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狗尾续貂浅谈科学课堂的收尾艺术主题与背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往往对课堂的引入费尽心思,以求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但往往有始无终,常在课堂收尾处落得一个味同嚼蜡的感觉。事实上,良好的课堂结尾设计,可以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发现学生的知识漏洞,引导学生系统地梳理知识点,激发学生对一堂课的求知欲。那么如何收尾呢?我和同教研组的老师们经过多次的实践,改进,探讨,对此有了以下一些浅见。课堂实例剖析:失败结尾:笔者在浙教版九年级下第二章第一节种群与生物群落的教学设计之初是这样设计结尾的: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种群,也知道了种群的一些特征,同时在种群的基础上学习了群落的概念,也学会了正确判断群落,那么大家在这一节课上有什么收获吗?生:1、今天我学到了种群的概念 2、今天我知道了什么是生物群落3、今天我知道了怎样判断种群和生物群落笔者在设计之初的想法是想学生可以通过这个问题,总结课堂学过的三个概念:物种、种群和生物群落,并举出实例对这三个概念进行区别、判断,最终巩固知识点。但现实施教过程中,学生反应冷淡,普遍不愿意说,且完全没有出现我设计之初想象的表述清晰无误,概念了然于胸的场面。课堂收尾处几乎处于冷场状态。改进后结尾:师:今天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对生物中的几个概念做了研究,大家回忆得起来我们研究了哪几个概念吗?生:物种、种群和生物群落(齐声响亮回答)师:很好,老师非常欣赏你们刚才回答问题的自信,为了再次增加大家的自信度,老师的游戏等着你们争分夺秒,展示你们的聪明才智。请你们每个小组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信封吧。(按照事先准备,四人小组展开竞争游戏,将信封中事先准备好的关于种群、群落的题目序号填写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比赛速度和准确率)题目设计入下:、一片草地上蝗虫的全部幼虫和成虫;、一块水稻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它生物;、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一片农田中的全部水稻、一片森林中的树 、一口池塘中全部鲫鱼g、一片森林里全部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生活在个一个社区内的所有男女老少i、一个花坛中所有的迎春花、杂草及其他生物j、海天公园内所有树木、花草、土壤生物以及其他生物情景:学生分工合作,认真判断,争先恐后,课堂气氛又达到新一轮高潮。通过对答题卷的仔细审阅,最终结果学生中没有组判断完全正确,几乎都错在“”这个答案上,都认为既非种群又非群落。师:看来大家都对选项产生了疑义,究竟大家弄错在哪呢?老师帮你们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你们把土壤生物看成了土壤和生物,所以认为它描述的不是一个群落,事实上,它是群落吗?生:是(分析后齐声回答)师:大家虽然弄错了一个,但你们的表现依旧很棒,老师从你们的错误中,找到了一个新问题,如果改成“海天公园内所有树木、花草、其他生物以及土壤等。”那么它就不是一个群落了,那么它又是什么呢?你们知道吗?生:不知道。师:那是一个生态系统,我们在后面将会学到,大家想了解生态系统吗?生:想师:老师将在下一堂课为大家讲述这方面的知识,请大家期待吧。总结:经过课堂实践,改进后的结尾自觉比第一次精彩,更引人入胜,不但帮助学生巩固了本堂课的知识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下堂课知识的兴趣,也受到同组其他教师的普遍好评。收到“点而不透,含而不露,意味无穷”的功效。总结与建议: 课堂的结尾艺术,通过以上案例的剖析,可见一斑。如何巧设结尾,既系统概括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又拓宽延伸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将其推入更加广阔的知识海洋,达到“豹尾”般的结果,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结尾的方式:一、 总结式结尾这是我们科学课最常用到的一种结尾方式。科学的内容包罗万象,通常每一节的指向性很强,例如学到物理或者化学时,课的系统性非常的强。如果教师在一节课结尾处,能用简单精辟的语言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学生在教师的总结性结尾中,如梳篦理顺发丝般梳理一节课所学到的内容,从中找出规律,将更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酸的通性”的课后,教师设计这样的结束语:“今天我们在昨天了解了何谓酸的基础上,学习了酸的一些性质,这些性质在同学们的共同归纳中我们知道了一共有五条,分别为: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能与某些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能和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知识包罗万象,但大家找到了其中的普遍规律。”重点和知识点立竿见影,高度概括,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二、 设疑式结尾直述式的方式固然简单概括,但课堂处理犹如一门艺术,如能做到“含而不露,引而不发”,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的精神。科学的一个分支为宇宙空间学习,其中的知识除了个别由国际定论的概念外,很多方面目前的科学研究领域还不宽泛,很多知识教师本身了解的不多,因此在课堂处理中,多数教师的态度是谨慎的,言之甚少。如果可以在课堂结尾处用适当的语言设疑提问,学生将产生好奇心理,能将学生思维引向更广阔的天地。例如在九年级下“恒星的一生”一课上,针对学生普遍对黑洞的好奇做以下的处理:“同学们似乎对于大恒星的结局黑洞很感兴趣,老师对此也有很多疑问,比如黑洞究竟有多大,究竟有没有生物在其中存活,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与它相抗衡等等。如果大家和老师一样有这么多的好奇与问题,就请身边拥有的资料或者媒体中获取它的知识吧。如果仍无法解答你的疑问,就从现在开始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信念,长大后投身你想了解的未知领域去研究吧。”这样的结尾既让学生有遐想的空间,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可谓一举两得。三、 悬念式结尾科学的知识总是有一定的连贯性,前后几节内容前呼后应,连成一体。所以在教完一课的时候可以设置一定的悬念,以此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兴趣。例如笔者听的一堂优质课的结尾在这一点上设计的尤为出彩。该堂课的内容为“空气的存在”,整节课从学生的主体出发,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让学生亲手体验空气的存在,并进一步引申到大气压的存在,并且让每位学生体验了一番,操作了著名的“覆杯实验”,在结尾处该教师做了如下处理,他取出市面上出售的一种带滤网的杯子,将其灌满水,盖上杯盖,待倒置后旋开杯子,杯中“滴水不露”,在学生的一片惊呼声中,教师静静点题:“这个现象肯定与今天所学的知识有关,除此以外还涉及了很多物理知识,请大家查阅资料去找到答案吧。”在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状态下,课堂气氛推向高潮,铃响课止,学生意犹未尽。四、 发散式结尾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有些内容可以在课上设计完成,但是有些内容应该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欲望在课后完成,这时科学老师就可以启用发散性的结尾以增强学生的探索欲。例如在华师大七年级上第二章第三节“月球与月相”的课堂结束时,提问学生想不想亲眼目睹一个月相的变化,自然的布置观察作业,连续地纪录一个月的月相。这样的处理不仅仅跳出了配套的作业本上的作业,而且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具体用于实践观察,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五、 照应式结尾首尾呼应,是指教学的起点与终点前后呼应。教师在结尾处与前面的呼应可以是开始课时设置的悬念,也可以是开始时的一些提问。这样的结尾使整堂课更具整体性,给学生的感觉是学有所用。笔者在八年级下“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这一节内容时是这样引课的:“假如现在你是一个城市规划者,在图中显示的两个地点,你会选择哪个地方建造一所疗养院?(出示两副图片,一幅是枝繁叶茂的树林,一副为寸毛不长的沙漠地。)”从中引出叶的蒸腾作用,在课堂结尾处对此做这样的照应:“在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大家对于老师在开始这节课时提出的问题,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吧,作为城市的规划者,你们现在的答案毫无疑问的是?”学生齐声回答:“树林!”善始善终,在这样的结尾方式中一览无疑,更好地完成了教学要求。六、 渗透式结尾 科学课堂中的生物部分的教学总是与一些名人的事迹,生平和所做贡献结合起来一起教授,这时渗透德育教育的结尾就呼之欲出了。例如在讲述“生物的起源”中,涉及到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这时教师可以先介绍达尔文的生平:达尔文从小就活泼好动,喜欢采集昆虫,制作生物标本,对动物进行解剖、分类,作观察记录,特别是在“贝格尔”号上长达五年的环球科学考察,收集大量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和证据,经大量观察研究分析,终于成功地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并于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这部巨著,在世界上引起极大的反响,被恩格斯赞誉为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在简单介绍后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一项研究成果的发现都必须付出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七、 图表式结尾一堂课的内容,知识结构如果用图示表格的方式加以概括总结,加强知识要点,能使学生对课堂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例如在学完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