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高三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北京东城高三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北京东城高三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北京东城高三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北京东城高三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新人教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城区2014届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钙和氮均为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b.二氧化硅是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c.油脂和蛋白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明矾与水作用能生成有吸附性的物质答案:d解析:a.钙和氮均为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错误;b.二氧化硅主要做光导材料,硅单质才是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错;c.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d.明矾与水作用能生成有吸附性的al(oh)3胶体,正确。7. 右图是制备和研究乙炔的性质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备乙炔的反应原理是cac2+2h2o ca(oh) 2+c2h2 b. c的作用是除去影响后续实验的杂质c. d中的有机产物与agno3溶液混合能产生沉淀d. e中的现象说明乙炔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答案:c解析:a.制备乙炔可用电石(cac2)与饱和食盐水反应,其方程式为: cac2+2h2o ca(oh) 2+c2h2,正确;因反应后所得气体中还有h2s等杂质,需用硫酸铜溶液除去,b正确;c. d中的有机产物为溴代烃,取少量卤代烃于试管中,加naoh溶液,振荡静置,待分层后,取上层水溶液,加入另一支盛有稀硝酸的溶液中,然后加入几滴agno3溶液,才能看到淡黄色沉淀,错误;d. 乙炔通入e中,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是因为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被乙炔还原,正确。8.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2s溶液:2agcl +s2- = ag2s+ 2cl-b. 向nahco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hco3-+oh- = co32-+ h2oc. 向ba(oh)2溶液中加入稀h2so4:ba2+ + oh- + h+ + so42- = baso4+ h2od. 向cu粉中加入过量的浓hno3:cu+4h+ +2 no3-= cu2+2no2+2h2o答案:c解析:a. 正确,溶解度:agclag2s ,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2s溶液能生成ag2s;b. 正确;c. 错误,向ba(oh)2溶液中加入稀h2so4:ba2+ + 2oh- + 2h+ + so42-= baso4+ 2h2o;d. 正确。9.铁钉 0.01mol/lh2so4饱和食盐水ba右图是研究铁钉腐蚀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铁钉在两处的腐蚀速率:a bb. a、b两处铁钉中碳均正极c. a、b两处铁钉中的铁均失电子被氧化 d. a、b两处的正极反应式均为o2+4e-+4h+ =2h2o答案:d解析:a中铁钉发生吸氧腐蚀、b中铁钉发生析氢腐蚀,腐蚀速率:a c(nh4+)b. ph2.5的可乐中c(h) 是ph3.5的柠檬水中c(h)的10倍c. agcl在0.1mol /l cacl2溶液和0.1mol/l 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d. 1 ml 1mol /l na2co3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 ph和kw均减小答案:b解析:a错误,nh4cl与nh3h2o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cl-)+ c(oh-)=c(nh4+)+c(h+),溶液ph9,c(oh-)c(h+),则有c(cl-)c(nh4+);b正确,根据ph计算公式,ph相差1,c(h) 相差10倍;c错,agcl在水中存在:agclag+cl-,c(cl-)越大,agcl 的溶解度越小;d. 错,加水稀释,na2co3水解程度增大,kw增大;又稀释过程中,n(oh-)增大,但c(oh-)减小, ph减小。12.x、y、z、q、w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x、q同主族,q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w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中最小的;x与y、 z分别形成化合物甲、乙,甲、乙均由10电子分子构成,且能发生反应生成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x的单质和q的单质均可用电解法得到b. x与z可形成同时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化合物c. q与w形成的化合物熔化或溶于水时均可发生电离d. 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能抑制水的电离答案:d解析:x、q同主族,q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q为na元素,则x为h元素或li元素;w原子序数大于na的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小,w为cl元素;x与y、 z分别形成化合物甲、乙,甲、乙均由10电子分子构成,且能发生反应生成碱,则x定为h元素,y为n元素,z为o元素,甲为nh3,乙为h2o。a. 正确,电解水可生成h2;电解熔融nacl得到na单质;b.正确,h元素与o元素若形成h2o2,同时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c. na元素与cl元素形成的化合物nacl为离子化合物,在熔化或溶于水时均可发生电离,正确;d. h、n、o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若为硝酸铵,为水解盐,促进水的电离;错。ch3chch2ch25.(16分)有机物5-甲基茚( )是一种医药合成中间体,某同学设计它的合成路线如下:h2烃af(ch2)3clfecpcl3oo-hclgdbch3chch2chch3cch2ch2of(ch2)3cl(ch2)3cl已知:i. ocohpcl3 occl ii. (1)的反应类型是_。(2)e的结构简式是_。(3)a的结构简式是_; 的反应条件和无机试剂是_。(4)下列有关5-甲基茚()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 一定条件下能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b. 1 mol 该物质最多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 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d. 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得到的产物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6)满足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有_种;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_。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能发生银镜反应。答案:解析:本题推导可联系已知,用逆推法进行;f去hcl得到,且e f,联系已知ii,推知f为:,e为:;c通过连续氧化得到e,由此判断c为醇、d为醛,c的结构简式为:,在cu催化加热下被o2氧化得到d:。烃a与f(ch2)3cl反应能得到卤代烃b,根据c的结构简式,逆推出b的结构简式为,则a为甲苯。中c=o加h2得到g,g为,g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得到:。5-甲基茚()中苯环或烷基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a正确;b. 1 mol 该物质中的苯环能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其中还有1mol碳碳双键能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正确;c. 中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正确;d. 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得到的产物中还有与苯环相连的甲基,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还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褪色,错误。(6)g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满足这些条件的有机物有:。26.(14分)硒(34se)和碲(52te)都是第via族元素,硒是分布在地壳中的稀有元素。工业上硒鼓废料(主要成分硒、碲、碳、铜和铁合金)回收精炼硒的流程如下:硒鼓废料o2/500seo2teo2混合气废渣i冷却废气水废渣ii酸性溶液seo2 少量teo2seo2seh2so3已知:物理性质熔点沸点升华溶解性seo2340684315易溶于水teo27331260450微溶于水(1)se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2)步骤中通入的氧气使硒鼓废料翻腾,目的是_。(3)废气的主要成分是_;废渣ii的主要成分是_。(4)步骤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根据表中数据,步骤最适宜的分离方法是_。答案:(1)(2)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废料充分燃烧(3)co2 teo2(4)(5)升华,将温度控制在315到450之间解析:硒(34se)是第via族元素,其氢化物分子式是h2se,电子式为:。硒鼓废料(主要成分硒、碲、碳、铜和铁合金)中通入氧气,通入氧气使废料翻腾,是为了是反应物充分接触,充分反应,加快反应速率,而各种成分都会与氧气反应生成对应的氧化物;在500环境中,所得的seo2、teo2都升华,与co2形成混合气,铜、铁的氧化物依旧是固体,即为废渣i;冷凝,seo2、teo2变为固体,co2为废气;seo2、teo2固体加水,根据两者的溶解度,seo2完全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h2seo3,形成酸性溶液;而teo2大部分不溶于水,为废渣ii;酸性溶液中h2seo3加热得到seo2,方程式为:,同时还有teo2杂质,根据teo2、seo2升华温度,将温度控制在315到450之间,使seo2升华,从而将teo2除去。所得seo2与h2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单质se:2h2so3+seo2=se+2h2so4。27.(14分) 2so2(g)+ o2(g) 2 so3 (g)是生产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下表是原料气按v(so2):v(o2):v(n2)=7:11:82投料,在1.01105pa时,不同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温度/400500600so2转化率/%99.293.573.7(1)该反应是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2)400,1.01105pa时,将含10 mol so2的原料气通入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平衡时so2的物质的量是_mol。(3)硫酸厂尾气(主要成分so2、o2和n2)中低浓度so2的吸收有很多方法。用氨水吸收上述尾气,若so2与氨水恰好反应得到碱性的(nh4)2so3溶液时,则有关该溶液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填序号)。a. c(nh4+)+ c(nh3h2o)= 2c(so32-)+ c(hso3-)+ c(h2so3)b. c(nh4+)+ c(h+)= c(so32-)+ c(hso3-) + c(oh-)c. c(nh4+) c(so42-) c(oh-) c(h+)用 mno2与水的悬浊液吸收上述尾气并生产mnso4。 i. 得到mnso4的化学方程式是_。4 3 2 1 0 100 90 8070 60 乙so2吸收率/%phii.该吸收过程生成mnso4时,溶液的ph变化趋势如图甲,so2吸收率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乙。 甲180 150120 90 60 30 4 3 2 1 5ph时间/min图甲中ph变化是因为吸收中有部分so2转化为h2so4,生成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由图乙可知ph的降低_so2的吸收(填“有利于”或“不利于”),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是_。 答案:(1)放热(2)0.08(3)aci.so2+h2oh2so3 mno2+h2so3=mnso4+h2o(或mno2+so2=mnso4)ii.2so2+2h2o+o2=2h2so4不利于溶液中存在so2+h2oh2so3h+hso3-,当溶液中酸性增强,平衡向左移动,使so2从体系中溢出。解析:分析表中数据,温度越高、so2转化率越低,即该反应是放热反应。(2)400,1.01105pa时,so2转化率=99.2%,若通入原料气so2有10 mol,则平衡时剩余的n(so2)=(1-99.2%)10mol=0.08mol。(3)so2与氨水恰好反应得到碱性的(nh4)2so3溶液时,根据物料守恒,存在c(nh4+)+ c(nh3h2o)= 2c(so32-)+ c(hso3-)+ c(h2so3),a正确;b错误,根据电荷守恒,有 c(nh4+)+ c(h+)= 2c(so32-)+ c(hso3-) + c(oh-);c正确。上述尾气通入mno2与水的悬浊液中,so2先与h2o反应:so2+h2oh2so3;h2so3与mno2反应生成mnso4,知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2+h2so3=mnso4+h2o(或可认为so2直接与mno2反应:mno2+so2=mnso4)。ii.吸收过程so2还会与o2、h2o反应生成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so2+2h2o+o2=2h2so4因此图甲中ph会降低很多;图乙中,ph增大,so2吸收率随之增大,可知ph的降低不利于so2的吸收,因为溶液中存在so2+h2oh2so3h+hso3-,当溶液中酸性增强,平衡向左移动,使so2从体系中溢出。28.(14分)甲学生对cl2与fecl2和kscn混合溶液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操 作 现 象通入cl2至过量i.a中溶液变红 ii.稍后,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a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3)为了探究现象ii的原因,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存在_。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kscn溶液,最终得到红色溶液。甲同学的实验证明产生现象ii的原因是scn与cl2发生了反应。(4)甲同学猜想scn可能被cl2氧化了,他又进行了如下研究。资料显示:scn的电子式为 。 甲同学认为scn中碳元素没有被氧化,理由是_。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由此证明scn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 通过实验证明了scn中氮元素转化为no3-,他的实验方案是_。若scn与cl2反应生成1 mol co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mol。答案:(1)cl2+2oh-=clo-+cl-+h2o(2)fe2+被cl2氧化生成fe3+,fe3+与scn-反应生成红色的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