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三年级上册《元日》公开课_第1页
语文北师大三年级上册《元日》公开课_第2页
语文北师大三年级上册《元日》公开课_第3页
语文北师大三年级上册《元日》公开课_第4页
语文北师大三年级上册《元日》公开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上册元日教学设计成都市实验小学战旗分校 张福蕾一、教材简析:元日,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春节是农历岁首,故称“元日”。元日就是一首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绝句。虽然只是四句小诗,但是涉及春节期间放爆竹、贴门神和饮屠苏酒以避鬼驱邪等民俗文化,温情并茂,立意清新,描绘了一派除旧布新、欢乐喜庆的迎春景象,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同时,诗歌也体现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二、目标预设: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爆,苏,桃,符。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4、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了解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背诵古诗,并能弄懂诗句意思。2、难点: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同时体会王安石作为政治家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四、设计理念:1、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把小学生的好奇转化为求知的欲望,力求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抱有新鲜感、探究欲。2、重视诵读,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学习。有效地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有效地读。3、开放学法,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学习古诗,可以让学生在读、说、画、写、议、评等多种学法中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学习。五、设计思路:教学思路大致是这样的:解诗题 诵诗文 明诗意 悟诗情。六、教学过程: 一、解诗题1、课件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喜庆的画面,师:老师带来了一组画面,仔细看,看到了什么?提问:同学们,刚才的画面让你想到了什么节日?你喜欢过春节吗?2、师介绍春节:是呀,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我国最热闹、最盛大、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刚才我们看到的放爆竹、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拜大年,领压岁钱,吃水饺,大人小孩都要穿上漂亮的新衣服,等等这些都是春节富有特色的风俗。这里面很多都是我们现代的人过春节时的风俗,那么宋代的人过春节要做些什么呢?同学们想知道吗?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古诗元日,学完以后我们就能知道答案了,板书课题。4、大家看到课题元日,谁来猜猜是什么意思?学生猜测。(如果有学生说对了,问一问他是怎么知道的?相机表扬课前预习充分的同学。指出孩子录音中的问题,注意与“元旦”区别开。)教师总结: “元”的的象形字,说文解字里的解释説文解字:元,始也。从一从兀。,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课件)“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不是现在的说的“元旦”。记住的孩子齐读课题。过渡:昨天回家小朋友们都预习了吗?那现在我们就来检查检查。二、诵诗文1、自己小声读古诗,读好了就读给同桌听一听,也可以合作读一读。2、刚才几组同桌读得真好,这几个的字音读得特别准“爆,苏,桃”(字音、字形哪个地方最容易写错?学生说:爆的右下部分不是水,是变体)4、师范读,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孩子给老师评价一下。5、试着像老师一样读一遍,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和节奏。6、请小老师教读,其他孩子听,评价男女生比赛读,师评价。师生齐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准、读通、读顺)三、明诗意出示自学要求,请一生读:(1)读:读一读古诗。(2)交流:你从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质疑:不懂的地方用铅笔做上记号。三幅图:鞭炮迎新年,团聚喝酒,迎着红日贴春联。(超链接)2、全班交流,提出疑问: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其他组可以解答,大家都解答不出,教师可以运用查字词典、看图片、补充阅读资料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1)补充资料理解“屠苏”。(2)理解“曈曈日”。日出时光亮的样子,光辉灿烂的意思。(3)自读语文书上的短文,理解“桃符”。老师告诉大家,要想深入理解古诗还需要查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老师请孩子们阅读语文天地的过年,它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疑问。(读后补充:因为人们常把春联贴在桃木板上,所以后来桃符就是指春联了。请小朋友看图,本课其实就是指春联。)(4)老师相机补充“除”就是“去”。3、同桌再次合作,连起来说一说你从诗句中都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4、派代表说诗意,比一比哪个组说得既正确又有文采。(相机指出“总”就是“都”的意思。)5、全班整合,取长补短,共同明晰整首诗的意思。6、老师考考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我说一句诗意,你读那句诗,好吗?在除夕的晚上,家家户户都围坐在一起,吃着团圆饭,聊着天,长辈们举杯庆祝新年的到来到了晚上十二点了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去放鞭炮,在鞭炮声中迎接新的一年正月初一的一大早,大人和小孩儿早早的起床迎接新一年的日出人们还把精心准备好的春联贴在了大门上,寄托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孩子们真棒!那让我们在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吧,边读边想象咱们过春节时的景象。四、悟诗情1、喜欢这首诗吗?集体诵读全诗。2、谈一谈:学了古诗你现在知道诗人笔下宋代的人在春节时都干些什么了吧?学生讨论交流。(抓住放爆竹、喝屠苏酒、贴对联等动人场景)3、学习了这首诗,你最喜欢其中哪个场面?为什么?我感受到了你多么快乐,多么高兴,那你能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句吗?(指名四个学生说,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各自不同的体会齐读这首古诗吧!(齐读)4、其实王安石就是想通过这首诗表达过春节时人们的内心的喜悦之情,写出了欢乐喜庆的迎春景象。5、试着背背这首诗,体会情感。五、课堂延伸与作业1、师问:你家在过春节时要做些什么呢?我家过春节要贴春联,这里有两副春联,请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