 0.45m/s aB =2 LAB = 8.41 0.240 = 16.97 m/s aCn=c LCD = 3.387 0.460 = 5.28 m/s 选比例尺 a=0.25 m/s mm 作图,并用加速度影像求 Ef点的加速度 aEf= a pe=0.25 71.42=17.86 m/s 12 12 第四章 静力分析 4.1 曲柄摇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已知: 各构件的重量 G及对重心轴的转动惯量 JS (构件 2 的重量和转动惯量滤去不计 ),阻力线图 (拌勺 E所受阻力的方向与 E 点的速度方向相反)运动分析中所得结果。 要求: 确定机构两个位置(同运动分析)的各运动副反力及加于曲柄上的平衡力矩。以上内容作在运动分析的同一张在纸上。 4.2 画阻力线图 1.选取阻力比例尺,画阻力线图 Q=25N/mm 见 1 号图纸。 2.确定惯性力 PI和惯性力矩 MI 根据各构件重心的加速度及角速度,确定各构件的惯性力 PI 和惯性偶矩 MI其合成一力,求出该力至重心的距 13 13 离 hI1 Ef点:作用在连杆 3上的惯性 力及惯性力偶矩 由加速度多边形得: MI3=JS3 a3=JS3 acb /LCB=JS3 nb c /LCB =17 0.25 39.34/0.5=334.39N M PI3=m3 aS3=G3/g a p s3 =(1100/9.81) 0.25 41.352=1159.21N h3=MI3/PI3=334.39/1159.21 =0.288m 杆 2 作用在连架杆 4 上的惯性力偶矩由加速度多边形得: PI4=m4 aS4=G4/g a p s4 =410/9.81 0.25 20.220=203.317 MI4=JS4 a4=JS4 acb /LCD=JS4 a nc c /LCD =0.5 35.515 0.25/0.5=8.88N M H4=MI4/PI4=13.53/203.317 14 14 =0.067m 4.3 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选比例尺 1=0.005/mm 作图,见 1号图纸 3-4 组示力体。 先将各构件产生的惯性力视为外力加于相应构件上,并按静力分析见 1 号图纸。 先将机构 3,4 上作用的外 G3、 G4,总惯性力 Pi3、 Pi4,然后将运动副 B、 D 中带求的反力分解为沿 CD 和 CB方向的法向分力及垂直CD及 CB的切向分力,再分别就构件 3、 4 对 C 点取矩, 则根据力矩平衡条件得 Ef 点: 3 杆: R23TLBC-G3h1-PI3h3+QLf=0 于是 R23T=314.41N 15 15 4 杆: R23tLCD-G4h1-PI$h4=0 于是 R14T=172.32N 再根据整个构件组 3、 4 的力平衡条件得: Q+R14n+R14T+G4+PI$+R23+G3+PI3=0 选取比例尺 p=10N/mm 用作图法作图见 1 号图纸 Ef点: R14= p ig=2631N R23= p eg=357N 最后取构件 2 为分离体,对 A 点列力矩平衡方程 Ef点: Mg=R32 L 1 =33.56N.m 即: Mg=33.56N.m 根据构件 4 的平衡条件 PI4+G3+R14+R34=0 画力的多边形求 R34得: R34= p da=2120N(Ef点 ) 16 16 4.4 曲柄平衡方程 l=0.01998m M 平 =R32 l=68.31N.m 17 17 结论 本文通过对老式搅拌机的结构形状进行 分析,针对老式搅拌机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式的搅拌机,并对新式搅拌机的动力源、传动系统、执行系统进行了方案讨论,得出了最后的总体方案。按总体方案对各种零部件的运动关系进行分析得出搅拌机的整体结构尺寸,再重新调整整体结构,整理得出最后的设计图纸和说明书。此次设计的搅拌机和老式的搅拌机相比,具有生产效率高,结构简单,性能更稳定,更容易操作,适用范围更广的特点。通过对搅拌机的设计,使我对成型机械的设计方法、步骤有了较深的认识。熟悉了进行速度和加速度分析的多种常用方法,并掌握了如何选用标准件,如何查阅和使用手册,如何 绘制曲柄摇杆机械运动简图。这次设计贯穿了函授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了各学科专业的内容。我相信这次设计对以后的工作学习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18 18 心得体会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发现 ,提出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 ,必须要自己思考,自己动手实践,才能提升自己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这次为期三周的课程设计,我 拓宽了知识面,锻炼了能力,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对我们机械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实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实践。 通过课程设计,让我们找出自身状况与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在这三周的课程设计之后,我们普遍感到不仅实际动手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机械设计流程的了解,进一步激发了我们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并能够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在专业领域内进行 更深入的学习。 由于水平和所学知识有限,而机械设计又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科,设计中有许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老师指出,我们必定再接再厉,努力完善。 19 19 致谢 特别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 -包丽老师,她对我们的设计花费了许多的努力和心血,她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为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20 20 参考文献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邹慧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曲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